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艳 《丹东医药》2006,(3):57-58
目的了解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锐器损伤的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在我院13个病区对130名护士随机发放“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被锐器损伤的调查表”130份,进行分析。结果回收124份调查表,回收率95.4%。124名(100%)护士曾被安瓿划伤手部;78名(62.9%)护士在注射操作时被针头刺伤;72名(58.1%)护士在病人输液完毕拔针时被针头刺伤。结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的比例高,应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减少针刺等造成的损伤,避免感染等继发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2.
邵文琳 《江西医药》2010,45(7):738-738
锐器损伤是临床护士在诊疗操作过程中造成的皮肤深部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工作中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有报道称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者仅占7.67%。没有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时锐器及相关的防护情况。方法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我院12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此次共调查126名医护人员,107名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发生率为84.9%,护士锐器伤发生率(64.28%)明显高于医师(20.63%)。拔针头和医护人员躁动是引起锐器伤的主要原因。结论我院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护士明显高于医师,加强管理和培训,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锐器伤所发生的职业暴露危害最大,被各种污染的锐器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是职业暴露的主要疾病,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监测、及时处理及后期的追踪,对于锐器伤引发的感染非常关键。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们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提出干预对策。结果麻醉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50%,常发生在麻醉或穿刺操作中、后整理穿刺包内用物及锐器物品的过程中。麻醉科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对伤后的处理流程及报告程序知晓率不够高。结论麻醉科医护人员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群体,应加强其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制定安全可行的操作程序,同时要加强麻醉科医护人员对垃圾分类特别是锐器物规范处置的执行率,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医疗职业锐器伤的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 ,意外伤害可导致血液传播疾病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艾滋病病毒 (HIV)直接感染的危险 [1 ] 。有效的标准预防措施及严格的医疗卫生消毒隔离制度 ,是减少职业暴露控制接触感染的重要环节。1 对象与方法回顾性问卷调查 2 0 0 2— 0 1~ 2 0 0 2— 12 ,我院临床 387名护士近 12个月职业锐器伤情况 ,包括被刺物件、刺伤时进行的操作、工作年限及职务。2 结果回收问卷 387人份 ,经统计分析 ,发生锐器伤 73人次 ,锐器伤发生率为 18.86 % ,6 8例为非特异性污染物锐器伤 ,2例…  相似文献   

8.
董珍 《黑龙江医药》2011,24(5):867-869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探讨手术室护士预防锐器损伤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学历等56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论:调查结果表明,致手术室护士锐气损伤的原因包括:缺乏防锐器损伤的规范程序、缺少有关内容岗前培训、工作不熟练、工作忙、锐器用后处理不当等。建议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污染锐器损伤的发生,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发生原因, 探讨其防护对策.方法 对本院140名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发生医疗锐器伤害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140名手术室医务人员中,有92名发生过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65.7%,共发生锐器伤427次,年人均被损伤1.525次.结论 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和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疗体系,保证人员配备,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医疗锐器损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被锐器损伤后的感受,规范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方法:临床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或职业暴露后主动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记录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10例,护士8名,医生2名。10例职业暴露均为锐器刺伤,3例暴露源患者的免疫学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7例不详。3例发生在手术过程中,3例发生在抽血过程中,4例发生在整理器械及锐器时。结论:加强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意识是今后工作中预防职业暴露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4月20日—4月22日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调查表》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参加调查的481名,医务人员中259名过去1个月曾经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53.85%。不同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护士锐器伤发生率最高,发生率为59.83%。工作年限<2年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其他组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7)。针头和玻璃为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刺伤器具,分别占47.60%和40.12%。受伤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掰安瓿时、回套针头帽时和分离针头与注射器时。发生锐器伤后有55.69%的医务人员未上报,未上报原因最主要的是认为扎伤器具为清洁器具,不需要上报,占45.35%,发生锐器伤后95.63%的医务人员都能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结论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普遍存在,亟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制定实施针对性职业防护措施,建议加强重点人群、高危环节的培训,掌握锐器安全操作方法,避免和减少锐器伤发生。  相似文献   

12.
周孔  王明睿  年秀梅 《淮海医药》2008,26(2):166-167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医院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有关情况。结果被调查178位医务人员中有159人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89.32%;锐器伤发生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分别占58.37%、33.48%。刺伤后立即挤出血液并清洗消毒的有147人,占92.45%;定期做血清学检查的有29.56%;注射乙肝疫苗的22.64%。锐器刺伤率分别为:医生78.95%,护士95%。结论医务人员锐器刺伤较普遍,应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熟练规范操作,增加必要的设备,避免和尽量减少医疗锐器损伤。  相似文献   

13.
朱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5):1905-1907
目的探讨我院手术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造成锐器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发生在手术室工作场所产生的锐器刺伤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有效降低利器损伤的发生率;锐器刺伤后采取恰当的应急处理和职业暴露防护追踪可避免感染传染性疾病.根据不同暴露级别对刺伤者进行心理辅导,可缓解受伤者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职业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科学的医院感染控制,预防锐器伤所致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安全配药的操作方法,降低配药过程中锐器损伤发生率。方法选择临床从事静脉用药配置的护士25名为对照组,成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IVAS)一直在PIVAS从事静脉用药配置的护士23名为实验组,每组配药756例次,在配药时产生可见锐器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每组人员进行756例次配药,临床护士组25名中,可见锐器伤5名,PIVAS护士组23名中可见锐器伤2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配药方法可减轻锐器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15.
医护人员对锐器伤的认知及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慧  李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45-2346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锐器伤的认知及伤后心理状态。方法采取目标抽样法对我院253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9.2%的医护人员认为临床工作中锐器伤不可避免,93.3%认为被污染的锐器伤后可能感染,78.3%认为锐器伤后最可怕的结果是感染HIV,64.4%对锐器伤持无可奈何的态度。结论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我院104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1年内锐器伤的有关情况。结果不同年限锐器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P<0.05);锐器伤的致伤环节明显;普遍医务人员能正确处理伤口,但进行血液检测率、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率、上报率、佩戴手套率不容乐观;72.36%的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后存在心理压力。结论强化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实施锐器伤后的规范处理流程和人性化关怀,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门急诊护士锐器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门急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93.10%门急诊护士在过去的1年内发生过锐器损伤,年人均损伤2.18例次,发生锐器损伤后按正常程序上报者占5.51%。结论门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门急诊护士锐器损伤的防护管理、教育及监督落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手术室各工作人群锐器伤发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统计2008-2009年“锐器伤上报登记表”数据制表,分析手术室各工作人群高锐器伤的特点及原因。结果:手术室各工作人群锐器伤的发生与操作环节、工作年限、手术角色有关。结论:加强手术室各工作人群锐器伤防护知识的培训,注重术中配合技巧和术后规范操作。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平秀 《首都医药》2021,(2):116-117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方法 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急诊护理人员锐器致伤原因调查表,对我院急诊2019年5月在岗护理人员从业期间发生锐器致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锐器致伤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在岗护理人员66人,回收到有效问卷61份,回收率为92....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措施的掌握情况及剌伤的原因,拟制订防护对策。方法收集2004~2006年各科上报锐器伤的人数,从人员分类、刺伤原因、暴露于何种病原体、伤口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伤者以初级职称护士刺伤的最多,刺伤原因以拔针时刺伤为主,暴露的病原体以乙肝病毒为主,刺伤后的处理方法85.7%能按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处理,无一例因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传染病。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尤其是《标准预防措施》、《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同时医院应提供合适的防护用品和设施是预防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