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动态多点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顺序前瞻性选择选取94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老年CHF住院患者,测定入院时血浆BNP水平(BNPI)、出院时BNP水平(BNP2)及出院后2 w门诊随访时测定BNP水平(BNP3),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心源性死亡和心衰恶化再入院.统计学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及COX回归分析.结果 引入变量:年龄、LVEDD、LVEF、BNP1、BNP2、BNP3,双变量相关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BNP1与心源性死亡时间及心衰再入院时间独立相关,COX回归分析同样只有BNP1(偏回归系数=0.005;P=0.000)是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BNP1可作为预测心衰预后的重要、可靠指标,是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力衰竭患者88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BNP水平;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舒末内径(LVDD)的关系,比较治疗1周前后血浆BNP水平与病情关系。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血浆BNP水平与LVEF成负相关,与LVDD成正相关;患者血浆中BNP越高病情越重,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血浆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BNP测定在判断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测定其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30d和3个月严重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析血浆BNP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NP诊断心衰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1.3%,且与LVEF、6MWT距离呈显著负相关,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MACE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BNP与LVEF、NYHA心功能分级及6MWT距离均密切相关,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BNP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80例CHF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Ⅱ、Ⅲ、Ⅳ级3组,比较各组CA125水平,分析CA125与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随访1~6个月,以死亡或再住院为终点事件。结果血清CA125含量随心衰分级增高而增高,与BNP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与LVEDD、LA无相关性。随访1~6个月,心衰患者再住院率随CA125水平增高而增高。结论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是诊断和评价慢性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又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有氧康复运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基础药物治疗前提下,根据有无实施有氧康复治疗随机分为2组:A组60例为有氧康复治疗组,B组60例为未实行有氧康复治疗组即对照组.A组患者自入院开始即开始康复运动,心功能Ⅱ级以上者严格按照有氧康复运动方案进行锻炼.比较两组入院及1年后NYHA心功能分级、BNP、LVEF、LVED、6min步行试验距离、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结果 A、B两组组内比较,1年后NYHA心功能分级,BNP、LVEF、LVED均较入院时好转(P<0.05).A、B两组组间比较,人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BNP、LVEF、LV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A组患者明显优于B组患者(P<0.05),且6min步行距离较B组明显增加(P<0.05),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下降(P,<0.05).结论 有氧康复运动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安全有效,适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二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心衰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美国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Ⅳ级慢性心衰患者96例,均行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肾功能、血脂检查。比较不同BNP水平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血浆BNP水平与美国NYHA心功能不全的分级密切相关(P<0.01),且随着血浆BNP的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扩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尿素氮、肌酐增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心梗及死亡患者比例增加(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的反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其对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测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京铭 《心脏杂志》2010,22(1):120-12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住院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患者,累计住院104人次,老年CHF再住院患者16项临床指标单因素分析,然后对有意义的因素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累计器官数、NYHA分级、血肌酐(Cr)、血糖、发病时间等对老年CHF再住院死亡有显著影响。再经COX回归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累计器官数、Cr、血糖4项因素,对老年CHF再住院死亡有显著影响。结论:CHF患者的年龄、累计受累器官数、肾功能和血糖是影响老年CHF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浆脑钠素(BNP)在诊断心力衰竭尤其是早期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观察BNP水平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评价血浆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把所有受试者分为2组: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进一步分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组,急性心功能不全组,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恶化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L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观察BNP水平与LA、LVEF、LVEDD的相关性。对出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根据出院后的服药情况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络组,观察其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 (1)观察组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各心功能不全组间BN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BNP水平随NYHA分级升高而升高;(3)BNP值与LA、LVEDD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值(%)呈负相关;(4)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BNP水平高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卡维地络组病人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BNP测定是辅助诊断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心力衰竭早期,BNP水平还可以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进行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观察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6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CRT后,患者心功能分级、QRS时限、LVEF、LVEDD和6min步行试验较术前明显增加,LVEF与6min步行试验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CRT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益心舒组(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心舒胶囊1.2g,3次/d),服用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试验、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以及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益心舒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65%),NYHA心功能、LVEF、LVESD、6min步行试验、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益心舒组的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40%,P〈0.05).但病死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衰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B型利钠肽测定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43例因CHF住院的患者,入院时测定BNP,同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胸片测定心胸比率(CTR)。出院前复查一次,随访观察患者3个月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作为终末事件。结果①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157±15)pg/ml、(341±22)pg/ml、(597±33)pg/ml、(1245±38)pg/ml。心功能越差,BNP越高,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BNP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②BNP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8,P<0.05)。③34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5例,3月内再次入院22例。事件组27例,其BNP水平为(1683±124)pg/ml,非事件组316例,其BNP水平为(468±48)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4.将出院前BNP>1500pg/ml作为评估终末事件的界值,其预测预后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92.7%。5.对CHF患者的性别、年龄、LVEF、LVDD、BNP、病因等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NP与预后关系最密切。结论本文提示BNP较LVEF评价CHF更确切可靠,动态观察BNP变化水平是CHF患者有效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运动康复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4,他引:7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对60例老年慢性心衰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疗法,并与58例非康复组进行对照比较;观察出院时病人6min步行距离、运动耐量、平均住院日和心功能变化,同时测定血浆脑钠肽(BNP)含量,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观察随访一年时病人的心功能、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出院时康复组运动贮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NYHA心功能级别显著改善(P<0.05或<0.01),BNP水平和心室重量指数(LVMI)则显著降低(P<0.05);较之对照组除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0.01)外,6min步行距离增加非常显著(P<0.01)平均住院日显著减少(P<0.05);随访一年时康复组病人的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运动贮量、生活质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比值均明显增加,NYHA心功能级别显著改善(P<0.01),左房内径(LAd)、LVMI以及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运动康复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长期运动康复可能有改善心肌的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长期预后.方法 入选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180例,入院后给予心衰指南指导下的药物治疗(GDMT).上述患者均经冠...  相似文献   

14.
脑钠肽对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心衰患者105例,正常对照30例。所有受检者均成功接受血浆BNP、血浆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D)、6-min步行距离(6-MWT)检测并完成随访,其中BN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随访比较组间死亡及死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干预后疗效、心功能状态等情况及其与BNP等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平均随访(12.00±1.25)个月,对照组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心衰组48例因心脏原因再住院,其中45例(占93.75%)因心衰复发或加重再入院;12例死亡,其中9例(占75.00%)因心衰恶化而死亡。随访中心衰组有5例置入CRT。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与心衰再住院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BNP≥1753pg/ml、LVEF≤35%、CRP≥10mg/L。与心衰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BNP≥1753pg/ml、LVEF≤35%。采用血浆BNP检测方法诊断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83.87%、特异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96.30%。结论①血浆BNP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心衰及其预后评估,且对舒张功能不全有较好的诊断价值。②血浆BNP水平异常升高者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浆BNP水平正常者。③血浆BNP水平是预测心衰再住院、心衰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联合LVEF及CRP可提高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④血浆BNP水平可用于心衰患者疗效评估。⑤血浆BNP水平似有助于CRT置入适应证的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常规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治疗)。观察入院时、3周、6个月后患者血压和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明显下降[(107.3±15.8)次/min∶(75.8±9.4)次/min],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324.3±110.5)m∶(478.1±113.3)m],LVEF明显增加[(33.5±8.7)%∶(48.9±9.3)%],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转为II级人数明显增多,28.09%∶84.69%);随访期间再次心衰住院率(29.67%∶9.18%)和总住院率(42.86%∶22.45%)明显降低(P均〈0.01),且上述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均〈0.01),而常规组干预前后无显著差异。观察组2例(2%)死于心源性猝死,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的9例(9%,因肺部感染、心血管事件而心衰加重死亡),P〈0.05。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对提高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心脏功能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浆脑钠肽(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我科住院206例>60岁老年CHF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液BNP的水平,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抗心力衰竭治疗2周后或出院时复测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按NYHA心功能分级的各组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越严重,年龄越大,BNP值越高,而LVEF差异仅在Ⅰ、Ⅲ、Ⅳ级心功能间有意义(P<0.05);经抗心衰治疗后,患者心衰症状缓解,复测BNP值下降而LVEF升高,但仅BNP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BNP值可作为较可靠的老年CHF的早期预测参考指标,也可作为判断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和疗效以及预测预后的指标,而且操作简便,易于重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NYHA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治疗的老年心衰患者100例,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8.26±5.23)岁。根据血浆BNP水平分为4组,A组[(8.0~93.9)pg/mL]22例;B组[(94.0~349.9)pg/mL]30例;C组[(350.0~988.9)pg/mL]21例;D组[(989.0~5000.0)pg/mL]27例。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测量各组患者LVEF、6MWT、心功能分级以及随访出院2个月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135.13±32.24)pg/mL]比较,B组[(323.14±52.37)pg/mL]、C组[(568.47±132.13)pg/mL]、D组[(1687.57±432.66)pg/mL]血浆BNP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49.56±8.63)%]比较,C组[(42.24±4.41)%]、D组[(35.03±3.87)%]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血浆BNP水平升高,6MWT呈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功能也逐渐下降,MACE发生率增加。老年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93,P0.05),与6MWT呈负相关(r=-0.913,P0.05),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r=0.927,P0.05),与2个月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r=0.909,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心功能分级、6MWT及预后密切相关,为临床诊断老年心衰以及评估心衰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左心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左心衰竭患者的B型利钠肽(BNP)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免疫的方法测定243例左心衰竭患者(左心衰竭组)和111例对照组的血BNP值,测值与临床NYHA分级、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心衰竭组的LAD和LVEDD均显著增大(P均<0.001),LVEF显著降低(P<0.001),血BNP显著升高达16倍(P<0.001),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呈逐级显著升高(P均<0.001)。对照组LogBNP与年龄(r=0.328,P<0.001)和性别(r=0.221,P<0.05)呈正相关。左心衰竭组的LogBNP与NYHA分级(r=0.820,P <0.001)、LAD(r=0.263,P=0.001)和LVEDD(r=0.531,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LVEF(r=-0.596,P< 0.001)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ogBNP仅与NYHA分级[B(SE):0.435(0.028),P<0.001]和LVEF[B (SE):0.007(0.002),P<0.001]独立相关,且与前者的相关性最强。结论:左心衰竭患者BNP水平随NYHA分级增加,呈逐级显著升高,且与NYHA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CHF患者115例,以患者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55例,存活组60例。另选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CHF患者67例为对照组,以便建立logEPO和血红蛋白(Hb)的回归方程。对CHF患者进行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随访观察,测定血EPO,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高龄患者多、心功能(NYHA)Ⅱ级比例低、Hb降低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升高(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贫血的CHF患者病死率增高(RR=2.50,95%CI:1.38~4.54,P=0.002)。ROC曲线评估EPO和BNP预测CHF患者死亡的最佳界值分别为44.4 U/L和752 ug/L(P=0.036,=0.000)。年龄、Hb、BNP和NYHA对CHF患者全因死亡有独立预测价值;而男性、BNP和Hb水平对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有独立预测价值。贫血的CHF患者EPO是独立于Hb的全因死亡的强预测指标(RR=2.86,95%CI:1.18~6.94,P=0.020)。结论贫血是CH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EPO是贫血C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