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将高渗糖-布匹卡因混合液持续注入硬膜外腔用于术后镇痛,观察和评价该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8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0~65岁。其中上腹部手术30例,下腹部手术40例,下肢手术10例。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穿  相似文献   

2.
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旨在探讨术中及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I组在全麻下、Ⅱ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胃癌根治术,Ⅲ组在全麻下、Ⅳ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Ⅱ、Ⅳ组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48h。分别于手术日晨,手术切皮后1 h,术后第1、3、7d晨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 (总T淋巴细胞)、CD4^ (辅助性/诱导性T淋巴细胞)和CD8^ (抑制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I组术后第1d、第3dCD4^ 、CD8^ 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Ⅱ组、Ⅲ组各时间点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Ⅳ组术后第1dCD4^ 表达受抑(P<0.01)。上腹部手术(Ⅰ、Ⅱ组)较下腹部手术(Ⅲ、Ⅳ组)CRP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明显,术中、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轻,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改变,术后硬膜外镇痛无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术后镇痛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PCEA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对象和方法1 对象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上腹部手术 1 0 0例ASAⅠ~Ⅱ级。男 70例 ,女 3 0例 ;年龄 2 1岁~ 65岁 ,平均 3 8.6岁 ;体重 54kg~ 82kg ,平均 70 .4kg。其中胆囊手术 56例 ,肝包虫手术3 0例 ,胃大部切除手术 1 4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 60例 ,用PCEA止痛疗法 ;B组 40例 ,用哌替啶肌注止痛。2 方法 A组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 ,连接上海怡新止痛注液泵 (PCA)。药物配方 :0 .75%布比卡因 2 0ml…  相似文献   

4.
作者自1987年以来对高血压病人局麻药中加入1:30万肾上腺素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年龄28~81岁)的Ⅰ、Ⅱ期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病人71例,随机分两组。A组29例,硬膜外腔注入不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B组42例,硬膜外腔注入含1:30万肾上腺素的局麻药。另选同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的,年龄相同没有高血压病的20例病人为C组(对照组),硬膜外注1:30万肾上腺素局麻药。本文病例均行腰段硬膜外麻醉,首次总量为2%利多卡因10ml~15ml,阻滞平面T_(6~10)至L_3~S_5,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全麻与全麻加硬膜外麻对上腹部手术患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组,诱导前硬膜外给2%利多卡因5ml,有麻醉平面后,再根据患体质予以6-8ml1.5%利多卡因和0.25%地卡因后行全麻诱导,全麻用药与Ⅰ组相同,术中每隔60分钟用1.5%利多卡因和0.25%地卡因混合液6-8ml硬膜外阻滞,术后24小时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00例。年龄6个月一3岁。男192例,女108例。手术种类包括腹部、肛门。下肢及泌尿外科手术。ASA分级1-11级。手术时间30分钟一2小时20分。急诊177例占59%。麻醉方法:(l)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02你一一,鲁米那Zing/kg;(2)患儿人室后经静脉缓慢推注硫喷妥钠,6个月一1岁浓度为0.8%-l%,l岁一3岁浓度为1%-2%,4-6mglkg;(3)硬膜外穿刺,上腹部手术选T10-Tll间隙,下腹部手术选Tll-LI间隙,下肢及泌尿外科手术选L-b间隙向上或向下置硬膜外导管。6个月一l岁患儿用0.8%-1%利多卡因,1-3岁月1%-…  相似文献   

7.
两种防治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根损伤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防治下腹部与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根损伤的最佳方法。方法87例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即为神经根损伤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手术结束后甲钴胺序贯疗法:注射用甲钴胺0.5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7d后改为口服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共15d;Ⅱ组手术结束前,硬膜外腔注入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 0.5mg+生理盐水3mL复合液防治。观察麻醉消退后皮肤感觉障碍的情况和发生时间;评价药物疗效;观察出院时患者对神经根损伤后遗症的担忧情况。结果Ⅰ、Ⅱ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71.4%与93.3%,神经根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与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担忧人数少于Ⅰ组(P〈0.05)。结论硬膜外及时应用地塞米松与维生素B12复合液能减少术后神经根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术后镇痛的最佳用量。180例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手术毕硬膜外腔注入吗啡0.5mg、1mg、2mg,均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结果,A组无满意镇用作用,B组和C组镇痛优良者分别为86.7%和93.3%(P>0.05),镇痛时间分别为24.2±2.9h和25.8±4.3h(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明显低于C组(P<0.01).提示,吗啡1mg可能是硬膜外腔注药术后镇痛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辣椒素局部注射对腰部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腰部硬膜外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硬膜外穿刺针尖剖面与脊柱轴线垂直进针至硬膜外腔后置管垂直法。Ⅱ组硬膜外穿刺针尖剖面与脊柱轴线平行进针到硬膜外腔后再旋转至所需方向置管即平行法。Ⅲ组硬膜外穿刺采用垂直穿刺法,并且在穿刺完毕后在穿刺点周围用0.10%辣椒素溶液3~5mL做脊上韧带、脊间韧带和黄韧带局部浸润。3组所有患者硬膜外腔局麻药均使用0.66%的盐酸利多卡因和0.66%的盐酸罗哌卡因(耐乐品)混合液。术后7d观察3组患者术后腰痛发生率和腰痛程度。结果术后Ⅰ、Ⅱ、Ⅲ组腰痛发生率分别为46.70%、20.00%和16.70%。Ⅱ组术后腰痛发生率和腰痛程度比Ⅰ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术后腰痛发生率和腰痛程度比Ⅰ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术后腰痛发生率和腰痛程度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穿刺完毕后在穿刺点周围用0.10%辣椒素溶液做局部浸润,能降低腰部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发生率和减轻腰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异氟醚最低流量吸入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异氟醚吸入麻醉,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提供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随机分成两组:I组20例仅吸入异氟醚:Ⅱ组20例吸入异氟醚并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患入室后先于T8-T10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用药为1%的利多卡因和0.15%的地卡因(加1:20万的肾上腺素),仅推试验量3-5ml,全麻诱导同I组。低流量麻醉实施前、两组患的异氟醚挥发罐浓度(Cv)均开至5%处,氧流量(FiO2)均设定为2L/min。在吸入5-8分钟后将两组Cv分别降至1.5%-2%和0.08%-1%。FiO2固定为0.5L/min。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在诱导插管期,麻醉手术全过程中,拔管期的MAP、HR、ECG和SPO2变化。结果:Ⅱ组患在插管时MAP、HR比I组患上升幅度小(P<0.05),两组患全部平稳完成手术,Ⅱ组比I组的清醒拔管时间显缩短(P<0.05),且拔管期心血管系统比Ⅰ组平稳(P<0.05)。结论:在吸入较低浓度,最低流量的异氟醚下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满足临床手术需要,用于老年患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布托啡诺联合吗啡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选择56例ASAⅠ一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肛瘘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2组,每组28例,Ⅰ组手术结束前采用布托啡诺1mg作为负荷量经硬膜外腔注入,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行PCEA,镇痛液为:0.002%布托啡诺+0.002%吗啡+0.15%盐酸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Ⅱ组手术结束前采用吗啡1mg作为负荷量经硬膜外腔注入,术后PECA镇痛液:0.004%吗啡+0.15%盐酸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参数设定都是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1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镇痛效果以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方法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但Ⅰ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发生情况明显少于Ⅱ组,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结论PECA联合使用吗啡和布托啡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镇痛液配方,对PCEA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中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病人100例,手术结束后均保留硬膜外导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50),0.1125%布比卡因100ml,含布比卡因112.5mg,哌替啶200mg,地塞米松10mg,Ⅱ组(n=50),0.09%布比卡因100ml,含布比卡因90mg,芬太尼0.2mg PCEA速率2mL/h,以VAS评定术后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按WHO规定评定呕吐情况。结果术后VSA评分、Bromage评分,两组间无差异,WHO规定评定呕吐,Ⅱ组高于Ⅰ组。结论两组镇痛液配方对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但镇痛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可减少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比重布比卡因对下肢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建军 《浙江医学》2003,25(3):132-133,13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对产妇下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初产妇50例于腰麻-理解上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双盲分两组:Ⅰ组(n=25)腰麻用药为0.3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ml; Ⅱ组(n=25)腰麻用药为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5ml,术中两组麻醉效果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1.5%利多卡因。结果:两组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相似(P>0.05),而Ⅰ组T12维持时间较Ⅱ组明显为短(P<0.01);下肢运动阻滞程度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1),Ⅱ组有2例出现左下肢持续麻木(分别达36h与52h)结论:0.3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与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相比,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有引起下肢神经功能障碍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腔单一应用新斯的明作术后镇痛治疗效果不明显,存在诸如严重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硬膜外腔单一使用曲马多也存在着术后镇痛维持时间不长,镇痛强度不够等缺点。我院自1999~2000年行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观察术后硬膜外腔应用少量新斯的明能否加强曲马多镇痛效果,延长镇痛作用时间。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选择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检标准分类Ⅰ~Ⅱ级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0~55岁。急性阑尾炎手术10例,剖腹产手术30例。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TD组;(2)TND组。两组病人的年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拟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22-58岁,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用Durasafe TM型联合阻滞针行腰2-3间隙穿刺,0.75%罗哌卡因或0.75%布匹卡因2ml双盲法注入蛛网膜下腔,2%利多卡因5-10ml从硬膜外腔给予,满足手术麻醉平面的需要。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和恢复上的差异,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布匹卡因比较无明显差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布匹卡因(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98年10月份以来,对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的病人实行硬膜外腔连续一次性微量输注泵行ICIIA,于以硬膜竹胶给药的方法治疗共20例,取得了初步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20例病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里46岁,其中上腹部手术12例,下腹部手术8例(见表三)。1.2方法:()20例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位置高、中、低均有;(2)术后将硬膜外导管连接一次性微量输注泵行ICIZA(输往泵为美国生产的Baxter.REF.C1008.昆明保拍得经营部经销),镇痛液的配制为:0.5%布比卡因50rnl今吗…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麻醉加全麻在上腹部及胸腔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硬膜外麻醉加全麻和单纯全麻在上腹部及胸腔手术中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50例病人中上腹部手术32例,胸腔手术8例。ASAⅠ-Ⅱ级,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59.4±12.5岁;体重平均63.4±8.3kg。随机分为硬外加全麻组25例,单纯全麻组25例。1.1、麻醉方法人室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0.1g及阿托品0.5mg。人室后连续监测NIBP、SPO2、ECG、HR。其中硬外加全麻组,先后硬膜外麻醉,选T6-7或T-8间隙穿刺,向头置管3-3.5cm注局麻药3~5ml,配方为1.6%利多卡因加0.2%丁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待麻醉…  相似文献   

18.
谢健  吴嘉宾  杨小春 《重庆医学》2006,35(21):1967-196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氯胺酮与0.25%罗哌卡因合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便确定一个合适的临床使用剂量。方法12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接受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组患者术中麻醉以2%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维持,缝皮时,A组硬膜外注入0.25%罗哌卡因10ml,B、C、D组注入0.25%罗哌卡因10ml分别内含氯胺酮0.25、0.5、0.75mg/kg。观察各组术后VAS评分,术毕至第1次用阿片类药物的时间,镇静评分、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尿潴留情况,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精神症状出现情况,心率、血压、呼吸及脉氧饱和度变化情况,以评估氯胺酮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作用并探索氯胺酮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合适剂量。结果 C组和D组首次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其他2组,C组和D组需要哌替啶补充镇痛者明显少于其他2组,C组和D组之间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不良反应与其他各组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增加趋势。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0.25%罗哌卡因单次硬膜外注射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可取得较好效果,其合适剂量为0.5m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术后硬膜外腔应用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拮抗作用。方法:将84例ASA分级I-Ⅱ级需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I组,n=42)和生理盐水组(Ⅱ组,n=42),术毕2组病人均经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镇痛,经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前,I组静脉注射过地塞米松10mg,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枚后24h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I组病人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7%,S组病人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1%和21%,2组病人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可显著降低术后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王旭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3):196-196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期手术术后患者160例,年龄18~70岁,体重56.3±15.6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腹部手术80例,骨科手术50例,乳腺手术20例,妇科手术10例。术前1周内未用过任何止痛药物,全部病例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诱导芬太尼用量均为0.2m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