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灸资生经》是南宋时期针灸学家王执中所撰写的一部针灸著作,其对灸法理论贡献巨大,继承了宋代以前的灸疗理论,对我国灸疗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此文从灸法的取穴,施灸的体位、顺序,灸炷的大小,施灸的壮数、施灸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灸法与针药相结合的临床用法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针灸资生经》的灸法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针灸资生经》由宋代王执中(今浙江瑞安人)编撰而成。书中灸法内容全面,对灸疮的处理及治疗方法尤为独到,其后的针灸著作如《针灸大成》《针灸集成》等中的灸法及灸疮内容,多出自本书。化脓灸,又名瘢痕灸,最早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已有记载。化脓灸治疗疾病起效的关键在于灸疮是否透发,甚至被视为疾病转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针灸资生经》引《下经》云:"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因此  相似文献   

3.
南宋医家王执中,著有《针灸资生经》七卷,是一部因证配穴,内容丰富的临证针灸专著,尤其对有关历代的灸治疗法,加以综合总结,对我国灸疗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现就《针灸资生经》对灸疗学的贡献试述如下。扩大灸治病证,疗法完备晋唐时期重视灸法的趋势一直延至宋代。我国灸法先驱之一东晋人葛洪,在《肘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灸膏肓腧穴法》《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备急灸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7本宋代关于灸法的古籍进行研究对比,理清灸法在宋代的发展轨迹,了解这一时期灸法剂量、选穴以及施灸方式,探究并总结宋代灸法的特色理论,为现今灸法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禁灸穴考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灸法在临床上的逐步广泛应用,许多古代文献记载的禁灸穴已得到使用,取得了比较肯定的疗效。但是,有关禁灸穴的文献研究尚未见到。笔者收集了《针灸甲乙经校释》(文中简称《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简称《千金》)、《外台秘要》、《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补注铜人》)、《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校释》(简称《大成》)、《类经图翼》、《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简称《金鉴》)及《神灸经纶》等11部古代医籍对禁炎穴的记载,并参阅有关其它文献,以探求古代禁灸穴的提出和发展,冀于灸法的研究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孙思邈灸生熟之法的具体应用规律。方法:通过对《内经》《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神灸经纶》《针灸大成》有关灸生熟之法的记载进行研读。结合临床进行理论探析。结果:孙思邈灸生熟之法分头部宜"生"、脊背宜"生"、手臂四肢"小熟"、胸背腹"大熟",阐述了发灸疮、禁灸、灸法养生具体应用。结论:临床上要重视孙思邈灸生熟之法,进一步验证其具体治疗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宋代医家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临床专著,在针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书中有关眼科疾病治疗的条文,统计常用腧穴及归属经络,发现《针灸资生经》中治疗眼科病以阳经经脉为主,取膀胱经穴位最多,腧穴大都位于头面部与四肢部,方法上以针药灸结合治疗,善用灸法,注重经验效方的应用,现就书中有关眼科疾病的治疗作初步探讨,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黄帝明堂灸经》关于灸法记载十分丰富,对后世针灸临床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取穴、灸法顺序、用火与艾灸禁忌、灸疮防病保健、热证可灸、灸治百病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黄帝明堂灸经》的论灸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灸逢源》系清代李学川所著之针灸名著,该书综合《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历代针灸医论精华,是一部内容较为完备且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性针灸专著。笔者通过学习发现,书中提及较多灸法相关临床应用,指出的灸疗方法较多且治疗疾病范围亦较广泛,至今书中的一些灸疗方法仍在临床中沿用。为进一步明确灸法的临床应用,本研究通过整理、挖掘《针灸逢源》中有关传统艾柱灸疗方法的论述,以使灸法发挥更为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执中所著的《针灸资生经》对灸法的载述独见其长,详细记载了有关灸法体位的选择、壮数的多少、艾柱的大小、施灸的顺序及点艾火等艾灸的技术问题;同时除记载直接灸的灸疗方法外,还记载了隔盐灸、隔蒜灸、隔巴豆灸等间接灸疗法,以及天灸、竹茹灸、鼠粪灸等非艾灸的灸疗方法;而且创新形成王氏临床灸疗特色,即通过发灸疮、洗灸疮、贴灸疮等方式来进行的灸后调护。该书对灸法的收录和运用广博、实用,对后世灸疗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运用针灸治疗痛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在公元前168年以前,就有灸法镇痛的文献记载。如马王堆出土文物中,就有《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治疗痛症,《灵枢经》中的《邪气脏腑病形第四》、《经脉第十》和《素问》中的《刺腰痛论》、《缪刺论》等,都是两千多年以前针灸镇痛的经验总结。嗣后,《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针灸资生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及《针灸大成》等书,均有针灸治疗各种痛症的记载,而且更有阐发。特别是从1958年以来,在针刺镇痛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灸经纶》一书关于灸法理论的条文,分析关于灸法的学术思想,为灸疗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指导。方法:整理《神灸经纶》关于灸法的条文,从条文中整理出该书关于灸法各方面的描述;同时从施灸原则、选穴特点、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神灸经纶》谨遵按序施灸和辨证施灸的施灸原则,采用隔物灸和特殊灸法治疗急症和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临床应用广泛。结论:将《神灸经纶》中关于灸法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对现代针灸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南宋针灸学家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记载了约197种疾病,收录临床医案约135例,通过对临床医案的整理分析,总结王执中临床针灸治疗的诊疗特点:针灸须药、重用灸法、擅于运用压痛点、注重养生、未病先防。《针灸资生经》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博引医药方书,兼抒己见,收集了大量的针灸临床医案,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针灸临床学专著,对后世针灸临床有很大的启示和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灸器械从《黄帝内经》之长针、火泻灸法、《伤寒论》温针灸、《肘后备急方》瓦甑灸法、《肘后备急方》隔物灸、《千金翼方》苇管灸、《寿域神方》按摩灸、核桃壳灸,到梅花针灸学派第六代传人周楣声"改革灸具,创新灸法",发明了喷灸仪、灸架、点灸笔等20余项温灸器,针灸器械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重针轻灸,重科研轻临床,重实验轻应用,医院内针灸与民间针灸水平参差不齐,灸法操作流程不合理,艾叶等原材料浪费严重、利用度有待提高。艾灸器械和方法仍然是制约灸法发展的主要环节,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重视针灸器械,特别是灸具的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15.
论艾灸与温阳扶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古代医家用灸法温阳散寒 ,补虚扶正 ,防治疾病以及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积累了丰富 ,成功的经验。诸多的中医针灸古医籍中记载了很多关于灸法温阳保健、防病强身、延年的方法和验例 ,不少医籍中论述了延年健体的方法以保阳气为本。如《难经·二十六难》、《针灸资生经·第三虚损》均有论述灸脐下气海、关元等穴位 ,具有保人体元气壮阳之功效。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大力提倡灸法 ,认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 ,虽未得长生 ,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并提出不同年龄、不同周期的灸法。清代《灸法心传》亦强调“保命之法 ,以灼…  相似文献   

16.
《针灸资生经》以灸法的载述独见其长。就该书的灸法特点作了浅述。书中言及用灸法治疗的病证较广;对腧穴宜针宜灸、宜灸不宜针、宜少灸及禁灸穴都作了记述;所列病证灸方用穴精简,大部分灸方只取一穴施灸;重视压痛穴的应用,作为确定施灸穴位的依据;提倡"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施灸原则;重视灸感,对灸感现象有详尽的描述;灸疗法众多,灸药并用的论述也较多;临证时根据患者身体强弱、年龄、部位、病情选择艾炷大小和艾灸壮数,控制灸量;阴虚燥盛之证及孕妇、产后应当慎灸;该书作者认为治病应以调理脾胃为本,并注重预防。该书对灸法的收录和运用广博,而且实用,对后世针灸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针灸聚英》的灸法理念,为现代临床灸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读《针灸聚英》及相关的文献记载,系统分析书中关于施灸的方法及临床应用。结果:该书关于灸法的记载十分详尽,对后世的灸法临床应用有很大的贡献。书中关于灸法的内容大多集中在第三卷,虽每篇篇幅不长,但从施灸讲究、热证可灸、重发灸疮、针灸药并用、禁忌严明等方面非常全面地记载了灸法的相关内容。结论:《针灸聚英》所载灸法实用性强,对后世的灸法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灸资生经》是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执中的代表作之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有关灸疮处理、饮食调养、情志调节、灸药合用等有关灸后调护的内容.笔者通过查阅并总结以《针灸资生经》为代表的古代针灸医籍中有关灸后调护的记载,以期为现代的灸后调护提供借鉴,增进与患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南宋医家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七卷,是一部类纂性的临床针灸名著.首先王氏重视俞穴考订,举凡穴位的别名、部位、取穴、针刺深浅、艾灸炷数及主治病症,皆根据《内经》、《千金》等典籍参互校订,并提出自己看法.其次强调取穴的准确性,以敏感压痛点作为临床取穴的准则.大量搜集前人的俞穴治疗作用,通过亲身体验增添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大大丰富了俞穴主治作用的内容.搜集大量的灸法资料和灸疗方法,但不盲目施灸,而是"随病症针灸之".敢于否定古人,师古而不泥.不但擅用灸法,亦擅用火针,每收神效.且十分强调防护调养,祛病延年.  相似文献   

20.
张侬  王文 《陕西中医》2011,32(2):236-237
1900年敦煌莫高窟所出《灸经图》中有五册穴,有取穴部位,有引线标示,有灸方配穴与主治病症。图中文字见于《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针灸资生经》。为研究针灸图提供例证,有助古穴奇穴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