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古代名方天王补心丹的组方规律及深刻内涵,结合历代著名医家方论,研究该方的组方规律,发掘其蕴藏的丰富理论内涵,以期对临床组方用药及更好地运用此方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内经》在阴阳及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建构起比较系统的五味理论。《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五味理论。本文择《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的历节病中五味理论的运用,主要涉及到历节病病因病机及组方原则两个方面,强调《内经》丰富的五味理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齐放  徐大鹏  李明 《天津中医药》2015,32(9):567-570
四气五味理论是历代中医对中药基本性能认识的结晶,是临床辨证用药的依据之一,可以指导方剂的组方配伍。气味理论为认识中药、研究方剂配伍和临证组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性质特征及患者用药之后的反应而高度概括的一种理性认识。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的准确辨证施药,对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和繁衍生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药性理论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概念内涵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补泻、润燥、滑涩、刚柔、走守、峻缓等内容。可见,以走守概括中药的作用特征,亦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虽然历代医家对中药走守药性的论述尚显凌乱,但该药性对于阐释药物作用机理以及临床选药、配伍组方的指导意义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尤可教授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于运用中药四气五味特性灵活组方,其组方用药方法别具特色,临床取得良好疗效。本拟就尤可教授对中药四气五味的认识,及其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探讨古代名方四物汤的组方规律及其深刻的内涵,本文从体现中医理论的丰富内涵的组方原理入手,结合历代医家的方论探讨其组方规律。文中从方证的病机是营血亏虚、血行不畅,同时兼有疏泄失常,定位于肝和血,定性是从虚和滞进行展开,从肝体和肝用两个配伍关键进行论述,发掘其中蕴藏的丰富的中医理论内涵,以期对临床组方用药和更好地运用该方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即运用五味对五脏进行补泻调节治疗。宋代陈无择所撰之《三因司天方》是一篇根据《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而著的临床专著,它解决了《黄帝内经》只有运气理论而无方剂的问题。文章运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确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出《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应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组方规律,将五运六气、五脏虚实、五脏苦欲补泻和五味等理论结合了起来,这为今后构架五运六气的运气方组方原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辛味的药性理论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学说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讨中药的五味理论,有必要对每一种药味分别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辛味药物为对象,对其药性理论展开了系统研讨。由于历代医药家对药物辛  相似文献   

9.
正药性组方理论是医家在辨证立法之后根据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进行遣药组方。自秦汉以来。历代医家对药性组方理论不断丰富与完善,清代是其发展高峰。1、气味组方理论。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多运用气味组方理论以释方,罗美在《古今名医方论》中选录多位医家运用气味组方理论阐释方的实例。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高度强调了气味组方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重要性,如"论药必首推气味"。针对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叶氏提出了一系列治法和气味组方方法,如在卫辛凉解表法,在气甘寒生津法,入营成寒苦甘合法,热入血分,用清血凉血法,或用甘润存津法,或用辛凉合甘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眠症烦躁焦虑状态治疗的理论和临床药用规律,以期为失眠症烦躁焦虑状态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系统回顾中医文献,包括历代名家治疗烦躁焦虑状态失眠症的经验和历代本草中治疗该类病症的药物,进行相关统计。结果:统计中药的应用频率、药物种类及性味归经,对高频药物做了相关性分析。统计出了使用频率居前15位的药物,各类药物所占频率,四气、五味、归经的使用频率。结论:系统总结了失眠症烦躁焦虑状态的临床用药及其组方规律,为失眠症烦躁焦虑状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方剂学"反佐"概念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娜  谢鸣 《中医杂志》2004,45(8):565-567
"反佐"是中医组方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历代名方配伍中具有技巧性的内容之一.明确"反佐"概念及其内涵对于完善方剂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从对"反佐"概念的演变和有关"反佐"认识的分析,提出"反佐配伍"理论的哲学基础、概念界定及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2.
程昭寰  王永炎 《中医杂志》2004,45(4):245-246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有志采撷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体,名曰温病条辨".<温病条辨>问世之后,后世医家谓其为总结叶、薛诸家温病学说的集大成者.该书既倡寒温水火辨,又立清热养阴大法,尤其强化三焦辨证,并于方剂下注明五味组方之规律,如白虎加桂枝汤下注明:"辛凉苦甘复辛温法",四气与五味组方之规亦彰然于书,释方时亦常从气味配伍理论加以详细说明.本文就吴鞠通气味配伍理论及实践意义,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五味合化理论是由五味药性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配伍理论,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性和滋味配伍化合出新的功用。试从五味合化角度探讨张仲景组方原则,具体从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苦咸泻热、辛开苦降等几个方面探讨五味合化理论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四、药性理论的范围及其核心内容药性理论的范围很广,以《本经》为例,在序例中所论述的药性即包括药物的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制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剂量、服法、用法、组方原则、配伍、禁忌等。之后历代医家又不断补充,凡涉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理论问题,均可列入药性理论的范畴之中。但以其主要内容而言,宋以前本草著作多以气味及有毒无毒为主要药性,宋以后本草著作又加上归经、升降浮沉等。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正如成无己所说:“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矣,主对治疗,由是而出。”下面仅就气味理论进行讨论。 1.四气  相似文献   

15.
五味理论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组方遣药等方面得到了不同时代医家的广泛使用和发展。现代医学对五味理论的研究方法较为集中,但缺乏宏观性和整体性,因此,文章通过探讨目前对中药五味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并结合当下现代医学研究的多维度、多学科、多平台、动态过程的特点,拟为五味理论后续的研究思路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气五味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概括了中药的功用特征,阐释了中药功效的作用机制,指导着中药的学习与应用。基于四气五味理论探析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性味特点,结合各医家经典活血方剂阐释活血化瘀药之间不同的活血机理,以此作为活血药组方的重要依据。深入理解活血化瘀药的性味特点,为形成活血化瘀药的用药思维及药象思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五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开运 《北京中医药》2008,27(9):722-724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五昧理论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五味理论,分析药物真实滋味与作用标志--"五味"的关系,五味对五脏调节作用及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五味理论的局限性.为完善五味理论,探讨五味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五味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临床治疗及调护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古籍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将五味理论与药、食、四季、脏腑盛衰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初步探讨五味理论在肾脏疾病遣方用药及调护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姜开运 《北京中医》2008,(9):722-724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五味理论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五昧理论,分析药物真实滋味与作用标志——“五味”的关系,五味对五脏调节作用及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五味理论的局限性。为完善五味理论,探讨五昧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疑难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阐述中药传统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工具[1]。五味理论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学理论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五味药性理论经常产生的一些相关疑难与困惑加以阐释分析,以图对学习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