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姜科中药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科中药山柰、姜黄、片姜黄、干姜的挥发油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挥发油的红外光谱。结果上述中药挥发油的红外光谱均具有指纹性鉴别特征。结论该方法和所建立的红外指纹图谱能用于这些中药的鉴定,且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2.
Jia A  Yang YF  Kong DY  Xiao CC 《中药材》2012,35(3):415-418
目的:分离和分析广东紫珠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东紫珠挥发油,应用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76.01%。广东紫珠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出不同抗菌活性。结论:广东紫珠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萜类化合物(59.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出不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白木香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俊  梅文莉  崔海滨  吴娇  戴好富 《中药材》2008,31(3):340-342
采用石油醚浸提法提取白木香种子的挥发油,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白木香种子挥发油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弱抗MRSA活性,并用GC-MS技术鉴定了其中的19个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苍术根茎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对苍术的挥发油做了抗菌试验。结果苍术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β-胺叶油醇(24%)、二苯基-4-甲醛(18%)、β-胺叶烯、α-胺叶油醇和茅术醇等。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等病原菌有显著地抑制和灭活作用。结论实验结果为综合开发利用苍术医药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0种中药的不同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液体药基混合法,微量稀释法。结果:黄连对常见致病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黄芩次之。中药酊剂抗菌活性强于煎剂;联合用药以酊剂混合液与西药联合杀菌作用最强。结论:单味药中以黄连抗菌活性最强,不同制剂中以酊剂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化学信息学方法,分析中药化学成分分子结构特征与其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Cytoscape 和ChemViz计算中药化学成分与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的二维化学结构相似度以及表征细胞渗透性的拓扑参数TPSA(Topolgical Polar Surface Area,拓扑分子极性表而积).继而计算8大类中药化学成分与已知抗菌药物的整体化学结构相似程度.结果:相比其他类别的中药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表现出与现有抗菌药物较好的结构相似度,适宜的细胞渗透性.结合其较好的药物安全性特点,提示这类化合物可作为进一步合成抗菌药物的优选先导化合物骨架结构来源.结论:化学信息学的应用有助于探究中药化学成分分子结构特征与其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寻找合适的抗菌药物先导化合物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木香与川木香的功效异同,比较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分别提取木香、川木香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两种挥发油的成分。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川木香挥发油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木香挥发油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两者仅由5种共有成分,且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不相同;抑菌实验表明,木香、川木香挥发油均能抑制G~+菌的生长,木香挥发油的MIC均小于等于川木香挥发油。结论木香、川木香挥发油的成分差异较大,且木香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明显优于川木香挥发油。这为木香、川木香功效的差异与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6,(3)
目的:研究白及须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且利用96孔板对倍稀释法测定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本研究从白及须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4,5-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3)、2-羟基-4,7-二甲氧基菲(4)、militarine(5)、dactylorhin A(6)、天麻素(7)。其中,化合物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抗菌作用(MIC 8~128μg/m L)。结论:白及须根富含与白及块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化合物,包括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以及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作用的菲类化合物。其中,单菲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白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大头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壮药大头陈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头陈挥发油,通过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并采用连续稀释法对大头陈挥发油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的实验研究。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5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19%,其中主要含雪松醇(26.02%)、柠檬烯(13.46%)。大头陈挥发油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等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结论:实验结果可为大头陈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大巴山区的新鲜汉中参叶中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首次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分析,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汉中参叶挥发油中共检出了75种组分,确定出73种化合物,其主要组分是β-荜茄澄烯(21.39%)、棕榈酸(17.19%)、植醇(5.50%)、菲(5.05%)、降姥鲛-2-酮(4.22%)、α-亚麻酸(octadecatrienoic acid,3.35%)等。对汉中参叶挥发油进行了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汉中参叶挥发油对试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11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菌CMCC850216株的抗菌活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枳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枳实为芸香科乔木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或枸橘 (枳 )与香橼未成熟果实 ,主产于四川、福建、江苏、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其味苦、辛、酸 ,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和化痰散痞的功效 [1]。枳实的挥发油有镇静、镇痛、镇咳、祛痰、抗菌及中枢抑制作用[2 ] 。近年来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越来越多 ,临床分离出的这种菌株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正成为全球范围内多重耐药的病原菌 ,危害极大。枳实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 ,为从中发现对耐药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新的活性成分 ,本实验采用水蒸…  相似文献   

12.
胡柚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山胡柚CitrusChangshan huyouY .B .Chang为芸香科植物柚C .grandis(L .)Osbeck与甜橙C .sinensis (L .)Osbeck的杂交品种[1 ] ,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和四川一带,资源丰富,产量高,以浙江常山为重点产区。柚皮性温,味辛苦甘,无毒;我国很早就以柚皮入药,在《唐本草》、《本草求原》、《列子》、《本草纲目》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其含有的挥发油有芳香健胃、驱风下气、祛痰等作用[2 ] 。近些年来,人们还将其用于害虫的防治方面,是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广藿香、厚朴单用和配伍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分别提取广藿香、厚朴、广藿香-厚朴(1∶1)混煎配伍的挥发油,再将提取的广藿香、厚朴挥发油(1∶1)混合配伍。通过GC-MS分析以上四种挥发油的成分。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广藿香挥发油鉴定出18种化合物;厚朴挥发油鉴定出24种化合物;混煎配伍组鉴定出40种化合物,包含新化合物7种,减少5种;混合配伍组鉴定出34种化合物。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广藿香、厚朴挥发油单用、混合和共煎挥发油均能抑制大部分G~+细菌、真菌的生长。挥发油混合和共煎的MIC均介于单用之间,共煎组挥发油的MIC多优于混用组。结论广藿香和厚朴共煎后挥发油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化合物。其总体抗菌效果优于两者单用和挥发油混用,这为中药临床的合理配伍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朱桔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朱桔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初步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朱桔叶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采用微量二倍连续梯度稀释法确定挥发油杀菌效果。结果:通过GC-MS从朱桔叶挥发油中分离41种化合物,鉴定36种。柑橘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r-榄香烯(30.691%)、β-石竹烯(18.895%)、水芹烯(10.814%)、2-异丙基-甲苯(7.977%)、α-石竹烯(5.260%)、α-金合欢烯(4.805%)等;初步的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朱桔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3.9 g·L-1,最小杀菌浓度(MBC)5.6 g·L-1]最为显著,其次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丝酵母。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丝酵母。结论:通过GC-MS测定和鉴别了朱桔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抗菌实验表明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为朱桔叶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满药赤雹果挥发油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赤雹果挥发油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赤雹果挥发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赤雹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两株)、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和伤寒杆菌标准株的MIC为0.66 mg/ml,MBC为1.32 mg/ml;对大肠杆菌44102-3a3的MIC为0.33 mg/ml,MBC为0.33 mg/ml;对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MIC为0.33 mg/ml,MBC为0.66 mg/ml;对金葡菌26001-26和白葡菌的MIC均为0.17 mg/ml,MBC分别为0.17 mg/ml和0.33 mg/ml;对金葡菌26002-6和奇异变形杆菌的MIC为0.083 mg/ml,MBC分别为0.17 mg/ml和0.083 mg/ml;对肺炎链球菌的MIC为1.32 mg/ml,MBC为2.64 mg/ml。结论赤雹果挥发油在体外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香茅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茅Cymbopogen citratus(DC.)Stapf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茅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Folin-Ciocalteau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有量。通过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时间为5 h,提取率为1.30%。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7种成分,以开链单萜类化合物为主,醇类占76.98%,总多酚含有量为70.72 mg/g(没食子酸当量)。而且,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明显优于其5种主要单体成分(香茅醇、香叶醇、香茅醛、芳樟醇和乙酸香叶酯)。结论香茅叶挥发油主要由开链单萜类化合物组成,并且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两种甘松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匙叶甘松和甘松两个品种甘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以及含量上的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和匙叶甘松地下部分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匙叶甘松挥发油得率不足0.5%,从中鉴定出21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5.83%;甘松挥发油得率为2%,从中鉴定出36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8.02%;两者共有成分11个。结论不同品种甘松挥发油含量不同,化学成分数目存在差异,但共有主要成分均为水菖蒲烯(Calarene)、β-马里烯(β-Maaliene)。  相似文献   

18.
7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抗菌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琼脂平析稀释法测定了泰宁(imipenem/cilastain)等7种抗菌药物对215株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统计了敏感率。结果表明7种抗菌药物对大多数受试菌均显示了较高的抗菌活性,其中泰宁的抗菌活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对泰宁的敏感率达97.6%~100.0%;而17.02%的绿脓假单胞菌对泰宁耐药;有2~6株绿脓假单胞菌和1株肺炎克雷白菌对泰宁和其它抗菌药物呈现部分交叉耐药性。而环丙沙星与其它抗菌药物对不同受试菌呈现2.38%~19.05%的交叉耐药率。该结果提示对其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致病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可考虑选用泰宁。  相似文献   

19.
木姜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木姜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试其抑菌活性,为木姜子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微量稀释法测试木姜子挥发油抑菌活性。结果:从木姜子挥发油中分离出41种成分,鉴定出32种,所有鉴定出的化合物含量和占总量的89.81%;抑菌活性研究表明木姜子挥发油对8种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依次为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黄曲霉<新型隐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结论:木姜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它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木姜子资源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贵州金丝桃挥发油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贵州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ouense Lev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争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NIST,WILEY化合物谱库检索,应用气相争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贵州金丝桃中分离出120种成分,鉴定出49种,鉴定率为40.83%,主要成分是γ-依兰油烯(γ-muurolene),含量10.86%;其次是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含量8.67%。抗菌活性研究表明,贵州金丝桃挥发油对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贵州金丝桃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占挥发油检出成分的63.82%,该挥发油对白色菌株、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