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评估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以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治疗;对照组用阿米卡星、利副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治疗,疗程为21个月。结果共有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完成46例,痰菌阴转率87%;对照组完成47例,痰菌阴转率59.6%。治疗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提高痰菌阴转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估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联合吡嗪酰胺、利福喷叮、乙胺丁醇、力克肺疾化疗方案,对照组以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力克肺疾的化疗方案,疗程18个月。观察患者痰菌阴转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病灶变化。结果:治疗组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及病灶吸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治疗,观察组采用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治疗,比较两组痰涂片转阴率、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痰涂片转阴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闭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可提高痰涂片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和病灶吸收率,效果优于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炜平  许龙  许君胜 《医学综述》2008,14(21):3340-3342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疗效。方法对89例经Bactec2460法和改良罗氏法痰培养证实的MDR-TB患者采用强化期第1个月异烟肼(H)、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口服,对氨基水杨酸钠(P)、左氧氟沙星(V)静脉滴注,第2、3个月异烟肼(H)、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V)口服,P静脉滴注的冲击疗法,巩固期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左氧氟沙星(V)、力克肺疾(D)口服的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强化期3个月异烟肼(H)、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口服,对氨基水杨酸钠(P)静脉滴注,巩固期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力克肺疾(D)口服化疗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9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恶化率分别为4.44%和20.45%;治疗组X线胸片吸收率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MDR-TB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估含左氧氟沙星及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行3个月强化期左氧氟沙星 丁胺卡那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 吡嗪酰胺和18个月继续期左氧氟沙星 丁胺卡那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3VAPaPtZ/18VPaPt);对照组行3个月强化期链霉素 乙胺丁醇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 吡嗪酰胺和18个月继续期乙胺丁醇 对氨基水扬酸钠异烟肼 丙硫异烟胺(3SEPaPtZ/18EPaPt).结果共有94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46例,痰菌阴转率89.1%;对照组48例,痰菌阴转率58.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病变明显吸收率为43.5%,空洞闭合率58.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26.9%和2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及丁胺卡那霉素的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80-83
目的探讨利福喷丁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复治肺结核病患者化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分配方式将86例初治失败转复治或复发肺结核病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43例。治疗组强化期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3HRd ZEL/6HRd L)治疗,对照组强化期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3HRZEL/6HRL)治疗,继续期两组患者均停用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通过治疗2个月末及疗程结束后的痰涂片阴转率、疗程结束后痰培养阳性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及空洞闭合率的比较,而得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经正规抗结核方案治疗9个月,即疗程结束后,两组共有12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3例因反应较重退出实验,另9例经积极处理后坚持完成疗程。按各项辅助检查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2个月末及疗程结束后的痰涂片阴性率均较对照组高。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改良罗氏培养基痰培养结果阳性率较治疗组高。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病灶总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方面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喷丁抗结核化疗方案在复治肺结核病治疗中,更加有助于痰涂片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能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评估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联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力克肺疾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力克肺疾的化疗方案,疗程18个月。观察患者痰菌阴转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病灶变化。结果:治疗组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及病灶吸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1]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64例经痰药敏结果证实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治疗方案:强化期3个月,PAS(10.0)、异烟肼(0.3)、阿米卡星(0.4)注射剂三化静滴,利福喷丁胶囊0.6每周2次口服,吡嗪酰胺0.5日3次口服,乙胺丁醇0.75日1次口服,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2日2次静滴;巩固期9个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0.3日3次口服,利福喷丁胶囊0.6每周2次口服,乙胺丁醇片0.75日1次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全程加用中药肺结核丸.观察两组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情况.结果 痰菌阴转率:第3月末治疗组81.3%,对照组56.3%;第12月末治疗组87.5%,对照组62.5%.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率:治疗组84.3%,对照组62.5%;空洞闭合及缩小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9.0%.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为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两种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比两种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疗效。方法 将146例MDR-PT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4例患者以左氧氟沙星及阿米卡星为主,联合应用利福喷汀、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对照组62例患者用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疗程均为18个月。结果 疗程结束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85.7%,病灶显效率为50.0%,空洞闭合率为62.3%.与对照组的59.0%、26.9%、39.7%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2.6%.对照组为26.9%,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2年细菌学复发率为2.8%,对照组为22.5%,两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以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为主的方案治疗MDR一PTB,可显著提高痰菌阴转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10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评价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05例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化疗方案,治疗组:左氧氟沙星+力克肺疾+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照组:为力克肺疾+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采用前3个月0.4g每日1次静点,后15个月0.2g每日2次口服,疗程约为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3个月时分别为65%和29%,12个月时分别是77%和31%,满疗程18个月时分别是90%和50%;空洞闭合情况分别为84%和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和33%,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含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治疗MDR-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空洞闭合,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初治痰涂片阳性老年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初治痰涂片阳性老年肺结核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初治痰涂片阳性老年肺结核患者102例,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用含异烟肼(H)、利福喷丁(L)、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V)组成的方案(2HL2EV/4HL2),对照组用含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Z)组成的方案(2HL2EZ/4HL2)。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是72.7%和68.1%,化疗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是92.7%和89.4%(P>0.05);肺部病变吸收有效率分别是89.1%、87.2%(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是83.3%、81.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1.8%、48.9%(P<0.05)。结论:两组的治疗方案对于老年肺结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2HL2EV/4HL2治疗方案不良反应低,老年人耐受性好,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周梅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24-1824
目的评价含莫西沙星治疗方案与含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应用2HRZEM/4HREM[异烟肼、利福平胶囊(Ⅱ)、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莫西沙星治疗2个月,停用吡嗪酰胺其余药继续使用治疗4个月]方案治疗,对照组58例应用2HRZEV/4HREV[异烟肼、利福平胶囊(Ⅱ)、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治疗2个月,停用吡嗪酰胺其余药继续使用治疗4个月]方案治疗。结果痰菌阴转率:治疗组86.2%,对照组69%;病灶吸收率:治疗组82.8%,对照组65.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含莫西沙星方案能促进结核菌阴转,病灶吸收,是目前治疗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氧氟沙星组95例,环丙沙星组74例,对照组133例。氧氟沙星组化疗方案为:2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氧氟沙星/4异烟肼利福平[2HRE(Z)O/4HR];环丙沙星组化疗方案为:2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环丙沙星/4异烟肼利福平[2HRE(Z)C/4HR];对照组化疗方案为:2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4异烟肼利福平[2HRE(Z)/4HR],均为6个月化疗方案,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结果痰菌阴转率:氧氟沙星组为89.4%,环丙沙星组为86.8%,对照组为73.5%;治疗显效率:氧氟沙星组为78.9%,环丙沙星组为74.3%,对照组为59.4%;治疗总有效率:氧氟沙星组为92.6%环丙沙星组为95.9%,对照组为82.0%。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虽然环丙沙星组有效率高于氧氟沙星组,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环丙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氧氟沙星。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抗结核治疗疗效肯定,推荐选用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4.
评价左氧氟沙星、帕司烟肼、丁胺卡那、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联合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时的疗效。将11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帕司烟肼、丁胺卡那、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联合方案;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帕司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联合方案,疗程均为15个月。有117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3%,对照组痰菌阴转率55%,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价采用卷曲霉素、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耐多药肺结核1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实验组化疗方案:卷曲霉素、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照组化疗方案:丁胺卡那霉素、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疗程均为24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痰菌阴转(80.5%)明显优于对照组(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X线病灶变化情况:实验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卷曲霉素、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价3种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7例初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化疗方案分别为:左氧氟沙星组: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4异烟肼利福平[2HRE(Z)V/4HR];氧氟沙星组: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毗嗪酰胺)氧氟沙星/4异烟肼利福平[2HRE(Z)O/4HR];环丙沙星组: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环丙沙星/4异烟肼利福平[2HRE(Z)C/4HR];对照组: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4异烟肼利福平[2HRE(Z)/4HR],均为6个月化疗方案,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结果全部患者依照化疗方案完成治疗,其中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8:9%、87.5%、81.1%,对照组为59.7%;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82.2%、79.2%、75.7%,对照组为59.7%;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91.7%、97.3%,对照组为82.1%。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在初治性肺结核治疗中效果相差不大,但环丙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及氧氟沙星。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抗结核治疗疗效肯定,对于老年初治肺结核推荐选用左氧氟沙星或者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内消瘰疬丸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效果。方法:复治涂阳的57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8例)和治疗组(295例);治疗方案: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和利福喷汀,治疗组联合内消瘰疬丸和左氧氟沙星,对照组只联合左氧氟沙星,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中途因药物不良反应终止治疗13例,其中治疗组5例(2.81%),对照组8例(2.18%),治疗组中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对照组以肝功能损伤为主,对照组实际完成275例,治疗组实际完成285例。疗程结束时,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为55.6%,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78.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有效率(显著吸收和吸收)为78.9%,空洞闭合有效率(闭合和缩小)为83.9%,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消瘰疬丸联合左氧氟沙星等二线抗痨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利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并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活动性初治肺结核患者153例,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活动性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共158例,两组患者均排除具有肝功能损害高危险因素者,均无其他合并症。初始均以标准初治方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药联合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肝损,停药护肝,肝功能回复正常后,后续治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2组,A: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B: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并对照分析。结果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组患者药物性肝损(77例)的发生率(50.3%)显著高于对照组36例(22.8%),(χ2=25.489,P=0.000)。后续治疗中,A、B两组方案肝损发生率分别为12.8%和15.8%,较标化方案显著下降,且两组之间肝损发生率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的肺结核患者,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药联合标准初治抗结核治疗方案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大,建议以异烟肼、利福喷汀、乙胺丁醇、链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组成的治疗方案替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MDR—P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MDR—PTB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联合雷米封、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对照组用丁胺卡那霉素、乙胺丁醇联合药物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8个月:结果共103例患者完成化疗,治疗组52例,痰菌阴转率85%;对照组51例,痰菌阴转率59%,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吸收显效率92.3%,对照组治疗显效率41.2%,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4%,对照组为3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方案治疗MDR—P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少,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福喷丁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利福喷丁组62例患者采用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治疗方案;利福平组62例患者采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治疗方案。用药9个月后比较两组痰涂片转阴率、空洞闭合、病灶吸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利福喷丁组患者痰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空洞闭合有效率均高于利福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皮疹、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利福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疗效优于利福平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