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端粒是由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特有的核苷酸TTAGGG重复序列和几种特异性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物,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从而维持端粒的长度。研究发现,人体除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正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阴性,端粒随细胞的分裂逐渐缩短,而85%的恶性肿瘤细胞有端粒酶的高表达[1]。我们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分析(telom ere repeatamp lification protocol,TRAP)法对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 ia,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进行检测,探讨端粒酶在AL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标本取自2002…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85 %- 90 %恶性肿瘤表达高活性端粒酶 ,并发现这与正常体细胞缺乏端粒酶形成鲜明对比。临床白血病患者端粒酶阳性率高达 85 %以上 ,且复发病例端粒酶活性高于初发者 ,初发患者端粒酶活性较高者易复发[1 ] 。高端粒酶活性常与髓外浸润、高白细胞计数、- 5 - 7和 11q异常相伴 ,高端粒酶活性患者存活期更短[2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在疾病早期端粒酶活性可在正常范围 ,也有少数高于或低于正常 ,但到疾病晚期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为了明确端粒酶活性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化疗对端粒酶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端粒 端粒酶假说 (telomere telomerasehypothesis)已成为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研究指出 ,急性白血病细胞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其临床意义结论不一[1,2 ] 。我们用端粒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法(PCR TRAP) [3 ] 半定量测定了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 ,同时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AL细胞P170表达 ,并观察这些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病例和方法1 临床资料  2 4例均为我院 1997年 12月~ 1998年 2月的住院或门诊成人AL患者 ,按 1987年苏州全国…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原代急性白血病 (AL)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s)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表达及其意义 ,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骨髓MNCshTERTmRNA表达 ,用TRAP PCR ELISA法检测骨髓MNCs端粒酶活性。结果发现 :30例初发AL患者骨髓MNCshTERTmRNA表达量 (0 .71± 0 .34)明显高于 12例AL获CR的患者 (0 .4 3± 0 .2 5 )及 6例正常志愿者 (0 .2 2± 0 .2 1)。 30例初发AL患者骨髓MNCs端粒酶活性 (0 .2 35± 0 .395 )明显高于 12例AL获CR的患者 (0 .0 12± 0 .0 15 )。初发AL患者骨髓MNCshTERTmRNA表达量与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 (r=0 .4 2 1,P <0 .0 1)。初发AL患者骨髓液常规涂片中原始细胞百分率与骨髓MNCs的hTERTmRNA表达量和端粒酶活性均呈正相关 (r =0 .4 5 7,P<0 .0 5和r =0 .4 11,P <0 .0 5 )。结论 :初发AL患者骨髓MNCs的hTE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推测hTERTmRNA表达可能代表白血病细胞的一种高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5.
人端粒酶由人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质(TP1/TLP1)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hEST2)三部分组成,研究表明,TP1mRNA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无显差异,HrR的转录水平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尚存争议,而hTERT转录水平的表达在端粒酶活性高的癌组织中明显升高。我们通过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和正常人的端粒酶亚单位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端粒酶的活性,探讨急性白血病的端粒酶活性的调节因子,为进一步寻找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一种核蛋白质复合体 ,主要由hTERT、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三部分组成。 1997年hTERT基因被克隆[1] 。研究表明hTERT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 ,hTERT是控制人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限速成分[2 ,3 ]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hTERT基因表达进行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5月我院小儿血液肿瘤科收治的ALL病例 ,除外取血前 1周内输过血的患儿及合并有其他肿瘤的患儿。初治ALL 35例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5个月~ 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im-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20例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患者中pim-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15例非恶性血液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统计学分析各组间Pim-3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Pim-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但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和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im-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CD5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5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张文艺胡晓梅查冠林刘瑞萍李达张丽娜杨淑莲梁冰CD56是自然杀伤(NK)细胞特异性分化抗原之一,主要表达在NK细胞上。以往在白血病免疫分型时很少提及。近几年发现它在某些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也有表达,并具有一...  相似文献   

9.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酶亚单位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端粒酶 (telomerase)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蛋白多聚酶 ,由几种蛋白亚单位和一种RNA模板所组成[1,2 ] ,如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人端粒酶相关蛋白 1(hTEP1)和人端粒酶RNA组分 (hTERC)等。端粒酶不同亚单位 ,在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本研究检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端粒酶亚单位的表达情况 ,探讨端粒酶不同亚单位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与复发中的作用。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首治患者 31例、复发患者2 4例、完全缓解期患者 2 1例 ,其中 8例M1,10例M2a ,19例M2b ,11例M3,3例M4 ,2 3例M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stathmin1基因和蛋白在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和缓解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应用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5例正常人和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stathmin1 mRNA和stathm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正常人体内检测不出stathmin1蛋白表达,其mRNA在正常人体内则低水平表达.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stathmin1 mRNA表达高于正常人(P<0.05),急性白血病复发者stathmin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初治者(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stathmin1 mRNA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stathmin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9%,stathmin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后表达明显下降或不表达,急性白血病复发者stathmin1蛋白表达与初治者无显著差别(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stathmin1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stathmin1蛋白和mRNA在急性白血病初治及复发患者体内高表达,而在缓解后体内仍有弱表达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stathmin1可能成为判断微残留白血病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plk-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和意义,并初步了解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情况,通过抽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良性增生者及正常人的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lk-1mRNA和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细胞plk-1在基因水平及蛋白质水平上表达均明显增高;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细胞分裂间期PLK-1蛋白较高浓度地、均匀地散在分布于急性白血病细胞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姊妹染色单体拉开至细胞两极时PLK-1蛋白主要分布在姊妹染色单体之间。而正常骨髓细胞和良性增生骨髓细胞plk-1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几乎均不表达。结论:PLK-1蛋白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的高低与恶性程度有关。PLK-1蛋白或其基因有可能作为抗瘤药物新的靶点,并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bcl 2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 6 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和对照组 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1) 6 2例AL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bcl 2蛋白 ,阳性细胞率为 2 %~ 97% ,均数为 (4 8.0 6± 2 7.2 2 ) % ,对照组阳性细胞数为 (15 .4± 5 .6 4 ) % ,P <0 .0 1。而在AL各型之间缺乏统计学差异 ,P >0 .0 5。 (2 )可进行疗效判定的 4 5例患者中 ,无效组bcl 2蛋白表达水平为 (6 9.33± 2 2 .78) % ,明显高于有效组 (38.4 8± 2 6 .16 )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3)bcl 2高表达组治疗有效率为 4 2 .3% ;低表达组治疗有效率为 84 .2 % ,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 )bcl 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无关。结论 :急性白血病bcl 2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且bcl 2高表达者化疗效果差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端粒—端粒酶假说与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为人  李进 《临床荟萃》1998,13(3):97-100
1 端粒端粒酶假说1.1 端粒(telomeres)端粒位于所有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由呈串联排列的重复亚单位DNA片段和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 binding proteins,TBP;又称telomere-associated Proteins,TAP)构成。端粒DNA—般由短的核苷酸序列(5-8bp)串联重复构成,其特征是  相似文献   

15.
抑癌基因PTEN mRNA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白血病细胞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个白血病细胞系,3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87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包括5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1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CR)患者骨髓标本中PTEN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TEN基因在K562细胞中有表达,而在Kasum i-1、HL-60、U937、Nalm-1细胞中均无表达。CML组阳性率(61.29%)与正常对照组(7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和AL-CR组阳性率(分别为18.29%和42.86%)均低于正常水平(P<0.01和P<0.05),AL组阳性率又低于AL-CR组(P<0.05)。PTEN基因的阴性表达与外周血高白细胞计数(≥20×109/L)、染色体异常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AL患者存在PTEN基因的表达缺失,PTEN基因在AL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AC133抗原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常规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C133抗原及其它白血病相关抗原在61例急性白血病患细胞中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61例中有27例(44.3%)AC133表达阳性,其中ALL13例(13/29),AML-M0/M16例(6/8),AML-M24例(4/16),AML-M4/M5 4例(4/8)。27例AC133^ 病例中25例(92.6%)同时表达CD34,13例(48.1%)同时表达CD117.本研究结果提示,AC133抗原与CD34和CD117的表达有相关性。AC133抗原可表达于各型白血病中,但在AML-M0/M1中表达频率及表达强度均高于其它各亚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染色体及临床疗效的关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105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及其中41例化疗2个疗程后骨髓单个核细胞中DNA-PKcs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采用R显带技术对其中26例初治白血病进行核型检测。结果表明,DNA-PKcs的表达与初诊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临床分型、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平均血小板计数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DNA-PKcs在未缓解组中的中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在染色体异常组中DNA-PKcs阳性率明显高于染色体正常组(p<0.05)。结论:DNA-PKcs的表达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初诊白细胞数增高相关。DNA-PKcs蛋白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疗效、染色体异常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microRNA(miR)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为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与正常人骨髓细胞中miR-143的差异表达情况,常规提取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的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标本中miR-143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miR-143表达明显下调(p<0.05);化疗缓解后表达明显上调;miR-143的表达与靶基因DNMT3A呈负相关.结论:miR-143在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中的表达下调,这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端粒-端粒酶系统异常正成为肿瘤发生机制的一种新假说而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着重阐述了端粒、端粒酶的生物学特性,在造血系统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白血病等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bcl-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分析它与AL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mdr1基因间的关系。病例和方法1 病例与对照 50例AL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初发22例,复发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急变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NHL→ALL)4例。对照组8例,其白细胞系统均无异常。初发性AML采用DA、HA或MA方案化疗,其中M3型加用维甲酸;ALL用DOLP方案化疗;复发难治性AL用Vm2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