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鼻咽部手术的麻醉诱导与苏醒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拟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术36例和小儿扁桃体摘除、腺样体刮除术48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七氟烷组)和普鲁泊福静脉麻醉组(普鲁泊福组),每组42例。监测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七氟烷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普鲁泊福组[(305±36)s比( 175±42)s],苏醒时间短于普鲁泊福组[(146±86)s比(512±114) s](P< 0.05)。普鲁泊福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七氟烷组术中、术后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七氟烷组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例数少于普鲁泊福组(P<0.01)。结论 七氟烷吸入和普鲁泊福静脉靶控输注在小儿鼻咽部手术麻醉诱导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从意识消失时间、抑制插管引起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诱导期呼吸抑制和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更为理想。尤其对于困难插管患者的麻醉处理和对没有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则更有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普鲁泊福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孕妇134例按照序贯法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和普鲁泊福组,每组各67例.联合组手术前1 h在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2 mg,再静脉推注普鲁泊福2.5 mg/kg诱导麻醉;普鲁泊福组静脉推注普鲁泊福2.4mg/kg诱导麻醉.观察两组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成功率为100%.联合组宫颈松弛度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55.22%(37/67)、38.81%(26/67)、94.03%(63/67)]均明显高于普鲁泊福组[5.97%(4/67)、20.90%(14/67)、26.87%(18/67)](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为(2.3±1.0)min、术中出血量为(20.2±11.2)ml,普鲁泊福组分别为(3.5±1.1)min、(32.4±10.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普鲁泊福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相比单一使用普鲁泊福效果更加确切,并且术后不良反应更少,苏醒更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唐卫军 《工企医刊》2014,27(1):550-550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麻醉前用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心病中行介入封堵术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观察两组的MAP、HR与T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T1与T2两个时间点上,观察组AP、HR与T各项指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三项指标变化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介入封堵术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的小儿先心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患儿的循环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终给予单次剂量普鲁泊福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普鲁泊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后立即停用所有麻醉药,普鲁泊福组静脉注射10%普鲁泊福1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七氟烷使用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后30 min内的最高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结果 普鲁泊福组PAE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3.9)分比(10.9±4.5)分,P<0.05].普鲁泊福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6/30)比46.7%(14/30),P<0.05].普鲁泊福组术后拔管时间比对照组要稍微延长[(10.2±1.1)min比(9.1±1.5)min,P<0.05].而两组麻醉时间、PACU停留时间、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麻醉中停用七氟烷后给予单次剂量1 mg/kg的普鲁泊福能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使麻醉更趋平稳,而并不会延长患儿麻醉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肌松药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无肌松药组(Ⅰ组)和给肌松药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静脉注射普鲁泊福2 mg/kg及瑞芬太尼3 μ g/kg(注射时间不少于1 min),施行无肌松药气管插管.Ⅱ组静脉注射普鲁泊福2 mg/kg、瑞芬太尼1.5μg/kg及阿曲库铵0.5 mg/kg,待肌肉松弛后气管插管.随后给予普鲁泊福6 mg/kg和瑞芬太尼0.1~0.3μg,(kg·min)静脉微泵持续输注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恢复室留观时间,记录术后躁动、剧烈呛咳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恢复室留观时间均明显小于Ⅱ组(P<0.05或<0.01).Ⅱ组剧烈呛咳、躁动的发生率[33.3%(10/30)、30.0%(9/30)]明显高于Ⅰ组[6.7%(2/30)、3.3%(1/30)](P<0.05).结论 无肌松药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能减少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全麻插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2013年10月先心病介入治疗全麻插管125例患儿,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52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43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30例。结果麻醉成功率100%,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有效的监测和正确的麻醉管理是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堵闭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接受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小儿11例,ASA评级Ⅰ~Ⅱ级,术中均以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维持全身麻醉。结果 10例患儿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麻醉过程顺利。1例患儿术中缺氧发作,同时伴有心电图ST段改变,遂停止治疗。结论术前给予充分病情评估,术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能满足手术要求,且具有创伤小、术后麻醉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开颅术唤醒麻醉中应用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大脑皮质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普鲁泊福组(RF组)和舒芬太尼+普鲁泊福组(SF组),每组30例.在头皮神经阻滞、切口浸润麻醉和硬脑膜表面麻醉下,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1~2 ng/ml,舒芬太尼血浆浓度为0.1~0.2 ng/ml镇痛;开颅期普鲁泊福血浆浓度为3~6 μg/ml.放置喉罩控制呼吸.常规监测循环、呼吸等各项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在术前、术中(被唤醒后)应用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结果 清醒时普鲁泊福血浆浓度RF组为(1.10±0.06)μg/ml,SF组为(0.98±0.05)μg/ml,自主呼吸恢复.RF组BIS从停药时46.4±2.5恢复到90.8±3.2、SF组从44.8±2.1恢复到89.9±3.2,患者清醒.两组术前、术中认知功能评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术唤醒麻醉中应用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认知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用于先天性心脏病(CH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86例先天性心脏病应用Amplatzer型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A组)及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B组),每组各43例.结果 A组6例(14.0%)患儿术中出现口腔分泌物增多,一度出现轻度上呼吸道梗阻,经吸痰加给氧后缓解;16例(37.2%)患儿在心导管探插或心内操作时出现心律失常;手术时间为(2.65±1.85)h;术毕麻醉苏醒时间为(4S.4±15.2)min.B组2例(4.7%)患儿术中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经减轻麻醉后梗阻缓解,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34.9%)患儿在心导管探插或心内操作时出现心律失常;手术时间为(2.58±1.74)h;术毕麻醉苏醒时间为(50.2±17.3)min,后三者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212例房间隔缺损(ASD)、57例动脉异管未闭(PDA)、32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行导管封堵术,以静推咪唑安定0.1 mg/kg、氯胺酮2 mg/kg诱导,力蒙欣4 mg.kg-1.h-1维持麻醉。结果所有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顺利完成先心病封堵术。结论此麻醉方法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麻醉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患儿麻醉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联合普鲁泊福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便选择最佳麻醉组合.方法 选取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颅内占位性病变96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普鲁泊福联合芬太尼组)和试验组(普鲁泊福联合瑞芬太尼组),每组各48例.记录两组普鲁泊福追加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术后精神障碍等不良反应.分别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拔管后5 min的警觉,镇静评分为5分有20例(41.7%)、4分有24例(50.0%),对照组分别有2例(4.2%)和16例(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普鲁泊福诱导量、普鲁泊福总用量分别为(3.6±0.8)min、(1.36±0.21)mg/kg、(103.42±9.10)mg.对照组分别为(7.2±1.0)min、(1.76±0.32)mg/kg、(143.82±8.40)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室采用普鲁泊福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快速苏醒,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用于先天性心脏病(CH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先天性心脏病应用Amplatzer型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A组)及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B组),每组各43例。结果A组6例(14.0%)患儿术中出现口腔分泌物增多,一度出现轻度上呼吸道梗阻,经吸痰加给氧后缓解;16例(37.2%)患儿在心导管探插或心内操作时出现心律失常;手术时间为(2.65±1.85)h;术毕麻醉苏醒时间为(45.4±15.2)min。B组2例(4.7%)患儿术中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经减轻麻醉后梗阻缓解,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34.9%)患儿在心导管探插或心内操作时出现心律失常;手术时间为(2.58±1.74)h;术毕麻醉苏醒时间为(50.2±17.3)min,后三者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七氟烷(S)吸入与普鲁泊福(P)联合氯胺酮(K)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特征,为该类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ASA分级Ⅰ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与P联合K组(PK组),每组各35例.S组采用吸入S诱导,气管插管后仅吸入S,保持S吸入浓度在1.0~1.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PK组采用肌肉注射K 6 mg/kg诱导,气管插管后静脉泵注P 80μg/(kg·min)和K 20μg/(kg·min).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各时间点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苏醒期、术后1~2 d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S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PK组(P<0.05);S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0.0%,7/35)高于PK组(2.9%,1/35)(P<0.05);术后1d PK组恶心(17.1%,6/35)、呕吐(31.4%,11/35)及睡眠质量差(54.3%,19/35)的发生率高于S组(均为2.9%,1/35)(P<0.05);术后2dPK组睡眠质量差(14.3%,5/35)的发生率仍高于S组(0)(P<0.05).S组及PK组患儿麻醉插管及维持期间循环稳定,S组拔除气管导管时MAP和心率明显升高.结论 吸人S或P联合K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各有优缺点,仍需从麻醉方式、药物组合等角度筛选出更适合该类手术的麻醉技术.  相似文献   

14.
总结8例静脉诱导麻醉下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8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例发生一过性束支传导阻滞,1例穿刺点局部渗血,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认为术前充分准备以及恰当的麻醉方式,术中、术后严密监护,对保证患儿手术顺利,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与吸入七氟烷对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以期探索一种更加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30例脊柱侧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鲁泊福组与七氟烷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用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或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唤醒前、唤醒即刻、唤醒后1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唤醒时间、唤醒质量.结果 七氟烷组唤醒时间[(5.9±0.9)min]明显短于普鲁泊福组[(7.1±1.8)min](P<0.05).七氟烷组唤醒即刻的HR、MAP明显高于唤醒前(P<0.05),普鲁泊福组无明显变化.唤醒质量:普鲁泊福组均为优秀,七氟烷组良好11例,差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行术中唤醒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唤醒质量优秀,更适合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与普鲁泊福全麻诱导在困难气管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插管时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困难气管患者34例,随机分成E组和P组,每组各17例.利多卡因行鼻至气管表面麻醉,静脉推注芬太尼和依托咪酯(E组)或普鲁泊福(P组),意识消失后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查动脉血气.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BIS、达到最低BIS时间及动脉血气、乳酸和PETCO2.结果 两组皆完成气管插管,意识消失时间、BIS、乳酸及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达到最低BIS时间[(48.3±10.7)、(36.7±9.3)s]显著短于P组[(98.7±11.3)、(68.5±12.1)s](P<0.01).结论 困难气管纤支镜引导插管时使用依托咪酯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快于使用普鲁泊福,故使用依托咪酯比普鲁泊福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及普鲁泊福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普鲁泊福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P<0.05),且术毕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七氟烷组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3.2±1.6)、(7.7±1.5)、(10.1±2.0)min]均明显短于普鲁泊福组[(5.5±1.3)、(9.8±1.7)、(14.2±2.2)min](P<0.05),拔管后5 min警觉/镇静评分明显高于普鲁泊福组[(4.7±0.3)分比(4.1±0.5)分](P<0.05).结论 七氟烷或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都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七氟烷可能在中长时间手术的麻醉中更具有优势,更适用于老年人或小儿.  相似文献   

18.
钟帝钦 《现代保健》2012,(23):43-44
目的:观察氯胺酮辅助腰- 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儿93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 例(腰-硬联合加氯胺酮麻醉组) 和对照组43 例(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氯胺酮药物剂量、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AP、HR、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氯胺酮用药剂量、术后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9/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加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是小儿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普鲁泊福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最佳输注速度.方法 选择6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0例,患者均经静脉注射阿托品0.3 mg、芬太尼1.5μg/kg后,A、B组分别以100、150 mg/min的速度经静脉泵输注普鲁泊福,至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普鲁泊福诱导剂量,镇痛效果,注药前和注药后3 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并记录患者完全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等.结果A组普鲁泊福诱导量为(75.21±10.31)mg,B组为(101.56±13.40)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注药后3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_2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注药后3 min收缩压、舒张压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注药后3 min收缩压、舒张压、S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完全清醒时间、离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或<0.01);A组呼吸抑制2例,B组呼吸抑制9例、呼吸暂停3例、苏醒延迟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普鲁泊福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最佳输注速度为100 mg/min,不仅能减少普鲁泊福诱导量,而且能起到很好的麻醉效果,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胸部肿瘤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后行双腔管气管插管,切皮前氯胺酮组静脉注射氯胺酮50 mg,继以静脉输注0.2%普鲁泊福和氯胺酮等复合液,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继以静脉输注0.2%普鲁泊福和芬太尼等复合液,间断吸入恩氟烷和追加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TNF-α、IL-6、IL-8浓度变化;两组术后均同时实施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4、24、48 hVAS.结果 氯胺酮组在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开始后4 h、术毕24 h血清TNF-α浓度[(1.40±0.22)、(1.46±0.22)、(1.36±0.1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54±0.09)、(1.58±0.17)、(1.47±0.22)μg/L](P<0.05);氯胺酮组在术毕48 h血清IL-6浓度[(30.53±3.35)ng/L]低于对照组[(34.64±2.61)ng/L](P<0.05);两组各时间点血清IL-8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术后24、48hVAS[(3.2±0.2)、(3.1±0.7)分]低于对照组[(3.7±0.5)、(3.5±0.7)分](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可抑制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产生,术后24、48 h VAS降低,减轻围手术期炎性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