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庆市儿童血铅水平,儿童血铅检测的结果分析。方法采用MG2型血液铅铬分析仪检测515例0-12岁儿童血铅水平,对4个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60.63±12.85)μg/L,男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9.45±11.63)μg/L,女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5.81±5.87)μg/L;其中血铅水平≥100μg/L者72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3.9%。其中男童45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4.41%。女童27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3.41%。儿童血铅水平均值、铅中毒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男女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庆市0~12岁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童铅中毒发生率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2.
健康儿童、青少年血清生长激素的参考值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86例昆明市3~18岁健康儿童及青少年血清生长激素(GH)浓度。儿童、少年期组(3~12岁 ,n=163)和青春期组(13~18岁 ,n=123)血清GH浓度(x+s)分别为3.02±2.01 ;6.98±5.05 ,用百分位数法求出双侧P2.5和P97.5的值。参考值范围儿童、少年期组0.20~12.8ng/ml,青春期组0.70~28.46ng/ml。青春期组明显高于儿童、少年期组。其GH浓度与生长发育及年龄相关 ,分泌量的高峰出现在青春期。本文为临床提供了该年龄段GH水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免疫功能及微量元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微量元素、铅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对其进行血清锌、铁、钙、铅和IgA、IgE、IgG、IgM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IgG分别与锌、铁呈显著正相关(r=0.551、r=0.412,P〈0.01),血清IgE与血清铁呈显著负相关(r=-0.449,P〈0.01),血铅与血清IgA呈显著负相关(r=-0.573,P〈0.01);结论血清铁、锌缺乏、铅含量过高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可不同程度的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产妇母乳含量与母血、脐血铅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南京地区170例产妇抽取母乳与母血、脐血中铅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母血铅含量为14.87-121μg/L,均值为69μg/L;铅含量为15.42-114.32均值为48.74;母乳铅含量为12.42-99.36μg/L,均值为50.23μg/L。母血铅/脐血铅含量呈正相关(r=0.398,P〈0.05);母血铅/初乳铅含量呈正相关(r=0.571,P〈0.01);乳铅/脐血铅含量呈正相关(r=0.489,P〈0.05)。结论脐血铅含量呈正相关,血铅可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母血铅含量与脐血铅水平及母乳铅水平受母血铅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铁、锰的变化,指导子痫前期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方法用日立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罗氏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子痫前期轻度孕妇血清维吾尔族、汉族各30例,新生儿脐血清维吾尔族、汉族各30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血维吾尔族、汉族各36例,新生儿脐血清维吾尔族、汉族各36例的钙、镁、锌、铁、铜含量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子痫前期轻度汉族母血清铁、钙、镁含量高于维吾尔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铜低于维吾尔族,锌高于维吾尔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汉族母血清钙、镁、锌含量高于维吾尔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铁高于维吾尔族,铜低于维吾尔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微量元素锌、铜、钙、镁的含量有差异且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及病情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由于生活习惯以及信仰习俗不同,饮食习惯存在差异,而导致血清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含量的差异,这与维吾尔族子痫前期的患病率高于汉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低水平铅暴露对女性血清性激素及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对铅暴露女性269人及对照组女性348人的一般情况、生殖结局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并测血铅及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酮(P)、雌二醇(E2)、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性激素水平。结果暴露组女性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早产率、自然流产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孕酮(P)、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升高。结论说明长期低浓度铅暴露干扰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正常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可引起女性月经失调、影响内分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厌食症与血硒、血锌关系。方法2006年9月~2007年7月门诊就诊,年龄1~7岁的50例厌食症儿童及50例健康儿童,采用终点法测血锌、血钙、血镁、血铁,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血硒,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使用SPPS11.0统计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厌食症儿童的血硒、血锌水平低于健康儿童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钙、镁、铁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厌食症儿童与血清硒、锌含量密切相关,低血硒更易诱发儿童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清瘦素(leptin)、神经肽Y(NPY)、脂联素(ADP)胰岛素(Ins)、生长激素(GH)及血脂的含量变化,并分析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15岁甘肃籍单纯性肥胖和正常儿童各30例为研究对象,以放免法、酶法测定血清中的leptin、NPY、ADP、Ins、GH及血脂水平。结果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清leptin、NPY、Ins、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组(P〈0.01),而ADP、GH水平则非常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结沦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神经肽分泌增加与脂联素、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血脂代谢紊乱,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安市0~6岁男、女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状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004-2006年西安市0~6岁2673名儿童进行血铅的测定,并对男女不同性别组间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西安市0~6岁儿童血铅中毒率为7.7%;男、女儿童组中毒率分别为8.9%、6.7%;2004年、2005年、2006年的儿童铅中毒率分别为13.4%、4.6%、5.4%。结论西安市0~6岁儿童铅中毒率较高,男童明显多于女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分析2004年铅中毒率高可能与我们所调查儿童的父母中有三分之一是从事建材销售或与铅相关的的职业有关,调查提示铅中毒还与家庭环境、个人卫生习惯、住房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西安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方法 2004~2006年对西安市不同区域2673名0~6岁儿童进行血铅测定以及血色素检测,并做相关问卷调查.使用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值,血铅质量浓度≥100μg/L为铅中毒.结果 被检查的2673名儿童中,测得血铅值铅中毒检出率为7.74%.其中男童为8.97%,女童为6.36%.经卡方检验总体男童与女童铅中毒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2673名儿童的血色素检测结果,血铅中毒的207名儿童血色素明显低于血铅正常的儿童.其中有很大部分儿童伴有轻到中度的贫血.结论 1.男童铅中毒率明显高于女童;2.血铅中毒的儿童血色素明显低于血铅正常的儿童,证实儿童铅中毒与贫血有关.儿童铅中毒的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工作,应引起家长和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为该群体提供血脂水平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区1390例(男/女=701/689)18岁以下人群,根据年龄(每3岁为一年龄段)及性别分为12组(0~岁男女组,3~岁男女组,6~岁男女组,9~岁男女组。12.岁男女组,15~18岁男女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罗氏Integra400plus全自动生化仪,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采用美国儿童青少年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推荐的取TC及LDL—C第75及第90百分位点作为临界脂蛋白水平及高脂蛋白浓度标准,并取TG第90百分位点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取HDL—C第5百分位点作为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建立广州地区儿童血脂正常参考值。结果0~岁组、3~岁组男女组间的血脂4项浓度无统计学差异;6~岁性别组间中,HDL-C男性高于女性,LDL—C及TG女性高于男性;9~岁性别组间中,HDL—C男性高于女性,LDL—C女性高于男性;12~岁性别组间,TC和LDL—C女性高于男性;15~18岁性别组间中,HDL-C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对1390名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血脂调查,为建立广州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正常值提供了数据,确立了临界高胆固醇和高胆固醇血症浓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和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血浆促酰化蛋白(ASP)水平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调查总样本中160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标准诊断超重和肥胖。符合下述5项指标中的3项及以上者诊断为MS:①腹型肥胖(腰围≥‰);②高血压(≥P90);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mmol·L^-1;④三酰甘油≥1.24mmol·L^-1;⑤高空腹血糖(≥5.60mmol·L^-1)。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ASP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补体3(c3)水平。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超重、肥胖及MS儿童青少年的血浆AS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ASP水平与超重、肥胖及MS的关系。结果1603名研究对象中男性873名(54.5%)、女性730名(45.5%);超重和肥胖者分别为291名(18.2%)和709名(44.2%);MS为376名(23.4%)。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MS检出率分别为2.2%(13/603名)、15.5%(45/291名)和44.9%(318/709名)。正常体重组血浆ASP水平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5)。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血浆ASP的几何均值(P25-P75),男性分别为37.52(22.36~64.58)、57.88(34.10~95.11)和60.63(35.30~109.72)nmol·L^-1;女性分别为44.16(27.27~74.72)、60.25(35.68~113.15)和66.68(44.56-113.97)nmol·L^-1,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男性:,=34.329,P〈0.001;女性:F=22.246,P〈0.001)。C3水平仅在肥胖女性中升高(P〈0.01)。血浆ASP水平随MS组分聚集的数目增加而升高(男性:F=16.422,P〈0.001;女性:F=9.661,P〈0.001),与高血压、腹型肥胖和高空腹血糖的关系尤为密切。血浆ASP水平升高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MS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相对于最低5分位值,位于最高5分位值的ASP水平与超重、肥胖和MS关系的OR值(95%CI)分别为3.90(2.38~6.39)、6.05(4.06~9.01)和2.89(1.93~4.33)。结论超重、肥胖和MS儿童青少年血浆AS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ASP水平可能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MS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瘦素和脂联素在儿童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项目的现况调查结果,非随机选择3502名6-18岁学龄儿童(其中男1784名,女1718名)为研究对象,按照超重(包括肥胖)和高血压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正常体重正常血压组(对照组,1497名)、正常体重高血压组(HBP组,125名)、超重但血压正常组(OB组,1349名)和超重合并高血压组(OB+HBP组,531名)。通过比较4组人群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以及瘦素和脂联素与血压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探讨其与肥胖和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肥胖人群BMI、血压、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HBP组与对照组BMI、瘦素、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组和OB+HBP组与对照组比较,BMI、SBP、DBP、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HBP组比较仍可见BMI、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与OB组比较,OB+HBP组BMI和胰岛素水平及男性的瘦素水平明显升高。血压与年龄、BMI、胰岛素、瘦素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0.643,P〈0.01),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r=-0.171--0.332,P〈0.01)。但在调整胰岛素或BMI后,瘦素、脂联素与血压的相关性减弱或消失。结论超重人群血压、胰岛素及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人群,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人群。瘦素、脂联素可能通过肥胖或胰岛素抵抗与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旋转恒定磁场对骨质疏松大鼠铁代谢的影响,进而探讨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灌胃维甲酸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经Micro.CT分析大鼠T4胸椎骨密度并确定造模成功后,将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磁场治疗组(曝磁组)和非治疗组(骨质疏松组),并设立正常对照。曝磁组每天曝磁2小时,磁场强度0.4T。连续曝磁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铁和血清铁调素浓度,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铁调素mRNA的表达。结果:经磁场治疗后.曝磁组大鼠T4胸椎骨密度较骨质疏松组显著升高(P〈0.01)。磁场能够下调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铁浓度,并且能够上调血清中铁调素的表达。结论:上调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铁调素的表达从而引起血清铁含量的降低是旋转恒定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为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将入选的78例晚孕孕妇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3个组,40例正常健康晚孕孕妇为对照组;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患病组和对照组孕妇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浓度水平,对数据统计处理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患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微量元素铜、钙、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量元素锌含量在正常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之间依次递减,妊娠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痫前期轻、重度组锌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重度组锌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妊娠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锌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元素铁含量在正常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之间依次递增,妊娠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痫前期轻、重度组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重度组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妊娠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是孕期常见合并症,要加强妊高征孕妇微量元素的均衡摄入,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上海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及矮小症患病率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上海市1个城区和1个郊区,普查2个区内所有6~18岁共70431名中小学生的身高。分析身高的年龄别分布特点,并与1975、1995年全国和上海市学生体质测试标准进行比较;并以1995年上海市身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矮小症患病率分布特点。结果①研究人群中身高特点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01)。②男性身高增长以6-15岁较为明显,11岁后身高增长加快,15岁后增幅减小;女性身高增长在6—14岁较为明显,10岁以后增长加快,14岁后增幅减小。③与全国身高标准相比,上海城区和郊区儿童青少年的各年龄组身高均高于全国标准。与1975年上海儿童青少年身高参考标准相比,身高增长分别为城区男性(6.4±2.1)cm,郊区男性(10.5±2.5)cm,城区女性(4.8±0.9)cm,郊区女性(8.6±1.9)cm,其中以郊区儿童青少年特别是11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身高增长更为显著;而城区儿童青少年身高在1995至2003年的增幅较小,在1975至1995年增幅较大:④上海市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总体矮小症的患病率为0.5%~6.03%,平均患病率为3.77%;城区矮小症的粗患病率为2.78%,标准化患病率为2.57%;郊区矮小症的粗患病率为4.52%,标准化患病率为3.75%。矮小症患病率在13岁以前较高;城区矮小症患病率低于郊区,男、女矮小症患病率在城区相近,在郊区则男性高于女性。结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身高生长曲线存在性别的三相性差异,6~9岁和12~18岁均呈现男高女低,10—11岁呈现女高男低的特点。1975至2003年上海儿童青少年身高均呈现显著增长现象,但城区儿童身高在1995年后增幅明显减小。上海儿童青少年平均矮小症患病率为3.77%,患病率在13岁以前较高;郊区儿童青少年矮小症患病率高于城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009年广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009年本院37318名儿童的血铅水平,并分别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和铅中毒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地区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47.55μg/L;血铅水平≥100μg/L的占2.91%,其中血铅水平在200~249μg/L的占0.25%,血铅水平在250~449μg/L的占0.28%,血铅水平〉450μg/L的仅占0.035%;男童血铅总体均值(49.37μg/L)高于女童(44.28μg/L)。结论 2009年广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较往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两种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模效果。方法建立两种PCOS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卵巢形态学、性激素及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结果DHEA建模组大鼠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G建模组大鼠卵巢重量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建模组大鼠卵巢卵泡多呈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减少,卵泡膜细胞、间质细胞增生。两建模组大鼠血清T、FINS、FBG和HOMA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HEA建模组LH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hCG建模组大鼠血清LH、LH/FSH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HEA建模组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hCG诱导SD幼年雌性大鼠出现了与PCOS患者极为相似的卵巢病理改变及LH、雄激素水平升高和胰岛素抵抗等典型内分泌变化,其建模效果优于DH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