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8月~2010年4月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43例患者,通过采取早期预防、抗感染、腰穿放出脑脊液并且鞘内给药、腰大池持续引流及鞘内注射、全身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积极治疗.结果 43例颅内感染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时间最短7d,最长22d,平均14d,治愈标准为:体温恢复正常,头痛消失,颈项强直缓解,CSF检查白细胞数、蛋白、糖定量连续3次正常[1].结论 早期预防,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术前用药,结合腰穿放出脑脊液并且鞘内给药、腰大池持续引流及鞘内注射、全身支持治是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背景:创伤性或医源性的硬脊膜缺损可引发持续性脑脊液漏,甚至进展为危及生命的化脓性脑膜炎。当脑脊液漏合并脑膜炎时,由于脑脊液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同时因血脑屏障的存在,大多数抗生素不易到达脑脊液内,所以脑膜炎一旦发生表现为发病急、进展快、感染不易控制。目的:评价生物材料修补破损硬脊膜后,腰大池置管引流加鞘内给药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合并脑膜炎的疗效。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共进行脊柱手术2 266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26例,发生率为5.56%,其中合并脑膜炎者12例。患者术中发现硬脊膜破损者,直接缝合或取自体筋膜片修补。所有病例进行彻底的清创,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然后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同时将敏感抗生素(一般用万古霉素)自腰大池引流管鞘内注入给药,一期关闭切口。回顾分析1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脑脊液漏出现时间为术后24-72 h,平均48 h;感染出现时间为术后8-12 d,平均9.5 d。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后第2天头痛、发热等症状明显缓解,腰大池置管引流7-14 d后颅内感染症状完全消失,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检查连续3次均正常,普通细菌培养无菌生长,将腰大池引流管拔除。所有患者无因腰大池置管引流引起的椎管内感染、低颅压性头痛、脑疝等并发症。提示,自体筋膜修补硬脊膜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加鞘内给药对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合并脑膜炎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腰大池置管外引流、罂粟碱鞘内注射联合静滴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68例a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1w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或栓塞术,术后对照组给以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疗程14d。治疗组术后给以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持续4~14d,鞘内注射罂粟碱,共3d,同时静滴法舒地尔2w,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评分及并发症,血生化指标,脑血管痉挛状态和临床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脑梗塞、脑积水发生率减少(P<0.01);经颅多普勒TCD脑血管痉挛指标VMCA/VIC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9.4%,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序贯综合疗法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经典尼莫地平相比较,临床疗效更优,安全性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颅内低压家兔硬膜外腔注入自体静脉血后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腰椎穿刺术造成家兔颅内低压,待稳定后,向其硬膜外腔注入自体静脉血,连续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分析注射后 5d时脊椎、硬脑膜病理和脑脊液成分变化,以及侧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硬膜外腔注入自体静脉血后颅内压立即回升,并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而注射生理盐水组在注射后颅内压也呈现短暂回升,但不能持续保持。病理检查可见硬膜外腔血栓机化,硬脊膜淋巴细胞浸润;电镜下显示侧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出现分泌旺盛样改变。结论:硬膜外血补片疗法对治疗颅内低压有显著疗效,其机制与物理性挤压、血栓堵塞脑脊液漏出点及脑脊液反应性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性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水盐代谢、肾功能等机能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三部分进行。(1)对2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46例次降颅内高压试验。中心静脉推注23.4%高渗盐水30mL。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脑灌注压(CPP)及血液生化指标。(2)对15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52例次降颅内压治疗。随机分组,采用中心静脉推注23.4%高渗盐水30mL,或中心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检测指标同上。将30例清醒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两组:高渗盐水治疗组(H组)和甘露醇治疗组(M组)。H组静注10%盐水40mL q 12h连续5d;M组静滴20%甘露醇250mL 30min内滴完,q12h连续5d。用药前及用药后1、3、7天测患者血清电解质、渗透压、肾功能。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采取异烟肼鞘内注射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92 例TB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抗结核药物+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脑脊液指标以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26%(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均较前下降,氯化物及葡萄糖水平均较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氯化物及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GG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抗结核药物+利奈唑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射治疗TBM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脑脊液指标尽快恢复,且不额外损伤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31例开颅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愈组和有效组,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结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颅内感染并监测患者血清PCT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愈率为87.10%;治愈组患者与有效组患者在置管前、置管后1d、3d时PCT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第5天治愈组患者PCT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组患者,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d治愈组患者PCT水平低于有效组患者,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患者中置管第5天及出院前1d血清PCT水平分别与置管后第1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颅内感染效果确切,PCT水平可作为感染控制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彩云  王丽丽 《医学信息》2006,19(3):483-485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其中随机抽取12例隔日行腰穿刺脑脊液(csf)置换术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直至CT显示脑室内积血消失,csf外观清亮,动力试验阴性;16例同时行微创穿刺侧脑室引流及间断腰穿csf置换术。结果内科加csf置换加脑室引流活疗死亡率为12.50%,6h以内治疗及预后观察死亡率为0。结论超旱期同时行微创穿刺侧脑室引流及间断腰穿csf置换术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并发早期感染的60例患者,收集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采用清创联合抗菌药物局部持续灌注引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清创联合灌注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样本中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0株(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00%)为主要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56株(62.22%),以铜绿假单胞菌(28.89%)为主要致病菌;真菌4株(4.44%)。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性较高。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性较高。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ODI显著降低(P<0.05);体温及WB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新生期给予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IBS大鼠模型,检测腹外斜肌对结直肠扩张的放电幅值来评估大鼠是否出现内脏痛觉敏化。观察鞘内注射SB203580后大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鞘内注射SB203580后大鼠脊髓胸腰段和腰骶段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新生期伤害性刺激可致成年IBS大鼠内脏痛觉敏感性显著增高(P0.05);IBS大鼠腹外斜肌对40与60 mm Hg结直肠扩张压力的放电反应在鞘内注射10μg SB203580后较注药前显著降低(P0.05);然而正常对照大鼠鞘内注射等量SB203580前后在相同压力下腹外斜肌放电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溶媒组相比,鞘内注射10μg SB203580后IBS大鼠脊髓胸腰段及腰骶段BDNF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可以缓解IBS大鼠的内脏痛觉敏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胸腰段及腰骶段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鞘内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置腰大池引流管并脑池内注射尿激酶治疗,通过观察病情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主要症状及体征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26)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P〈0.05)。结论早期鞘内注射尿激酶并持续外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良好,且术后脑积水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比标准大骨瓣开颅(Standardlargecraniotomy)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并天幕裂孔疝复位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伴天幕裂孔疝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高血压脑出血伴天幕裂孔疝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随机分成研究组(标准大骨瓣开颅)和对照组(常规大骨瓣开颅),术后记录1、3、7d腰穿置管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值、脑脊液细胞数、头颅cT检查并测量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TCD(transcranialdopplersystem)监测脑血管痉挛等指标,根据主要并发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3d研究组较对照组的颅内压、脑脊液细胞数、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7d研究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接近正常。研究组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并天幕裂孔疝复位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伴天幕裂孔疝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伴天幕裂孔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7例病人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34~64岁,平均48岁,发生于颈椎3例,其余4例均见于腰椎。结果 5例经修补硬脊膜、严密缝合、卧床休息、延长引流时间等愈合,1例拔管后出现脑脊液囊肿并发皮下感染,经伤口加压、抗炎、反复穿刺抽液治愈,1例术后1月复查时发现脑脊液囊肿并低颅压综合征,经再次置管引流治愈。结论术后引流液的量及颜色、术后症状的观察对诊断脑脊液漏至关重要,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均能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腰椎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科共行腰椎后路手术580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42~67岁,平均58.5岁。均行术后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切口愈合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观察脑脊液漏消失及切口愈合时间,并记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脑脊液漏的消失时间为6~11天,平均8.1天;切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13~20天,平均15.6天;无切口感染、化脓性脑脊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腰椎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Ommaya囊置入术在小儿神经外科领域广泛运用,Ommaya囊不仅可以用于引流脑脊液、引流脑室积血、降低颅内压,还可囊内给药用于治疗颅内感染及辅助颅脑肿瘤化疗。本文就Ommaya囊置入术在小儿脑积水、脑室出血、颅内感染、后颅窝肿瘤等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对60例垂体瘤患者采用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为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前选好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及时妥善处理并发症。结果60例垂体瘤手术均顺利,出血不多,并发症少,没有发生视力恶化、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损伤、颅神经损伤、颅内感染、长期脑脊液漏等严重或永久性并发症。本组共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15例,其中出现一过性尿崩症5例(8.3%),短暂脑脊液漏2例(3.3%),视觉障碍2例(3.3%),垂体功能低下2例(3.3%),低钠血症4例(6.6%),经积极治疗后均在3~8天内恢复。结论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有关,熟悉局部解剖及良好的手术技巧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并发症经积极合理的治疗能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测定脑脊液压力对腰椎穿刺脑脊液放液试验(Tap试验)阴性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的诊疗价值。方法选择82例Tap试验阴性的iN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持续12 h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压力测定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颅内压波幅与颅内压相关系数(RAP)值分为2组,RAP≥0.6的34例患者为高RAP组,RAP<0.6的48例患者为低RAP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无障碍直线折返计时行走测试(TUGT)时间、简易精神评价测量表(MMSR)评分和排尿评分,评估2组患者步态不稳、认知障碍、排尿障碍改善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高RAP组TUGT时间较术前及低RAP组明显缩短,MMSR评分较术前及低RAP组明显提高,排尿评分较术前及低RAP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AP组术后1个月步态不稳、认知障碍、排尿障碍改善率高于低R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AP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疗效总有效率高于低R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试验阴性的iNPH患者经持续12 h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压力测定再筛查,以RAP≥0.6作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指标具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颅内感染一直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国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6%.颅内感染可引发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延长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手术效果.颅内感染包括细菌性脑膜炎和无菌性脑膜炎,鉴于临床上对于两者鉴别诊断的实验室参考指标有限,影响因素过多等原因,人们力求寻找更可靠的辅助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指标,为临床更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更多参考,因此本文将对脑脊液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LA)、尿酸(UA)、脑脊液胆碱酯酶(CHE)、白细胞酯酶(LET)和细胞因子等对颅内感染诊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血必净注射液改善重度烧伤休克期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0例重度烧伤患者,伤后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血必净治疗组接受常规液体复苏+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滴,2次/d。对照组接受常规液体复苏。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全血低切黏度为(9.55±1.74)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05±0.81)mPa·S,血浆黏度为(1.79±0.07)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为2.09±0.22、红细胞变形指数为0.47±0.05。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为(10.91±2.28)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67±1.02)mPa·S,血浆黏度为(1.89±0.09)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23±0.21、红细胞变形指数0.42±0.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常规液体复苏同时给予中药血必净治疗可明显改善血流变学的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基因芯片方法在疑似颅内细菌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中直接检测常见致病菌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以期提高微生物检测的速度,将检验结果快速回馈给临床.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疑似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从中筛检出30例阴性标本和77例阳性标本,从原始脑脊液标本中提取DNA,经PCR扩增后产物在基因芯片上杂交,其结果与同份标本的临床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阴性标本中芯片法与培养法符合率为96.7%,阳性标本中芯片法与培养法符合率为41.6%,而剔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后芯片法与培养法的符合率为78.1%.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原始脑脊液标本对早期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提示临床初步抗生素的用药方向,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