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在体外诱导T细胞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免疫无能,以期预防免疫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中的作用,为防治AS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DC).分别加入LPS、LDL、ox-LDL等刺激48 h,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ox-LDL组的MLR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TLA4Ig,以MTY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MLR中T细胞活化和T细胞凋亡.ELISPOT检测MLR中T细胞分泌IL-2、IFN-γ和IL-4的情况.结果 ox-LDL组MTT中的刺激指数(SI)明显高于LDL组(DC:T-1:5,1.6717±0.3152 vs 1.4250±0.2874,P<0.05;DC:T=1:10,1.5458±0.2748 vs 1.3352士0.2991,P<0.05);应用CTLA4Ig后,SI较未应用时明显降低(CTLA4Ig 1.25 Ixg/ml,0.96±0.30 vs 1.64±0.33,P<0.01;CTLA4Ig0.62μg/ml,1.12±0.33 vs 1.64±0.33,P<0.05;CTLA4Ig 0.31μg/ml,1.29±0.28vs 1.64±0.33,P<0.05);CTLA4Ig可明显减少T细胞CD25的表达(CTLA4Ig 1.25μg/ml,11.26士0.58 vs 14.25±1.02,P<0.05;CTLA4Ig 10μg/ml,8.42±0.45,P<0.01),增加T细胞的凋亡(CTLA4Ig 1.25μg/ml,12.54±3.69 vs 6.09±2.24,P<0.05;CTLA4Ig 10μg/ml,26.87±5.06 vs 6.09±2.24,P<0.01).ELISPOT表明,CTLA4Ig可减少IL-2(CTLA4Ig 1.25μg/ml,386±42 vs 534±54,P<0.05;CTLA4Ig 10μg/ml,230±27 vs 534±54,P<0.01)和IFN-γ(CTLA4Ig 1.25μg/ml,445±48 v8672±46,P<0.05;CTLA4Ig 10μg/ml,193±39 vs 672±46,P<0.01)的ELISPOT计数,增加IL-4的ELISPOT计数(CTLA4Ig 1.25μg/ml,401±32 vs 332±41,P<0.05;CTLA4Ig 10μg/ml,453±57 vs332±41,P<0.05).结论 CTLA4Ig可在体外诱导T细胞对ox-LDL的免疫无能;CTLA4Ig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诱导T细胞凋亡和促进TH1/TH2免疫偏移等机制,诱导T细胞免疫无能.  相似文献   

2.
胃癌细胞总RNA修饰树突状细胞的肿瘤疫苗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应用肿瘤细胞RNA修饰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ticcell,DC)的肿瘤疫苗免疫小鼠,研究其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CD11c磁珠抗体标记小鼠脾单个核细胞悬液,磁性细胞分选器(MACS)分选出CD11c+的DC,短期培养,以肿瘤细胞总RNA脉冲DC,以此瘤苗皮下注射免疫615小鼠两次,间隔1周,最后1次免疫后7d,实验鼠皮下接种5×105小鼠前胃癌细胞(MFC).结果经免疫后的小鼠具有较强抗肿瘤免疫,RNA脉冲DC的瘤苗免疫后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外周血和脾细胞中NK活性均明显升高,肿瘤特异性CTL也明显升高.结论以肿瘤RNA作为抗原脉冲DC可诱导较强的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3.
背景:树突状细胞在未成熟阶段表现出极强的抗原吞噬功能,它可以在免疫耐受、癌症的免疫治疗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但由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微,这就严重限制了它在临床、科研方面的应用。目的:提取鉴别Lewis大鼠骨髓来源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方法:从Lewis大鼠骨髓中分离骨髓前体细胞,应用20 ng/m 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 ng/m L白细胞介素4培养7 d诱导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然后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加入1μg/m L脂多糖继续培养2 d诱导为成熟树突状细胞。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ELISA检测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17A因子的分泌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成熟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反应。结果与结论:(1)普通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树突状细胞具有明显的突起结构;(2)流式细胞仪可见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低表达CD40、CD86等共刺激分子;相反,成熟树突状细胞高表达上述共刺激分子;(3)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A...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调控着机体的免疫应答和耐受。补体分子C1q作为补体C1的组分,在补体经典途径的活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C1q能够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参与免疫应答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吗啡持续刺激对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体外培养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给予吗啡刺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CD11c、Ia、CD86的变化.吗啡干预各组树突状细胞中细胞表型CD11c、Ia、CD86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吗啡持续刺激能够促进小鼠树突状细胞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补体C5b-9复合物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rhGM-CSF+rhIL-4体外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不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于不成熟树突状细胞表面用补体蛋白纯品组装CSb-9,37℃,5%CO_2温育96 h,流式分析细胞表型及抗原捕获能力;与同种异体CD4~+和CD8~+T细胞共培养检测其免疫刺激功能;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结果显示,亚溶解型C5b-9处理DC表面标志CD83、HLA、CD80、CD86、B7-H1、B7-H3、B7-H4以及BTLA等表达上调;DC分泌IL-12及TNF-α上调,抗原捕获能力降低;C5b-9处理DC刺激CD4~+T细胞活化及分泌IFN-γ、IL-2能力增强。结论:补体C5b-9复合物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衔接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7.
LPS持续刺激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LPS持续刺激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C)成熟的影响。方法 小鼠骨髓细胞用GM CSF培养 7d ,持续刺激组全程加入LPS ,短期刺激组在最后 48h加入LPS ,对照组不加LP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细胞摄取抗原的能力 ,ELISA检测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细胞提呈抗原的能力。结果 用LPS持续刺激的小鼠骨髓DC表达MHCⅡ、CD86、CD80和CD11c等分子和分泌TNF α和IL 12 (p70 )的能力并未增加 ,吞噬FITC OVA的能力显著升高 ,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和刺激同种同基因T细胞增殖的能力亦显著低于LPS短期刺激组。结论 LPS持续刺激可抑制DC的发育成熟 ,可能是持续严重感染时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 为对照组, 探讨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 和人前单核白血病细胞株THP 1 粘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oxLDL可上调单核细胞粘附分子CD11b 表达, 促进其与内皮的粘附, 并进一步诱导TNF α、IL 8 的分泌; 而nLDL无此作用。说明oxLDL是单核细胞粘附和激活的诱导剂, 经oxLDL诱导的THP 1 表现出与成熟单核 巨噬细胞相似的特征, 可作为体外动脉粥样硬化单核细胞分化激活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
梁春  仲人前 《现代免疫学》1999,19(6):334-337
以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为对照组,探讨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和人前单核因病细胞株THP-1粘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xLDL可上调单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促进其与内皮的粘附,并进一步诱导TNF-α、IL-8的分泌;而nLDL无此作用。说明oxLDL是单核细胞粘附和激活的诱导剂,经oxLDL透导的THP-1表现出与成熟单核-巨噬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10.
体外研究再生丝素蛋白材料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探讨丝素蛋白的免疫原性及作为生物材料的意义。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接种于铺有再生丝素蛋白生物材料的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FCM分析细胞表面相关分子的表达。同时用 MTT 法测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细胞株 DC2.4在所选各种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表明:(1)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和家蚕丝素蛋白均可支持小鼠骨髓来源的 DCs 生长和聚集;(2)MTT 结果表明再生柞蚕丝素蛋白与再生家蚕丝素蛋白相比可促进小鼠 BM来源 DC2.4的增殖;(3)再生柞蚕丝素蛋白和再生家蚕丝素蛋白上的小鼠 BM来源 DCs 表面低表达 CD11c、CD40、CD80、CD86、MHC -Ⅱ分子,与空白对照组 DCs 的表达谱相比无明显差别。再生柞蚕丝素蛋白与再生家蚕丝素蛋白相比,可较好地支持小鼠 BM来源 DC2.4的生长和增殖;再生丝素蛋白无刺激小鼠 BM来源 DCs 成熟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移植前输注人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基因修饰供者树突状细胞 (DC )对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重组质粒TGFβ1 pcDNA3转染供者F344大鼠DC ,RT PCR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DC的TGFβ1基因表达。收集转染各组细胞静脉输注Lewis大鼠。 1周后检测TGFβ1 DC在受者大鼠脾和淋巴结的分布。另一部分输注大鼠接受DC来源的F344同种异体心脏移植 ,观察各组转染DC输注后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变化以及相同时间点移植心脏重量的变化 ,比较移植后各时间点移植排斥反应级别以及输注不同DC各组移植心脏出现排斥反应的时间。结果 :TGFβ1 DC输注受者后 ,1周内可在脾和淋巴结内形成微嵌合 ,输注后DC在受者体内的迁移以及不同时间的存活数量不同。同时发现TGFβ1 DC输注大鼠 ,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33 1 4± 7 88)d比对照组 (6 5 7± 1 76 )d明显延长 ,移植后排斥反应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且该组移植心脏排斥反应出现时间也明显晚于各对照组。因此 ,TGFβ1 DC能有效抑制移植排斥反应 ,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pDC) and myeloid dendritic cells (mDC) in priming effector T cells to induce allergy,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mmunostimulatory sequences (ISS, TLR9 agonist) on dendritic cells.

Methods

Cultured mDC and pDC with/without ISS were injected intratracheally into sensitized Balb/C mice. Mice were sacrificed, and then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 cell counts, and cytokine levels were evaluated. Migr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was also evaluated after ISS administration.

Results

In mice injected with mDC,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eosinophil counts, and Th2 cytokine levels in BAL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umbers of mDC injected. However, in mice injected with pDC, none of these changed, suggesting poor priming of T cells by pDC. In addition, mDC pulsed with ISS inhibited asthmatic reactions, and ISS administration inhibited migration of DC to the lung.

Conclusions

We suggest that pDC played a limited role in priming T cells in this asthma model and that mDC played a major role in inducing asthma. In addition, ISS inhibited migration of DC to the lung.  相似文献   

13.
杨宁  缪继武 《现代免疫学》1996,16(3):164-166
本文采用三因素不同水平的析因设计,研究了人外周血树状突细胞在体外对LAK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浓度的树状突细胞均能增强LAK的杀伤活性(P<0.001),以中等浓度的树状突细胞作用最为明显。加入IL-2后,树状突细胞对LAK抗肿瘤活性的增强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Th分化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要由树突状细胞来调控。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空心管状纳米材料,可作为抗原载体。碳纳米管对树突状细胞和Th分化的影响是决定其免疫响应的关键因素。分析氧化多壁碳纳米管(CNT)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s)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过敏抗原多肽OVA323-339的 Th1和Th2免疫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BMDCs大量吞噬CNT,但对其细胞表面活化标志分子CD86、MHCII以及细胞因子TNF-α表达没有明显变化。CNT/抗原复合物可促进BMDCs表面MHCII的表达和CD8+T细胞增殖,增殖细胞的比例由28.7%分别增加到40.6%、41.3%和29.6%。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和IL-10的表达和CD4+T的增殖受到抑制,增殖细胞的比例由54.4%减少到38.9%、46.6%和39.8%。研究结果提示,CNT不影响DCs的成熟和活化,但CNT可以影响过敏抗原的Th分化平衡,可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h1型免疫响应。  相似文献   

15.
16.
李杰  王芹  宋强  赵川莉  秦平  彭军 《现代免疫学》2002,22(6):411-413
为了比较GM CSF与IL 4 (IL 4DC )以及GM CSF与IL 3(IL 3DC )共刺激培养制备的两种树突状细胞 (DC )的差异 ,采用GM CSF (10 0 0U/ml)和IL 4 (10~ 2 0ng/ml)或IL 3(10~ 2 0ng/ml)从小鼠骨髓培养制备DC ,流式细胞仪分析表型 ,体外饲以颗粒化抗原 (与Latexbead交联的Ovalbumin ,微粒 OVA )或抗原多肽 (Ovalbumin的SL8表位 ,即SIIFEKL )后 ,测定两种DC体外对颗粒化抗原的摄取能力和对抗原多肽的递呈能力 ,以及体内对特异性CTL的诱导能力。结果显示 ,IL 3DC较IL 4DC胞体略大 ,但树突状分支略少 ,表达更高的F4 / 80和更低的NLDC14 5、CD4 0 ,而两者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I类分子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体外IL 3DC对颗粒化抗原具有更高的摄取能力和对SIIFEKL多肽有更强的递呈能力 ,但体内对特异性CTL的诱导能力二者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 ,两种方法制备的DC在形态、表型、体外抗原多肽递呈和抗原摄取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但具有相似的体内细胞免疫应答诱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增强CIK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确认体外诱导出的成熟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 (CBDC )可以引发强大抗肿瘤免疫反应 ,CBDC培养 12d后用电镜分析形态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在不同培养时间 ,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CBDC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CIK )的扩增功能 ;用MTT法检测被CBDC激活的CIK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 ,体外诱导出形态典型的DC ,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I、II类分子、CD5 4 ,也表达CD80、CD83、CD1a,不表达CD6 8。体外培养 12d成熟的CBDC ,能使CIK以最高的比率扩增 ,2种细胞最佳混合比为 1∶10时被激活的CIK杀伤BEL 74 0 2肝癌细胞的功能最强 ,最佳效靶比为 8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杀伤性树突状细胞在人体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在Pubmed上查阅杀伤性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文献,对其在啮齿类动物和人类体内的免疫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啮齿类和人类体内均有杀伤性树突状细胞,它可以直接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并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结论:杀伤性树突状细胞可以为临床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多种细胞因子及肿瘤细胞裂解物刺激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其信号传导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细胞因子GM-CSF(100 ng/m l),IL-4(1 000 U/m l)诱导下获取DC,以乳腺癌MCF-7细胞反复冻融的裂解物冲击DC,通过形态学和FCM检测来确定DC。再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DC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形态上伸出许多伪足样突起,在摄取抗原后可见内吞样小泡。FCM检测呈现成熟DC的标志:CD40、CD83、CD80、CD86、HLA-DR等高表达。芯片扫描发现16种信号传导因子发生5倍以上的改变,其中包括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TGF-β3受体、FKBP-雷帕霉素相关蛋白、小分子细胞因子A(Cys-Cys)、人T细胞特异蛋白(RANTES)等。结论通过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及抗原冲击的成熟DC不但在形态和表型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在功能和信号传导方面也存在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细胞的功能和寻找抗移植排斥反应的更有效途径,我们在分离大鼠树突状细胞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5株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WZD1~5。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或腹水对新鲜分离的大鼠树突状细胞均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作用,且与腹腔Mφ及淋巴细胞无明显交叉反应。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测定,腹水中单抗的效价为2×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