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6岁,因“闭经20余年,四肢无力半年,加重伴走路不能1月”入院。颅脑MRI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查体:右侧颈部可触及包块,四肢无力,余查体(一)。颈部CT示右侧软组织肿块,颈部彩超起初考虑甲状腺肿大。血生化示K +2.45mmol/L,Ca+3.62mmol/L,碱性磷酸酶1111U/L,泌乳素〉470ng/mL,给予补钾治疗后无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主要生物风险指标,建立判别模型。方法选取新人院尚未使用抗精神病药或停用抗精神病药2周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研究组40例,无糖尿病的病例对照组58例,进行临床一般指标、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测,并与56例正常对照进行协方差比较和多变量判别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空腹血糖(FPG)为(10.1±5.5)mmol/L、三酰甘油(TG)1.1~3.1mmol/L(中位数1.9mmol/L)、促卵泡刺激素(FSH)6.2~61.3IU/L(中位数13.8IU/L),较病例对照组[(5.2±1.1)mmol/L、0.7~1.4mmol/L(中位数1.0mmol/L)、4.7~13.0IU/L(中位数7.4IU/L)]和健康对照组[(5.4±0.7)mmol/L、0.6~1.5mmol/L(中位数0.8mmol/L)、4.2—13.0IU/L(中位数7.8IU/L)]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后2组低。判别分析指标风险陛大小依次为年龄、TG、LDL—C、游离甲状腺素(n)、FSH、尿素(Ur)、总胆固醇(TC),其中年龄、TG、FSH、Ur与并发糖尿病呈正相关,LDL—C、FT。呈负相关;模型预测总正确率、回代率分别为90.1%、92.3%。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及血清TG、FSH、Ur增高、LDL—C降低及FT4、Tc值相对减低可能是并发糖尿病的生物风险因素,临床医师宜及早监测上述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1岁.主诉发作性四肢无力5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9月23日入我院治疗.患者5年前出现发作性四肢无力,以饱食或剧烈运动后明显,多于午后发作,呈对称性,可于1~2h内由轻微无力发展至无法活动或下肢仅能略抬离床面,同时伴肌肉酸痛,严重时伴呼吸困难,无复视、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无四肢麻木,无心悸、恶心、呕吐、腹泻,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58~75岁,平均65.7岁。其中糖尿病患者19例,病程为2~15年,平均7.5年。2例患者无糖尿病史。21例患者泌汗异常时间为0.5~9年,平均3.7年。糖尿病控制情况:满意者14例(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不良者5例(空腹血糖在7.Ommol/L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男,52岁。主因发作性四肢无力8个月,于1991年10月,1992年5月,先后两次入院。该患者于8月前因四肢无力伴头晕入院,当时测BP24/14kPa,血钾2.1mmol/L,ECG示低钾,诊为低钾周期性麻痹。予以静点氯化钾、口服维生素、心痛定等治疗,住院四周,血钾升至3.5mmol/L,好转出院。于92年5月又因四肢无力伴头痛,头晕再次入院,且感肢体麻木,夜尿多4~5次/夜。查血钾2.0mmol/L,钠153.1mmol/L,氯108mmol/L,CO_2—CP24mmol/L,BP26/14kPa,颅N(一),双上肢肌力Ⅲ°,双下肢肌力Ⅱ°,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无手套袜子样感觉减退,双侧病理征阴性,血pH7.46,24小时尿钾25.3mmol/  相似文献   

6.
糖调节受损与颅内外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患者糖调节受损(IGR)的发病率,并研究IGR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简称颅内外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以非糖尿病且空腹血糖水平(FPG)〈7.0mmol/L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3周至半年)。依据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结果,将被研究者分为狭窄组(大血管病变组)与非狭窄组(小血管病变组);依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5.6mmol/L≤FPG〈7.0mmol/L和(或)7.8mmol/L≤OGTT2h血糖〈11.1mmol/L者诊断为IGR,OGTT2h血糖≥11.1mmol/L者诊断为糖尿病。结果(1)16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IGR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5.6%(57/160)和21.8%(35/160);其中狭窄组为40.9%(45/110)和26.3%(29/110),非狭窄组为24.0%(12/50)和12.0%(6/50),两组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38,0.04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GTT2h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缺血性卒中家族史为颅内外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2、0.149、7.518,P=0.019、0.003、0.002)。结论经OGTT发现,IGR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普遍存在,尤其伴有颅内外动脉闭塞性病变者更为常见。而OGTT2h血糖是IGR患者导致颅内外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发作傻笑、幼稚动作3天于2000年3月2日来我院就诊。近3天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常于夜间出现傻笑、作鬼脸、向家人吐口水,伴大汗,持续约2~5min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患者神志清,仍感头晕、心悸、反应迟钝,不能回忆起发病当时的情况,遂至我院精神科就诊。在症状发作时急查血糖为1.6mmol/L,免疫反应性胰岛素251pmol/L,胰岛素C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痈的几种联合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顽固性癫痈患者中,10例病灶位于功能区,采用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脑膜下横切(MST);22例病灶及致痈灶位于非功能区,采用病灶、致痈灶切除加周边区MST;11例病灶位于侧裂、前颞叶内或痈灶位于颞叶内,采用病灶、前颞叶切除加颞叶新皮层MST;3例致痈灶广泛存在于一侧或双侧大脑半球,采用广泛性额叶MST加胼胝体前2/3切开。结果本组48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0.5~5年,平均3.4年。有效率(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91.67%,显效率(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81.25%,效差或无效8.33%。结论顽固性癫痈的联合性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性,69岁。主因发作性愣神2年余、肢体抽搐伴意识不清3个月,于2019年12月26日入院。患者于2017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愣神,伴痛苦表情,呼之不应,每次发作持续10余秒,可自行缓解,事后无法回忆发作过程,每年发作3~4次,发作过程不伴肢体抽搐或大小便障碍,未曾就诊。3个月前(2019年9月)无明显诱因突发肢体抽搐,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伴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双眼上翻、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否认大小便障碍,数分钟后肢体抽搐停止,数十分钟后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10.
以局限性癫痫为首发的糖尿病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 例1男,62岁。因阵发性左面部抽搐3月,门诊给予对症治疗无效,并向左侧肢体扩展,于1998-11-25入院。查体:T36.8℃,BP126/74mmHg.心律齐,HR80/min.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左侧肢体肌力稍弱,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弱。血常规、心肺透视、心电图均无异常。脑电图示右半球呈局限性棘-慢波群。入院后每日发作5—10次,每次持续10—15s,发作前无先兆,以局限性癫痫治疗3周,症状无缓解。进一步检查血糖为21.2mmol/L,腰穿脑脊液糖15.6mmol/L,确诊为糖尿病并局限性癫痫,给予胰岛素治疗,次日发作次数明显减少.5d后发作停止。复查血糖为7.2mmol/L。追问病史无多饮、多尿、多食。  相似文献   

11.
息斯敏致低钾麻痹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四肢无力10余小时来院。病前1天患者因荨麻疹就诊于当地医院,服息斯敏1片(10mg),第2天晨起(服药10余小时)发现四肢无力伴酸痛,起床时跌倒,否认服激素及其它药物。1年前同样因荨麻疹服息斯敏(剂量不详)10余小时后出现四肢无力,1~2天自愈。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清,语明,颅神经正常,四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Ⅳ级,股四头肌轻握痛,肱二头肌、膝反射减弱,病理征(-)。辅助检查:心电图:T波改变,V4-6出现U波,血钾:2.8mmol/L,钠、氯正常,甲功、肌酶、尿常规正常,肾、肾上腺彩超正常。予10%氯化钾20ml口服,1小时后加服1次,肌无力迅速缓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利多卡因致精神障碍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病例报告 例1 男,68岁。因眩晕伴恶心呕吐6h于2004-10-17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血压16/10kPa(120/74mmHg),神清,语利,心,肺(-)。眼动充分,水平眼震(+),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共济试验(-),病理征(-)。脑CT正常,心电图正常,血糖7.4mmol/L,甘油三脂3.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2.32mmol/L,低密度脂蛋白4.90mmol/L,总胆固醇6.62mmol/L。颈部血管彩超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右椎动脉内径偏窄。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糖尿病2型。予0.9%NS500ml+利多卡因400mg缓慢静滴,约2h后患者出现兴奋躁动,幻视。拟诊利多卡因致精神障碍。立即停用利多卡因,并予安定10mg肌肉注射。用药后患者入睡,醒后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β)与C-反应蛋白(CRP)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躁狂发作患者20例(躁狂发作组),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β的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进行评定。结果:躁狂发作组血清IL-1β(8.90±5.63)pg/L和CRP(6.28±5.48)mg/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β(3.31±3.27)pg/L和CRP(2.50±1.44)mg/L水平。相关分析发现,躁狂发作组血清IL-1β水平与患者目前年龄有显著的正相关(r=0.375,P〈0.05)。结论:血清IL-1β和CRP水平升高可能是躁狂发作的免疫学标志之一;躁狂发作者细胞因子IL-1β和CRP表达异常可能与躁狂发作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颅咽管瘤术后脑桥外髓鞘溶解症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14岁。因头痛3个月,恶心、呕吐半个月入院。外院MRI示鞍区及第三脑室颅咽管瘤并脑积水。经翼点入路并打开终板,分块全切镜下所见肿瘤。术后第5、6、7天出现低钠,血钠分别为120.1mmol/L、126mmol/L、122.3mmol/L.此三天给患者补充高渗氯化钠,浓度〈3%,术后第8、9、10天出现高钠,血钠分别为148.2mmol/L、177.1 mmol/L、152mmol/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高血糖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6例急性自发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收集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病史、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特点等指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价患者出院时的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4~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1~3分),早期的预后和临床特点之间的关联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59例患者预后良好,占总人数的61.5%,37例预后不良,占46.6%。预后不良组为(9.534-2.03)mmol/L初始血糖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6.64±1.33)mmoL/L(P〈0.001)。血糖≥7.8mmol/L,优势(OR):25.217,P=0.008,和血肿的最大直径≥3cm(OR=216.422,P〈0.001)与不良预后独立相关。结论在急性自发性的ICH患者中,入院时高血糖(≥7.8mmol/L)和血肿的最大直径≥3cm是预后不良的强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例1男性,78岁,75 kg,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伴意识不清3年,再发2h”于2010年11月7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10年、右侧颞叶脑梗死病史5年.3年前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伴意识不清5次,每次1~2 min,口服卡马西平未发作1年后自行停药.入院前2h类似发作6次,体检:心脏浊音界左下扩大,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脑电图示右侧导联为主的慢波增多,头颅MRI示右侧颞叶软化灶,血生化检测正常.诊断:症状性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脑梗死后遗症.口服奥卡西平( OXC)0.3 g,2次/d,未发作,入院第7天出现恶心、呕吐、昏睡,次日浅昏迷,查血钠116 mmol/L,停用OXC改用苯妥英钠,限制输液、补钠后血钠逐渐上升,3d后意识逐渐转清,1周后血钠正常.  相似文献   

17.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血糖升高患者62例,其中32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传统胰岛素治疗组30例患者血糖控制在11.1~14.0mmol/L。观察3个月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比较两组的GOS,强化胰岛素治疗组的恢复良好率高于传统胰岛素治疗组,而病死率低于后者,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唑尼沙胺分散片添加治疗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及失神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0例诊断明确的部分性发作患者,被随机分为唑尼沙胺组(120例)或对照组(120例)。回顾性基线期(12周)后,予初始剂量唑尼沙胺或安慰剂100mg/次,1次,d,3周内递增至100mg/次,3次/d;分别在治疗第0、2、4、8和16周时进行随访,评价治疗第5~16周时临床综合疗效的完全控制率和总有效率,以及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5~16周时,唑尼沙胺组患者癫痼完全控制率为34.04%(32/94)、总有效率74.47%(70/94),对照组分别为13.08%(14/107)和42.99%(46/107);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的完全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唑尼沙胺组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不振、嗜睡、疲劳、头晕、肝功能异常等,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唑尼沙胺作为添加药物治疗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的疗效优于安慰剂,而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临床可以选择的新型抗癫癎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胰岛β细胞瘤所致的精神障碍是一种由于血糖过低导致脑内从皮层到自主神经逐步受损而出现精神症状的疾病。胰岛细胞瘤发病率低,年发病率为0.4/ 10万,占胰岛细胞瘤的1%-2%。典型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1)反复发作性低血糖性昏迷或痉挛,尤其是空腹或劳累时发作;(2)空腹或发作时血糖(BS)≤2.8mmol/L;(3)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0.
吸烟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氧化应激在精神分裂症高吸烟率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共入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根据目前的吸烟状况分吸烟组(74例)和非吸烟组(56侧),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1)吸烟组PANSS阳性症状(14.5±6.3)分显著低于非吸烟组(17.5±4.9)分(P〈0.05);吸烟组患者吸烟数量与PANSS阴性症状分显著负相关(r=-0.23,P=0.02)。(2)血浆CAT活性吸烟组(2.9±0.3)×10^3U/L显著高于非吸烟组(1.6±0.2)×10^3U/L,吸烟患者血浆SOD活性与吸烟数量显著相关(r=0.24,P=0.04);血浆MDA浓度吸烟组(9.2±0.7)mmol/L显著低于非吸烟7组(14.4±1.7)mmol/L。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可能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来改善部分精神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