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对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TCDD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6只,TCDD染毒剂量分别为100、10、1 μg/kg,用腹腔注射的方式一次染毒,48 h后,测定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rrP酶活力.结果 雌性低剂量、中剂量染毒组和雄性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活力[分别为(17.35±3.07)、(16.13±2.42)、(20.25±2.72)μmolPi·mg pro-1·h-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分别为(13.60±1.72)、(15.97±1.90) μmol Pi·mg pro-1·h-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小鼠Ca2+-ATP酶活力有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D急性染毒能提高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的活力,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对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TCDD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6只,TCDD染毒剂量分别为100、10、1 μg/kg,用腹腔注射的方式一次染毒,48 h后,测定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rrP酶活力.结果 雌性低剂量、中剂量染毒组和雄性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活力[分别为(17.35±3.07)、(16.13±2.42)、(20.25±2.72)μmolPi·mg pro-1·h-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分别为(13.60±1.72)、(15.97±1.90) μmol Pi·mg pro-1·h-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小鼠Ca2+-ATP酶活力有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D急性染毒能提高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的活力,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对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TCDD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6只,TCDD染毒剂量分别为100、10、1 μg/kg,用腹腔注射的方式一次染毒,48 h后,测定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rrP酶活力.结果 雌性低剂量、中剂量染毒组和雄性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活力[分别为(17.35±3.07)、(16.13±2.42)、(20.25±2.72)μmolPi·mg pro-1·h-1]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分别为(13.60±1.72)、(15.97±1.90) μmol Pi·mg pro-1·h-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小鼠Ca2+-ATP酶活力有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D急性染毒能提高小鼠脑组织中Na+-K+-ATP酶的活力,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苯并[a]芘(B[a]P)对大鼠行为学、海马氧化应激及ATP酶的影响,探讨B[a]P的神经行为毒性分子机制.方法 将120只21d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植物油组(溶剂对照组),2.5、5.0、10.0 mg/kg B[a]P染毒组,每组24只.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染毒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用荧光标记方法测定海马Ca2+浓度.结果 各染毒组大鼠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潜伏期(AARL)和被动回避反应潜伏期(RARL)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水迷宫末次跨平台次数和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次数(AARF)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大鼠海马组织SOD活力、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明显下降,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大鼠海马组织MDA含量、Ca2+浓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P所致神经行为毒性,可能与染毒后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受损,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化锰对大鼠脑谷氨酸代谢和转运的影响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为锰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第1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第2组为单纯染锰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第3组为褪黑素干预组,腹腔注射21.5μmol/kg褪黑素,2 h后第1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2组和第3组皮下注射200μmol/kg氯化锰。注射容量均为5 ml/kg,每日注射1次连续染毒4周;染毒结束后24 h,将大鼠用乙醚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断头分离大脑纹状体和皮质;测定脑纹状体谷氨酸合成酶(GS)、谷氨酰胺酶(PAG)的活性,大脑皮质Na+-K+-ATP酶活性、Ca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锰组GS、Na+-K+-ATP和Ca2+-ATP酶降低14.93%、54.19%和46.55%,MDA含量和PAG酶活性分别升高1.54倍和1.43倍。与单纯染锰组比较,褪黑素干预组中GS、Na+-K+-ATP和Ca2+-ATP酶分别升高至1.13、1.62和1.35倍,MDA含量降低13.36%,PAG酶活性未见改变。结论锰能导致大鼠脑谷氨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7只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低(20mg/kg)、高剂量(40mg/kg)ACR染毒组,每组9只.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2 ml/kg,每周染毒3次,连续染毒8周.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敌敌畏(DDVP)染毒后大鼠脑组织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 55只雄性SD大鼠分为11组,每组5只,一组为生理盐水(NS)组,高剂量组(25mg/kg)和低剂量组(15mg/kg)各5组,染毒组分别以敌敌畏腹腔注射,染毒后4h、8h、16h、24h、48h处死,测定大鼠全血和脑组织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以及脑组织中NMDA受体的活性。结果 DDVP染毒后大鼠全血和脑组织的AChE活性显著下降,且脑组织AChE活性下降更多,抑制率大于80%,恢复更迟缓。脑组织中NMDA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4h便明显下降,于24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升高,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Kd)在4h时明显上升,于24h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结论 DDVP染毒对大鼠脑组织AChE活性抑制严重,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对DDVP的毒作用敏感。同时DDVP染毒对大鼠脑组织中NMDA受体产生下降调节,表现为受体数量减少、亲和力降低。推测这是机体的一种自身调节机制,可减少过度刺激并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染毒对小鼠睾丸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角蛋白8(cytokeratin 8,CK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5~6周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10 mg/kg)、中(20 mg/kg)、高(40 mg/kg)剂量丙烯酰胺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方法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0.01 ml/g,连续染毒7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aspase-3和CK8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各丙烯酰胺染毒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精小管管腔变形,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等。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丙烯酰胺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CK8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丙烯酰胺染毒浓度的升高,小鼠睾丸组织CK8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caspase-3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丙烯酰胺导致的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与caspase-3高表达,CK8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Liu H  Yin F  Zhang J  Xu D  Guo K  Li J 《卫生研究》2010,39(5):605-607
目的观察鱼藤酮染毒对大鼠纹状体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渗透泵背部埋植法观察不同剂量鱼藤酮对大鼠纹状体的影响,利用Fluoro-JadeB复合荧光尼氏染色观察染毒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的改变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纹状体ATP、ADP和AMP含量,采用生化实验分析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结果染毒大鼠纹状体内出现大量的阳性变性神经细胞,而溶剂对照组未出现类似改变。与溶剂对照组比较,2.0和4.0mg/kg鱼藤酮组大鼠纹状体ATP含量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ADP和AMP含量则相对升高;Na+-K+-ATP酶与Ca2+-ATP酶的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大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鱼藤酮可导致纹状体ATP含量降低及Na+-K+-ATP酶与Ca2+-ATP酶活性被抑制。  相似文献   

10.
大鼠亚慢性丙烯酰胺中毒神经行为功能及电生理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烯酰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及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以生理氯化钠、丙烯酰胺20、40 mg/kg剂量腹腔注射,每周3次,共10周,测量大鼠体重、热板仪、甩尾、后肢撑力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 中毒后大鼠体重减轻,从第4周开始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板仪实验异常(高剂量组时间延长57%,低剂量组时间延长44%),甩尾实验时间延长(高剂量组延长38%),后肢展开距离明显加宽(高剂量组增加102%,低剂量组增加61%),胫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32%,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33%).结论 丙烯酰胺可引起大鼠的热觉传导异常,运动神经损伤,传导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烯酰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胫神经及腓肠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0、2、4、6、8、10周6组,以0周为对照组。染毒组给予丙烯酰胺(生理盐水溶液)40 mg/kg腹腔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第0、2、4、6、10周测定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实验第4周时,染毒大鼠的MNCV减慢,波幅(AMP)降低(P<0.05);实验第6周开始,染毒组大鼠的潜伏期(LAT)延长(P<0.05),且各电生理指标持续改变至第10周。实验第4周时,染毒大鼠的SNCV减慢,潜伏期延长(P<0.05),且各电生理指标持续改变至第10周;其中,波幅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烯酰胺可致染毒大鼠胫神经及腓肠神经各电生理指标改变,并随染毒时间增加进行性加剧。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酰胺中毒大鼠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鼠用高剂量(50mg/kg)及低剂量(30mg/kg)丙烯酰胺染毒后,于不同时期进行神经肌电及脊髓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发观大鼠中毒后股四头肌出现正锐波,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脊髓体感诱发电位观察显示腰L_5、颈髓C_7诱发电位潜时延长,脊髓传导速度减慢,并显示剂量-反应关系,与丙烯酰胺中毒的“中枢-周围性远端型轴索病”的病理改变相符。  相似文献   

13.
Exposure of rats to acrylamide (25 mg/kg, oral intubation daily for 21 consecutive days) markedly reduced the contents of dopamine and noradrenaline in brain. Maximum decrease in dopamine, noradrenaline, and 5-hydroxytryptamine contents was observed at Days 14 and 21 of acrylamide treatment. Treatment of rats with acrylamide (50 mg/kg daily for 5 consecutive days) significantly altered dopamine, noradrenaline, and 5-hydroxytryptamine contents in some selected areas of brain. Specific activity of monoamine oxidase showed increase at all stages of treatment, maximally at Day 7 whil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athepsin D was observed at Days 7 and 14 of acrylamid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
大鼠经每日腹腔内注射50mg/kg的丙烯酰胺共10次后,出现双后肢瘫痪等亚急性中毒症状。于自染毒起第5、12、21、36和50天分别对大鼠坐骨神经、小脑和血清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进行测定,发现在第36天(停止染毒后24天)中毒症状明显好转时,坐骨神经中β-G活性显著升高,为对照组的167.15%(P<0.01),第50天时仍持续在高水平,为对照组164%(P<0.01)。小脑中β-G活性仅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中β-G活性未见明显改变。β-G活性测定方法简易、稳定、是观察受损神经修复的灵敏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丙酮酸乙酯(EP)对宫内感染致新生仔鼠脑损伤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孕鼠随机分为 LPS组(n=12)、EP组(n=12)、NS组(n=12)。LPS组:孕17 d、18 d连续两天腹腔注射 LPS 380 μg/kg;EP组:同法制备孕鼠宫内感染模型,并在注射LPS后立即给予孕鼠腹腔注射 EP 40 mg/kg;NS组:腹腔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对孕鼠分娩后的胎盘和新生仔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宫内感染和脑损伤情况。剔除早产鼠,各组随机选取新生仔鼠36只,于生后12、24、48 h对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QP4的表达;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NS组比较,LPS组孕鼠胎盘组织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有宫内感染,LPS组仔鼠HE染色提示有脑损伤;与LPS组相比较,EP组仔鼠出生后24 h、48 h脑组织AQP4的表达量均低于LPS组(P<0.05);电镜下LPS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显示损伤严重。结论 丙酮酸乙酯对宫内感染致脑损伤新生仔鼠的脑组织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AQP4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一氧化氮(NO)对男性生殖轴中睾丸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于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0~210mg/kg)的L-ARG(L-arginine,L-ARG,NO前体)与L-NAME(Nw-nitrio-L-arginine-mythel-ester,L-NAME,NO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0~70mg/kg),每天一次,共8天,最后一次注射后1小时采血 然后将SD大鼠分成4组,分别注射同一剂量的L-ARG(160mg/k8)、L-NAME(50mg/kg)、L-ARG+L-NAME和生理盐水,每天一次,注射13天,每隔3~4天采血一次。用放射免疫同步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含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L-ARG对睾酮分泌具有抑制作用(P<0.01),而L-NAME则促进睾酮的分泌(P<0.01),两者都具有时间依赖性,并与剂量高度相关。L-ARG和L-NAME混合注射时,睾酮的含量与生理盐水注射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NO对雄性大鼠的睾酮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的神经毒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氧丙酰胺(GA)是丙烯酰胺(AA)的环氧化代谢物。为了探讨AA的神经毒性与其代谢过程的关系,通过对大鼠的行为学和神经生化试验以及神经病理检查,对比了AA和GA的神经毒性。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AA(25和50mg/kg)和GA(50和100mg/kg),每天1次,连续8天。结果表明:在转轮试验、后肢撑力试验和外周神经组织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中,均表现为AA的毒害作用大于GA。神经病理检查也提供了AA引起外周神经损伤的证据,而GA染毒的大鼠却未见病理改变,可见神经组织更易受到AA的损害。提示:AA的神经毒性作用系由其本身引起,而受其代谢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枸杞多糖对镉致大鼠肝抗氧化酶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染镉大鼠肝抗氧化酶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为对照组,单纯染镉组,干预1组,干预2组和干预3组,对照组灌胃0.9%NaCl,2h后腹腔注射0.9%NaCl,单纯染镉组灌胃0.9%NaCl,2h后腹腔注射氯化镉1.5mg/kg,干预1、2、3组LBP灌胃剂量分别为5、10和20mg/kg,2h后各组腹腔注射氯化镉1.5mg/kg。连续5d,第6天取肝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镉染毒组的SOD、NOS、GSH-Px活力下降;干预1、2、3组肝脏SOD分别是镉染毒组的101.8%、113.2%、114.6%,NOS分别是镉染毒组的94.4%、157.1%、131.0%,GSH-Px分别是镉染毒组的111.6%、160.3%、158.8%。结论 LBP对镉染毒致大鼠肝抗氧化酶系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基汞急性暴露诱导大鼠不同脑区内质网应激的时间-效应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染毒组腹腔注射氯化甲基汞(4mg/kg),并在0.5、1、3、6、12和24h后麻醉断头处死。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后立刻断头处死,迅速在冰上分离小脑、大脑皮层、脑干、海马和纹状体5个脑区。以蛋白印迹法测定各个脑区内质网应激的标志性蛋白Grp78的表达。同时测定大脑皮层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甲基汞染毒后,各个脑区Grp78蛋白的表达显示了较为一致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0.5h开始升高,6h或12h达到高峰,然后下降,24h时接近对照组水平,其中大脑皮层与脑干Grp78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大脑皮层Grp78蛋白的表达在染毒6h时处在最高峰,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约50%。脑干在染毒12h处在最高峰,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约40%。GSH的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脑皮层GSH含量呈先降低后缓慢升高的趋势,显示出与Grp78变化相反的趋势。结论甲基汞急性暴露大鼠显示内质网应激具有时间效应和脑区特异性,这种内质网应激效应可能与氧化性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氯化铝 (AlCl3)对染毒大鼠尿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寻找早期生物学监测指标 ,为探讨铝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注射剂量分别为5.0、15.0、25.0mg/Kg的3个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尿铝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尿中高香草酸 (HVA)及香草扁桃酸 (VMA)含量。结果各时间剂量组大鼠尿铝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尿中的HVA和VMA水平均较高 ,各时间剂量组V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25mg/kg组HVA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铝可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 ,尿铝和VMA可用作铝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早期生物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