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1月至2008年1月应用常州WGW-II型管状吻合器行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10例做为治疗组,将右胸、腹、右颈三切口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8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两切口较对照组三切口减少了手术切口,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有效地防止了吻合瘘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无声音嘶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两组无住院死亡。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食管胸上段癌多用右胸、腹、右颈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吻合均行传统手工吻合方法,存在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较多,术后遗留胸、腹、颈三个切口瘢痕,患者心理负担重,生活质量差等不利因素。食管术后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食管胃机械吻合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采取左胸左颈切口行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胸上段癌,减少了手术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污染及并发症发生,简便可行,效果肯定,可替代传统颈部手工吻合方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采用常州GW—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32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后行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贲门、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27例,年龄43~75岁,平均58.3岁,贲门癌201例,食管癌122例,除1例经右胸手术外,其余经左胸手术。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97例,弓下吻合226例,食管胃端侧全层内翻吻合均采用吻合器完成,采用GW—1型26及29规格的分别为292例及3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占0.6%。二、…  相似文献   

3.
GF-Ⅰ型吻合器行食管胃重建术后吻合口及生活质量观察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045000)毛学正,马玉龙,牛清华,李胜敏我所自1986年12月至1992年12月应用沪产GF-Ⅰ型吻合器等系列器械重建食管胃吻合口330例,其中术后2l7例进行了吻合口及生活质量随诊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54例,女63例;年龄34~72岁,平均56.04岁。食管胸上段癌3例,胸中段癌71例,胸下段癌28例,贲门癌115例。食管胃吻合方法:颈部吻合1例,弓上吻合93例,弓下吻合123例。吻合器型号有26号者27例,28号者190例。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占0.91%,吻合口狭窄1例占0.46%,吻合口出血1例占0.46%。食管造影随访方法:首先用150%W/V的中度稠钡剂吞服,取食管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和头低足高位(斜坡<20°)的三个位置食管片,测量吻合口横径的平均值为吻合口直径(用mm表示)。同时观察钡剂有无返流,从术后1个月开始,每3~6个月来复诊时作随机造影观察,随访率65.7%。按复诊时间顺序排队每位患者的食管片,随机抽取其1份三位片进行评价。见表1。从表中看出,吻合口直径在1l~25mm者占82.02%  相似文献   

4.
例1:男,53岁,食管下段癌。2010年12月29日在全麻下经左胸行食管下段癌切除,制作管状胃,于弓上与食管胃吻合器吻合,术后第9天食管胃造影检查提示残胃瘘。2011年1月8日经左胸探查,见胃小弯切缘近胃底侧有3 cm长破口,胃前壁切口闭合处裂开,吻合口1/2裂开,胃壁肿胀。切除吻合口,游离胃,碘伏盐水冲洗胸腔,缝合胃壁瘘口。拆开膈肌缝线,将  相似文献   

5.
贾伟  于文江  岳志  常王玉 《安徽医药》2012,16(4):490-491
目的探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采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根治性切除术中、下段食管癌。结果一次吻合成功149例,1例失败改为弓旁手工吻合。全组患者1例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144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吻合口瘘、严重感染1例,食管主动脉瘘2例。,乳糜胸1例,经对症处理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出现吻合口狭窄5例,均经球囊扩张器扩张7次后缓解或治愈。6例失访。结论中、下段食管癌采用左胸后外侧肋间切口,使用弯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手术难度虽较大,但术后胃肠道重建并发症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朱学和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10-3211
目的:探讨经食管床弓上或胸顶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以后收治食管中段或中上段癌经食管床弓上或胸顶机械胃食管吻合术49例的疗效,其中中段癌38例,中上段癌症11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术后胃食管反流明显减少,无切缘阳性,同期也采用主动脉弓前胃食管吻合术98例,均为食管中段或中上段癌,吻合口瘘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其中死亡1例,吻合口狭窄5例。结论:经食管床弓上或胸顶机械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适用于绝大部分食管中段或中上段癌,该术式对预防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瘘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器械吻合600例无吻合口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银堂 《现代医药卫生》2009,(10):1456-1457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连续应用消化道吻合器对60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行机械吻合。其中食管癌320例,贲门癌280例。胸顶吻合8例,弓上吻合120例,弓下吻合432例。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12例(2.00%)。结论:消化道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是避免和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科再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4例,报告如下。本组男女各2例,年龄34~56岁,病程2~6个月;食管中段癌2例,下段癌1例,贲门癌1例,胸内弓上吻合2例,弓下吻合2例;术后5~13天发生吻合口瘘;保守治疗24小时内再手术3例,3天1例,颈部重速食管胃吻合3例,胸项空肠代胃1例,治愈3例,死亡1例,死因为严重脓胸、全身衰竭和再手术创伤。讨论:本组毛们再手术占同期吻合口腔的36.4%(4/11),病死串25%,而非手术治疗病死率71.4纯(5/7);3倒成功均在发病24小时内再手术.因此,早期发现与诊断,及时手术是杜低…  相似文献   

9.
吻合口瘘为食管贲门癌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临床处理困难 ,死亡率高 ,本文总结我院近 10年 2 1例吻合口瘘的诊治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2 7~ 75岁 ,平均年龄5 1岁。食管癌 18例、食管下段贲门癌 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底端侧吻合 15例 (主动脉弓上吻合 12例 ,弓下吻合 3例 ) ,其中吻合器吻合 4例 ,余为手工缝合 ,食管下段贲门癌及部分近端胃切除 ,食管胃端端吻合 6例 ,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在首次术后 2~ 12天。 2 0例行手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 ,1例保守治疗 ,其中 2例行瘘口修补术 ,13例同时行空…  相似文献   

10.
从 1990年 12月至 2 0 0 1年 9月 ,我院用国产GF Ⅰ型消化道吻合器 ,连续行食管与胃、肠吻合术 2 35例 ,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 ,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吻合器操作、预防吻合口瘘的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5例均为住院病人。男 172例 ,女 6 3例 ;年龄 2 8~ 75岁 ,平均 5 5 6岁。食管癌 84例 ,其中食管中上段癌 4例 ,中段癌 4 8例 ,下段癌 32例 ;贲门癌 133例 ,其中侵犯食管下段 2 5例 ;胃体癌 15例 ;自发性食管中下段破裂 2例 ;食管克罗恩 (Crohn)病 1例本组左侧开胸 181例 ,右侧开胸 1例 ,经腹 5 1例 ,左胸腹联合切…  相似文献   

11.
吻合口瘘和肺部并发症是食管贲门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1993年 7月~ 2 0 0 0年 6月共行 10 7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 ,术后死于吻合口瘘及肺部并发症 3例 ,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0 7例 ,男 83例 ,女 2 4例 ;年龄 31~ 72岁 ,6 0岁以上 44例 ,占 41.12 %。食管癌 37例 ,贲门癌 70例。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11例。贲门癌经腹手术 37例 ,胸腹联合 11例 ,经左胸后外侧切口 2 2例。应用吻合器共 6 1例次 ,食管癌弓上吻合 19例 ,弓下吻合 6例 ,弓上弓下应用吻合器 2 1例次 ,颈部手工吻合 12例。2 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 13例 ,发生率 12 .14% …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切除经胸颈段食管胃机械吻合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吻合在颈段食管中的应用。方法 手术时将全胸段食管切除 ,用上海GF Ⅰ型消化道吻合器 ,经胸腔将颈段食管与胃作端侧吻合。结果 全组病例均一次吻合完成 ,术后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 ,亦无乳糜胸或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随访 3~ 2 6个月 ,未发现吻合口癌复发 ,亦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 机械吻合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吻合准确可靠、吻合口切缘整齐、钉距均匀等优点。既往多在胸段食管使用 ,通过技术改进 ,颈段食管也可采用机械吻合  相似文献   

13.
自1991年3月至2002年6月,应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贲门癌12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2例,女45例。年龄36~74岁,平均56.6岁。病程1~15个月,平均8个月。食管癌42例,其中食管中段9例,食管下段33例,行左开胸,弓上吻合;贲门癌85例,行胸腹联合切口,弓下吻合。术后病理:食管鳞癌41例,食管类癌1例,贲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小切口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单层吻合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250例食管胸中段,食管胸下段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结果食管胸中段癌33例,姑息切除3例,食管胸下段癌117例,姑息切除7例,其他均根治性切除,切除率100%。其中术后并发吻合口瘘9例,吻合口狭窄5例,并发肺炎4例,脓胸2例,吻合口炎及残胃炎共2例。并发症发生率5.2%。无吻合口出血,乳糜胸及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小时20分左右,平均住院时间10.5天。结论手术方法简单易学,易推广,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切除癌肿组织彻底,减少复发,符合原生理结构,保证吻合部位血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手术治疗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任国良,阎汝川自1978~1991年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病人1450例,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再手术者13例,占0.89%。本文重点讨论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2~68岁;首次手术贲门癌7例,食管中上段癌6例。首次手术行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4例,弓下吻合7例。临床症状:13例术后均进食困难较重,其中9例能进少量流食,10例进食后呕吐,4例用静脉补液维持生命。狭窄症状距首次手术时间最短15天者2例,最长半年者2例,30~60天者9例,占69%。首次食管胃吻合方法,手工缝合7例,GF-Ⅰ型管状吻合器吻合6例。本组13例中早期6例未经扩张器扩张,7例经1~3次扩张器扩张效果不显著。13例病人全部经造影排除复发肿瘤。再手术前x线钡剂造影证实吻合口直径均<0.3cm,术后均>lcm。二次手术经颈部食管切开扩张及成形2例,弓上吻合改颈部吻合1例,弓下改弓上吻合2例,原位吻合口扩张成形8例。二次手术后随访12例进普食,1例进半流食。手术方法手术全部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13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笔者1998-08~2006-03应用圆型吻合器对1 360倒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男760例,女600例。年龄16~88岁。食管癌800例,贲门癌560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2例,胸顶吻合98例,弓上吻合620例,弓下吻合630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7例(0.5%),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22例(1.6%),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20例(1.5%)。结论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道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吻合器在食管癌颈部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沪产GF—I26#吻合器,采取经左胸、左颈两切口或经腹、右胸、左颈三切口径路。常规游离胃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完成颈部食管胃吻合。结果 本组38例器械吻合全部成功。术后除有3例并发心律失常,1例颈部切口感染外,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其他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颈部机械吻合方法操作简单,创面污染机会少,吻合可靠,手术时间短,可明显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胸内食管胃超胸顶吻合中应用机械吻合器可扩大食管的切除范围,近似颈部吻合,吻合简便、省时、可靠、安全。我院于1996年5月应用国产GF-1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下简称吻合器)对89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9例患者,男61例,女28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术前常规行食管钡餐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均证实为食管癌,其中食管上段癌36例,中段45例。中下段8例,肿瘤病变3~6cm。2.手术方法采用左后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视野不满意者咬断第6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弓后、胸 上段食管癌的切除率及扩大其切除范围,简化手术。方法 对33例主动脉号后、胸内主动脉弓上段食管癌癌经左胸手术切除,并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胸骨上凹和食管胃吻合。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无死亡,无吻合口瘘,地喉返神经损伤,亦无其它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结论体会到对这类病例采用右径路手术,不但暴露好。切除率高,扩大了食管癌切除范围,而且还较颈部切口手工吻合简便省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75年1月至1985年12月,对607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发生胸内吻合口瘘15例,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8~63岁,平均52.3岁。食道中段癌6例,下段癌1例,贲门癌8例。其中鳞状细胞癌7例,腺癌8例,伴有周围淋巴结转移10例。主动脉弓上吻合者发生瘘6例,弓下吻合者发生瘘9例。全组采用食管、胃壁全层间断缝合加浆肌层套叠式的吻合方法。吻合口瘘发生的时间为5~12天,平均8.6天。吻合口瘘发生后,全组采用胸腔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