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胡疏肝散一方原源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散之方。四逆散之方在《伤寒论》中,主要是用在少阴病四逆。原文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但后人应用此方,更多地是用在肝郁气滞肝脾失调等症。而由四逆散化裁来的柴胡疏肝散,其疏肝理气祛滞止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四逆散证的症状,方药配伍,药物剂量,服用方法,治疗或然证时的药物加减及临床运用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四逆散的立方本旨。认为该方为少阴病中,阳气虽虚而不甚,阴寒内困而不盛之时,外邪传入少阴,致使少阴之枢不利,阳气被郁不能正常达于四末,出现四肢逆冷轻证而设的方剂。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治疗外感热厥王晓燕郑州市中医院(450007)主题词四逆散/治疗应用四逆散见于《伤寒论》之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虽然冠名少阴病,但与心肾阳虚阴盛的厥逆根本不同。乃为肝气郁...  相似文献   

4.
四逆散所治之四逆,在病机上是由于邪热传里,或肝气郁结,致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而逆冷,故其逆冷并不严重,它与少阴病之“脉微细,但欲寐”等阴盛阳虚四逆的“阴厥”证候绝然不同。从临床上看,热邪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原文第306条所述的“少阴病”,本病证候危重,并未采用四逆之类的回阳救急之方,却采用桃花汤治疗,其意并非治疗少阴病本证,而是针对“下利,便脓血”的主要症状,实为救急治标之法,体现了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思想。条文中桃花汤方的应用,实为权宜之计治标之法。  相似文献   

6.
李文瑞教授认为少阴病虽主证是寒证,然而在临床也有热证,且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少阴之本属阴而标属阳,故既有阴从阳化寒,又可有阳化热,所以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之别。少阴病热化证系热伤肾阴,热邪内郁,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之阴虚火旺证。症见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痛,舌红,脉细数等,但临床证型各异。李文瑞教授根据《伤寒论》原文摘录内容,从病因病机、方解应用等方面对少阴病阴虚火旺心烦不得卧之黄连阿胶汤证、阴虚水热互结之猪苓汤证、阴虚热扰之猪肤汤证、少阴客热咽痛之甘草汤证及桔梗汤证、水亏火炎咽中生疮之苦酒汤证、少阴客寒阴盛阳郁咽痛之半夏散及汤证、阳邪郁遏之四逆散证等少阴病热化证进行论述,并附有治验案例。可能对临床在掌握经方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经方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载于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318条,其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  相似文献   

8.
"四逆汤"之临证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汤乃张仲景为少阴证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之“脉微细,旦欲寐”所设,其治疗急症的疗效早已得到广泛认同。仲景对杂病的诊治,审证求因,凭证选方,方药的运用灵活自如,独具匠心。故推及凡病属“真阳衰微,亡阳厥逆”之各种临床急危杂症皆可以本方斟酌用之,以扩大其主治范围。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是东汉张仲景为靠“少阴病四逆”而立。《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条》。四逆散方:甘草(灸)枳实(破水,渍,灸干)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高效方。原书谓:“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汤头歌诀》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发热曷能康?”因太阳、少阴两感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故用麻黄发表散寒,附子温肾强心,细辛搜剔、温散深入少阴之寒邪。本方药仅三味,配伍精当,功专效宏,临床运  相似文献   

11.
谈谈四逆散     
四逆散的适应证《伤寒论》少阴篇(第318节,赵本,下同)说:“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这是四逆散主要的适应证。但这里所指出的证候,如从表面来看,可以使人产生下列看法:(一)骤看“少阴病、四逆”五字,似属一个严重证候,因经文没有指出这是因下利而引起四逆之证,因而容易联想到少阴病恶寒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经文298条)的严重阶段。(二)细读本节全文,则觉得与第298节所指的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方属于和解剂,治疗由于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而出现的热厥轻证.现代医家已将本方拓宽引伸应用到多种疾病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笔者近几年来临床应用四逆散的三个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论四逆散开阖以运枢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逆散始见于《伤寒论》少阴病篇,原文第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历代医家对于本条所述四逆散证治的认识见解不一,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本条所述“四逆”的病机何在?成无己[1]认为:“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必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并指出方用“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但尤在泾[2]认为:“旧谓此为治热深发厥之药,非是。夫果热深发厥,则属厥应下之之例矣,岂此药所能治哉?”舒驰远[3]曰…  相似文献   

14.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冠以少阴病四逆.历代医家或宗少阴病;或云四逆散主治的少阴病系少阳病之误[1];或云四逆散主治是阳明少阳药的"表里并治之剂"[2];或云四逆散是主治气郁而厥的方剂[3];四逆散主治可内可外、可攻可补,遣药组方之玄妙可见一斑.笔者以为,柴枳得勺甘,疏泄而不伤阴,勺甘得柴枳,养阴而不滞气,木达土舒,缓急止痛,临床应用此方化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病颇验,现举例一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的差异,论述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的不同,治法、主方、配伍的变化,归纳在少阴篇中隐含的辨治规律。[结果] 阳虚阴盛证的辨治原则是“保胃气、存津液”,可将其细分为太阴湿土病、少阴君火病、厥阴风木病。细致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基础能精确辨阳虚阴盛证。少阴为三阴枢机,少阴篇结构完整,能动态反映少阴发病、两阴合病或并病、三阴合病的相互变化过程。由条文可发现,病位由表入里,治法有灸焫、温经、温阳、通阳之别;病情由轻而重、痰饮有无,治法有散寒、散饮、利水之别;津液损伤程度不同,治法有救逆、救阴之别。[结论] 从病理生理角度,能阐释中医主症的变化机制。辨治阳虚阴盛证时,应根据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择取方药,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对于其他证候的辨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但头汗出"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但头汗出”症状在《伤寒论》教材条文中见于多处,笔者对其归纳总结为四类证型,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热为阳邪,“但头汗出”充分反应了人体内阳邪、阳性、阳位的生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四逆散证见于《伤寒论》的少阴病篇第318条,原文即:“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近世方书却将其列入和解剂中,作为调和肝脾之方加以阐发,认为四逆散功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见于<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为少阴病阳气郁遏不得四布致四肢厥冷的证治.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以解郁遏,为临床疏肝解郁、畅达气机之祖方.后世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减变化,用治肝郁气滞所致之各种病证,临床应用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辩少阴病脉证并治》,主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由甘草、枳实、柴胡、杭芍四味组成。证之临床实际,用本方治疗少阴病阳郁不伸,所致热厥症的机会不多,而是根据该方具有疏肝理脾郁热之功,而广泛地用于治疗胁痛、胸痛、胃痛、腹痛、痛经、黄疸、月经不调等肝脾病症,都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很多治疗肝、胆、脾胃的效方,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组成,乃东汉张仲景所创的一个著名方剂,源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主治“少阴病回逆之证,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此处所指之四逆,乃是阳气郁遏于里,不能透达于外的四肢厥逆,即所谓“热厥”之证,与阳气衰微之回逆大相径亭.方中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清热透邪,枳实调中,泻脾之气机壅滞,与柴胡同用,可增强疏肝理气之功,甘草调和诸药与白芍相伍并能缓急止痛.本方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之功.药虽4味,组方却十分精妙,4味药在临床上均系常用之品,往往在治疗多种病证中会有意无意地选用此4味,客观上就有四逆散加减方的蕴义.自仲景创此方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变创的方剂甚多,在主治方面已不限于“热厥”之四逆见证,凡肝、胆、脾、胃见证之内及妇科疾病均可用四逆散加味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