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HIV阳性合并HCV感染2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2000年笔者用ELISA法在无偿献血者中进行抗- HIV筛选和 HCV及其他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在300名抗-HIV初筛试验阳性供血者中,经省、市 AIDS监测实验室确认后,有2名供血者抗-HIV阳性,其余均为阴性.该2名抗-HIV阳性供血者的抗-HCV检测结果也呈阳性反应.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初筛试验阳性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二家抗.HIV诊断试剂盒(EIA法)同步对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送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 2657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有17例呈抗-HIV初筛试验阳性,其中2例确证为阳性,15例确证为阴性。结论 抗-HIV初筛试验为阳性标本血液不能用于临床,以确保输血安全,严防艾滋病经输血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分析安庆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为指导血站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庆地区2007~2010年无偿献血者ELISA抗-HIV初筛阳性结果和确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不同试剂ELISA抗-HIV初筛阳性结果及S/CO值与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安庆地区2007~2010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105 255例(次),ELISA抗-HIV初筛阳性108例,确证阳性6例;6例确证阳性标本,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检测均为初筛阳性,且S/CO值均≥9.1。结论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证阳性人数近几年逐年上升,应进一步加强献血前的征询和实验室检测,确保血液安全;ELISA抗-HIV初筛阳性标本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反应,在反馈献血者检测信息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住院及门诊患者抗-HIV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初步了解目前临床HIV检测状况。方法对2002—2008年72 953名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抗-HIV初筛检测,初筛阳性者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B)确证。结果72 953名患者中抗-HIV初筛阳性185例,确证阳性96例。内科检出率高达2.9‰,显著高于外科。HIV与HBvAg、TP、HCV共感染例数分别为8、12、16。结论艾滋病感染日趋严重,共感染率高,加大宣传和加强HIV检测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计分析萍乡地区抗-HIV阳性献血人群,旨在制订控制经献血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措施.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07至2011年64499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初筛,初筛阳性者由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后由萍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WB法确证结果,对抗-HIV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 64499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69例,WB法确证阳性13例,其中未知自身感染献血者12名,已知自身感染献血者1名;流行病学调查男男同性恋传播1名,异性性传播12名.结论 规范无偿献血征询,建立一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水平,有效防止抗-HIV阳性人群经献血造成的血液安全风险,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本市2001 ~2010年献血者HIV感染状况、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对本市91 825名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及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抗-HIV确证阳性者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ELISA初筛抗-HIV阳性反应38名,经免疫印迹法确认22名(其中男性14名,女性8名),献血人群中感染率为0.024%.22名确诊阳性中有4名同时感染梅毒,其中2名抗-HIV、抗-HCV和抗-TP均为阳性.结论 近年来抗-HIV阳性率有所增加,应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在低危人群中建立起1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以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IV阳性率及相关性。方法对所有无偿献血标本采用二家抗-HIV诊断试剂(ETA法)同步进行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送孝感市疾病控制中心复检,仍为阳性者送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认试验。结果27622例无偿献血者标本有13例呈抗-HIV初筛试验阳性,其中4例确认为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014%,9例确认为阴性。结论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标本血液不能用于临床,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感染性标志物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增强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进行初筛检测,阳性标本立即重新复查一次,仍为阳性者判断为初筛试验阳性。对于HBsAg、抗-HCV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确证;抗-HIV初筛阳性者送HIV确诊实验室进行确诊、抗-TP初筛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83%、0.75%、0.05%、2.73%,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各检测项目的复检确认方法的阳性率。41123例术前检查患者血清标本中,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共筛查出2399例HBsAg阳性标本、308例抗-HCV阳性标本、19例抗-HIV阳性标本、1123例抗-TP阳性标本。筛查的阳性标本经各项目的复检确认方法进行复检确认后,共确认出2325例HBsAg阳性标本、299例抗-HCV阳性标本、17例抗-HIV为阳性标本、1054例抗-TP阳性标本。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S/CO值分别在5.71、9.24、15.9、10.82以上时,经复检后各检测项目均呈现100%的阳性。结论增强化学发光法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检测特异性大于99%,检测阳性预测值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疗需求,检测过程和工作效率都优于常规免疫标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州地区献血者抗-HIV筛查与确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有效防止抗-HIV经血液途径传播的途径。方法对2003~2009年65 246名无偿献血者的抗-HIV初筛阳性及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抗-HIV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 65 246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56例,WB法确证阳性4例,其中未知献血者2名,已知献血者2名;流行病学调查同性恋传播者1名,异性传播者3名。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建立起一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有效阻止恶意献血行为造成的血液安全风险,从而达到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桂林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为保证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桂林市2010年53 138例次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试验及确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均为初筛反应性的5例标本,经确认试验均为确认阳性。进口试剂初筛反应性而国产试剂初筛阴性的25例标本,经确认试验有1例为确认阳性。结论对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最好是使用国产和进口2种试剂,有利于提高抗-HIV检测的准确性,保证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使用2种不同酶联免疫(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第3代与第4代2种抗-HIV(1+2) ELISA试剂平行检测献血者标本,初筛阳性标本送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结果 检测125 245例标本,第3代抗-HIV(1+2) ELISA试剂初筛阳性198例,确证阳性20例,其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与99.81%;第4代抗-HIV(1+2) ELISA试剂初筛阳性352例,确证阳性20例,其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与99.64%.结论 同时平行使用第3代与第4代2种抗-HIV酶联免疫试剂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抗-HIV筛查具有较高可靠性,可降低经血源传播HI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手术或输血前83329例儿童抗-HIV筛查与确证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科患者手术或输血前抗-HIV初筛与确证实验结果及患病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方法对某儿童医院手术或输血前患儿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HIV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送市疾控中心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分析抗-HIV确证实验阳性患儿的年龄、性别、籍贯及感染原因。结果共筛查83329例住院及门诊患儿,初筛阳性患儿47例,确证实验阳性患儿27例,可疑2例,阴性18例。确证阳性患儿中19例有输血及血液制品史,5例为母婴垂直传播,3例感染原因不详。50%以上患儿来自河南、山西等艾滋病疫情较重省份。结论ELISA法检测在儿童抗-HIV初筛中有一定的假阳性率;输血及血制品是医院就诊患儿感染HIV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英国在1985年10月至1987年2月底期间,在22个输血中心和军队血液供应库中实行筛检抗-HIV,其中17个指定采用Wellcome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Wellcome诊断盒,Dartford,UK),5个指定采用Organon抗球蛋白ELISA(Organon Teknika,Cambridge,UK)。到1987年2月底为止,共对3672272名献血者进行了抗-HIV检测,大多数试验(85%)是采用Wellcome法,采用该法检测初筛3.8/1000为阳性或可疑,而经重复试验,仅1/10000结果是阳性;对483619名献血者采用Organon Teknika法,初筛的阳性结果为5.7/1000,经重复实验,阳性结果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0年~2005年江门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状况。方法:对2000年~2005年共207558人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用两种不同厂家抗-HIV(1+2)试剂检测,抗-HIV初筛试验阳性标本送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认实验室站进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阳性者判为抗-HIV阳性。将确证试验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7558无偿献血者中33例被确证为抗-HIV阳性,感染率为0.016%.其中男性占69.7%,外籍人口占80%.结论:江门市无偿献缸者中抗-HIV感染情况严峻,应加强预防经血液HIV的传播,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HIV筛查阳性献血者进行确证,制定HIV筛查阳性献血者确证策略。方法本研究由输血研究所与12家中心血站合作,在2013年8月-2014年6月期间,收集抗-HIV/HIV核酸筛查阳性献血者标本,经ELISA和ID-NAT重新检测,以及追踪和确证检测(RIBA)后,鉴别献血者初筛时HIV检测结果的真、假阳性。结果从合作单位收集抗-HIV/HIV核酸筛查阳性标本396人份,经ELISA和ID-NAT重新检测及追踪和确证后,抗-HIV阳性39份,抗-HIV阴性216份,141份由于未成功追踪而被放弃。抗-HIV/HIV核酸筛查阳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为9.8%。结论 ELISA和ID-NAT都为阳性时,可以直接判为抗-HIV阳性;单独ELISA阳性时,如果RIBA是阴性,8周后追踪;单独ID-NAT阳性时,8周后追踪。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抗-HIV初筛假阳性患者的临床病征及实验室检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假阳性原因的认识,在告知患者结果时能综合患者的情况,充分说明成因,减轻其忧虑。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抗-HIV初筛假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首诊科室、首诊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HIV初筛阳性S/CO值范围为1.05~27.53,平均值为3.96。其中29例为1.05~1.99,6例为2.00~2.99,6例为3.00~4.99,6例为5.00~9.99,3例为10.00~14.99,2例为15.00~27.53。患者首次就诊共涉及16个临床科室。首诊临床诊断涉及14个病种。在14种常见实验室指标中,2个或2个以上指标阳性患者32例,单个指标阳性患者15例,无指标阳性患者5例。结论抗-HIV初筛阳性S/CO值越低,确诊结果为假阳性的可能越大。抗-HIV初筛假阳性原因多样,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史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近7年来献血者血液HIV筛查与确证情况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了解重庆市近年来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来本中心的457237名献血者血液作抗-HIV初筛,对至少1种试剂呈阳性反应的标本作双孔复试,复试1孔或2孔呈阳性反应者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结果初筛抗-HIV阳性共计604例,确认阳性43例,不确定33例,其余确认为阴性。2000—2006年抗-HIV确认阳性的例数依次为1、0、2、3、4、16、17。结论重庆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招募过程的献血者排查和血液检测,确保献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国产与进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的联合应用在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宝安区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76 32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做抗-HIV初筛,比较两种试剂初筛试验结果.结果 进口试剂与国产试剂抗-HIV初筛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0%和0.11%,假阳性率分别为0.16%和0.05%,阳性符合率分别为22.22%和50.00%,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试剂双阳性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2.86%.结论 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试剂敏感性,缩短"窗口期",减少急性感染期漏检,而且双阳性结果可提高对HIV感染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抗-HIV(1+2)初筛试验大多采用间接ELISA方法,但存在部分假阳性反应。笔者以确证试验蛋白印迹法(WB)结果作对照,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HIV(1+2)确证阳性和初筛试验结果灰区标本,结果显示,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HIV(1+2)比间接ELISA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更适用于抗-HIV(1+2)的初筛检测,缩短了窗口期,提高了对感染后的检出率,对于HIV感染者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取自1995年以来本站初筛阳性的标本,其中结果不确定标本60份,确证阳性结果14份;总后卫生部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抗-HIV(1+2)室间质评血清40份(预期结果阳性22份,阴性18份);抗-HIV(1+2)4Ncu/ml定值血清,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2 检测试剂间接ELISA初筛采用K、X、J 3个厂家的试剂;双抗原夹心ELISA初筛采用W及A厂家试剂。确证试验由江苏省AIDS确认中心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方法(WB)检测。 1.3 实验方法各项实验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对于初筛阳性的样本,再次进行重复检测,复检时除原检测试剂外,尚需同时选择另一种初筛试剂予以复检,如均呈阳性或有一份阳性,该标本送确证实验室进一步做确证实验。 1.4 仪器设备 Perkin Elmer960型PCR分析仪(U.S.A),GBS 全自动洗板机(U.S.A),CliniBio 128型全自动绘图酶标仪(Australia)。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2种初筛试剂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评价试剂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对3 434例标本首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IV,初筛阳性者再用胶体硒标试剂复检。结果 3 434例标本用ELISA共检测出48例阳性,这48例阳性标本再用胶体硒标试剂复检,只检出37例阳性。利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求出χ2=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阳性检测率较高,敏感性高于胶体硒标法。选用阳性检测率较高的ELISA试剂进行初筛,可以更好地进行艾滋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