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TCD对高血压及脑梗塞患者的脑血管扩张储备功能进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TCD对60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的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屏气指数进行测定。结果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对CO2的扩张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塞患者的患侧明显低于健侧(P〈0.05),也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P〈0.05),脑梗塞患者健侧和无脑梗塞的高血压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对CO2的扩张反应性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脑梗塞患者患侧脑血管的反应性降低更为明显,反映了高血压及脑梗塞患者脑血管的扩张储备功能降低,说明TCD是检测高血压及脑梗塞患者脑血管扩张储备功能的可靠、经济、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谢建洪 《浙江医学》2001,23(7):401-403
目的 了解血压变压器(BPV)和昼夜节律(CR)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方法 对92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ABPM)分析及对脑、心、肾等脏器检查,另对36名健康者进行ABPM监测,以作对照。结果 EH患者收缩压变异性(SBPV)及舒张压变异性(DBPV)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大(P<0.01)。CR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EH并TOD时上述变化更明显。EH合并不同的TOD时BPV增大并不一致, 昼夜节律减少却相似。结论 BPV和CR是高血压TOD的预测因素;BPV与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和高血压肾病关系更密切,BPV增大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动脉病变的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脑血管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分为2组,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腔梗组)31例,高血压无腔隙性脑梗死组(高血压组)33例,另选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35例。用经颅彩色双功超声(TCCDS)检查静息状态下及屏气25s后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ca)。通过计算高碳酸血症后Vmca对静息状态下的增加率(△Vmca)来评价脑血管反应性。结果腔梗组脑血管反应性低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组脑血管反应性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减低,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时,脑血管反应性进一步减低。  相似文献   

4.
背景:高血压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可伴随不同的靶器官损害。以色列人口的多样性为评估不同种族人群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提供了机会。方法和结果:从初级医疗诊所中收集高血压患者的计算机化医疗档案。对5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138例贝多因人(阿拉伯居民)、141例瑟法底犹太人(北非和中东移民)、152例亚裔-印度犹太人(印度移民)和145例阿肯纳西犹太人(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移民)。在对已知的危险因素和种族校正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亚裔-印度犹太人的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最高(OR3.09,P=0.00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相关性。方法: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女63例,男117例)的24小时ABPM和偶测血压(CBP)与EH所致靶器官损害(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损富)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24小时动态平均SBP和上述各项事件有明显的相关性,24小时动态平均DBP亦和上述各项事件有相关性,CBP与EH所致靶器官损害无相关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与平均SBP和DBP有更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还发现动态血压中有“杓”型变化者比无“杓”型变化者的EH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血压负荷〉25%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信号之一。“非杓型”患者较“杓型”患者更易发生肾损害。结论:了解EH患者的24小时血压变化对预测EH并发症的发生和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注重夜间血压的降低是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04例高血压病患者(一级18例,二级38例,三级48例)和28例健康对照组清晨抽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正常成人血浆内皮素水平51.92 ±12.54nl/L,高血压病者为74.54±35.05nl/L(P<0.001)。且随着靶器官损害程度加重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与高血压分期级别相平行(P<0.01)。其中以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最明显(P<0.01)。结论:高血压病时血浆内皮素的合成与释放增加,内皮素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对靶器官损害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19例,按脉压(PP)水平分为两组:即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对入选者做以下检查: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部CT、尿常规、血肌酐、尿D2微球蛋白(D2-MG)。结果PP≥60mmHg组与PP〈60mmHg组比较,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脑血管并发症、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缩小脉压。  相似文献   

8.
汪应涛  蒲荣  詹艳华  赵一平 《中外医疗》2011,30(9):16-17,19
目的探讨尿酸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间住院的高血病患者,测定禁食12h的早晨空腹血清尿酸值。观察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脑血管意外、肾脏损害及视网膜病变等靶器官损害指标,分析并比较SUA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病变及视网膜病变、心室肥厚、脑血管意外、肾脏损害者,SUA数值也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损伤与血尿酸的水平升高有密切的关系,随着血尿酸浓度的升高,靶器官损伤的程度也随之加重;同时合并越多的靶器官损伤。血尿酸水平越高,表明尿酸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病因、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病因、临床特点。结果 160例患者中,脑出血83例(51.8%),脑梗死71例(44.37%),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3.7%)。治愈58例,好转79例,无效13例,死亡18例。病因前三位依次为高血压(78.75%)、动脉硬化(13.1%)、脑血管畸形9例(5.6%)。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及早对脑血管意外的病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等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彭晓东  吴铿  黎倩  陈梅 《海南医学》2006,17(10):14-15,2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动脉内皮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对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脉压分成四组,同时测定每个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情况。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ET-1呈显著性正相关(r=-0.185,P〈0.01),与NO呈显著性负相关(r=-0.162,P〈0.05),与ET-1和NO的比值呈显著性正相关(r=0.212,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和预测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老年(72~89岁)原发性高血压组(69例)和非老年〈60岁原发性高血压组(6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血压变异系数,对两组心脑血管合并症、肾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组24 h血压均值、收缩压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且心脑肾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与非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夜间收缩压变异(systolic blood pressurevariation,SBPV)、夜间BPV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变异性增大与心脑血管合病症和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 H)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残、致死率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急性脑出血后损伤区周围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与炎症反应是造成脑组织损害的重要因素。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但未广泛应用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我院2008年1—6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HIH 24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7年8月间住院的高血眶患者,测定禁食12小时的早晨空腹血清尿酸值。观察高血压合并左心窒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脑血管意外、肾脏损害及视网膜病变等靶器官损害指标,分析并比较SUA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SUA数值明显的逐渐升高(P〈0.05);合并左心室肥厚、腑血管意外、肾脏损害者,SUA数值也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损伤与血尿酸的水平升高有密切的关系,随着血尿酸浓度的升高,靶器官损伤的程度也随之加重;同时合并越多的靶器官损伤,血尿酸水平越高,表明尿酸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UmAlb)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脉压(PP)值,按脉压(〉60mmHg与≤60mmHg,1mmHg;0.133kPa)分组,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变化及其与脉压值的相关性。结果脉压〉60mmHg组UA、UmAlb明显高于脉压≤60mmHg组(P〈0.01);偏相关分析显示,UmAlb与收缩压(r:0.315,P〈0.05)、脉压(r=0.408,P〈0.01)呈正相关。结论脉压值能够很好地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是肾脏早期损害的重要危险因子;脉压大小与尿微量白蛋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与分析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脑氧代谢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记录患者脑氧代谢的各项指标以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氧代谢的各项指标以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但依达拉奉组患者的脑氧代谢指标SjvO2、CjvO2、PbtO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Da-jvO2与CEO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依达拉奉组患者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Vmean与Q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R、DR以及C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氧代谢以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王安伟  张亚西 《四川医学》2013,(10):1556-155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其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等资料,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18)和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组(n=79),比较2组间及靶器官损害组内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 靶器官损害组的年龄及病程大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伴3个靶器官损害组病程、24h SBP、24h DBPV大于伴1个靶器官损害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24h SBP及24h DBPV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损量有相关关系.结论 病程、24h SBP、24h DBPV是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及程度重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负荷值(BPL)及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是否有靶器官损害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和靶器官损害组(B组),并对两组的BPL及血压昼夜节律进行分析.结果 B组的BPL,尤其是夜间BPL以及血压昼夜节律较A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降低血压负荷值,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值,纠正紊乱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8.
马颖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29-12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导致偏瘫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系统运动疗法。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应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进行针灸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能够达到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孔凡月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45-4546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表达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240例性别、年龄与观察组相匹配的体检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尿酸,比较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组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死亡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尿酸(475.53±87.2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42.32±62.34)μmol/L(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29.17%;高尿酸血症组TC、TG、Cr水平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冠心病、高血压及急性脑血管意外、随访期间死亡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高尿酸是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中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测,筛选高危人群,早期药物或非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评估靶器官损害的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单纯高血压)各40例,监测两组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以及监测研究组不同靶器官损害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监测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合并2个或以上靶器官损害患者监测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合并1个靶器官损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使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监测,从而掌握每个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昼夜变化规律,以达到防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