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72例,对其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的变化,并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72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0.05)。护理干预前依从性好者31例,依从性不好者41例;护理干预后依从性好者59例,依从性不好者13例。结论:护理干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性,保证了治疗行为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人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一定时期内住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分别在出院三个月后,由专人负责电话随访用药情况、饮食控制、自我监测、运动锻炼、复查情况和空腹血糖值,两组病人情况经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在帮助糖尿病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控制血糖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家庭访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出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病人出院后对实验组进行家庭访视,对照组未实施干预.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评价两组病人饮食治疗依从性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的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人饮食治疗依从性、饮食治疗各项目依从性和血糖、血酯、体重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家庭访视可提高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控制血糖、血酯及体重;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称量或准确估量食物、使用食物交换量表安排饮食方面的教育,重点进行饮食治疗具体操作技能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为了有效的干预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分析了2型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和抽血检测血糖的方法比较112例2型糖尿病病人和41例非糖尿病被检查者遵医行为,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病人的文化教育程度、运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参加传统运动(如太极拳)以血糖波动组和未控制组为主,参加增氧健身和伸展运动以对照组为主.30%血糖已控制的糖尿病病人能节制饮食,约73%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一直不能控制饮食.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需要通过社区护理,进行个性化、系统化教育,帮助患者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256例糖尿病病人问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个人及社会因素对糖尿病(DM)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复诊的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从答卷中根据DM病人年龄、身高、体重、学历、依从性、作息时间及工种、家人关心情况、运动情况、获得DM知识的途径及其治疗信心如何等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血糖、分析病人个人及社会因素与FBS及2hPBS的相关性。结果 文化程度高的、能配合医生治疗的、家人关心的、每日运动者的、对DM治疗有信心的及作息时间规律者血糖控制显优于对应组病人。结论DM超重者居多,病人的依从性、信心、作息时间及工作劳动强度、体重、文化程度、运动情况及其周围人的关爱程度对DM血糖控制好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区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方法由本科医生、护士对社区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调节、自我监测有诊治方面的教育,并对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教育前后比较。结果病人治疗依从率教育前明显提高,血糖控制良好。结论系统的社区糖尿病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控制血糖对糖尿病病人的转归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服药及饮食指导是控制血糖的最好方法,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十分重要。2008年1~10月,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对6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干预,并探讨影响服药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者在无透析保障下,又需严格控制蛋白类的摄入,因而糖尿病并CRF的患者,糖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都应受到限制,以利血糖控制,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所以,饮食治疗在对糖尿病肾病并CRF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地位。下面笔者谈一些此类病人的治疗体会。饮食治疗的目的1.减轻血尿素氮的滞留,降低血尿素氮的水平,控制血糖。2,减少机体蛋白的分解,维持正常的总氮平衡。3.保证必要的营养,维持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饮食治疗的愿则1.保证充足的能量:CR…  相似文献   

9.
王薇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95-1096
目的 指导江汉油田矿区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和家庭用药。方法 对356例患者进行健康干预,自我监测,并进行饮食指导及随访。结果 60%的患者依从性好,血糖得到控制。结论 加强社区糖尿病人群的健康干预工作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血糖监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2月门诊进行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334例,发放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从血糖监测频率及控制水平、服药、运动、饮食、足检查、教育课程的参加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频率及控制水平差、治疗依从性低.结论 血糖监测频率及控制水平与治疗依从性关系密切,门诊糖尿病患者对并发症重视度不够,糖尿病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实验热卡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用唐依螺旋藻营养粉(以下简称唐依粉)作为准确热卡食物,通过自身对照,确定受试患者在实际生活状态下热卡超标量。结果用唐依粉提供实验热卡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糖化血红蛋白在30d内平均下降0.87%。结论全部受试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良时,不调整药物,减少100~400kcal/d的热量摄入,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及与饮食治疗知识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食物频率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已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登记建档的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热能供给已满足需要,不同体型组的实际能量摄入量高于理论能量摄入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合适,脂肪摄入较高;糖尿病患者中有65.4%是肥胖者;脂肪摄入异常者占55.1%;随着患者饮食的治疗知识增加和病程的延长,三大产热营养素实际摄入正常者比例有增加趋势.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膳食质量存在着问题,除了对糖尿病患者营养饮食治疗知识的宣教,还应针对性地进行膳食指导,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评价 2型糖尿病病人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②方法 将糖尿病病人的食谱输入计算机进行营养素摄入的评估 ,测定 5 2例糖尿病病人和 5 6例健康成人血清中维生素A的含量。③结果 糖尿病组维生素A的摄入量及血清中维生素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 (t=2 .35、5 .32 ,P <0 .0 5、0 .0 1)。④结论 糖尿病病人存在维生素A缺乏  相似文献   

14.
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对高血糖危重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瑞代)对高血糖重危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同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用瑞代,对照组用能全力,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前、支持后第5天、第10天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在营养支持后第10天,研究组FBG和2h BG水平明显低于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与支持前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GHb浓度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与支持前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血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血脂变化无显著性。结论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瑞代)能够降低高血糖危重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在临床上比标准配方更适合高血糖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征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躯体功能以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浙江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老年综合征的种类和数量分为0~1种组(36例)、2~3种组(73例)、4~6种组(56例)。比较和分析老年综合征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躯体功能以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结果  4~6种组年龄、离异/丧偶比例、害怕跌倒比例、辅具使用率、近1年出现跌倒史发生率、跌倒高风险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缺陷和平衡步态功能下降的比例均明显高于0~1种组和2~3种组患者(均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缺陷、平衡与步态功能下降、近1年出现跌倒的独危险因素(均P<0.01);认知功能下降是跌倒风险增高、平衡与步态功能下降、近1年出现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营养不良是日常生活能力缺陷、跌倒风险增高、平衡与步态功能降低、近1年出现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  结论  衰弱、营养不良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等老年综合征会引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躯体功能下降和跌倒风险增高,临床应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及维生素C的营养状况,为糖尿病防治中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海市瑞金街道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n=68)和健康人群(对照组,n=136)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和4 h尿中维生素C负荷试验。结果 4 h尿中维生素C负荷试验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组中10.3%的患者维生素C营养状况处于缺乏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调查结果显示:两组人群每日维生素E平均摄入量均高于推荐标准(14 mg),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的维生素C摄入量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C营养水平较低,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维生素C等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对14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53名健康老年人,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了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热能、脂肪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而蛋白质摄入量低于对照组。病例组嗜烟和嗜酒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提示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脑血管病的发病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医食疗药膳治疗Ⅱ型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食疗药膳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I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食疗药膳。[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食疗药膳前、后空腹血糖结果比较,两组病人空腹血糖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Ⅱ型糖尿病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食疗药膳可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的不良代谢状态,是治疗Ⅱ型糖尿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蛋白饮食对临床期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的抑制作用与尿蛋白水平和尿蛋白变化的关系。方法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在45ml/min以下,尿蛋白定量均〉0.3g/24h,血压靶目标值控制在130/80mmHg(1mmHg=0.133kPa),饮食指导内容,摄入热量平均为(125.10±8.37)kJ/d,蛋白质为(0.66±0.05)g/d,钠(6.9±0.3)g/d,观察时间平均为(23±14)个月。根据观察期间蛋白质摄入量的平均值(DPI)的不同,把观察对象分为三组:Ⅰ组0.7g/(kg·d)以下,Ⅱ组0.7-0.9g/(kg·d),Ⅲ组0.9g/(kg·d)以上。结果(1)比较好地遵守低蛋白饮食的Ⅰ组与Ⅱ、Ⅲ组比较,肾功能减退速度减慢,尿蛋白减少;(2)在尿蛋白水平相对一致的对象中,没有发现低蛋白饮食对肾功能减退有抑制作用;相反与蛋白质摄入量无关,尿蛋白量多的患者肾功能减退速度加快;(3)在观察开始时尿蛋白水平相对一致的基础上,不管是否比较好地遵守了低蛋白饮食,尿蛋白减少的幅度没有明显差异;(4)与DPI无关,观察开始时尿蛋白量与观察期间最小尿蛋白量之间的变化率和D-Ccr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临床期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与饮食中低蛋白水平无关,尿蛋白水平和尿蛋白减少对肾功能的进展有影响;在评价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的影响时,要考察到尿蛋白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长期高蛋白饮食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分泌和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将肥胖大鼠分为高蛋白饲料组(HP组,n=12,36.7%蛋白质)和普通饲料组(NC组,n=11,22.4%蛋白质),正常等热量饲养24周。观察饲养期间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的变化。至24周,测定内脏脂肪、空腹血浆Ghrelin(酶联免疫法)和空腹胰岛素(放射免疫法)等指标含量,并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观察两组大鼠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状况。  结果   与NC组相比,HP组体质量明显减轻[(490.92±39.47)g vs(545.55±31.08)g,P<0.01],内脏脂肪含量明显减少[(22.42±7.04)g vs(32.33±9.27)g,P<0.05];IVGTT结果显示,HP组5、10min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91.56±21.72)μIU/mL vs(121.29±34.03)μIU/mL,P<0.05;(58.62±15.80)μIU/mL vs(81.12±24.36)μIU/mL,P<0.05];HP组空腹血浆Ghrelin浓度有升高趋势[(2.36±0.82)ng/mL vs(1.95±0.64)ng/mL,P=0.20]。血浆Ghrelin浓度与体质量(r=-0.373,P<0.05)、内脏脂肪含量(r=-0.454, P<0.01)、空腹胰岛素含量(r=-0.390,P<0.05)呈负相关。  结论   长期等热量高蛋白饮食可降低肥胖大鼠胰岛素的第一时相分泌,并可导致空腹Ghrelin升高。这种胰岛素分泌的减少可能系Ghrelin升高、体质量减轻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