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分叉病变及主支及分支血管均植入药物支架(Stent/Stent)和主支血管植人药物支架、分支血管球囊扩张(Stent/PTCA)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7年1月在我中心因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痛性心肌缺血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自身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患者242例,248处病变。分又病变的标准根据Lefevre的标准进行分类,主支血管及分支血管的直径均大于2.5mm。分叉病变的类型为前降支/对角支105例(42.3%).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又病变70例(28.2%),回旋支/钝缘支42例(16.9%).右冠状动脉远端分叉病变31例(12.5%),处分叉病变中采用Crush技术28例,“T”型支架置入23例;Reverse T支架置入25例,改良“Y”型支架置入3例;对吻支架置入11例;“V”型支架置入1例和Culotte技术置入5例。其余152例(64.7%)使用cross over技术,共植入药物支架384枚,其中Firebird支架(上海微创公司)327枚,占84.5%。术前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及波力维,术中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索抗凝。术后用药氯吡格雷75mg/d至少服用6个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及9个月内的MACE事件(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靶血管重建术)。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无死亡,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0%,所有病例均完成了9个月的临床随访,随访期间死亡3例,其中心源性死亡2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再发心绞痛13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7.4%。118例完成9个月的造影随访,随访率为44.5%,其中双药物支架组51例,主支支架组67例。11例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其中双药物支架组5例,主支支架组6例,发生率分别为9.8%和9.0%,P〉0.05,总再狭?  相似文献   

2.
郭朝阳 《现代保健》2008,(36):94-95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8月至2008年6月,分别经桡动脉(12例)和股动脉(8例)途径完成2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PCI,并观察不同入路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的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随诊期间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结果12例选择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仅1例患者因术中出现桡动脉痉挛而改为股动脉途径,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为91.1%,两组患者完成手术的操作时间(60.1±16)min比(57.8±21.2)min和造影剂(208±35)ml比(201±32)ml,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患者严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1%)。临床随访6个月,无1例死亡,随访期间总MACE发生率桡动脉组为2.3%,股动脉组患者为3.6%,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PCI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而且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TAXUS)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接受TAXUS支架植入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20mm)患者51例(男38例,女13例),处理靶血管60支,其中12支病变〉35mm,置入两个支架重叠;48支为1个长支架覆盖病变。评价TAXUS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0%,术后造影病变残余狭窄(5.6±4.1)%,住院期间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无心肌梗死及死亡。临床随访6个月,46例患者心绞痛消失,5例症状减轻。7例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无血管再狭窄。结论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85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分级与冠脉狭窄指数、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组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增宽(P〈0.05);双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增快(P〈0.05);双椎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P〈0.01)。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3个冠脉病变组双颈总动脉阻力均增高(P〈0.05)。与颈动脉0级组比较,颈动脉2级和3级斑块组冠脉狭窄指数均增高(P〈0.01)。3级颈动脉斑块组100%有冠脉狭窄,颈动脉2级、3级斑块组患者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患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管腔内径增大,血管最大血流速度增快和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管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及术后,DIVERTM CE血栓抽吸导管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推注后静脉滴注维持)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间符合PCI治疗条件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归为两组:32例(A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28例患者(B组)给予DIVER TM CE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肌梗死血管(TIMI)血流变化、出血性并发症和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在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低于A组(25.0%vs3.6%,P〈0.05),两组均无致命性出血并发症。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CI中应用DIVER TM CE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推注后静脉滴注维持)能够明显减少冠状动脉内血栓,减少无复流现象,降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无致命性出血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球囊后扩张技术在 PCI 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行 PCI 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66例患者 PCI 手术均成功且未发生(亚)急性血栓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术后观察组血管支架处血管膨胀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 PCI 术中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扩张技术应用于 PCI 手术(DES 材料)中,能够有效提升支架的扩张效果,降低血栓、再狭窄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ES)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连续入选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住院期间成功置入DES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按年龄分为80~89岁组(52例),60~79岁组(50例)。随访5年,随访包括心绞痛复发、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两组PCI术成功率均为100%。随访率100%,随访5年,80~89岁组与60~79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vs7.6%)、卒中发生率(3.8%vs2.0%)、心源性病死率(0%vs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0~89岁组再次血运重建率(9.6%vs24.0%)、心绞痛复发率(13.5%vs30.0%)低于60~79岁组;全因病死率(7.6%vs2.0%)高于60~79岁组。结论年龄因素对DES的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年龄〉80岁患者选择性DES安全,成功率高,远期疗效尚好。  相似文献   

8.
刘华  林芬 《医疗装备》2024,(6):75-77
目的 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为FFR组(50例,采用FFR指导PCI)与造影组(48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指导PCI)。统计两组行PCI的患者数量、行PCI患者的血管病变部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两组出院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26例患者进行PCI,其中FFR组18例(36.00%),造影组8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FFR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均低于造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使用FFR可指导CHD患者行PCI,明显降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将入选的72例患者分为溶栓组41例和未溶栓组3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结果(1)急诊PCI的患者近2/3存在2支以上血管病变;(2)溶栓再通率虽然较自发再通率高,差异显著(29.3%vs67.8%,P〈0.01),但绝大多数仍为全闭塞或存在严重狭窄(占94.4%),且血流达到3级的较少,因而都需要支架治疗;(3)左冠闭塞部位好发于血管分叉处,即第一对角支开口处,右冠后分叉是右冠闭塞部位好发部位;(4)大多数IRA病变不长,平均只有(16±4.58)mm,单个支架可以解决问题,病变长度超过25mm的只有6例,需要两个支架连接;(5)IRA病变处出现钙化较非IRA出现钙化少(6.9%vs20.8%,P〈0.01),提示钙化对斑块破裂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6)支架术后可出现一定比例的无复流现象,占12.5%,预示远期预后不良;(7)AMI患者冠脉造影可以正常。结论充分掌握急诊PCI时IRA的特点,有利于确保手术的成功与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在冠状动脉病变治疗后长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从2005年度(2005-01-01~2005-12-31)和2010年度(2010-01-01~2010-12-31)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DES置入患者中各随机筛选135例患者,按随访时间将其分为术后1年随访组和术后6年随访组两组。所有患者采用电话随访、门诊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方式,观察患者在DES支架置入后不同时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术后1年随访组与术后6年随访组随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8%vs 92.6%,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vs 11.2%,P<0.05),其中心源性死亡(0.1%vs 2.4%,P>0.0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0.0%vs 0.8%,P>0.05)、靶病变血运重建(2.4%vs 8.0%,P<0.05);其他不良事件包括血栓事件、出血事件、全因死亡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造影复查,1年随访组复查造影26例(20%),共置入64枚支架,7枚支架再狭窄(10.9%),无支架贴壁不良、瘤样扩张、支架断裂及支架内血栓病例。6年随访组复查造影61例(48.8%),共置入134枚支架,25枚支架再狭窄(18.7%),两组支架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年随访组有3例支架贴壁不良,均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证实(P>0.05),2例靶血管瘤样扩张(P>0.05),1例支架断裂(支架置入后47个月,P>0.05),无支架内血栓病例。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远期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单导联sT段回落程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从而积极提高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前壁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T段回落良好组31例,sT段回落不良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治疗前后用药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差异。结果sT段回落不良组糖尿病比例高于sT段回落良好组(10/11比7/31),左室射血分数低于sT段回落良好组[(48.2±10.1)%比(54.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ST段回落不良组冠状动脉内明显血栓、术前TIMI血流0~1级、术后TIMI血流≤2级、MACE比例均高于sT段回落良好组,起病至球囊开通时间长于sT段回落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术后单导联ST段回落程度可以预测MACE发生率,能识别PCI后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65例60岁以上的ST段抬高的(AMI)老年患者,31例接受急诊PCI治疗,34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近期效果。结果溶栓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为58.8%,急诊PCI组IRA再通率为96.8%;6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溶栓组为40.2%&#177;6.3%,急诊PCI组为53.8%&#177;6.7%,筹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再发心绞痛和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溶栓组比率明显高于急诊PCI组(44.1%:9.7,P〈0.05)。溶栓组平均住院天数为8.5d,PCI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8.5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更能尽快、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室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对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94例STEMI直接行PCI治疗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者46例为肌桥组,梗死相关动脉未合并心肌桥者5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直接行PCI治疗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果594例患者术后即刻前向血流TIMI3级率为92.1%(547/594),其中肌桥组为60.9%(28/46),对照组为94.7%(519/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病死率为4.4%(26/594),其中肌桥组为13.0%(6/46),对照组为3.6%(20/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肌桥组为22.5%(9/40),对照组为5.1%(27/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梗死相关动脉合并心肌桥患者直接PCI治疗术后即刻前向血流改善较差,可能是导致住院病死率高和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选择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Acs合并糖尿病组)患者,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单纯ACS组)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冠脉Gensini评分与P选择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CS合并糖尿病组、单纯ACS组P选择素水平、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S合并糖尿病P选择素水平、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单纯ACS组(P〈0.01)。与冠状动脉1支病变和2支病变组比较,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107例由急诊科收入院的ACS患者的ECG及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复杂,单支、2支、3支病变均占一定比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以左前降支病变为主,2支以上病变均包含左前降支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2支以上病变均包含右冠状动脉病变。(2)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单支病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28%,P〉0.05),2支以上病变发病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64%vs63%,P〉0.05)。(3)〈65岁组单支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65岁组(46%vs18%,P〈0.01),〈65岁组2支以上病变发病率明显低于≥65岁组(48%vs78%,P〈0.01)。(4)ECG诊断ACS相关病变血管的特异度为100.0%,敏感度为33.3%。结论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CG能基本确定相关病变血管,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CG不易确定相关病变血管,应尽早行CAG检查明确诊断;年龄越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越复杂,亦应尽早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4例男性ACS患者(ACS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狭窄所累及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25例,双支血管病变组18例,三支血管病变组21例。另选择41例男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ACS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三支血管病变组较单支血管病变组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血浆脂联索水平与体重指数及三酰甘油呈负相关(P〈0.01);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脂联索水平与ACS发生相关,可能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可成为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P-选择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意义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10例AMI患者分为急诊PCI治疗组58例和非急诊PCI治疗组52例,分别于入院即刻、入院24h和4周进行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检测,急诊PCI组于PCI术中行冠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分析两组在入院不同时间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变化的差异及急诊PCI组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在入院即刻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入院24h和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PCI组中单支病变患者P-选择素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P〈0.05)。结论PCI可导致体内P-选择素和hs—CRP表达增加,而且P-选择素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CI术前检测血浆P-选择素和hs—CRP水平对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先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脉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方法:17例患者23处严重钙化病变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行旋磨术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治疗的即刻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旋磨术与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100%。最小管腔直径由(0.71±0.28)mm增加到(3.24±0.48)mm(P〈0.05);直径狭窄率由(88.40±7.82)%缩减到(5.26±10.41)%(P〈0.01)。21处病变只选择了1个磨头,占91.30%。9例患者(52.34%)完成了9个月造影复查,无明显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可安全用于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血脂谱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有胸痛、胸闷且无明显冠脉狭窄、符合非创伤性诊断冠脉痉挛条件的患者76例(痉挛组),分析其各项血脂指标,并与显著冠脉狭窄患者(冠心病组)及非冠脉病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痉挛组和冠心病组的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痉挛组患者的HDL-C和ApoAI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TG水平显著高于痉挛组和对照组(P〈0.05)。3组的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冠脉痉挛患者与冠脉狭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计225例,其中,经桡动脉组123例,经股动脉组共计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7%)(P〈0.05);手术平均时间、X线平均曝光时间和Door—balloon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Door—balloon时间相当,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