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lNl流感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42例危重症甲型HlNl流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有25例(59.5%)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15例,17例无MODS患者死亡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患者肺部以外的受损器官损害程度均较轻,并非死亡的直接原因,存在MODS的死亡患者主要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存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预后不佳,但是肺部病变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应用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可行性.方法 20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用NIPPV治疗,观察不同时间PaO2、PaCO2、pH、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应用NIPPV治疗H1N1流感所致ALI/ARDS,在通气2 h后可提高PaO2,降低呼吸频率;通气24 h后,PaO2、RR显著改善;病情恶化气管插管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早期积极应用NIPPV治疗可改善缺氧,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3.
吕燕平  张艳莉  刘勇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359-136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应用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可行性.方法 20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用NIPPV治疗,观察不同时间PaO2、PaCO2、pH、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应用NIPPV治疗H1N1流感所致ALI/ARDS,在通气2 h后可提高PaO2,降低呼吸频率;通气24 h后,PaO2、RR显著改善;病情恶化气管插管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早期积极应用NIPPV治疗可改善缺氧,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中西部地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1月收住医院55例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55例,占100.00%,咳嗽52例,占94.55%,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死亡;94.55%患者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危重症患者病初白细胞数或(和)CRP值明显高于重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5例患者发现肺部炎性改变;53例用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54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儿童、青少年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和妊娠妇女是甲型H1N1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发病初期血白细胞和(或)CRP明显升高、淋巴细胞下降者更易发展为危重症,且易误诊误治,应引起临床重视;磷酸奥司他韦加综合治疗,效果可靠;早发现、早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4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血液净化联合内科治疗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救治积累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例经血液净化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均有基础疾病,并在3~6 d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血液净化治疗联合抗病毒、抗菌、支持等内科治疗,2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血液净化联合内科治疗有利于改善肝肾功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副作用少,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症发生的早期应用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4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危重症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积累实践经验和临床依据。方法自2009年11月21日-2010年1月22日郑州市中心医院综合ICU和RICU共收治9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中4例实施NPPV,对实施NPPV的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4±19.6)岁,均有发热伴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像均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实施NPPV4例,成功3例,1例需转为有创通气,因其家属拒绝,最终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易出现多脏器受累,尤其是进展迅速的呼吸衰竭,早期在综合治疗时可以优先考虑应用NPPV,以降低气管插管率和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为抗病毒等综合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重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探讨患者的免疫病理机制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甲型H1N1流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009年10-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1例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同期41例轻症患者的外周血T、B和NK细胞数量.结果 在发病初期,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较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显著降低(P<0.01),CD4+T细胞较轻症患者降低(P<0.05);危重症患者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低于重症患者(P<0.01).恢复期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总T细胞、CD8+T细胞低于轻症患者(P<0.05),NK细胞低于轻症患者(P<0.01),B细胞高于轻症患者(P<0.05).结论 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甲型H1N1流感对母儿的长期影响.方法:收集16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后的临床症状、胸部CT检查及肺功能检测,探讨各项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5年后,16例患者存在临床慢性呼吸道症状3例,胸部CT异常8例,肺功能异常9例;轻症与重症(包括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CT及肺功能随访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新生儿未发现H1N1流感病毒感染,在随后的5年随访中,生长发育与其他婴幼儿无异.结论: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院5年后,仍有部分患者残留胸部CT异常和肺功能障碍,应重视对此类患者临床检查,以指导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损伤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2009年11-12月我院甲型H1N1流感病区共收治16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16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男6例,女10例(产妇2例、孕妇3例).年龄19~41岁,平均25.8岁.3例孕妇在我院住院期间行剖宫产手术.16例患者均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16例患者咽拭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通用核酸、猪H1N1流感病毒核酸、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阳性.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对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 2009年北京市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10 802例,重症、危重症病例621例,死亡73例,病死率为0.7%(73/10 802);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过程可分为输入期、传播期、扩散期、稳中有降期等4个阶段;感染者以青少年为主,占47.9%(5169/10 802),男女性别比为1.3:1;职业分布以学生最多,占52.2%(5 639/10 802),重症、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均以离退人员为多,分别为15.9%(99/621)及23.3%(17/73);10月份达到流行高峰.结论 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青少年学生为主,重症、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均以离退人员为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以期及早地控制病情,提高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轻症病例占89.47%,男女之比为2.16∶1;以青少年居多,30岁以下占87.72%.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具有季节性流感特征,但较季节性流感病程长.X线示肺纹理增粗为66.67%,10.53%患者合并肺炎.43.86%表现为心电图异常;部分有心肌酶学指标升高,尤以危重病例明显.26.32%患者有肝功能异常.40.35%的患者外周血象表现为白细胞降低,少数有血小板下降.17.54%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6例重症、危重症病例3岁以下2例,40岁以上3例,均并发肺炎、心肌炎,2例危重症病例并发Ⅰ型呼吸衰竭、低氯低钠血症等.本组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预后好,无后遗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但有其特点,儿童及老年人易重症的高危人群;掌握临床特点,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胸部影像学动态变化及其与治疗的关系。方法观察2009年11月-2010年2月ICU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临床症状和胸部影像学变化的特点,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共有7例符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均在出现临床流感样症状后约7 d病情明显加重,表现为严重呼吸窘迫、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平均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 Hg,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斑片状浸润影,所有患者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同时均给予呼吸支持,其中2例因无创机械通气效果不佳改为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所有患者均给予白蛋白提高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利尿等治疗措施后,临床症状缓解,胸部影像学表现浸润影有吸收;治愈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肺部有不同程度纤维化表现。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肺组织损害重,临床治愈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肺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总结了10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护理。结果显示发热、咳嗽、X线胸片示肺部炎症性表现是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特点;严格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积极对症处理、加强重症患者的监护、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是有效防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重要措施,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零院内感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为进一步防治重型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6-12月杭州市6家医院收治的36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患者27例,危重症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位年龄24.0(2.5~73.0)岁,主要表现为发热(100.0%)、咽部充血(100.0%)、咳嗽(97.2%)、乏力(75.0%)和肌痛(44.4%)等,合并肺炎27例(75.0%)、呼吸衰竭5例(13.9%).入院时,危重症患者平均发热时间、急性病生理学与长期健康评价Ⅱ(APACHEⅡ)、氧合指数、血清肌酐、血小板、肌酸激酶分别为8.5(3~17)d、(14±5)分、157(130~337)mmHg(1 mm Hg=0.133 kPa)、93(66~298)μmol/L、(113±41)×109/L、335(64~2038)U/L,而重症患者分别为6(2~13)d、(10±3)分、258(210~557)mm Hg、79(25~107)μmol/L、(164±57)× 109/L、116.0(27~451)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4、2.790、-2.558、2.359、-2.478、2.782,P<0.05).32例接受抗病毒治疗,13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见于年轻人群,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危重症患者多有全身多脏器损伤,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早期鉴别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55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症的治疗和护理.结果:55例中,痊愈出院53例,死亡2例,1例为孕产妇,1例并发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甲型H1N1流感一旦诊断成立,及早应用抗病毒、抗感染药物和激素冲击治疗及配合心理护理,并对使用呼吸机、血透的患者专人特护,营养支持配合治疗,是疾病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收治的85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部感染确诊病例资料.结果85例患者中,56例为学生,11例有明确接触史.昆明地区79例,其余6例分别来自于3个县.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85例)、咳嗽(85例)、咽痛(67例)等.体征包括咽部充血(82例)、扁桃体肿大(79例)、双肺呼吸音粗或可闻及干、湿性啰音(85例)等.外周血WBC偏低51例,占60.0%.胸部CT或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支气管炎、支周炎、肺炎、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治疗首选奥司他韦(达菲),未见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合并肺部感染时症状加重,易发展成重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评价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程度,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资料。结果 109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重症82例,危重症27例,死亡12例,病死率11.01%;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年龄中位数是4岁,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42.20%;发病后前3天即就诊的病例占84.40%;35.78%的病例发病前有慢性基础病,所有危重症病例发病后均出现并发症,94.49%的重症病例发病后出现并发症;85.32%的病例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累积服用天数平均为4.9 d。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起病急、症状重,早诊断、早期积极合理治疗,绝大多数均能获得痊愈。婴幼儿、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是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收治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采取积极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结果]所有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均有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下温度≥37.5℃)、咽痛、流涕、肌内酸痛(100%);体温≥39℃并持续3 d以上16例;咳嗽、咳痰19例,头痛、头昏11例;胸闷、气促10例;水样便腹泻或呕吐5例;神志淡漠或烦躁7例;肺部湿性哕音5例.20例继发肺炎或支气管炎,其中2例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例.所有患者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WBC正常11例,WBC减少(<5.0×109/L)7例,WBC增高(>10.0×109/L)5例;淋巴细胞(L)正常(0.8~5.0×109L)17例,L减低(<0.8×109/L)5例;胸部CT斑片状浸润影19例,肺纹理增粗、紊乱3例;ECG正常16例;T波改变、ST-T压低7例.所有患者治疗时间7~15 d,平均时间(7.6±2.3)d.所有病例体温正常大于3 d,流感样症状消失,临床症状稳定.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早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降低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用个体化护理方法 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实施有效干预.方法 对2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减慢病情的进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结论 经抗病毒及综合治疗,实施个体化护理,是降低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北京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病例发病时间、地区和职业分布,并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导致孕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9~2010年北京市孕妇中累计出现确诊病例81例,危重症病例占30.9%,确诊病例病死率6.2%,死亡病例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孕妇危重症病例所占构成比和病例病死率高于育龄期女性(χ2=88.2,P<0.001;χ2=9.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治疗时间间隔长、体重指数高是导致孕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易并发呼吸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且出现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危险性高于育龄期女性,外来务工人员是孕妇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