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率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方法 对本院NICU病儿确诊385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行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不同机械通时间的VAP发生率及病原菌与耐药情况.结果 确诊385例VAP,其中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376例,其细菌培养阳性率62.5%(235/376例),其中机械通气〈5 d者细菌培养阳性率56.3%(160/284例);≥5 d者细菌培养阳性率81.5%(75/92例).C-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G+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其病原菌对头孢唑啉、苯唑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青霉素、红霉素普遍耐药.G+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仅对多粘菌素E、环丙沙星敏感.结论 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有关.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是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几乎头孢类、青霉素类及红霉素对其病原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仅对多粘菌素E、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37例VAP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P患者的细菌学培养以G-杆菌为主,占76.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8.8%,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占13.6%,鲍曼不动杆菌占10.2%。药敏试验:VAP对多数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必须加强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检测,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在治疗VAP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王少华  杨军  万永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83-2385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患儿细菌定植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诊断、菌谱及耐药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8月NICU住院146例机械通气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机械通气3天以上的,100%发生细菌定植,42·46%的患儿发生VAP。G-杆菌占主导地位,分别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居前3位。结论:G-杆菌是机械通气患儿定植和VAP的优势菌群,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20例VAP患者病原学检查均获得阳性结果,共分离2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 杆菌占58.56%,革兰阳性(G+) 球菌占25.09%, 真菌占16.35%;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菌。2 种及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患者95例 (79.17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率越高(P<0.05);呼吸机管路消毒更换不及时、留置胃管均可使VAP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 VAP 的主要病原菌为G- 杆菌,混合感染率高,耐药性不断增加,对机械通气患者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预防, 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ICU VAP患者进行病案调查;并对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ICU 184例VAP患者均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的插管方式为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79.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1株,居首位占22.3%;肺炎克雷伯菌30株,居第2占16.3%;G+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2株,占总株数的6.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5株,占2.7%;耐药监测结果显示,G-菌均出现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加强对VAP病原菌的监测与控制,才能提高VAP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结果108例患儿中显示6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55.56%,死亡11例,病死率为18.33%。其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占78.37%。结论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中必须重视VAP,积极减少VAP的发生,应注意⑴加强呼吸机部件消毒;⑵有效的洗手;⑶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⑷针对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⑸加强支持疗法,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VAP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125例VAP患者的发病年龄、基础疾病、病原菌分布及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等。结果VAP发生率29.9%,老患者占30.4%。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72.1%,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产超广谱阻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为33.1%,G^-杆菌对常用抗药物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对机械通气进行全面预防,提倡严密动态监测VAP病原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控制VAP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68例患儿,通过观察呼吸音、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机械通气48h以上68例患儿,1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7.94%;其中一种致病菌13例,两种及两种以上致病菌6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克雷伯杆菌6例,白色念珠菌4例,大肠埃希菌6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新生儿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防治是降低VAP的发生率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机械通气≥48h的364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64例发生VAP的患儿在气管插管下取其痰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64例机械通气≥48h的患儿中发生VAP 64例,发生率为17.58%,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胎龄、母亲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共培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93.3%,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等;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最强,敏感率为81.82%,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下降,敏感率分别为72.73%,77.27%,68.18%。结论 VAP的发生相关因素较多,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应对VAP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依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防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ICU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及其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ICU内确诊VAP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结果共培养出细菌172株,其中G-杆菌125株,G 球菌27株,真菌20株,首位是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VAP常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及头孢他啶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性提高。结论VAP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G-菌,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对下呼吸道病原菌的检测,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调查2012年1-12月ICU患儿发生VAP临床资料,对确诊发生VAP患儿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全年收入ICU行机械通气且插管时间>48h患儿共72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5例,发生率为6.17%;VAP患儿中共分离出5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0株占89.3%,主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6株占10.7%,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D群;从56株病原菌中检出多药耐药菌株10株占17.9%;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2.2%和33.3%,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2.5%,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未产生耐药性。结论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医师必须按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有效的VAP防治措施,降低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学分布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ICU内56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检出致病菌82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7.07%(55株),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20.73%(17株),真菌占12.20%(10株);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3株)、白色念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药敏结果显示这类菌株耐药现象严重。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G-菌为主,普遍存在耐药性。选择敏感抗生素可提高肺炎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某院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学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48 h,符合VAP诊断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并对VAP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VAP发生率为60.00%。低体重及早产、机械通气时间≥3 d、肺部有原发疾病、平卧位、应用H2拮抗剂者其VAP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上述因素者(均P<0.0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69.44%;居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普遍耐药。结论新生儿VAP发生率高,应避免危险因素或针对危险因素重点监控,并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病情况、病原菌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陕西省妇幼保健院NICU中2002年10月~2004年7月的30例VAP患儿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方式、通气时间与VAP发病有关;病原菌组成前4位主要是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氏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基本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部耐药,对氨基糖甙类、喹喏酮类部分敏感.[结论]防治VAP的关键是尽量选用损伤小的通气方式,缩短通气时间,避免滥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多中心、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54例VAP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结果 VAP的发生率为36.5%,老年患者占61.0%,晚发性发病占73.38%;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77.93%;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黄杆菌,嗜麦牙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大多数G-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预防,加强监护,严密动态检测病原菌,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高危因素、病原学特点、药敏情况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采用机械通气(MV)治疗的84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本组新生儿是否合并VAP,将其分为VAP组(n=34)与非VAP组(n=50) (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新生儿的分娩方式、接受MV治疗时日龄(10 min~25 d)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本组MV患儿的VAP发生率为40.5%(34/84)。VAP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MV持续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次数、原发性肺部疾患、是否早期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及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等密切相关(r=0.412,r=0.331,r=0.115,r=0.561,r=0.398,r=0.412,r=0.158;P<0.05);与患儿性别无相关性(r=1.235,P>0.05)。本组导致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4%,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且多为耐药菌。 结论新生儿采用MV持续治疗导致的VAP发病率较高。VAP与MV持续治疗时间,患儿出生体重、胎龄、原发性肺部疾患、气管插管次数、是否早期使用IVIG及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对VAP应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提高治疗VAP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并分析原因及对策,指导VAP的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方法符合VAP诊断标准的82例在PICU呼吸机治疗的患儿,收集其痰细菌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1月-2006年12月PICU符合条件的痰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6.5%(143株),鲍氏不动杆菌33株、大肠埃希菌30株、铜绿假单胞菌28株,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占24.5%(44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除对万古霉素仍敏感外,对头孢菌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很高。结论PICU患儿VAP深部痰培养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强,特别是产ESBLs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但粪肠球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治疗V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12例VAP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方式、感染病原菌种类、耐药率等.结果 212例VAP患者均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的插管方式为经口(鼻)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PAE)分离率最高,达22.3%;肺炎克雷伯菌(KPN)居第2位(16.5%);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8.0%;VAP病原菌均出现较强的耐药性.结论 务必制定有效的VAP防治措施,降低VAP发病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经气管插管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22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316株,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杆菌227株,占71.8%,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50株,占15.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真菌39株,占12.4%,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易并发医院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混合感染现象严重,应进行病原学监测,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与病原菌特点分析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目的进一步了解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特点,探讨防治VAP措施。方法对全院机械通气的患者,从使用呼吸机之日起,进行主动的目标性监测。结果全年我院机械通气患者202例,发生VAP者56例、78例次,呼吸机日(VDs)发病率为98例次/1 000 VDs,年龄>60岁、昏迷、气管切开、使用制酸剂、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均是发生VAP的重要因素;VAP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多数,占64.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22.7%;真菌占20.5%;混合感染者13例(23.2%);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分离出的葡萄球菌均为MRS。结论VAP的病原菌以G-杆菌占优势,其次是真菌,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等,有助于VAP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