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雪华 《新医学》2001,32(5):261-261,300
1 引 言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黄疸是指黄疸出现早、进展快、消退迟。高胆红素血症指胆红素超过205 μmol/L,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可危及新生儿生命,存活儿也可能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致残。我国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高达50%至55%。本病可早防早治。在发达国家,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发病率已很低。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区,但对此仍未引起足够的…  相似文献   

2.
陈修添  官希吉 《新医学》1993,24(8):427-428
高未结合胆红素(高胆)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是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其后果严重,往往造成婴儿早期死亡或使存活者留下难以恢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于新生儿高胆血症必须进行积极的预防及治疗,其目的就是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其治疗方法有三种:即药物疗法、光照疗法及换血疗法。药物疗法目前已从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降低血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55-1856
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产科娩出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2例,对照组以肉眼目测、血红胆红素测定法对比性预测,以蓝光、鲁米那、白蛋白等药物治疗病理性黄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可疑溶血病、早产儿、妊娠期合并症孕妇所产新生儿纳入高风险人群,动态监测血红胆红素,对于高风险人群给予干预治疗,对于病理性黄疸,给予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日,对照组与观察组黄疸值、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的新生儿黄疸的预测和干预治疗路径可有效降低黄疸发生风险,增进病理性黄疸治疗效果,促患儿及早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对比分析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42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结果 642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生理性黄疸458例(71.34%),病理性黄疸184例(28.66%),其中包括ABO溶血病58例、感染52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31例、围生因素所致26例、其他因素17例。病理性黄疸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高于生理性黄疸组(P0.01)。结论 ABO溶血、感染、G6PD缺乏症是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5.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巩膜发黄,某些重症黄疸,能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甚至可以危及患儿生命。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报道有20%~30%的新生儿会出现可见性黄疸。近年来,由于母乳喂养的推广及其他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院自儿科住院部成立两年以来,采用经皮测胆仪(TCB)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动态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更好的对患病新生儿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胆红素监测和间断光疗对新生儿核黄疸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2002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经皮测胆红素指数(TCB)监测,观察新生儿核黄疸及高胆红素脑损害发生降低率。方法 按TCB〉18标准给予光疗,接受光疗者共144例,每次光疗时间为12-24h。结果 本组无1例核黄疸发生,全部光疗婴儿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采用经皮测胆红素仪监测新生儿黄疸指数,给予间断多次预防性光疗,能有效地将血非结合胆红素浓度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是一种简便易行、适于基层婴儿室推广的方法,对于降低核黄疸及胆红素脑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黄疸是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新生儿可发展为高胆红素血症,病情严重者还可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及核黄疸,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降低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率的关键在于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因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及筛查、风险因素评估是新生儿科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仍缺少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敏感性高的单一因素,仍需要联合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早期预测因子、早期筛查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期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确定总胆汁酸在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72倒病理性黄疸血清(包括38例高结合胆红素血清)及95例对照组生理性黄疸血清进行总胆汁酸测定,同时对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生理性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参考范围为0-19μmol/L。病理性黄疸血清组总胆汁酸浓度73.74±69.30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高结合胆红素血清组总胆汁酸浓度为116.56±67.8μmol/L,与直接胆红素≤34μmol/L血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理性黄疸血清组总胆汁酸与血清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及-γ谷氨酰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新生儿黄疸的实验室诊断中具有较好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儿科提供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5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治疗,对新生儿早开奶,供给充足奶量,可刺激肠管蠕动,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肠肝循环,有助于减轻黄疸程度。当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颅内出血时容易出现黄疸或使黄疸加重;新生儿肠腔内胎粪排出延迟,也可加重胆红素的回吸收,使肠肝循环的负荷加重;初生新生儿肠道内无细菌 ,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防新生儿黄疸.[方法]采用天津市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JD-2经皮黄疸仪动态监测370例新生儿胆红素变化,对测试结果超过正常值者给予早期干预.[结果]370例足月新生儿无一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结论]新生儿经皮测定胆红素动态观察对临床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动态测试,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将155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在生后3、5、7d进行测试。实验组用J—D1型经皮黄疸仪进行测试,同时目测。对照组沿用传统目测。2组阳性者均经血清胆红素测试,对测试值正常足月儿≥205μmol/L,早产、低体重儿≥171μmol/L者给予干预。结果实验组皮测阳性率大于目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目测阳性率基本一致。干预率进行对比,实验组大于对照组。2组阴性病例中,病理性黄疸发现率(即病理性黄疸漏检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结论新生儿胆红素经皮测试,与传统目测方法相比更科学、更准确,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经皮测黄疸231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早期检测新生儿黄疸,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伤残率尤为重要。作者通过用JH20-1B经皮测黄疸仪早期测定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对照,能及时发现及鉴别病理性黄疸,同时作者还对产生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因胆红素产生增多,肝脏不成熟,肠肝循环的特点。都容易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临床上出现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其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的神经损伤。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一种简单,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光疗指征:凡患儿总胆红素在204~255vmol/t,(12~15mg/dl)以上,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者均可接受光疗。临床应用舒适的护理,可降低新生儿光疗是的不愉快感。使其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未结合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3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光照疗法8—24h,进行细心观察与护理。结果 36例患儿目测黄疸的血清胆红素均下降,2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光照疗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而正确的护理是光照疗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经皮测新生儿胆红素在产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洲胆红素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意义。方法:经皮测定140例足月新生儿胆红素及抽股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了解两的相关性。结果:经皮测胆红素的数值与血清胆红素数值之间呈高度直线关系,随着经皮测胆红素数值的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结论:动态经皮测新生儿胆红素能早期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防止病理性黄疸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新生儿分娩后取脐血作胆红素测定并跟踪其后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血症发生率为28.0%。136例新生儿中,随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也增高,且当脐血总胆红素大于或等于35μmol/L 时,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达77.4%。黄疸组与非黄疸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脐血总胆红素浓度对预测新生儿黄疸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游泳和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的出现及消退时间、出生5 d内的黄疸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髙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出现时间延长,消退时间缩短,出生后第2,3,4,5天的黄疸指数降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或延缓黄疸发生,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黄疸程度.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期黄疸既是生理现象,也可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1990~1996年作者对152例新儿黄疸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进行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新生儿黄疸152例,其中病理性黄疸91例,男52例,女39例。生理性黄疸61例,男32...  相似文献   

19.
王晓芳  李珊  包玲 《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074-1074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以黄疸为主诉者占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数的首位。现对4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胆红素测定对新生儿黄疸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53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及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并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皮胆红素测定值(TCB)与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TS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9±2.21)与(12.53±3.95)mg/dL比较,P=0.234 0,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48,P=0.000).结论 新生儿TCB测定与TSB测定具有高度相关性,TCB测定能准确评估新生儿黄疸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