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合肥市屠宰生猪主要微生物学指标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合肥市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加工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及加工生产的卫生状况。方法:应用国标法对5个定点生猪屠宰场500份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及200份胴体肉样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菌的检测。结果:生猪胴体肉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总超标率达46%和22.5%;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4.2%和17%;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合肥市生猪胴体的卫生质量急需提高,屠宰生产加工水平亟待改善,在肉品生产过程中重视大肠菌群的控制则有利于降低沙门菌的污染程度,实施宰前管理和宰前检验是保证病健隔离分宰,减轻对加工环境和产品污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区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本市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对可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检验技术要求提出的检测方法,采集七类食品,检测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项目。结果:264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64份,平均检出率为24.24%;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7.50%(24/64);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5.91%(14/237);沙门菌检出率为12.12%(32/264)。结论:广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研究分析,做好食品安全预警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荧光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时限性、重复性。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集的样品进行常见食源性致病的细菌培养,随机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荧光PCR检测。结果:细菌培养法在257份样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检出率3.9%。所检出致病菌经荧光PCR法符合结果,符合率100%。随机抽取各类产品的20%共计49份样品进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核酸试剂盒检测。结果检出沙门菌1份、金黄色葡萄球菌2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份、副溶血弧菌1份,其余致病菌核酸检测均未检出,检出率10%。结论:与传统的细菌培养法相比,荧光PCR法可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缩短检出时间、适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开封地区肉鸡产业链沙门菌的污染状况,确定肉鸡生产的污染环节,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专项监测的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要求,2012—2013年共采集样品1 456份,监测沙门菌污染情况。结果 2012年检出沙门菌234份,检出率29.18%(234/802);2013年检出沙门菌169份,检出率25.84%(169/654),2012和2013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P0.05)。肠炎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2012年肠炎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的构成比分别为61.11%和28.63%;2013年肠炎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的构成比分别为51.48%和31.36%。沙门菌血清型种类随着肉鸡生产链逐渐增多。结论开封地区肉鸡产业链沙门菌污染情况依然严重,各个环节均有沙门菌检出,屠宰环节的交叉污染是导致鸡肉产品沙门菌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桐庐县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对桐庐县5个主要开放性农贸市场和2个非开放性超市市场,采集8大类9个品种509份食品,进行6类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509份食品中检出致病菌115株(检出率22.59%),其中溶血性弧菌71株、沙门菌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检出率分别是13.95%、6.09%、2.56%。水产品、猪肉和海产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54.28%、28.70%和26.67%。夏秋季开放性市场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是非开放性市场的3.5倍。结论:水产品、猪肉和海产品是桐庐县主要污染食品;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该县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而且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其次依次为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开放性市场改为非开放性的市场,夏秋季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可以下降72%.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米面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GB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采自江苏省13市的1 412份米面制品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结果 1 412份米面制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1株,检出率为6.4%。其中:沙门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9株,单增李斯特氏菌7株。不同年份熟制米面制品和生制米面制品致病菌总检出率(χ~2=5.79,P<0.05)和沙门菌检出率(χ~2=5.9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金葡菌定量检测结果,熟制米面制品金葡菌超标率为0.39%,生制米面制品超标率为1.04%。结论江苏省米面制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严重。熟制米面制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市售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及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6年山东省监测的1 090份市售水产品样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1 090份水产品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32.29%(352/1 090)。其中,淡水产品的检出率高于海水产品(分别为35.95%和28.60%)。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7.06%(295/10 90),其次为霍乱弧菌5.24%(30/572)和沙门菌3.49%(38/1 090),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低,为1.74%(19/1 090)。淡水甲壳类、淡水螺类是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的水产品种类,检出率分别为44.72%(55/123)、37.74%(20/53)。结论山东省市售水产品中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水产品市场监管及风险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泉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探讨更为快速、敏感和特异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为食品污染物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按福建省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实施方案要求,采集泉州市7类食品共212份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常规致病菌分离培养法和Real-time 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市售食品样品212份,7类食品中共致病菌检出率为8.0%,以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尤其在熟制米面制品中。结论我市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可将常规致病菌分离法与Real-time PCR法进行结合,既可提高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又可缩短时间,提高食品污染物监测敏感性,值得基层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自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预警及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按国标GB/T4789-2003检测程序对4类食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TEC)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空场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于2005~2007年253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3株,总检出率为13.0%(33/253).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2l株.检出率为8.3%(21/253);沙门菌检出5株,检出率2.0%(5/25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4株,检出率为9.1%(4/44);空肠弯曲菌检出2株,检出率7.4%(2/27);STEC 0157:H7检出1株,检出率0.4%(1/253).生畜肉、生禽肉、海水产品、熟肉制品的污染率分别为20.7%(17/82),10.2%(6/59),15.9%(7/44),4.4%(3/68).样品中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结论:自贡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生肉产品和海水产品受到的污染最为严重.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及STEC 0157:H7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2002~2006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和高危食品种类.方法 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控制体系下,2002~2006年采集8个监测点内的7大类市售食品共计2 772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 157:H7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弯曲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2 772份食品样品中,分离出目标菌765株,总检出率33.67%.其中生肉类、水产品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5.31%(536/969)和43.50%(144/331),其次熟肉制品检出率17.57%(71/404).监测的5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各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菌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6.68%和9.15%;O157:H7检出率为0.66%;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高达30.15%;生猪肉、生禽肉中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达14.81%和26.07%.沙门菌经血清学鉴定,分属11个血清群或亚群、29个血清型,并发现陕西省未曾报道过的新血清群和血清型.结论 通过连续5年对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掌握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高危食品及5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沙门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食蔬菜、乳及乳制品、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沙拉等9类样品共3 398件,检出沙门菌300株,检出率8.83%。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沙门菌污染,其中生禽肉、生畜肉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建议政府加大对动物宰杀行业及食品销售渠道的严格管理,尽量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同时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Worldwide, foodborne illnes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consumption of meats and poultry products sold at retail markets. A cross-sectional retail food study was conducted in Bangkok, Thailand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bacterial pathogens on retail food samples. Raw chicken, beef, pork, and chicken eggs were purchased from fresh markets and supermarkets and tested for Salmonella spp., Campylobacter spp., Arcobacter spp., and Enterococcus spp. Suspect bacterial pathogens were isolated by differential culture and Salmonella species were serotyped. A total of 200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50 markets between May and August 2003. Of the 200 samples tested, 121 (61%) were positive for at least one Salmonella spp. serogroup. A total of 175 Salmonella spp. were isolated. The most common serotype was Salmonella Anatum, followed by S. Corvallis and S. Derby. Campylobacter spp. were found in 31 (15.5%) of 200 samples. C. jejuni was isolated from 15% of fresh market chicken samples and 35% of supermarket chicken samples. Arcobacter spp. were isolated from 42 (21%) samples; fresh market chicken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A. butzleri contamination than supermarket chicken. The presence of Enterococcus spp., an indication of fecal contamination, was detected in 188 (94%) samples, including 100% of the beef and pork sources.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retail food contamination in Thailand. In particular, the high prevalence of samples with Arcobacter spp. warrants further study to determine pathogenic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台州市区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本市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对可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对采自市场上的8类食品进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46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201份,平均检出率为43.1%;8类食品中,以贝壳类的污染最严重,其次是散装熟肉制品、生肉类;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4.5%(109/20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3.9%(44/316);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0.8%(34/316);沙门菌检出率为4.4%(14/316);未检出EHEC O157:H7。结论:台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贝壳类、熟肉制品、生肉类是主要污染食品,应加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相关危险因子的研究分析,做好食品安全预警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市售猪肉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的污染状况及Lm分离菌株hly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比较。方法:分离菌株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PCR产物直接测序,对780bp片段作序列分析。结果:市售猪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为1.08%(4/370);分离菌株WLD1和FCY1与国内外14个参考菌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6.4%~98.6%和95.0%-97.2%,而两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仅为95.9%。结论:合肥市市售猪肉中有一定程度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污染,且存在李斯特菌病的可能性和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分离菌株WLD1和FCY1,尤其是FCY1分化程度较高.Lm hly基因核苷酸序列蒡异的距离与地理分布、菌株的样品来源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沈阳市不同类型市场零售肉类大肠埃希菌与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2003年1~12月从沈阳市2个超市,6个农贸市场和10个街边市场,随机采集零售生肉类包括鸡肉、鸭肉、兔肉、猪肉和牛肉样品500份,应用常规方法检测其受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菌(Salmonella serovars)的污染情况,分析不同肉类品种、不同市场类型、不同季节对污染的影响。结果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在鸡肉、鸭肉和兔肉样品中均为100%,牛肉和猪肉样品中分别是89%和85%;沙门菌在鸡肉、鸭肉、兔肉样品中的检出率分别是61%,71%和83%,在猪肉和牛肉中分别是40%和48%。结论超市样品中2种微生物污染率最低,街边市场零售肉类污染率最高,农贸市场样品受污染程度居中。不同肉类以及不同市场类型2种微生物污染程度有明显差异,零售生肉是传播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潜在途径。切实有效的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性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肥市养殖屠宰环节中肉鸡沙门菌的带菌率、血清型分布、抗生素耐药谱分布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情况,为合肥市食品安全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为进一步加强合肥市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7—9月对合肥市10家肉鸡养殖场和14家屠宰户分别采用肛拭法和胴体漂洗法采集45份肉鸡活体和45份肉鸡胴体标本,根据GB/T4789.4—2010对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分析;并采用PCR方法进行复核鉴定;对最终确定的阳性菌株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FGE方法确定其分子分型。结果在45份肉鸡活体样本中未检出沙门菌;45份肉鸡胴体样本中检出12株沙门菌,检出率为26.7%,经PCR复核检测,所分离的12株沙门菌对invA和hilA基因的携带率均为100%;12株沙门菌分为3种血清型,其中9株为印第安纳沙门菌,2株为鼠伤寒沙门菌,1株为肠炎沙门菌;12株沙门菌对实验中所采用的15种抗生素总耐药以及多重耐药菌株数均为10株;12株沙门菌共分出7种PFGE带型,9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共分离出5种不同的PFGE带型;同一血清型的沙门菌分子分型结果,基本位于同一大簇中;相同PFGE带型的菌株,耐药谱非常接近。结论合肥市肉鸡胴体沙门菌检出率高,沙门菌的血清型、药敏性以及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特征,耐药现象严重,相同PFGE带型的菌株,耐药谱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宾馆和饭店污水中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 于2003年1-6月采集宾馆和饭店的327件污水样以及部分居民生活区的176件污水样按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检测沙门菌。结果 宾馆和饭店污水沙门菌阳性率(3.67%)高于居民生活区(0.57%),经确切概率法检验,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宾馆和饭店污水检出沙门菌阳性的有12件,共12株菌,共有4个血清群,9个血清型;居民生活区污水检出沙门菌阳性的有1件,菌株是B群鼠伤寒型沙门菌。宾馆和饭店的327件污水水样中,1—3月沙门菌阳性率(5.47%)高于4-6月(0.79%),经确切概率法检验,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浮市区内宾馆和饭店污水中沙门菌的污染及其对人潜在的致病危险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市售鸡蛋的沙门菌污染情况,为鸡蛋的贮存保鲜和食用提供卫生学方面的参考。方法:采用测试片法和国标方法对鸡蛋蛋壳和蛋内容物中的沙门菌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检测蛋壳表面时,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达到了100%;检测鸡蛋内容物时,用国标方法检测出了6个阳性,而用测试片法则检测出了7个阳性,后者比前者阳性检出率要高出2.5个百分点,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5.7%,阴性符合率高达100%。阳性样品所含的菌落数量,测试片法的检测结果要比国标方法的稍少,但也均能达到80%以上。结论:测试片法可以应用于鸡蛋等食品中沙门菌的检测初筛,可以考虑作为国标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