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万  杨林  王竞 《癌症进展》2003,1(2):103-107
血管内皮抑素(ES)为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诱导其凋亡,发挥抗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ES在肿瘤模型中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无宿主毒性,也未产生抗药性.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ES剂量达到600mg/(m2·d)时,仍未发现最大耐受剂量(MTD).ES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ES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稳态血药浓度(CmaxSS)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ES的清除不随给药剂量、体表面积的变化而变化.Ⅱ期临床开放性研究表明,ES对于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有效.ES皮下给药剂量为60mg/(m2·d)或90mg/(m2·d)时,2例(2/37,5%)患者达微效(MR),23例(23/37,62%)病灶稳定(SD).ES的中位治疗时间为24周,中位随访时间是35周,肿瘤进展中位时间(TTP)是39周.目前尚未见有关ESⅢ期临床报道.ES是非常有前途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提高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根切率和保肛率是一个难题,本研究探讨术前联合放化疗(新辅助治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中的疗效。方法23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术前评价均需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联合放化疗。放疗每周5d,每次200cGy,共4周20次,总剂量4000cGy。化疗的给药方式以放疗期间持续静脉滴注,采用草酸铂(Oxa)130mg/(m2·d1),5-FU500mg/(m2·d1-5),加CF300mg/(m2·d1-5),休息4~6周进行手术。结果15例的病例肿瘤分期降级,施行了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保肛率达65%(15/23),其中82%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论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能使肿瘤降期,切除率增加,提高保肛率,同时副反应轻,患者依顺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多帕菲)联合顺铂(DDP)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疗效、毒副作用及给药方法。方法:将75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3周给药方案组(38例)和周剂量方案组(37例)。3周给药方案组:多帕菲75mg/m2,d1,用药前1d开始用地塞米松(8mg,2次/d)预防过敏反应及液体潴留,连用3d;DDP25mg/m2,d1~d3,21d重复。周剂量方案组:多帕菲35mg/m2,d1、d8、d15,用药前1d开始用地塞米松(8mg,2次/d)预防过敏及液体潴留,连用3d;DDP25mg/m2,d1~d3,28d重复。至少使用2个周期后评价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toprogression,TTP)、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用多帕菲联合DDP治疗NSCLC,3周给药方案组与周剂量方案组有效率、中位TTP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47.3%∶45.9%、8.1个月∶7.8个月和44.7%∶4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2、0.631和0.896;但周剂量方案组毒副作用特别是血液学毒性较3周给药方案组明显降低,两者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86.8%和64.9%,P=0.026。结论:多帕菲联合DDP周剂量给药方案因其疗效较高而毒副作用较低是治疗NSCLC的较好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抑制肝癌移植瘤血管形成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SMMC-7721人肝癌细胞种植于裸鼠右后肢皮下,成瘤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抗VEGF抗体50μg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6次。第4次给药后放疗,6MeV电子线,剂量率4Gy/min。给药结束后2周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检测肿瘤标本VEGF、缺氧诱生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并检测凋亡指数。结果:肝癌移植瘤VEGF中至强阳性表达,HIF-1α也表达中至强阳性,MMP-2弱至中阳性表达。抗VEGF抗体与放疗结合抑制VEGF和HIF-1α表达(P=0.002,P=0.013),放疗或抗体对MMP-2表达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放疗和抗VEGF抗体均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凋亡指数13.62±1.70和14.38±2.70,高于对照组5.18±0.85,P=0.000,放疗和抗VEGF抗体联合的凋亡指数高于单一治疗组,P=0.000。结论:放疗与抗VEGF抗体协同抑制肝癌移植瘤血管形成因子,放疗与抗血管形成剂联合应用是肝癌综合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密度伊立替康(CPT-11)联合LD-FP持续灌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两种方法对38例患者进行研究。每周剂量(A组)21例,3周剂量(B组)17例。A组:CPT-1160 mg/m2,iv,d1、8、15;B组:CPT-11 150 mg/m2iv,d1。两组分别联合5-Fu 300 mg/(m2.d),d1~14,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DDP5 mg/d,d1~5,d8~14,iv;CF100 mg/(m2.d),d1~14,iv。28 d为1周期。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0.0%和23.5%,中位肿瘤进展期(mTTP)均为5个月,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5和14.5个月,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5.0%和76.4%。胆碱能症状、黏膜炎均表现轻微。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分别为9.5%和23.5%,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5.2%。结论两种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无差别,每周方案毒性反应更低,均可作为晚期大肠癌的一线、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周剂量紫杉醇联合低剂量氟脲嘧啶持续滴注及低剂量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晚期食管癌 46例 ,紫杉醇 60mg/(m2 ·week) ,静滴 3小时 ,连用 3周 ;5 -FU 2 0 0mg/(m2 ·d) ,持续滴注 ,连用 2 1天 ;PDD 6mg/(m2 ·d) ,静滴 2小时 ,每周 5天连用 3周 ;以上化疗方案每 4周重复。结果 总有效率 67% ,其中CR 0例 ,PR 31例 ,化疗中主要毒性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 ,神经毒性、过敏反应少 ,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 ,周剂量使用与低剂量 5-FU持续滴注及低剂量PDD联合 ,对晚期食管癌近期效果显著 ,毒性反应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ong JF  Zhang XD  Li J  Di LJ  Jin ML  Shen L 《癌症》2007,26(8):890-894
背景与目的:进展期胰腺癌预后差.吉西他滨可以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吉西他滨联合方案疗效是否优于单药,还存在争议,国内更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比较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40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进展期胰腺癌临床资料,其中吉西他滨单药组15例,吉西他滨剂量为1 000 mg/m2,每周1次,连用7周,休息2周,之后每周1次,连用3周,4周重复;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25例,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1 000 mg/m2,每周1次,连用2周,分别联合:(1)氟尿嘧啶425~600 mg/m2,静脉滴注或持续静脉泵入,d1-5,3周重复;(2)顺铂60~75 mg/m2,分第1、2天,3周重复;(3)奥沙利铂85~130 mg/m2,d1,3周重复;(4)卡培他滨l000 mg/m2,2次/天,d1-14,3周重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期,并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受益反应、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吉西他滨联合组与单药组患者的临床受益反应均得到改善(56.0% vs.46.7%),但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时间、临床受益反应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相似(P>0.05).对Ⅲ~Ⅳ期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吉西他滨联合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单药组(75.0% vs.45.5%),但无统计学意义(P=0.13).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方案与单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相比,疗效、临床受益反应、中位生存时间两组相似.  相似文献   

8.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7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正飞  仲琴  冯永 《中国肿瘤》2005,14(9):614-616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泰索帝)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将75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3周方案组和周剂量方案组,病例数分别为38例和37例.各组化疗药物用法分别为:3周方案组:泰索帝75mg/m2 d1,用药前1d开始用地塞米松(8mg Bid)预防过敏反应及液体潴留,连用3d,顺铂25 mg/m2,d1~3,21d重复;周剂量方案组:泰索帝35 mg/m2 d1,8,15,用药前1d开始用地塞米松(8mg Bid)预防过敏及液体潴留,连用3d,顺铂25 mg/m2,d1~3,28d重复.至少使用2周期后评价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1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泰索帝联合顺铂治疗NSCLC,3周方案组与周剂量方案组有效率、中位TTP、1年生存率分别为47.3%,45.9%;8.1个月,7.8个月;44.7%,4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周剂量方案组毒副作用特别是血液学毒性较3周方案组明显降低,两组中性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86.8%,64.9%(P<0.05).[结论]泰索帝联合顺铂周剂量给药方案疗效较高而毒副作用较低,是治疗NSCLC的较好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内皮抑素治疗人骨肉瘤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内皮抑素(ES)对裸鼠骨肉瘤皮下移植模型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Transwell双室模型观察ES对骨肉瘤细胞9901诱导内皮细胞迁徙的影响;随机将30只骨肉瘤荷瘤裸鼠分为对照组、ES低剂量组[0.75mg(kg·d)-1]和高剂量组[1.5mg(kg·d)-1],瘤体及瘤体周围注射ES,1次/d,连续给药14d,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坏死组织百分比,微血管密度以及细胞增殖和凋亡指数;动物处死前3个小时尾静脉注射EF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组织缺氧及血管标记。结果:ES低剂量组(350ng·ml-1)和高剂量组(700ng·ml-1)对内皮细胞迁徙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平均瘤重明显小于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35.83%和22.92%(P<0.01);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坏死百分比分别为2.40%、4.68%和9.52%(P<0.01),细胞增殖指数(PI)分别为66.44%、46.11%和25.11%(P<0.01),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2.69%、7.58%和11.53%(P<0.01)。激光共聚焦观察ES治疗组绿色荧光量减少,血管稀疏;肿瘤细胞缺氧增加,呈弥漫的强红色。结论:ES可显著地抑制骨肉瘤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迁徙,以及人骨肉瘤的生长和发展,且呈剂量依赖效应,其可能机制为抑制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缺氧和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 结直肠癌的抑瘤及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 结直肠癌细胞(2×10 6 mL -1)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 mg/(kg·d)、中剂量50 mg/(kg·d)、高剂量66.6 mg/(kg·d)和中剂量50 mg/(kg·d)加铁剂1.5 mg/(kg·d)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 mg/(kg·d)、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均在接种5 d后,顺铂采用腹腔注射15 d停药,其余采用灌胃法持续给药15 d,每天1次,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动物.用Steel公式计算肿瘤体积V(mm 3)=0.5 ab 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各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和53.5%;血管计数分别为13±6、31±4、38±5和11±9,生理盐水对照组为49±9;各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P<0.05,P<0.01);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铁剂合用能使抑瘤率增加;在具有抑瘤作用的同时,蒿甲醚还具有明显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协同顺铂(cisplatin,又称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rmh-TNF(150万U/kg)组、DDP(6.15mg/kg)组、联合用药组(DDP+rmh—TNF)。接种肿瘤细胞后12d开始瘤内注射药物3d,RT-PCR法测定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激酶结构域受体(kinase domain region receptor,KDR)、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receptor,MVD)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mteinase-2,MMP-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rmh-TNF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MVD数分别为(24.76&#177;1.28)、(18.95&#177;1.22)、(19.53&#177;1.15)、(10.43&#177;1.05),两单药组的MVD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低于两单药组(P〈0.05)。HIF-1α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71&#177;0.004)、(0.138&#177;0.006)、(0.134&#177;0.006)、(0.095&#177;0.006),两单药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两单药组(P〈0.05)。肿瘤组织中MMP-2蛋白的荧光指数FI值依次为(1.000&#177;0.000)、(0.875&#177;0.020)、(0.848&#177;0.127)、(0.545&#177;0.107),单药组的MMP-2蛋白的(FI)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两单药组(P〈0.05)。单药组VEGF、KDR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表达均低于各单药组(P〈0.05)。结论:rmh—TNF能够增强DDP抗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健择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周和4周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健择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和4周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8例入选病人均为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床上有可测量病灶(根据WHO标准),ECOG评分为0~2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3周方案组(15例):健择给药时间为第1天和第8天,剂量为125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顺铂给药时间为第1天,剂量为75mg/m2,静脉滴注.4周方案组(21例):健择给药时间为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剂量为10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顺铂给药时间为第1天,剂量为75mg/m2或100mg/m2,静脉滴注.结果4周方案组中22例可评价疗效,其中11例PR(50%)、5例SD(22.7%)和6例PD(27.3%);3周方案组中11例可评价疗效,其中5例PR(45.5%)、4例SD(36.4%)和2例PD(18.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4周方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2.7~19.1);3周方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9.1个月(2.7~11.1),两组无显著差异.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等血液学毒性,两组间的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健择是有效的抗肿瘤药物,3周方案与4周方案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去氧氟尿苷+四氢叶酸钙同步放化疗中去氧氟尿苷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最大耐受剂量(MTD).方法 术后病理证实为Ⅱ、Ⅲ期的直肠癌患者16例行盆腔放疗5周(总剂量50 Gy分25次),同步口服去氧氟尿苷+四氢叶酸钙30 mg/(m2·d)化疗,从放疗第1天开始,3次/d,连续服用直至放疗结束.去氧氟尿苷DLT的定义为≥3级的血液学或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结果 16例患者分别人去氧氟尿苷450 mg/(m2·d)组3例、550mg/(m2·d)组6例、650 mg/(m2·d)组7例.550 mg/(m2·d)组出现1例DLT(1例4级腹泻),补充3例后未发现DLT,继而进入650 mg/(m2·d)组.该组中第1例因治疗第3周出现3级腹痛拒绝化疗退出研究,随后入组3例中1例先后出现3级腹痛、腹泻、恶心、乏力和2级发热以及白细胞下降,以后再补充的3例均出现了3级腹泻,试验终止于650 mg/(m2·d)组.16例中12例完成预计的去氧氟尿苷+四氢叶酸钙同步放化疗计划,4例终止或中断放化疗者分别为550 mg/(m2·d)组1例和650mg/(m2·d)组3例.DLT主要表现为3级恶心或呕吐(1人次)、腹泻(4人次)、疲劳(1人次)和腹部绞痛(2人次)以及4级腹泻(1人次).结论 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去氧氟尿苷+四氢叶酸钙同步放化疗时,去氧氟尿苷的最大耐受剂量为550 mg/(m2·d); 恶心或呕吐、腹泻、腹部绞痛和疲劳是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卡培他滨应用于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I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ang Y  Hong MH  Deng MQ  Guo L  Cao KJ  Mo HY  Qiu F  Mai HQ  Chen QY  Sun R  Luo DH  Huang PY 《癌症》2004,23(4):461-466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由特异高表达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P酶)转变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因此在肿瘤细胞内5-FU浓度较高。本试验探讨卡培他滨在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tolerateddose,MTD)。方法:对36例病理诊断为鼻咽癌的放疗患者同时给予不同剂量单药卡培他滨化疗,观察不良反应并随访治疗效果。卡培他滨采用间断服用方法,放疗后开始口服,每天2次,服药14天,然后休息7天,再开始第二疗程化疗,一共2疗程。中位剂量为1600mg·(m2·d)-1,剂量为700~2500mg·(m2·d)-1。放疗剂量66~74Gy(6~7.4周)。结果:2例Ⅲ级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limitingtoxicity,DLT)发生在2300mg·(m2·d)-1剂量组,1例为Ⅲ级腹泻,1例为Ⅲ级手足综合症(hand-footsyndrome,HFS)。结论:鼻咽癌患者对卡培他滨单药化疗联合同期放疗耐受良好,最大耐受剂量为2300mg·(m2·d)-1。我们推荐卡培他滨Ⅱ期临床试验的剂量为1700mg·(m2·d)-1(间断服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卡培他滨应用于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Ⅰ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由特异高表达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 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酶)转变为 5-氟尿嘧啶( 5-fluorouracil,5-FU),因此在肿瘤细胞内 5-FU浓度较高.本试验探讨卡培他滨在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最大耐受剂量( 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方法:对 36例病理诊断为鼻咽癌的放疗患者同时给予不同剂量单药卡培他滨化疗,观察不良反应并随访治疗效果.卡培他滨采用间断服用方法,放疗后开始口服,每天 2次,服药 14天,然后休息 7天,再开始第二疗程化疗 ,一共 2疗程.中位剂量为 1 600 mg· (m2· d)- 1,剂量为 700~ 2 500 mg· (m2· d)- 1.放疗剂量 66~ 74 Gy( 6~ 7.4周).结果: 2例Ⅲ级剂量限制性毒性( dose-limiting toxicity,DLT)发生在 2 300 mg· (m2· d)- 1剂量组, 1例为Ⅲ级腹泻, 1例为Ⅲ级手足综合症( hand-foot syndrome,HFS).结论:鼻咽癌患者对卡培他滨单药化疗联合同期放疗耐受良好,最大耐受剂量为 2 300 mg· (m2· d)- 1.我们推荐卡培他滨Ⅱ期临床试验的剂量为 1 700 mg· (m2· d)- 1(间断服用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PF方案诱导化疗结合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有效剂量及近期疗效.方法:Docetaxel与DDP剂量60 mg/m2,静脉滴入;5-FU初始剂量450 mg/(m2·d),持续120 h静脉灌注,按50 mg/(m2·d)剂量递增,根据剂量递增法则确定其最大耐受剂量(MTD),观察终点为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每位患者行3个周期诱导化疗,每个周期化疗间隔3周,第3个周期化疗后3周给予调强放疗(IMRT)加上同期DDP 80 mg/m2化疗.结果:12例患者共完成了450~550 mg/(m2·d)3个剂量水平共34个周期诱导化疗.在550 mg/(m2·d)剂量水平,1例患者出现3度黏膜反应及4度腹泻的DLT,按既定方案再以此剂量依次治疗3例患者,未再发生DLT,该剂量水平即为MTD.除1例DLT患者停止诱导化疗外,余11例患者均行3个周期诱导化疗,3个周期诱导化疗后总反应率(OR)100%,完全缓解率(CR)64%(7/11).12例患者均完成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未加重同期放化疗的毒副反应.结论:TPF方案在Docetaxel 60 mg/m2、DDP 60 mg/m2剂量前提下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5-FU的 MTD为550 mg/(m2·d),该方案具有较高近期反应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lL-11,吉巨芬)治疗吉西他滨引起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开放性、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按NCI—CTC毒性分级标准对含吉西他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者(即〈100&#215;10^9/L)进行观察治疗,治疗组给予rhlL-1150μg/(kg&#183;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2~14d或至血小板〉100&#215;10^9/L时停药;治疗过程中如血小板≤30&#215;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给予血小板输注。随机选择未使用rhlL-11的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者作为平行对照,观察28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血小板升至≥100&#215;10^9/L中位时间4-四分位数间距为(5.0&#177;3.0)d;而对照组为(9.5&#177;5.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血小板输注次数为2次,对照组为9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rh1L-11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水肿、结膜充血、注射部位红肿、肌肉、关节痛、头痛、心动过速、发热、胸闷等,多为Ⅰ~Ⅱ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hlL-11治疗吉西他滨所致血小板减少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应用吉西他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吉西他滨单药与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2年至2009年收治的45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吉西他滨单药组17例,剂量为1000mg/m2,d1、8,三周为一周期;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28例,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1000mg/m2,d1、8,分别联合:(1)氟尿嘧啶425~600mg/m2,静滴或持续静脉泵入,d1~5;(2)顺铂60~75mg/m2,分3~4d静脉滴入;(3)奥沙利铂85~130mg/m2,d1,静脉滴入;(4)卡培他滨1000mg/m2,每天两次口服,d1~14。21d为一周期。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期,并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受益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吉西他滨联合组及单药组的临床收益率均得到提高,但两组间比较临床受益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相比,疗效、临床受益率、中位生存期均相似。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分泌治疗是否影响乳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雌激素及其拈抗剂对人乳腺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转录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雌二醇(E2)对MCF-7乳腺癌细胞VEGF mRNA表达影响,并检测他莫昔芬(三苯氧胺,TAM)和ICI182780是否可抑制雌激素对VEGF转录的影响。结果:剂量依赖性实验显示E2浓度为1~10nmol/L时,VEGFmRNA表达水平最高,为0.125&#177;0.006-0.112&#177;0.014;时间依赖性实验中E2培养2h内VEGF转录水平明显升高(0.105&#177;0.009),6h达到最大值(0.140&#177;0.024),较未治疗组高1.5倍(P〈0.05)。TAM在浓度为1nmol/L时可轻微促进VEGFmRNA表达(0.061&#177;0.010),但该浓度下与E2共同培养时可抑制E2诱导VEGF产生(0.070&#177;0.001);ICI182780同样可抑制E2诱导VEGF产生(0.068&#177;0.001)。结论:雌激素可促进VEGFmRNA生成,其生成量依赖于雌激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TAM和ICI182780对雌激素诱导VEGFmRNA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提示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在转录水平调节VEOF表达,TAM通过阻遏雌激素诱导VEGF表达抑制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0.
本刊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1)量符号以斜体拉丁和希腊字母表示(pH用正体除外),例如m(质量)、t(时间)、c(浓度)、V(体积)、p(压力)、F(力)等。(2)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例如kg(千克)、m(米)、h(小时)、mol/L(摩尔每升)等。(3)表示人体检验指标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时,一般使用L(升)作为检验组成含量单位的分母。(4)表示用药剂量单位时,不能写成mg/kg/d的形式,应写成mg/(kg&#183;d)或mg&#183;kg-1&#183;d-1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