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用温阳通脉针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装置临时起搏器,温阳通脉针法结合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装置临时起搏器,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两组均治疗10天,分别观察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5.17%,总有效率89.66%,无效率10.34%。对照组治愈率29.03%,总有效率74.19%,无效率25.81%。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温阳通脉针法结合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治疗优于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温阳通脉针法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术后腹胀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探讨温阳通脉针法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术后腹胀的机理。方法:对71例瓣膜性心脏病术后腹胀脾气虚证的病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温阳通脉针法)、治疗组(常规开塞露纳肛),两组均治疗1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无效率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无效率4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通脉针法治疗较纳肛法对瓣膜性心脏病术后腹胀脾气虚证疗效较好,主证改善明显。通过脏腑功能的改善,可促进瓣膜性心脏病术后腹胀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气阴两虚型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西医窦性心动过缓诊断标准和中医气阴两虚证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通脉养心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41%,对照组为42.8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脉养心丸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平均心率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Cox的迷宫手术到现在已有20年多,改良迷宫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远期效果。但改良迷宫术后早期房颤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转复窦性心律后常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对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延长了康复时间,加重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笔者自2009年采用温阳通脉法针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使患者心率,体质快速提高,缩短康复时间,收到了一定效果,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宝丸治疗急性颈髓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外伤性颈髓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根据其病情针对外伤性颈髓损伤给予相应治疗,如营养神经、脱水;合并肺炎者,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微泵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心宝丸鼻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尿常规、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心宝丸治疗急性颈髓损伤后窦性心动过缓疗效显著,与异丙肾上腺素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以"通督治郁针法"为主穴加以辨证配穴对不同中医证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得出该针法对何种中医证型疗效最佳,以期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一种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临床诊疗方案中中医辨证分型得到气郁化火证(19例)、心脾两虚证(13例)、肝肾亏虚证(16例)、痰瘀互结证(12例)四个证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通督治郁针法"为主穴,加以相应证型配穴治疗,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四个证型患者的HAMD、MESSS、ADL评分及四组间疗效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四组HAMD、MESSS、ADL评分均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气郁化火证、肝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与痰瘀互结证的总有效率依次为88.89%、86.67%、69.23%和75.00%;气郁化火证、肝肾亏虚证与心脾两虚证、痰瘀互结证证型间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郁化火证与肝肾亏虚证的组间比较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脾两虚证与痰瘀互结证的比较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治郁针法可以有效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督治郁针法对气郁化火证、肝肾亏虚证的PSD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优于心脾两虚证和痰瘀互结证的PSD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归脾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且对照1组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及睡眠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继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观察调督安神针法对不同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失眠患者按照不同证型分为肝火扰心组和心脾两虚组,每组各39例。全部患者接受调督安神针法治疗,下午3点到5点针刺,留针20 min,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疗效、PSQI总积分及单项积分上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SQI总积分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脾两虚组治疗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PSQI单项积分上优于肝火扰心组(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对心脾两虚型和肝火扰心型失眠均有确切疗效,针对不同证型需优化针刺组方与手法。  相似文献   

9.
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气阴两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养心通脉方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16%,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1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4.31%,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养心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心脾两虚型的效果。方法: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稳心颗粒口服,观察组49例给予温阳益气养心方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心电图室性早搏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养心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能够有效降低心电图室性早搏总数,消除症状体征,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温阳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脾两虚痰瘀水停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1日-2016年10月30日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脾两虚,痰瘀水停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利水汤,每日1次,保留灌肠。观察患者BNP和LVEF,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治疗显效率(72.00%VS 42.00%)和总有效率(96.00%VS72.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力衰竭治疗显效率(66.00%VS 40.00%)和总有效率(94.00%VS 74.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BNP水平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NP水平与LVEF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阳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脾两虚痰瘀水停症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山西中医》2011,27(11):13-14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服用益气温阳活血中药,对照组给予心宝丸治疗。服药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心动过缓疗效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温阳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姚艳玲  胡珊  刘昊  王丽芬 《吉林中医药》2020,40(12):1605-1608
目的探讨改良督灸联合归脾汤能否提高心脾两虚不寐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1例心脾两虚不寐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予临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片,B组早晚口服归脾汤,C组在归脾汤组的基础上增加改良督灸(心俞至胃俞),疗程均为30 d。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睡眠质量均得到了改善(P< 0.05);B组和C组患者心脾两虚的中医证候症状均得到了改善(P<0.05)。1个月后随访时:C组有效率(81.5%)高于A组,P<0.05;C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B组中医证候与治疗前比较,P<0.05;C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改良督灸联合归脾汤提高了心脾两虚不寐患者的远期疗效,可有效持久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中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治疗郁病心脾两虚型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心理科就诊的郁病心脾两虚型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设计,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逍遥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0周、1周、2周、4周、8周后评定中医证候疗效、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比较评分变化的情况,观察其疗效。8周后对两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8周后依据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HAMD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实验组总有效率91.53%;对照组总有效率80.92%。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之间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归脾汤加味用于治疗郁病心脾两虚型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额三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湖北荆州市中医药针灸门诊就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额三针"治疗,对照组给予"额三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并保持随访。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分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有效率7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4.545,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额三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额三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灵龟八法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B组采用单纯灵龟八法针法治疗,C组采用单纯常规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6.7%,B组为86.7%,C组为83.3%,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及治疗后2星期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及治疗后2星期PSQI评分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2星期PSQI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是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传统中药汤剂辨证加减治疗气阴两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阳上亢证、痰热扰心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张明雪教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统计分析生脉饮、归脾汤、天麻钩藤饮和温胆汤分别治疗气阴两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阳上亢证和痰热扰心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0.83%,气阴两虚、心脾两虚、肝阳上亢、痰热扰心各证型有效率分别为73.34%、80%、76.66%、93.33%,各证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主要伴随症状治疗后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辨证采用生脉饮、归脾汤、天麻钩藤饮和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加味定心汤治疗室性早搏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定心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辨证为心脾两虚兼有血瘀证的室性早搏患者76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加味定心汤治疗,对照组进行原发病基础治疗2,组均30d为1个疗程。结果:(1)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5%,优于对照组76.7%,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2组室性早搏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9.1%,稍高于对照组73.3%,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定心汤治疗心脾两虚兼有血瘀证的室性早搏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早搏次数且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我院脑病门诊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李嵩岩  李良 《河北中医》2012,34(3):346-347,363
目的观察益心升率方治疗阳气亏虚型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阳气亏虚型窦性心动过缓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益心升率方,对照组21例予特布他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疗效指数、平均即刻心率、24 h总心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和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益心升率方治疗阳气亏虚型窦性心动过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