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lower limbs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LAOD)介入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1~12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LAOD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对LAOD的诊断标准,应用血压脉搏测量装置检测CAVI和ABI作为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及随访的指标。结果 CAVI和ABI在介入治疗后和治疗前分别为(5.20±2.85)、(6.65±2.78)(P<0.05);(0.35±0.18)、(0.85±0.13)(P﹤0.05)。介入治疗前CAVI与ABI相关分析显示呈正相关(r=0.648,P<0.05),介入治疗后CAVI与AB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AVI和ABI测定在LAOD介入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后疗效评价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和踝臂指数(ABI)在健康人群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人群中血管早期病变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方法随机选择心内科住院的11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或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因素者入选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系同期在该科住院血压正常患者100例,采用VS-1000型血压脉搏测量仪检测210例患者的CAVI和ABI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采用HP-SONO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组CAV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I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左右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血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相关性分析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组CAVI与LVEF呈正相关(r=0.612,P<0.05),ABI与CAVI呈负相关(r=-0.697,P<0.001)。健康组上述各指标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压的变化对动脉硬化的发病有一定影响,而CAVI...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健康维护,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应从血管病变的早期抓起,探讨降压治疗对血管健康维护的重要性。方法研究人群为我院2007~2010年以来的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在12个月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治疗前后进行血压监测[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僵硬系数(β),同时常规检测心电图、肾功、血脂、血糖等指标变化。并按照不同年龄段分组(共5组,分别为<40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后SBP和DBP显著下降(P<0.001),PP缩小(P<0.001),血脂、血糖、肾功均无明显变化。PWV减慢(P<0.001)、CAVI下降(P<0.05)、ABI升高(P<0.05)、IMT变薄(P<0.05),β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血管健康维护,从各个年龄组统计指标来看,降压治疗能够改善动脉功能,防治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世居于海拔在2 260米高原地区健康人群的影响因素.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长期有氧运动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各30例经常参加有氧运动的高原地区(海拔≥2 260 m)健康老年人,分为运动组与非运动组,应用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肱动脉-踝动脉(baPWV)和踝臂指数(ABI),分析运动前后的踝臂指数变化与PWV和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长期坚持运动可使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运动组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均低于缺乏运动组(P<0.05),反映动脉硬化指数的baPWV 和 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原地区参加有氧运动的健康人群较未参加有氧运动患者的PWV明显减低.因此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原地区老年人血管僵硬度,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心-踝血管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在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僵硬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入选1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6例受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9例,其中男性36名,女性83名,平均年龄(55.71±6.84)岁(范围35~76岁);正常对照组106例,其中男性32名,女性74例,平均年龄(55.32±9.24)岁(范围40~76岁).应用血压脉搏测量装置测定上述人群的左侧CAVI(L-CAVI)和右侧CAVI(R-CAVI),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年龄、性别和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而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blood pressure,MBP)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在高血压组明显升高(均为P<0.001).高血压组双侧CAV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R-CAVI:8.13±1.13比7.48±0.92,P<0.001;L-CAVI:8.07±1.09比7.51±0.91,P<0.001).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组中双侧CAVI仅与PP相关﹙左侧R=0.316,P<0.05,右侧R=0.24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论高血压组还是正常对照组,年龄是影响CAVI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明显增大,CAVI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改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冠心病(CHD)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疑诊CH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CHD组按照SYNTAX评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评定,分为轻、中、重组。测量所有受检者的ABI及CAVI值。比较各组ABI、CAVI值的差异。结果与非CHD组比较,CHD组ABI数值较低,CAVI数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病变组比较,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ABI数值较低,CAVI数值较高(P<0.05);与中度病变组比较,重度病变组ABI数值较低,CAVI数值较高(P<0.05)。结论 ABI、CAVI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其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踝血管指数(CAVI)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入选体检男性375人,分为对照组(n=233)和高血压组(n=142).应用动脉僵硬度自动检测装置测定CAVI,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分别应用腹主动脉CTA、直接眼底镜检测腹主动脉及眼底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高血压患者CAV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8.15±1.15 vs.7.66±1.00,P< 0.001).腹主动脉硬化、眼底动脉硬化组CAV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8.59±0.52 vs.7.74±0.98,P<0.001;8.38±0.86 vs.7.60±0.95,P<0.001).总体人群中,CAVI与年龄、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呈显著相关性(r=0.578、0.480、0.236、0.115、0.249、0.131、0.226,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HbA1c是CAVI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08,P< 0.001;β=0.189,P=0.010).结论 高血压患者CAVI水平明显升高,CAVI是高血压患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良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人群的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影响因素.方法 总共搜集了1 110个广州常住人口的体检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脉压差、心率、血糖、血脂、体质指数(BMI)、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以及CAVI等,将男女各分为5个年龄段(分别是<30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结果 男女组间年龄和脉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血糖、BMI、心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ABI及CAVI 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管是男性组还是女性组,年龄 (P<0.001)和BMI(P<0.001)是CAVI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在女性组中脉压(PP)(P<0.001)、TG(P=0.003)和ABI(P=0.009)也是CAVI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和BMI是CAVI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控制体重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病人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病人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的改变及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68例冠心病病人(冠心病组)和49例非冠心病病人(血管正常组)进行PWV、ABI检测,分析冠心病病人的PWV、ABI变化特征,并与血管正常组对照.结果 与血管正常组比较,冠心病组PWV值升高,ABI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81.179、22.969,q=5.354~20.437,P<0.01).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PWV值显著增高,ABI值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q=3.564~10.784,P<0.05、0.01).结论 PWV、ABI可作为冠心病病人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两者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血管超声与动脉硬化检测指标踝臂指数(ABI)和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市第二医院进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320例患者,依据病变情况分为3组(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比较各组间动脉硬化检查指标ABI和CAVI的差异,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间AB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肢动脉病变与ABI呈负相关,而与CAVI呈正相关(P=0.00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糖尿病、脉压差是影响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和CAVI可以作为筛查血管闭塞和动脉硬化的可靠指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6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和介入治疗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PCI组(50例)和对照组(33例)进行临床资料的比较,应用CAVI和LVEF作为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及随访的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CAVI在PCI治疗后降低[(8.20±2.85)vs(6.65±2.78),P〈0.05];LVEF在PCI后升高,为48.20%±15.86%vs56.65%±10.56%(P﹤0.05)。相关分析显示,PCI治疗前CAVI与LVEF呈负相关(r=-0.216,P〈0.05)。PCI治疗后CAVI与LVEF呈负相关(r=-0.432,P〈0.05)。结论 CAVI和LVEF测定在PCI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后疗效评价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血管性疾病患者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冠心病患者63例,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对照组(35例)及HHcv组(28例)。应用动脉僵硬度自动检测装置测定CAVI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指标。结果HHcy组CAVI、颈一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显著高于对照组(9.59±2.47VS.7.77+1.86,P=0.002;13.54+3.28VS.10.63_+2.65,P〈0.001)。63例患者中血浆Hey与年龄、CFPWV、CAVl分别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7,0.331,0.417;P均〈0.05)。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Hcv与CFPWV、CAVI仍呈正相关(r=0.260及0-316.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v是CAVI的独立影响因素(β=0.447,P=0.013)。结论HHcv患者CAVI水平显著升高,提示Hcv参与了动脉僵硬度的发生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行为方式对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CVD)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382例体检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患病状况等基本情况,饮食、吸烟、饮酒、坚持锻炼状况、精神紧张状况及熬夜状况等行为方式资料,检测CAVI,根据CAVI值将体检对象分为CAVI正常组(CAVI<9 m/s)、CAVI异常组(CAVI≥9 m/s),行一般情况比较,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AVI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性别,收缩压,高血压患病、吸烟、坚持锻炼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和吸烟为CAV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87(1.136~1.240)、3.845(1.836~8.052),P<0.01].结论 吸烟会增加CAVI异常的风险,并进一步促进动脉硬化和CVD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体温低外循环(CPB)麻醉深度监测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8例择期换瓣手术,分别于CPB前(T1);降温到33℃(T2);稳定低温期(T3);复温到33℃(T4);停CPB后30分钟(T5)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结果 温度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下降,麻醉深度加深,其相关性良好(P<0.01)。AAI在T4时点(复温到33℃)明显高于其它各时点。AAI的变异系数和变化率都明显高于BIS(P<0.01)。结论 AAI虽然比BIS更灵敏,但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准确反映麻醉深度的变化;BIS监测麻醉深度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对心踝血管指数(CAVI)早期筛查动脉硬化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探讨,旨在寻求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有价值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229例同时行CAVI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体检人群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VI增高和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VI对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显示CAVI预测动脉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最佳界值为8.1;将年龄分组后,在40~49岁年龄组CAVI阳性率高于颈动脉超声(P<0.05);在<40岁以及>50岁年龄组,二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VI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指标,适用于在发生动脉硬化的早期或对于危险人群进行筛查;CAVI达8.1以上时就可能已有血管功能改变发生,应予 以足够重视,将有利于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预防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