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瓷正畸托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正畸矫治的对象有不少是成人 ,而且多为女性 ,故要求矫治置更加美观。陶瓷托槽能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且耐用而不易变形 ,有利于临床医生的正畸矫治 ,是成人正畸矫治的理想托槽[1] 。陶瓷托槽自 196 6年问世以来 ,深得成人错患者和正畸医生的广泛喜爱 ,逐渐风行 ,已成为国外正畸矫治中必不可少的器材 ,而国内尚未见引进和使用该类托槽的报道。现将陶瓷托槽的种类、物理性能、粘结强度、去除粘结技术和托槽重复使用等有关内容 ,简要综述如下。一、陶瓷托槽的种类目前 ,制作陶瓷托槽的主要材料均为氧化铝。根据其制作方法的不同 ,可分为单…  相似文献   

2.
34例成人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正畸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正畸要求以及效果.方法将近5年来完成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的34例成人患者的年龄、求治动机、矫治方法及满意度分别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矫治动机以改善美观为主(70.59%),矫治方法以不拔牙矫治占多数(55.88%),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基本一致.结论成人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应根据成人的要求以及具体情况制定矫治计划.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成人正畸患者逐渐增多。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上,成人正畸治疗都不同于儿童正畸治疗。成年人的口腔问题更加复杂,其身体、心理状况也与儿童迥异,因此成人正畸治疗过程需要更缜密的分析设计、更灵活的实施方案、更多面的合作以及更合理的预期。多学科联合矫治是成人正畸的突出特征,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以及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成人正畸理念和技术的革新,治疗范围和效果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同时也使正畸医生面临更大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三维数字化正畸软件OrthoRx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发适用于全透明隐形矫治技术的专用正畸软件平台,并进行错畸形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方法:由正畸医生与软件工程师共同合作研发三维数字化正畸软件OrthoRx.临床选取隐形矫治适应证病例30 例,临床取硅橡胶印模,由恒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牙颌模型的三维重建、生成三维数字化数据,正畸医生在OrthoRx上进行模拟矫治和制定矫治方案,由公司生产制作全透明隐形矫治器,医生使用隐形矫治技术对患者进行矫治.结果:成功研发出专用于隐形矫治技术的三维数字化正畸软件OrthoRx.以此为平台使用隐形矫治技术对患者进行矫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透明隐形矫治技术专用正畸软件OrthoRx,可应用于错畸形的辅助分析诊断,可视化模拟正畸矫治过程,制定矫治计划等.  相似文献   

5.
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畸过程中,怎样取得患者的合作直接关系到能否开展治疗和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几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护理,浅谈一些认识。一、正畸治疗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1-害怕心理:临床正畸对象大多为儿童青少年,因为这个年龄阶段是错牙合畸形矫治的最佳时期,但正畸往往是家长的愿望,少儿因年幼缺乏治疗主动性,而且矫正多半需要拔牙,患者听说需要拔牙,就会产生害怕心理。对这类患者必须首先向他们讲明道理,医护人员态度要和蔼可亲,使他们乐意接受治疗。2-疑虑心理:多见于较严重的牙列不齐、上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Ⅲ类错患者的正畸要求以及效果。方法将近5年来完成的安氏Ⅲ类错的34例成人患者的年龄、求治动机、矫治方法及满意度分别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矫治动机以改善美观为主(70.59%),矫治方法以不拔牙矫治占多数(55.88%),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基本一致。结论成人安氏Ⅲ类错患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应根据成人的要求以及具体情况制定矫治计划。  相似文献   

7.
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的误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施捷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2005,12(3):140-142
随着成人正畸患者的不断增加,正畸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成人牙周病患者。牙周病患者因为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常会导致前牙唇向移位、散开,出现间隙,并形成创伤,进一步加剧牙周组织的丧失,最终导致患牙的脱落。同时前牙的形态和位置直接影响患者的美观,患者具有强烈的主观要求,希望能够得到治疗。为牙周病导致牙齿病理性移位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是广大正畸医生的任务和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对牙周病以及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正畸医生在对成人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理解,甚至是错误的概念。这些错…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成人正畸治疗后满意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用口腔状况对日常生活影响(dental impact on daily living,DIDL)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来评估正畸后满意度和患者的心理特点。结果 27.0%的受试者完全满意,不满意的为11.5%。外倾性得分与总体满意度正相关。神经质得分与总体满意度、舒适度满意度、整体性能满意度呈负相关。结论 年龄、性别、矫正时间、拔牙与否对正畸治疗后满意度无影响。人格与满意度有相关性,互相之间相互影响。神经质得分高的正畸治疗患者常常对矫治结果满意度低。外倾性得分高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崔芳  梁炜 《口腔正畸学》2006,13(2):85-85
舌侧正畸技术将托槽巧妙的隐藏在牙齿的舌侧面,满足了成人患者因职业和社交活动的需要而提出的“美观正畸”、“隐形正畸”的要求。与唇侧正畸相比,舌侧正畸同样可获得高质量的矫治效果,临床上使用舌侧矫治器的患者日益增多。为配合医生开展此项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具体介绍了临床粘接舌侧矫治器中的护理配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总结了粘接舌侧矫治器过程中的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R.G.  Alexander  丁云 《口腔正畸学》2009,16(2):114-120
1944年MiloHellman医生曾经这样阐述“保持正畸治疗后的长期稳定性是非常困难的,至今为止对于导致矫治复发的因素尚不十分明了。”至上周为止我开业已经30年了,在此期间治疗过各种错袷畸形,正畸患者多达11,000人次,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资料。我本人对正畸矫治后长期稳定性的研究表明,正畸矫治后可以保持其矫治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成人正畸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成人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正畸治疗复诊患者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8~45岁,其中男90名,女310名。采用"口腔健康状况对日常行为影响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正畸治疗对日常生活中进食、清洁、微笑的影响较大,疗程越长对患者工作学习的影响越大(P〈0.05);正畸治疗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人患者影响不同,女性患者认为对口腔卫生的护理更费时间,而男性则认为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更明显(P〈0.05);年轻患者(小于25岁)认为佩戴矫治器对日常生活中微笑的影响更显著(P〈0.05)。结论:正畸治疗影响成人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矫治初期、长疗程中表现更为明显;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成人患者对正畸治疗影响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感受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6例成人前牙反畸形正畸矫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此类病例正畸矫治适应证、矫治设计、矫治方法等。结果16例成人正畸患者经5个月至1年半的治疗,牙列排齐,反解除,覆覆盖正常,面型改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成人前牙反的正畸矫治,只要掌握其适应证,设计合理,通过固定正畸技术矫治,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霍伶俐  彭静 《口腔医学》2015,35(8):654-657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正畸治疗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回访2006年结束正畸治疗的患者128例,对性别、患者依从性、牙根位置颊舌向、矫治结束时年龄、牙槽骨高度和牙周膜炎症、矫治结束后医生对患者的管理、保持器类型、矫治结束时的咬合关系、矫治结束时的牙根情况,以及矫治时间1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把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显示3个因素相关:矫治结束后医生对患者的管理(OR=7.77)、矫治结束时的咬合关系(OR=4.54)、患者依从性(OR=3.53)。结论 矫治结束后医生对患者合理管理、矫治结束时咬合关系稳定、患者依从性好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香港地区青少年正畸治疗配合程度的多因素分析。方法:使用正畸治疗配合性评价表和临床调查问卷,评价各项影响因素对患者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动要求进行正畸治疗和牙颌畸形严重的患者是不按时复诊,口腔卫生情况差及矫治装置破坏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可通过加强患者主动要求正畸治疗的求诊意识和医患之间沟通的应对措施,提高青少年正畸治疗的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5.
疼痛是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最常见症状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疼痛已经成为患者中断正畸治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随着患者对治疗舒适度要求的增加,如何监测正畸疼痛,如何减轻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成为正畸医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正畸过程中产生的疼痛特点以及临床上正畸疼痛的控制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刘玮玮  马俊青 《口腔医学》2022,42(11):1011-1014
目的 通过分析锥形束CT(cone beam CT, CBCT)比较成人和青少年安氏Ⅰ类正畸患者经减数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槽嵴高度,探究减数治疗对成人及青少年安氏Ⅰ类患者牙槽骨高度的影响及差异。方法 研究纳入成人和青少年安氏Ⅰ类拔牙正畸患者共40例(成人20例,青少年20例),均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通过术前及术后CBCT分别对青少年及成人患者的20颗牙颊、舌侧牙槽嵴高度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 在测量的3 200个根面中,成人在正畸治疗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降低明显;成人矫治前有210个根面骨开裂,拔牙矫治术后为477个,青少年矫治前骨开裂有14个,拔牙矫治术后为40个。结论 正畸拔牙矫治将导致成年患者牙弓前部牙槽骨高度降低,而青少年组拔牙矫治前后各区段牙槽骨高度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查对比分析成人骨性反he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前后的主要口咀嚼肌肌电,揭示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20名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he患者,利用肌电图仪测试治疗前后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在功能活动中肌电变化结果: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对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的功能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咬肌的功能影响最明显:结论: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he.咀嚼肌的异常肌张力多数得到纠正,但咀嚼肌的功能未能得到满意的恢复,咀嚼肌的功能恢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还需要较长的功能锻炼恢复期。  相似文献   

18.
在正畸治疗发展进程中,尽管早期的正畸学者,如Kingsley(1880年)、Case(1921年)等曾分别报道个别的成人正畸病例,但正畸治疗对象主要是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对成人正畸治疗的重视和迅速拓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咎其原因,一方面是近30年基础研究对非生长期牙移动及骨重建的认识更深入,矫治技术更科学、精细,矫治材料不断更新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成年人面对社交压力,在经济条件改善和生活稳定后有条件弥补过去未能治疗的遗憾.  相似文献   

19.
口腔正畸治疗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矫治的设计及医生的操作技巧,粘接剂的粘接性能也非常关键。良好的粘接是矫治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对粘接剂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常见的口腔正畸粘接剂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胎畸形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致病因素之一,正畸门诊中,因矫治前或矫治后"关节不适"或被颢下颌关节科诊断为TMD而转诊的成人患者十分常见,是成人正畸治疗中不可回避且应十分注意和必须慎重处置的临床问题.TMD也是口颌系统多发病,2003年,学者们对至少17个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有41%的人有至少1项TMD症状,平均56%的人存在至少1项TMD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