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楂叶抗大鼠PMN呼吸爆发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研究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呼吸爆发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对不同种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的各指纹峰进行抗大鼠PMN呼吸爆发药效实验,建立各指纹峰峰面积与药效之间关系(峰效关系)的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化学计量学、计算机编程与模拟等手段将山楂叶的HPLC指纹图谱翻译成生物活性指纹图谱(包括药效指纹图谱和效价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了山楂叶抗大鼠PMN呼吸爆发谱效关系,利用该关系对14个山楂叶样品进行活性预测,其预测值与实际值呈显著正相关,r=0.968(P<0.01)。结论:建立了一种融化学分析与生物活性评价为一体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不同种质山楂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10种不同种质山楂叶样品进行测定。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利用SPSS及SIMCA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10种不同种质山楂叶药材的指纹图谱共检出17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果在0.90以上,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样品可分为4类。结论可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不同种质山楂叶药材,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婧  李响  周芸  潘海峰 《中草药》2018,49(6):1385-1389
目的研究山楂叶不同提取部位指纹图谱与其降低血瘀大鼠全血黏度的相关性,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山楂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MATLAB软件的逐步后退分析方法,计算指纹图谱共有峰(X)与全血黏度药效值(Y)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指纹图谱共有峰有32个,其中X_9、X_(10)、X_(11)、X_(13)、X_(14)、X_(15)、X_(17)、X_(19)、X_(27)、X_(29)和Y具有相关性,组成功效成分组;X_(10)、X_(11)、X_(13)、X_(19)、X_(29)与Y呈负相关,有可能是活性单体成分,其中X_(14)为牡荆素葡萄糖苷,X_(17)为牡荆素,X_(19)为芦丁。结论利用MATLAB统计软件计算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山楂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银杏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银杏叶的合理采收及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法,0.5%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建立18批不同产地或不同采收期的银杏叶的指纹图谱,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银杏叶样品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并对指纹图谱峰面积与抗氧化活性数据进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银杏叶的共有模式指纹图谱中标定了31个共有峰,有16批样品与共有模式之间相似度大于0.9。18批银杏叶样品对O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0.269~0.725 mg/ml范围内;不同采收期的样品,其指纹图谱总峰面积与抗氧化活性大小一致。结论研究对银杏叶同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与生物活性测定,可为银杏叶的采收及品质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姚兰  焦安妮  冯琳琳  于敏  张晶  焦连庆 《中草药》2018,49(20):4838-484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10批次大叶冬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初步揭示大叶冬青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HPLC法测定了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建立酶-底物反应体系,对不同批次的大叶冬青药材的XOD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基于谱效关系,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氧嗪酸钾诱导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以及肝组织中尿酸(UC)、XOD水平变化。结果 10批次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15个特征峰,其中峰11(苦丁茶冬青皂苷E)、14(苦丁冬青皂苷F)与XOD抑制作用呈中等程度相关,峰5(未鉴定)、6(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7(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大叶冬青皂苷C)、13(大叶冬青皂苷D)相关性最强。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峰9(大叶冬青皂苷H)的量在大叶冬青药材质量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UC和XOD水平,抑制肝组织中XOD活性,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10批不同产地的大叶冬青药材对XOD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PLC指纹图谱显示出7个共有峰对应的化合物与该药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谱效整合指纹图谱的药物体外生物活性与体内活性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化学发光检测器(HPLC-DAD-CL)平台,建立9个不同产地山楂叶在线清除过氧化氢( H2O2)的活性整合指纹图谱,结合白藜芦醇清除H2O2的量效关系曲线方程,以1μg白藜芦醇的药效为一个效价单位,计算各指纹峰的效价值,用各指纹峰的效价值之和表示山楂叶提取物体外清除过氧化氢的总活性;130只小鼠随机分为13组,模型组与给药组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放入装有钠石灰的广口瓶中,密闭瓶口,考察缺氧状态下小鼠耐氧存活时间,计算山楂叶对心肌缺血小鼠的保护作用;对上述山楂叶抗氧化的体内外实验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并采用药典方法测定了不同产地山楂叶总黄酮含量对上述结果进行佐证.结果:不同产地山楂叶基于HPLC-CL化学发光体系的体外清除H2O2的的总活性与其体内活性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组已建立的在线活性筛选技术检测结果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本研究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西洋参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不同产地西洋参叶的HPLC图谱。结果:确立了西洋参叶指纹图谱测定的色谱条件和参数,选定13个共有峰。结论:为西洋参叶的鉴别和品质评价、资源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兵  刘艳  田吉  李春红  杨世艳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2682-2689
研究中药质量评价中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结合的考察模式,以中药鱼腥草为研究对象,以绿原酸为参照物建立鱼腥草HPLC指纹图谱及其与其余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该7个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建立了鱼腥草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7个共有峰,20批鱼腥草的相似度在0.912~0.991。20批鱼腥草中7个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一测多评结合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模式在鱼腥草中得到验证,有望成为适合中药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9.
肖云芝  于超  刘朝勇  万露  徐平华  韩晋  袁海龙 《中草药》2014,45(17):2506-2510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鳖甲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揭示鳖甲药材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药效成分组"。方法 HPLC-DAD法测定了12个产地鳖甲药材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进行评价,建立了共有模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LX-2肝星状细胞为模型研究其对肝细胞的抑制效果,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 12个产地鳖甲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7个特征共有峰,其中峰2、5与LX-2肝星状细胞抑制效果(A值)的相关性呈现中等程度相关,峰4的相关性最强。由PCA可知,峰4的量对鳖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结论 12个产地鳖甲药材对LX-2肝星状细胞均有抑制作用,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纤维化作用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控制鳖甲药材内在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西洋参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不同产地西洋参叶的HPLC图谱。结果:确立了西洋参叶指纹图谱测定的色谱条件和参数,选定13个共有峰。结论:为西洋参叶的鉴别和品质评价、资源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紫苏叶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为紫苏叶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按照含挥发油类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要求,制备17批紫苏叶饮片标准汤剂,考察紫苏叶标准汤剂挥发油转移率、出膏率及pH值,并建立紫苏叶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紫苏叶标准汤剂的出膏率范围为14.50%-24.80%,挥发油转移率范围为62.50%-100.00%;pH值范围为4.70-5.25。17批紫苏叶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其中共有峰7个,指认3个并对这3个峰进行初步定量分析,探讨适合紫苏叶标准汤剂的定量指标成分。结论 建立的紫苏叶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可为紫苏叶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在紫苏叶标准汤剂中,除了计算挥发油的转移率,亦可同时将迷迭香酸等作为其定量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罗布麻叶的HPLC指纹图谱,用以控制罗布麻叶的内在质量,并对罗布麻叶药材与其混淆品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据此对不同种属的药材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的罗布麻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罗布麻叶(红麻叶)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指纹峰,与白麻属样品图谱之间呈显著差异,可以依此鉴别.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可以用作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大孔树脂纯化山楂叶提取物的工艺考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山楂叶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金丝桃苷为指标,考察了上样量、洗脱溶剂的浓度及用量、树脂重复使用次数、再生后吸附力的恢复等。【结果】选择D101大孔树脂,上样量为树脂体积:生药=1:0.5g(v/w),洗脱溶剂4倍量为70%乙醇。[结论]工艺经济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纯化山楂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吴茱萸药材HPLC定量指纹图谱,为其基原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针对29批3种基原吴茱萸药材,建立吴茱萸HPLC定量指纹图谱,并通过HPLC-ESI-MS技术对指纹图谱中的色谱峰进行鉴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相似度,同时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3种基原吴茱萸药材进行区分,并对吴茱萸中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吴茱萸药材的HPLC定量指纹图谱,标定13个共有峰,并通过液质联用进行了共有峰的鉴定。聚类分析和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实现了3种吴茱萸基原药材的鉴别。3种基原吴茱萸药材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和水仙苷4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通过吴茱萸HPLC定量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不同基原的吴茱萸药材的有效区分,为吴茱萸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付小梅  孙菡  刘婧  裴建国  吴志瑰  黄潇 《中草药》2018,49(19):4653-4661
目的建立栀子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栀子及其主要混淆品(水栀子、大红栀子)的指纹图谱,并通过HPLC-ESI-MS对指纹图谱中的色谱峰进行鉴定。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样品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获得了栀子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17个,鉴定出15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能将22批栀子类药材区分为栀子、水栀子、大红栀子。结论栀子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识别为栀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桑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主流桑树品种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品种对桑叶化学成分累积的影响。方法建立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对16批样品共有峰峰面积进行聚类。结果不同品种桑叶相似度均大于0.90,但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相同基原不同品种的桑叶被聚类到了不同类别中。结论桑叶中化学成分的累积与品种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小叶榕叶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志坚  戴臻  李书渊 《中药材》2008,31(10):1485-1489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叶榕叶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为鉴定小叶榕药材提供依据。方法:以异牡荆苷为对照品,测定不同产地的10个样品以及不同采收期的12个样品的色谱图谱。结果:小叶榕叶中所含成分的各色谱峰均得到了有效的分离,在指纹图谱中共有峰有17个,能有效的用于鉴定小叶榕叶,并区别于易混淆品种垂叶榕叶。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征性及专属性,可以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小叶榕叶药材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