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利用理论对接方法 对栀子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可能活性进行虚拟评价.方法 选取6个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收集现有常见靶标的晶体结构,利用Schrodinger软件进行计算,以分级标准评价选择性.结果 环烯醚萜类的选择性靶标涉及癌症、炎症、肺结核、阿尔茨海默痴、痴呆、糖尿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高血压、自身免疫疾病、抑郁症、疟疾等疾病.糖基对于环烯醚萜类的作用具有重要影响,饱和五元环对于提高选择性具有较人意义.结论 虚拟评价发现的环烯醚萜苷的活性作用与报道的实验结果 吻合较好,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大的实用性,本研究为利用理论手段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黄芩抗氧化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黄芩(Scutellaria radix)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体外二苯代苦味酰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从黄芩中分离鉴定了4个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黄芩苷元,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和5,7,2,′6′-四羟基黄酮,其中黄芩苷元(化合物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50%时的浓度(IC50)为19μmol/L。结论黄芩苷元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是黄芩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然界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大类化合物,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多为次生代谢产物,除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外,大部分与糖结合以苷的形式存在。药理和临床试验表明:芦丁、葛根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有益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大豆异黄酮、金雀异黄素等化合物均有雌性激素样作用,黄芩素和黄芩苷等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另外在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祛痰等方面均有相应的黄酮类化合物存在[1]。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因此,针对该类化合物定量分析的研究报道很多,如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4.
黄芩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其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的黄酮类成分黄芩苷与黄芩素具有广泛的临床疗效。为探索黄芩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吸收、代谢的机理及黄芩素与黄芩苷在体内外的相互转化进程,帮助含黄芩成方制剂的开发利用,本文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了黄芩苷为复原型前体药物,黄芩素是黄芩中真正起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且黄芩素的口服及外用的吸收情况均好于黄芩苷,阐明了黄芩素与黄芩苷在体内的相互转化过程,并且总结出黄芩素的提取制备方法,以期认清黄芩中中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黄芩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网络对接技术探究小柴胡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建立小柴胡汤-体内作用靶标-疾病的网络作用关系图。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对小柴胡汤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预测小柴胡汤方剂抗抑郁的体内作用靶标,并通过网络对接技术明晰和验证成分与靶标的结合位点,可视化成分-靶标-疾病及结合过程。阐明小柴胡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结果 通过文献和数据库检索初步确定黄芩苷和黄芩素两个入血成分在体内的行为良好,具有成为有效成分的可能。经过分子对接及筛选获取3个与抑郁症相关的体内直接作用靶标,分别为γ-氨基丁酸A受体、γ-氨基丁酸C受体拮抗剂和5羟色胺释放抑制剂,经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可知,小柴胡汤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突触等生物过程。结论 本研究初步从网络药理学角度揭示了小柴胡汤体内相关作用靶标及代谢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小柴胡汤抗抑郁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38-1939
目的:分析黄芩射干汤血中移行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测定黄芩射干汤进入大鼠体内的化合物数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确定了大鼠血清中13个血中移行成分中的5个化合物(2#鸢尾黄素、5#野鸢尾黄素、8#黄芩素、11#次野鸢尾黄素和12#汉黄芩素)。在确定的射干黄酮类成分中,化合物均以射干苷元形式存在,未检测到射干苷类;色谱峰1,5,6,7,9,10和11号吸收入血后较快完成代谢,240 min内血中基本检测不到药物原型。结论:黄芩射干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很可能与5个血中移行成分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4,(3)
目的应用虚拟筛选方法预测固本止咳膏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以期阐明固本止咳膏活性成分的协同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收集固本止咳膏复方原材料有关的117个化合物。选取三个炎症中关键酶6COX、1A4G、1LRY作受体,应用iGEMDOCK软件对117个化合物分子进行分子对接,发现了19个活性分子。再用SePreSA进行反向分子对接预测这些活性成分的作用靶标。结果预测了固本止咳膏中活性成分及其分子靶标。结论初步阐释固本止咳膏在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下一步研究壮药固本止咳膏的作用靶标选取提供理论指导,为复方壮药开发提供一种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8.
蒋俊  崔莉  孙娥  李杰  成旭东  丁淑敏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2014,45(5):721-729
全面系统阐述了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淫羊藿苷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整理了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与代谢途径;基于5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总结其共性代谢规律和共有代谢产物,并结合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I、淫羊藿素的抗骨质疏松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推断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次糖苷和苷元是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次糖苷和苷元也可能是淫羊藿总黄酮抗骨质疏松重要药效物质基础。为淫羊藿饮片及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和抗骨质疏松有效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灌胃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分别对大鼠灌胃给予等量黄芩素和黄芩苷,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比较其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 大鼠灌胃黄芩苷后体内的黄芩苷血浓经时曲线具有典型的双峰现象,灌胃黄芩素后体内的黄芩苷血浓经时曲线无双峰现象,黄芩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黄芩苷的200.9%.结论 黄芩苷制备成黄芩素后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沙滩黄芩(Scutellaria strigillosa)是一种常年生植物,分布于东亚,属于唇形科(Labiatae)。迄今未见有关其化学成分的报道。在进行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从沙滩黄芩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1、2)和1个三萜类化合物(3),同时得到已知的1个木脂体类化合物(4),1个苯丙醇苷(5),7个三萜类化合物(6~12)和13个黄酮类化合物(13~25),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苦荞麦黄酮对人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斐艳  崔晓东  李玉英  王转花 《中草药》2010,41(7):1142-1145
目的研究苦荞麦黄酮在体外对EC970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苦荞麦黄酮对EC9706细胞的毒性,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改变,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蛋白表达。结果苦荞麦黄酮明显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经DAPI染色,电镜观察细胞核,可见多个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苦荞麦黄酮使细胞发生G2/M期周期停滞,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效应。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苦荞麦黄酮能上调细胞内的促凋亡蛋白Bax,并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结论苦荞麦黄酮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发生周期阻滞,并能通过调节活性氧水平及改变凋亡蛋白的表达量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the potential action mechanisms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were studied by docking calculation.Methods In total,eight flavonoids(aglycones and their glicosides) from S.baicalensis were selected as ligands.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s of targets related to common diseases were used as the receptors for calculation.The calculat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Schrdinger software package.The gra...  相似文献   

13.
当归苯酞类和萜类成分作用的虚拟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利用理论对接方法对当归苯酞类和萜类成分可能的活性进行虚拟评价。方法选取当归苯酞类和萜类11种成分作为配体,选取与疾病相关的靶标晶体结构作为受体,利用Schrdinger软件进行对接计算。根据对接得分G-score进行分级评价。结果当归苯酞类和萜类除具有文献报道的药理作用外,还可能用于肿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白血病、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对接结果显示当归苯酞类和萜类作用较弱。结论通过虚拟评价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一致,当归苯酞类和萜类挥发油成分可能的药效作用需要从实验上进一步证实。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联合实验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临床价值和传承创新的中药复方制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长明 《中草药》2019,50(17):3997-4002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主要类别和方向,中药复方制剂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但由于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成分复杂、基础研究薄弱、有效成分不明确、多靶点作用等特点,再加上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方法、评价的局限,如何科学开展中药复方制剂设计工作成了一个难以确切回答的问题。从药品基本属性和要求,结合中药复方新药研发路径、研发规律、研发策略的讨论,提出中药复方制剂设计应该基于临床价值和传承创新,以制剂安全有效为基础、尊重传统用药经验、质量源于设计、整体质量评价、质量均一稳定等作为中药复方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中药复方制剂设计中有关前处理、剂量、工艺、剂型、制剂处方设计以及设备选择与工业化生产等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枳壳黄酮组分中分离纯化得到7种化合物,并探讨这7种化合物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及现代色谱技术获得橙皮素、红橘素、川陈皮素、柚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采用MTT分析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变化。结果在1~200μM浓度范围内,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预处理4 h后4种黄酮苷元具有明显抑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其作用顺序为川陈皮素=红橘素>橙皮素>柚皮素,而3种黄酮苷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预处理24 h后4种黄酮苷元的生物活性变化不大,而3种黄酮苷的生物活性明显增加,其作用顺序为新橙皮苷>橙皮苷>柚皮苷。结论 7种黄酮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强于二氢黄酮类,黄酮苷元的活性强于黄酮苷,极性低的黄酮苷元又强于极性较大的黄酮苷元。推测黄酮类化合物母核结构中C-2,3共轭双键可能是对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作用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母核分子的取代类型,黄酮苷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可能发挥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lucidate potential activities of phthalides and terpenoids from Angelica sinensis by theoretical docking calculation. Methods Eleven components of phthalides and terpenoids were selected as ligand.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s of targets related to common diseases were used as the receptors for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Schr?dinger software package. The grading standard of selectivity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G-score between ligands and receptors. Results Selective targ...  相似文献   

17.
栀子和地黄环烯醚萜类成分抗炎作用的虚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理论评价方法 的合理性,对栀子和地黄内所含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可能机制进行虚拟评价.方法 选择炎症相关的39个受体晶体结构,利用Schrodinger软件计算小分子、受体活性位点的描述指标和对接结果 ,考察对接得分中的非特异成分.结果 配体的非特异得分与其分子特征描述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包括chilv_C、PEOE_VSA-5、Slog P_VSA3、SlogP_VSA54个指标.分子经过评价后发现代号为M7、M9、M11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与抗炎类受体双特异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结合较好.结论 阐明了分子特征描述符与非特异性得分的相关性模型,提出了选择性作用的分级评价标准,揭示了部分环烯醚萜类成分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紫荆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与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美奕  韩雅莉  东野广智  张立坚 《中药材》2007,30(10):1252-1255
目的:从紫荆花中分离、纯化总黄酮,对其黄酮成分及含量进行光谱分析。方法:以55%乙醇于100℃水浴回流提取紫荆花中的总黄酮,用聚酰胺树脂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以芦丁、槲皮素、山柰酚为对照品,在200~6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及含量测定,用KB r压片法在400~4000 cm-1范围内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结果:粗黄酮平均得率为7.32%,纯化后的生药中总黄酮得率为2.20%;紫外-可见吸收及红外扫描光谱结果显示,紫荆花总黄酮纯品中含有芦丁、槲皮素、山柰酚3种黄酮甙元,含量分别为0.8271、0.2169、0.3007 mg/ml。结论:经聚酰胺树脂柱层析纯化的紫荆花黄酮纯品中的总黄酮甙含量为24.30%。总黄酮含量为0.534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川射干总异黄酮苷元有效部位的工艺条件。方法:正交试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总异黄酮吸附条件,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以分离苷与苷元,酸水解苷及大孔吸附树脂除酸。结果:总异黄酮苷元的含量在59%~63%之间;得率为3.59%。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具工业化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