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30例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和联合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持续经过中心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联合用药组加用瑞芬太尼1~2μg/(kg·h)。比较镇静镇痛效果和对持续静脉泵入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联合静脉泵入获得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咪达唑仑组;并且达到相同镇静镇痛效果下静脉泵入药物剂量明显减少,用药量、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静脉持续泵入镇静镇痛疗效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行为疼痛量表(BPS评分)>4分且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1分的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镇痛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治疗,其余治疗均循2014年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记录入组患者用药前(T0)及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1 h(T5)、2 h(T6)、4 h(T7)、6 h(T8)、12 h(T9)、24 h(T10)11个时间点的BPS评分、RASS评分、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统计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T1~T2时点BPS评分≤4分,RASS评分≤1分;对照组患者在T2~T3时点BPS评分≤4分,T5~T6时点RASS评分≤1分。T2~T10各时点两组患者的HR、SBP、DB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3例(4.55%)出现心动过缓,对照组有4例(6.35%)出现心动过缓、6例(9.52%)出现低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无差异(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定治疗,镇痛镇静效果更好,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 112 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 CAP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各 56 例,分别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镇痛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期间的生命体征 [ 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镇静效果、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气管插管时,两组 MAP、HR 水平均高于麻醉前;插管后 4 h,两组 MAP、HR 水平均低于麻醉前;插管后 4 h 及拔管时,舒芬太尼组的 MAP、HR 水平低于瑞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 3 min、4 h 及拔管时,两组 SpO2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舒芬太尼组高于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和插管后 3 min、4 h,两组行为疼痛量表(BPS)评分均高于气管插管前,但舒芬太尼组低于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研究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疗效。方法:择取ICU行机械通气患者9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单纯的咪达唑仑干预;观察组采取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镇静疗效、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从两组患者的镇静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观察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疗效较好,再加上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用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进行 ICU 中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我科室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20名患者分为单用咪达唑仑组治疗组和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治疗组,不同组采用相对应的给药方法镇静,并观察记录效果指标。结果: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用咪达唑仑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用咪达唑仑组患者的恶心发生率显著高于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组,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能缩短ICU 中机械通气患者的达到理想镇静效果的时间,且能减轻患者恶心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芬太尼或瑞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复合镇静在ICU机械通气治疗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30例ICU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采用经中心静脉通路持续微量泵入芬太尼或瑞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复合镇静治疗,记录患者镇静前、镇静后6h、12h、24 h和48 h的HR、MAP、SpO2、PaCO2、PaO2、pH和CVP;记录镇静后1d、2d、3 d SAS评分、用药量.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均满意,SAS的均值为2~3分.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气值的变化、镇静镇痛药物的需求量、镇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副作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芬太尼或瑞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合用在ICU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都能达到理想镇静效果,瑞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相对短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500例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h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及瑞芬太尼组,每组250例。两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滋g/kg维持10min的负荷剂量,然后予0.4~1滋g/(kg·h)]和瑞芬太尼0.05滋g/(kg·h)持续静脉泵入镇痛、镇静,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法(RASS)评估镇静,ICU谵妄评分量表(CAM-ICU)评估谵妄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执行每日唤醒策略,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及用药1、6、12、24、36、48h的NRS、RASS和生命体征,加用丙泊酚及每日中断药物以唤醒的病例数,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目标。两组间镇痛、镇静深度总体无明显差异,但用药1h时右美托咪定组NRS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合并用药患者数多于瑞芬太尼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较瑞芬太尼组明显缩短(均P<0.05),并且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患者较瑞芬太尼组多(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与瑞芬太尼组治疗效果相当,但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减少谵妄发生率,但有更多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对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于漯河医专二附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机械通气的SAP患者98例,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9)和治疗组(n=49)。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治疗,治疗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治疗。采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镇静效果,监测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1 h两组Ramsay评分明显提高,且治疗组用药1、6 h时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用药1~24 h均达到有效镇静;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6 h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上述指标于用药后6~24 h维持恒定;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2.4%(P<0.05)。结论给予行机械通气的SAP患者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治疗,可明显提升其镇静效果,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单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方法:择期LC手术患者60例,随机等分静吸组和全凭静脉组,两组均以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后做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静吸组用异氟醚吸入,间断辅以芬太尼静注,全凭静脉组将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混合液持续恒速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10min、术毕的SBP、DBP、HR,停止麻醉至拔管的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有显著差异.静吸组在气腹后10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或P<0.01),而全凭静脉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静吸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率低等优点,且无吸入麻醉药的手术室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SBP和DBP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T组术中HR、SBP和DBP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低于S组,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术中循环更稳定,术后苏醒迅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刚 《医学综述》2009,15(13):F0002-F0002,F000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与芬太尼疗效进行比较。方法55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快速诱导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麻醉维持均为静脉持续泵注异丙酚4~12mg/(kg.h),A组采用0.2~0.6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泵入。B组采用芬太尼0.2mg/kg静脉滴注。于麻醉前、插管即刻、插管后、气腹后、停药及睁眼时记录心排血量、心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结果瑞芬太尼组对心排血量、心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均较芬太尼组轻(P<0.05)。结论临床麻醉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轻,此麻醉方法更适合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沙芬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及术毕伤口疼痛情况的影响。探讨右美沙芬超前镇痛在瑞芬太尼麻醉中的效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右美沙芬组(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2.0mg/kg、维库溴铵0.08mg/kg和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持:以微量泵泵入丙泊酚3~6mg/(kg·h)和瑞芬太尼5~10μg/(kg·h),并间断静注维库溴铵;D组患者于术前30min肌注右美沙芬20mg。两组患者均于术毕前10min停止麻醉用药。术中监测并记录入室时、诱导后、气管插管后1min、5min、10min、切皮时、拔管后的MAP、HR及SpO2的值,术毕统计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并对患者伤口疼痛进行V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MAP均显著下降,同入室时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HR的变化不大(P〉0.05);但两组患者同时点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R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多于D组。术毕伤口疼痛VRS评分为0分、1分、2分和3分者,D组分别有8例、7例、5例和0例;R组分别有2例、4例、11例和3例,D组无痛者明显少于R组(P〈0.05)。结论右美沙芬具有超前镇痛的效应,用于瑞芬太尼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不但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轻微,而且可以减少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且更大程度地减轻了术毕时患者伤口的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麻醉中给予0.3μg/kg瑞芬太尼对丙泊酚TCI麻醉效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门诊无痛肠镜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TCI组(P组,n=30)、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组(RP组,n=30)。RP组给予瑞芬太尼0.3μg/kg,P组给予生理盐水0.1ml/kg,然后按序贯法,两组依次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泊酚计算出50%患者肠镜检查时无逃避性体动的丙泊酚血浆浓度(Cp50)。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结果:①RP组与P组Cp50分别为3.425μg/ml和5.011μg/ml;②与P组比较,RP组丙泊酚总量和所有患者完成检查时丙泊酚血浆浓度显著减少(P<0.01);③RP组在肠镜检查过程中RE和SE值均显著高于P组(P<0.01)。结论 :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麻醉中给予0.3μg/kg瑞芬太尼可以显著减少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在较浅麻醉深度下就能满足肠镜检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周晓筠  王祥云 《华夏医学》2011,24(4):413-416
目的:观察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中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静注瑞芬太尼0.5 μg/kg与丙泊酚2 mg/kg,然后以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复合丙泊酚4 mg·kg-1...  相似文献   

15.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鼻内窥镜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鼻内窥镜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Ⅱ组)。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0.1mg/kg、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4-6μg/kg,万可松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异丙酚4-6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2μg/(kg·h)万可松0.6~0.8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待手术结束鼻腔填塞碘仿纱条后停止泵入麻醉药。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维持过程中Ⅰ组收缩压、心率较Ⅱ组收缩压、心率低(P〈0.05),两组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麻醉维持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术中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减少了术中出血,且术后苏醒、拔管快。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MVR患者40例,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n=20):瑞芬太尼组(R组)和异丙酚组(P组)。麻醉维持: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3μg/L,芬太尼2~3μg/(kg·h);R组夹闭主动脉前,以4μg/(kg·min)的速率输注瑞芬太尼5min,间隔5min后重复输注共3次,夹闭主动脉后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3μg/L。芬太尼2~3μg/(kg·h)。于切皮前即刻、CPB前即刻、CPB后即刻、回ICU后即刻、6、12h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于麻醉诱导前,回ICU后即刻、6、12、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两组各时点MAP、CVP、HR和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皮前即刻和P组比较;R组回ICU后各时点CI升高(P〈0.05)。与P组比较,R组回ICU后各时点cTnI浓度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两组心肌梗死、房颤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cTnI浓度〉2μg/mL的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对CPB下MVR患者围术期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n=40)和芬太尼组(F组,n=40)。两组均予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麻醉;R组用瑞芬太尼1μg/kg,F组用芬太尼3μ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R组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F组不再追加芬太尼。两组术中吸入异氟烷,间断推注维库溴铵维持。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去除肋骨时、关胸、拔管前和拔管后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值,观察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有无插管反应、肌僵、呛咳、恶心、呕吐、眩晕、寒战、躁动等不良反应。术后24 h随访患者有无术中知晓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血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去除肋骨和关胸时,R组与F组血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能够为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患者快速苏醒,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肝肿瘤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对患者循环功能、呼吸、复苏质量及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肝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n=20),瑞芬太尼组(R组,n=26)。S组舒芬太尼0.2μg/kg诱导,0.10.2μg/(kg·h)维持;R组瑞芬太尼1μg/kg诱导,0.10.2μg/(kg·m in)维持。两组均复合使用丙泊酚:诱导1.0mg/kg,维持3.06.0 mg/(kg·h)。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5 min、治疗开始后5 min、停药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病人Rame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及病人总体满意度。结果S组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满意度高。R组患者用药后HR、SBP、DBP下降明显(P〈0.01),术毕疼痛发生率高,满意度低。结论舒芬太尼配伍丙泊酚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有良好的镇静、镇痛,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17-11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需全麻下行骨科(下肢及髋关节)手术的患者26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130例。A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持[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0.8)μg/(kg·min)];B组则为麻醉诱导(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衔丙泊酚(4~8)mg/(kg·h)+芬太尼0.15μg/(kg·min)。分别观察插管前、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血压(SBP、DBP)及术中疼痛反应。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结果插管前后、手术过程中,A组的SBP和DBP值较B组低(P〈0.05);B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所需时间明显较A组长,B组麻醉过程所需丙泊酚的量较A组多(P〈0.05)。两组间拔管后的镇静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均无疼痛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静脉麻醉安全、有效,适用于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3~9个月择期行唇裂修复术婴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30)和羟丁酸钠-氯胺酮组(γ-K组, n=30)。麻醉诱导时,R-P组给予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γ-K组给予羟丁酸钠80mg/kg/,氯胺酮1~2mg/kg,氯化琥珀胆碱1mg/kg。两组患儿均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R-P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丙泊酚4~6mg/(kg·h),γ-K组间断注射氯胺酮1~2mg/kg,必要时追加羟丁酸钠,维持麻醉深度。记录术中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后苏醒情况及并发症。结果R P组诱导后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γ-K组(P<0.05),术后拔管、出室均比γ-K组快(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γ-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婴儿全麻下唇裂修复术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术后苏醒快而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