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GDM孕妇血脂联素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探讨APN是否参与GDM孕妇糖脂代谢紊乱的形成。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30例正常糖耐量孕妇(NGT)空腹血清APN水平;同时测定两组孕妇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①GDM组孕妇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DM组孕妇血TCH、TG、VLDL-C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孕妇(P<0.05)。③GDM组孕妇FPG、HbA1c水平明显高于NGT组孕妇(P<0.01)。④相关分析显示,两组孕妇血清APN与孕晚期BMI、FPG、HbA1c、TCH、TG及VLDL-C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或P<0.05),与孕前BMI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GDM患者血APN水平明显降低,APN水平降低可能参与诱导GDM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以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待产的HDCP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血清TGF-β1、β2-MG、ALB、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进行分析。资料用Excel建库,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HDCP组孕妇血清TGF-β1和β2-MG水平分别为(28.51±5.63)ng/ml和(3.78±0.82)μ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分别为(19.97±4.47)ng/ml和(1.47±0.67)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CP组孕妇ALB水平〔(33.27±4.97)mg/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37.05±2.56)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CP组孕妇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CP组孕妇血清TGF-β1和β2-MG水平与ALB、尿素氮、肌酐及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TGF-β1及β2-MG水平对HDCP早期肾损伤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HDCP肾损伤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正常的非肥胖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中晚期体重增长对血清瘦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本院就诊的孕前体质指数(BMI)正常且孕期血糖控制良好的GDM患者,选择同期糖耐量正常(NGT)孕妇,再按照妊娠中晚期体重增长速度分为A组(体重增长过快)和B组(体重增长正常),比较各组间血清瘦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孕24~28周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GDM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NGT组;28~32周时,GDM(A)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另外3组;分娩前,GDM(A)及NGT(A)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GDM(B)和NGT(B)组,且GDM(A)组高于NGT(A)组(均P0.05),GDM(B)与NGT(B)组无差异(P0.05)。GDM(A)组胎膜早破及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另外3组,NGT(A)组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GDM(B)及NGT(B)组(均P0.05);GDM(A)组与NGT(A)、GDM(B)与NGT(B)组巨大儿发生率无差异(P0.05);GDM(B)、NGT(A)和NGT(B)组间胎膜早破发生率无差异,孕妇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4组间无差异(P0.05)。GDM孕妇妊娠中晚期体重增长速度与巨大儿、28~32周及分娩前血清瘦素水平有关(P0.05),与胎膜早破无关(P0.05)。结论:孕前BMI正常且血糖控制良好的GDM孕妇,妊娠中晚期体重增加过多仍然会明显升高血清瘦素水平,增加巨大儿及胎膜早破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早中期(8~20周)血清中脂肪因子Nesfatin-1和Vaspin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10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产检的200例妊娠8~20周孕妇,其中,收集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结果的19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ELLSA)法测定血清Nesfatin-1和Vaspin水平,根据孕妇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42例与糖耐量正常(NGT)组152例;再将孕妇受检孕周<14周者分为小孕周组68例,受检孕周≥14周者分为大孕周组126例,比较GDM组与NGT组及小孕周组与大孕周组的Nesfatin-1和Vaspin水平,并分析其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 GDM组孕妇的孕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14、2.081,P<0.05)。GDM组孕妇的血清Nesfatin-1和Vaspin水平均明显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01、2.002,P<0.05);GDM组孕妇的OGTT结果中,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不同孕龄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UA)水平变化,探讨两者在监测GDM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HDP)的早期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南海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确诊为GDM的患者114例,将其中妊娠晚期合并HDP患者23例设为A组,无并发症91例设为B组,选取同期9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C组,将3组孕妇在孕24~28周、32~34周、38~40周的Cys C、U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3组不同孕龄的血清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215,P<0.05),且组别与孕龄间存在交互作用(F=26.300,P<0.05),不同孕龄Cys C的检测结果可以用二次方曲线拟合;②3组不同孕龄血清U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P<0.05),且组别与孕龄间存在交互作用(F=4.11,P<0.05),不同孕龄血清UA的检测结果符合直线趋势拟合。结论血清Cys C与血清UA均与GDM的病情相关,血清CysC联合血清UA的测定在预测GDM合并HDP和肾功能早期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曼  黄群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6):957-958
目的分析并评价血清胎球蛋白A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38例GDM孕妇、30例非妊娠妇女以及41例正常妊娠孕妇的空腹血糖值(FPG)、空腹血清AHSG含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胰岛素含量以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BCI)进行测定。结果随孕妇孕周的增大,正常妊娠孕妇的血AHSG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GDM组孕妇上升幅度更为显著(P〈0.001);GDM组孕妇血清AHSG含量显著高于非妊娠孕妇与健康妊娠孕妇(均P〈0.001);GDM组孕妇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指标、血清AHSG与FPG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孕妇的血清AHSG含量明显上升,不能认为GDM妇女的高水平AHSG含量能够作为评价其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单一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测定279例妊娠糖尿病(GDM)孕妇、101例糖耐量低减(GIGT)孕妇和309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空腹血糖(FPG)和50 g糖筛查(GCT)的水平,其中50 g CCT结果异常者且未达到诊断GDM的标准,再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bA1C的测定并根据其的水平高低分组进行并发症的统计. 结果 (1)GDM组HbA1c、FPG、50 g糖筛查结果与NGT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bA1c的阳性率在GDM组为37.3%,虽然单用该指标来筛查诊断的敏感性偏低,但结合FPG可减少单用FPG来诊断的漏诊率.而且GDM患者的并发症随HbA1c的增高而增多. 结论 HbA1c在GDM的筛杳、诊断及其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静敏  邹心忠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24-342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入选397例孕妇中糖耐量正常(NGT)组120例、IGT组136例、GDM组141例,对3组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巨大儿、低体重儿、早产儿、孕周、孕次、剖宫产及50 g葡萄糖耐量筛查试验(50 g GCT)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由于糖代谢异常而对所研究项目产生的变化,阐明GDM及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GDM组巨大儿发病率和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NGT组,孕周明显比NGT和IGT组缩短,50 g GCT显著高于IGT、NGT组,剖宫产率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高于IGT组。GDM和GDM 50 g GCT均为巨大儿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代谢异常可导致孕妇巨大儿、孕周、50 g GCT、剖宫产、HbA1c产生明显变化。该研究支持GDM和GDM 50 g GCT为巨大儿发病的危险因素,且GDM 50 g GCT对巨大儿的发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易晓云 《中国妇幼保健》2023,(12):2147-2150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中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60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产检的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孕妇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 h血糖(2 h PG)及HbA1c水平,比较两组FPG、2 h PG、HbA1c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并分析FPG、2 h PG及HbA1c水平与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PG、2 h PG及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巨大儿发生与FPG、2 h PG及HbA1c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中FPG、2 h PG及HbA1c水平与妊娠结局存在正相关,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SF)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及对GD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行产检并且住院分娩的58例GDM孕妇(GDM组)和同期58例正常对照孕妇(NGT组)的一般资料、孕早期(11~13周)和孕中期(24~28周)SF水平、空腹血糖水平(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孕早、中期SF水平和HOMA-IR.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孕早、中期SF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估SF在孕早期SF在GDM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孕早、中期GDM组孕妇SF水平和HOMA-IR高于NGT组(t值为5.472~10.635,均P<0.05);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孕早期SF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672,P<0.05);孕中期SF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783,P<0.05);孕早期SF水平对GDM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最佳阈值为22.96μg/L,其敏感度为89.26%、特异度为85.97%.Youden指数为0.891,阳性预测值为96.51%,阴性预测值为60.32%.结论 孕早期SF水平变化与GDM的发病相关,孕早期SF水平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和预防GDM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祁成  袁鹏  胡筱梅  赵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56-2258
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尿UAE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HDCP组)、2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及2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中CysC、Urea、Cr、UA及尿UA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HDCP组CysC、UAE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组与晚期妊娠组间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但HDCP组与晚期妊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Urea只在重度HDCP组才明显升高(P<0.01),而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较敏感的指标,与尿UAE联合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监测,对早期发现肾功能的改变,评价病情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妊娠期糖尿病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GDM并PIH组)、3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32例正常孕妇和22例非妊娠妇女血浆vWF和血清CRP的变化。结果:3组空腹血浆vWF和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非妊娠对照组,其中GDM组和GDM并PIH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GDM并PIH组明显高于G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GDM组、GDM并PIH组孕妇的血浆vWF与血清CRP浓度无显著相关性(r=0.053,P0.05;r=0.117,P0.05)。结论:测定GDM并PIH孕妇血浆vWF和血清CRP水平,能够及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程度,利于预防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后遗留高血压者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初产妇产后5~11年跟踪随访,关注其血压转归情况,根据现在随访血压情况,分为遗留高血压组(n=61例)和无遗留高血压组(n=164例),并随机选取该院同期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妇女,随访当时仍无高血压的妇女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n=70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测定其一般指标,如体重、身高、血糖、血脂等,其中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与正常血压组和无遗留高血压组比较,遗留高血压组的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和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遗留高血压组的一般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相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遗留高血压组患者遗留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妊娠糖尿病(GDM)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9例GDM患者和110例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在清晨抽取3ml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后得到血清。同时收集24h尿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尿素、肌酐、hs-CRP和Cys C;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β2-MG。结果:GDM患者血清hs-CRP、Cys C和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6±1.38)mg/L、(1.35±0.42)mg/L和(1.75±0.49)mg/L,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血清尿素、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组的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患者血hs-CRP、Cys C和尿β2-MG水平的升高与GDM患者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以提高GDM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全贞姬  全贞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358-435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血尿酸(UA)、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的UA和血脂水平,分析妊娠期高血压与血尿酸、血脂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UA水平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TC、TG、LDL、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随着U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并且UA与TC、TG、LDL、SBP和DBP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与UA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孕期检测UA的变化可尽早防治可能带来的母婴危害。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尿酸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超  马晓艳  王虹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59-3161
目的通过测定妊高征患者血尿酸含量,估计妊高征病情发展,监测肾功能早期变化及预测妊娠结局。方法对97例妊高征患者,测定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含量及尿蛋白定性检查,并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晚期44例作为对照。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子痫组尿酸含量逐渐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蛋白++组、尿蛋白+++组与尿蛋白++++组组间比较血尿酸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氮在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子痫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体重与血尿酸含量呈负相关,不同血尿酸含量围生儿死亡率不同,随着血尿酸含量增高围生儿死亡率增加。结论血尿酸可以估计妊高征病情发展,也可作为妊高征肾功能损害比较敏感指标,与围生儿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王红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11-3113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的肾功能各项指标出现的变化及其在HDCP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6例HDCP患者(实验组)肾功能的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并用同期体检健康的孕产妇120例(对照组)作对照,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与尿酸(UA)水平。结果:实验组的Cr、BUN、UA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r水平的频数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BUN与UA水平的频数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不同程度HDCP患者之间Cr、BUN、UA水平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HDCP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表现为Cr、BUN、UA水平的升高,病情越重肾功能损害越显著,因此临床中应重视对HDCP患者肾功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体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alpha,HIF-1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尿酸、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情况的关系。 方法 选取150例GDM孕妇(GDM组)、正常妊娠妇女15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检测并比较两组孕24~28周的血清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并随访至分娩结束,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分娩结局,探讨上述指标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结果 孕24~28周,GDM组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分娩孕周、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的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血清HIF-1α、ET-1水平与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GDM组孕妇血清尿酸、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的体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GDM孕妇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均升高,并且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并定期产前检查的32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糖代谢检查分为A组(对照组,112例)、B组(单纯糖尿病组,180例)、C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32例).检测空腹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三组CRP、IL-6、TNF-α、FPG、HbA1c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2.954、3.971、3.013、3.145、3.771,均P<0.05),C组上述指标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CRP、IL-6、TNF-α与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较强的相关性.ROC分析结果 显示:CRP、IL-6、TNF-α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切点分别为6.85mg/L、294.55pg/mL、122.95pg/m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4、0.845、0.64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水平的升高将增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CRP、IL-6指标的检测可能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6 年12月收治的120例HDCP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妊娠高血压组(45例)和子痫前期组(75例),并将子痫前期组分为轻度组(40例)及重度组(35例);同时随机选择相匹配的4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孕妇血浆ET-1与NO 水平变化及其与肾功能、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 HDCP的病情越重,血浆ET-1水平明显越高(F=219.70,P<0.01),血浆NO水平明显越低(F=292.00,P<0.01).HDCP的病情越重,血浆BUN(F=8.33,P<0.01)、Scr(F=384.90,P<0.01)、血尿素(F=89.66,P<0.01)及血尿酸水平(F=560.00,P<0.01)均明显越高.四组PSV比较均无明显差异(F=0.02,P=0.99),子痫前期患者的EDV、RI、PI及S/D均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水平与BUN、Scr、血尿素、血尿酸、RI、PI、S/D水平呈正相关(r=1.55~4.54,均P<0.05),与EDV呈负相关(r=-3.80,P=0.04).而NO水平与EDV呈正相关(r=4.25,P=0.02),与BUN、Scr、血尿素、血尿酸、RI、PI、S/D均呈负相关(r=-1.84~-3.94,均P<0.05).ET-1、NO 水平与PSV 均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1.60、0.70,均P>0.05).结论 HDCP的病情越重,血浆ET-1水平明显越高,血浆NO水平明显越低,入球小动脉收缩越明显,肾功能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