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精子抗体(AsAb)引起免疫性不孕在临床上备受关注,导致抗精子抗体升高的原因很多,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是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6例不孕症妇女(不孕症组)及100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116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36.21%(42/116),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52.59%(61/116);正常生育妇女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2.00%(12/100)和19.00%(19/100),不孕症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率15.52%(18/116),对照组混合感染率6.00%(6/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于合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99-2501
目的:探讨检测不孕症妇女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期在不孕症门诊收治的不孕症妇女90例,另收集120例正常妇女临床文献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妇女宫颈分泌物、盆腔液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情况,比较两组妇女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感染率差异。结果:90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UU感染检出率为2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P<0.05);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37.7%(23/61)、9.8%(6/61),比原发不孕组显著增高,且继发性不孕妇女盆腔液UU检出率也较原发不孕组明显增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生殖道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共计950名伴有各种生殖道感染症状与体征的妇女,病原体的检测包括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病奈瑟菌、HPV和梅毒。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V感染与其他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生殖道HPV6、11感染合并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较高,HPV6、11感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有明显相关性(P=0.01),HPV6、11、16、18感染与解脲支原体(P=0.02),沙眼衣原体(P=0.04),梅毒(P=0.01)感染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妇女生殖道HPV感染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的感染有关。HPV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FQ-PCR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对不孕不育夫妇女性宫颈分泌物、男性精液或前列腺液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含量.结果 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37.78%,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28.89%,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总感染率52.22%,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15.00%、8.33%、20.0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孕不育组中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沙眼衣原体(P<0.05).女性患者解脲支原体-DNA载量和沙眼衣原体-DNA载量均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男女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诊断引起不孕不育的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126例输卵管积水患者病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的病原体 ,对 12 6例输卵管积水患者在做输卵管通液或输卵管造影以及电视腹腔镜下做输卵管伞部成形术时分别采集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积液 ,进行细菌培养和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培养。结果 :12 6例中在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积液中培养出沙眼衣原体和厌氧菌相同病原体 67例 ,占 5 3 %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白色念珠菌等混合感染 2 4例 ,占 19% ;沙眼衣原体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 2例 ,占 17% ;沙眼衣原体混合白色念珠菌感染 9例 ,占 7% ;解脲支原体混合淋球菌感染 4例 ,占 3 % ;17例未检出沙眼衣原体。提示 :输卵管积水的不孕患者的病原体感染多为混合性 ;一半以上宫颈分泌物与输卵管积液培养出相同的病原体 ,术前、术后的治疗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618例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者病原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者致病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04年5~12月就诊的618例育龄妇女,根据临床诊断,分为阴道炎、宫颈炎和无粘膜炎性变的单纯白带异常者三组,利用显微成像分析及PCR技术对病原体及病原体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618例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者病原体检出霉菌阳性率19.26%,滴虫阳性率6.63%,线索细胞阳性率27.99%,沙眼衣原体阳性率14.08%,解脲支原体阳性率16.99%,淋病奈瑟菌阳性率4.21%,且各种病原体之间存在着交叉感染。结论:重视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筛查工作,并给予明确诊断与有效治疗,以防止感染扩散、感染新生儿及引起不孕、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8.
不孕妇女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孕妇女下生殖道中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A组 :对照组 ,2 76例正常健康育龄妇女。B组 :3 0 7例原发不孕女性患者。采用衣原体培养、支原体培养、淋病奈瑟菌培养和真菌培养 ,分别对 5 83例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 (UU)和淋病奈瑟菌 (NG)及念珠菌检测。结果 不孕妇女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T)、支原体 (UU)、淋病奈瑟菌 (NG)及念珠菌阳性率分别为 15 3 1% (4 7/3 0 7) ,19 87% (61/3 0 7) ,11 0 7% (3 4/3 0 7)和 2 4 76% (76/3 0 7)。与对照组比较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病奈瑟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5 67,P <0 0 0 1;χ2 =3 3 88,P <0 0 0 1;χ2 =18 0 2 ,P <0 0 0 1) ,而两组念珠菌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不孕与女性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密切相关 ,而与念珠菌感染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已婚育龄妇女阴道宫颈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病原体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对延安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检查的3 685例已婚育龄妇女阴道、宫颈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86例不孕症妇女和86例对照组妇女病原体的异同.结果 阴道或宫颈分泌物感染者1 124例,感染率为30.23%.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8.60%(317/3 685);衣原体感染率为12.02%(443/3 685);假丝酵母菌感染感染率为8.09%(298/3 685).两种及两种以上混合感染率14.82%(546/3 685).不孕症妇女阴道或宫颈分泌物感染率(52.33%)高于对照组(30.23%),有显著性差异(χ2=8.66,P<0.05).与对照组妇女比较,病原体分布特点不同,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淋球菌感染率较高.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阴道宫颈感染以沙眼衣原体、假丝酵母菌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不孕症妇女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淋球菌感染率高于年龄和婚龄相近的已婚已生育妇女.  相似文献   

10.
黄朝晖  王丰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2):749-749,748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免 (PCR-EL ISA)方法对 560例不孕妇女及 60例对照组进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560例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 3 2 .9%和 3 4 .6%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7%和10 .0 % (P<0 .0 0 1) ,但在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妇女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结论 :无锡地区不孕妇女 CT、 UU感染率较高 ,是导致妇女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对育龄妇女进行 CT、 UU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不孕组和80例可疑性病女性患者为可疑组进行分析,同期选取80名已生育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42%、87.5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2.50%、15.00%;且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与宫颈糜烂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与女性不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须加强不孕患者上述项目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不孕组和80例可疑性病女性患者为可疑组进行分析,同期选取80名已生育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42%、87.5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2.50%、15.00%;且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与宫颈糜烂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与女性不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须加强不孕患者上述项目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其他生殖道常见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4例2011年6月~2012年8月于杭州市妇女医院妇科就诊患者,采集阴道及宫颈部分泌物,检测HPV DNA并分型,检测其他妇科常见病原体,刮片检查宫颈脱落细胞。结果 :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及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患者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沙眼衣原体:χ2=10.990,P=0.001;解脲支原体:χ2=35.780,P=0.000;细菌性阴道病:χ2=4.477,P=0.034)。对HPV感染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10 000 CCU/ml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沙眼支原体阳性:OR=2.790,P=0.005;解脲支原体>10 000 CCU/ml:OR=2.968,P=0.002)。结论 :预防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对预防由HPV感染诱发的宫颈癌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球菌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统病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出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对1263例门诊非淋球菌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DNA含量测定。结果 1263例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RTI)患者中检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59.30%;其中UU 43.07%,CT 7.36%,UU+CT 8.87%,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高于沙眼衣原体;不同性别的检出率比较分析,卡方检验表明:女性的总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的解脲支原体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混合感染的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而男性沙眼衣原体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解脲支原体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主要为20~40岁的青壮年。结论女性更容易感染非淋球菌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女性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男性感染以沙眼衣原体为主;主要感染者为20~40岁的青壮年;重视非淋球菌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相关情况分析。方法对220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在宫颈炎表面及宫颈管两处分别取样做CT与UU检测。结果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其CT与UU的感染率不同,重度高于中度,中度高于轻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炎表面与宫颈管局部CT与UU单纯感染检测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与UU二种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炎程度有关,在宫颈管取样检测更能提高此类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单一或混合感染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法和培养法检测37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UU、MH和CT。结果37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中有219例感染UU、MH、CT或UU+MH、UU+CT、MH+CT、UU+MH+CT,感染率为57.94%,症状以白带增多、伴接触性出血为多,伴细菌性阴道炎多见,宫颈其他情况伴随裂伤、外翻居多。结论有症状、有宫颈损伤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应常规检测UU、MH和CT,以便能使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得到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继发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情况及与输卵管炎症的相关性。方法对985例继发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碘海醇注射液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根据输卵管通畅情况分为3组,即输卵管完全阻塞组(A组)、部分阻塞组(B组)和通畅组(C组),取宫颈分泌物进行生殖道病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检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继发不孕的985例患者中,感染率依次为解脲支原体25.48%(251/985)、沙眼衣原体5.89%(58/985)、人型支原体2.44%(24/985)。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者输卵管通畅组与完全阻塞组及部分阻塞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χ2=40.629,P〈0.05;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输卵管通畅组与完全阻塞组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χ2=6.898,P〈0.05);人型支原体感染者输卵管通畅与否均无统计学意义(eearsonχ2=2.897,P〉0.05)。结论在继发不孕妇女中,应重视对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从而降低输卵管性生不孕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某些生殖道感染可能引起流产、继而导致不孕。本研究拟探讨我院不孕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辅助生育和不孕症门诊的16 244例女性患者与同期我院35 952例健康体检女性的生殖道样本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所有女性采用阴道宫颈拭子取样,检测微生物包括一般菌、念珠菌、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结果生殖道感染在不孕女性和体检女性中检出比率分别为9.6%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孕女性生殖道检出病原体前3位依次为支原体(8.3%)、念珠菌(0.7%)、衣原体(0.6%),与体检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体检女性生殖道检出前3位病原体依次为支原体、念珠菌、链球菌属。两组生殖道感染的首位病原体均为生殖道支原体,检出量排序均为UuUu+MhMh。结论跟普通体检女性相比,不孕女性的生殖道更容易出现支原体、念珠菌、衣原体的感染,其中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领先,且以单纯感染居多。故推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为不孕的高危因素,有必要针对其进行常规筛查及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9.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方法:从86例输卵管性不孕妇女(观察组)的宫颈及输卵管内取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并从5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宫颈及输卵管提取样本作为对照。结果: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输卵管沙跟衣原体感染率为20.9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卵管不同病变间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输卵管性不孕妇女的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抗精子抗体 (AsAb)引起免疫性不孕在临床上备受关注 ,导致抗精子抗体升高的原因很多 ,而解脲支原体 (UreaplasmaUrealyticum ,UU)和沙眼衣原体 ,是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也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室对已患UU感染 89例、CT感染 5 6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