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凤云  李桂林  付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555-155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骶骨韧带切除术联合病灶电灼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方法:对2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行腹腔镜下骶骨韧带切除术联合病灶电灼术治疗,对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子宫腺肌瘤患者同时行囊肿剥除术和子宫腺肌瘤电消融术,盆腔局部病灶予以电灼,术后观察痛经程度。结果:16例(76.2%)痛经完全消失,4例(19.0%)痛经明显缓解,1例(4.8%)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腹腔镜下骶骨韧带切除术联合病灶电灼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新方法,治疗痛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对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盆腔粘连者同时行粘连松解术,观察术后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47±17)%,30例(60%)痛经完全消失,13例(26%)痛经明显缓解,7例(14%)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2.8%。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是一种易被患者接受的、有效、安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子宫大小如2+月孕,无生育要求且具有明显痛经和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症和/或腺肌瘤患者1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痛经和经量改善情况. [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量均明显减少.10例术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痛经症状(症状轻于术前),经药物治疗后改善.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可尽可能剔除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症病灶,是子宫腺肌瘤和腺肌症患者保留子宫血管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手术的远期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HIFU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和对照组(仅用HIF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子宫体积及病灶大小等变化。结果治疗12月后所有患者中Ⅴ~Ⅵ级疼痛比例由治疗前的22%降至7%,子宫平均体积缩小18%,病灶体积缩小26%。两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治疗6月后及12月的痛经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贫血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FU联合米非司酮及仅用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均有效,HIFU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HIFU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病灶剔除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病灶切除手术的5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剔除术后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组(A组)26例,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孕三烯酮组(B组)33例。均于术后3、6、12、18、24个月观察子宫大小、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和月经量评分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B组比A组子宫体积小,术后12、18、24个月B组与A组相比痛经评分较低,术后18个月和24个月B组月经量比A组月经量评分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孕三烯酮比单纯采用病灶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更好,能更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6.
陈莲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58-305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29例行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30个月,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缓解,其中2例痛经复发,但程度较轻;3例贫血得到纠正;4例月经周期延长,3例月经量少。所有病例子宫均恢复正常大小。服药过程中11例肝功能出现损害,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子宫腺肌瘤或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适用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或保留子宫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及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8月对北大医院1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加宫骶韧带切断术,随访术后病人的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腹痛、性交痛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前13例患者痛经均消失或者明显减轻,术后重度痛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术前6例合并慢性腹痛患者,术后亦得到减轻。随访最长为15月。无明显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高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704-2705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症患者134例,根据患者的要求,其中86例行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48例行子宫次全切术,随访术后病人的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腹痛、性交痛情况和卵巢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子宫次全切术组术后的血清E2水平明显下降,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组术后的血清E2水平无明显变化,痛经症状明显缓解,但有部分复发。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联合GnRH-a类药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联合GnRH-a类药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月经周期、经期以及经量明显少于术前,血红蛋白高于术前,子宫体积以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经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腺肌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联合GnRH-a类药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月经量、痛经以及贫血等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亮丙瑞林注射液)或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手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手术加米非司酮、单纯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下降,月经量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8.00%、86.67%、55.00%.手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组痛经评分(0.91±1.20分)明显低于手术加米非司酮组(2.01±1.90分)及单纯手术组(3.87±2.24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2,P=0.025;t=2.563,P=0.01),而后两组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2,P=0.10),且痛经缓解和消失率明显高于手术加米非司酮组及单纯手术组(χ2=5.658,P=0.024;χ2=5.746,P=0.020),而后两组在痛经缓解和消失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3,P=0.102).3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12.00%、20.00%和37.50%.复发者与无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腺肌瘤病灶多发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单发患者(χ2=9.134,P=0.002).结论 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对于经济困难或不能耐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不良反应者可选择口服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采用腹腔镜病灶切除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 (PGE2)及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病灶切除联合GnRH-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PGF2α、PGE2及β-内啡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PGE2及β-内啡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GF2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两组患者的痛经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手术后3、6、12个月联合组患者的痛经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月经增多率4. 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 71%及月经正常率90. 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 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子宫腺肌症痛经患者采用腹腔镜病灶切除联合GnRH-a治疗较单纯的病灶切除术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为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岳阳市云溪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和研究组(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每组30例。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卵巢功能指标,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痛经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痛经评分均逐渐降低,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缓解痛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整理我院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作为对照组,术后的临床指标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月经量、痛经情况等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月经量、贫血情况、子宫体积以及痛经情况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治疗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术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GnRHa)对子宫体积≥孕12周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影响及GnRHa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青岛市立医院收治的子宫体积≥孕12周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术前予GnRHa(戈舍瑞林)皮下注射2~3针(1针/28 d),停药15~30 d综合评估后进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记录药物治疗前后的子宫腺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ncer antigen 125,CA 125)水平及手术完成情况。术后自愿接受GnRHa继续治疗的18例患者为研究组,未接受GnRHa继续治疗的16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3、6、9、12月监测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血清CA 125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术前在GnRHa治疗后腺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CA 125水平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经量过多及痛经改善情况在随访12月时、子宫体积在随访9、12月时、CA 125水平在随访6月时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需反向添加治疗患者11例,添加治疗后,潮热出汗、骨关节痛等围绝经期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在子宫体积≥孕12周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术前使用2~3月戈舍瑞林可以显著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缩小腺肌瘤体积,有利于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前后连续使用GnRHa较单纯术前用药可获得更好的疗效,推迟疾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病变或局限性病变,痛经和月经量增多为主要表现。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曼月乐)。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根治保守手术。根治术即为子宫切除术,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全子宫切除术。痛经症状突出者可行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层电凝术,腹腔镜子宫神经去除术和骶前神经阻断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期随访,研究其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的变化及对妊娠的影响。结果:78例患者术后半年内痛经缓解率达100.0%,术后1、3、6个月和1、2、3年痛经消失和明显缓解的患者分别为68例(87.2%)、72例(92.3%)、66例(84.6%)、53例(68.0%)、31例(39.7%)和20例(25.6%),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痛经缓解率逐渐降低(P<0.05)。术后1、2、3年分别有7例(9.0%)、12例(15.4%)和13例(16.7%)复发,多为术前严重痛经或病灶弥漫者。56例月经过多患者中,47例术后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复查彩超提示患者子宫体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37例术后有生育要求或未避孕者中27例妊娠,25例自然受孕(67.6%),16例(59.3%)发生在术后1~2年内,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受孕率降低,孕期合并自然流产7例(26.0%)、早产2例(7.4%)、子宫破裂1例(3.7%),孕足月者13例(48.1%),均以剖宫产方式分娩。结论:经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痛经及月经过多等近期疗效确切,能提高不孕患者受孕率,对年轻、未生育或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值得应用;但病灶弥漫、广泛者术后痛经等症状易复发,妊娠期并发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疗效.方法 采用低剂量来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124例,12.5mg/d,连用6个月.结果 月经异常改善明显:用药后子宫和腺肌瘤体积有明显缩小;痛经程度用药后较用药前明显减低: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使子宫与腺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并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联合孕三烯酮及联苯双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中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的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痛经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好转,复查彩超子宫大小正常,附件未发现异常.复发者与未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瘤体个数、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病灶切除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联苯双酯可减少孕三烯酮对肝脏的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阳煜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31-5834
目的:比较腹腔镜或开腹下肌瘤剔除或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03~2008年收治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280例,其中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组81例、腹式肌瘤剔除术(AM)组64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组70例、腹式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AUAO-M)组65例。观察4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感染率和住院天数,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子宫恢复、月经症状缓解、肌瘤复发情况以及是否发生闭经,检测患者月经中期血雌激素水平。结果:L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组,住院天数和感染率明显少于AM组;AUAO-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和LM组;LUAO-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和AUAO-M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AM组。术后随访2年,LM组肌瘤复发率明显高于AM组;AUAO-M组和LUAO-M组子宫恢复正常率和月经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LM和AM组,而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LM和AM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住院时间,有效促进子宫恢复、缓解月经异常、降低肌瘤复发,是治疗子宫肌瘤并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介入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海藻酸钠微球(KMG)、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结果治疗后患者痛经缓解率为88%,痛经减轻或消失,子宫及腺肌瘤体积减小。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改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明显缩小子宫及腺肌瘤体积,改善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