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孕妇静脉滴注不同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孕41~41+6周延期妊娠第一胎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各用1种浓度缩宫素引产,观察宫颈Bishop评分、宫颈分泌物IGFBP-1的变化,比较其引产效果。结果:两种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率、IGFBP-1测试阳性率、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率、IGFBP-1测试阳性率及其阳性分娩率均高于同组≤6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分娩率与IGFBP-1测试阳性结果呈一致性。结论:低浓度缩宫素对延期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可靠,宫颈分泌物IGFBP-1测试阳性是宫颈成熟、分娩即将发动的标志。宫颈Bishop评分≤6分孕妇宜选用0.2%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宫颈Bishop评分≥7分、IGFBP-1测试阳性孕妇宜选用0.5%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延期妊娠孕妇静脉滴注0.2%缩宫素与0.5%缩宫素两种浓度,比较其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和超声下宫颈形态的变化。方法:对227例孕41~41+6周延期妊娠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各静脉滴注一种浓度缩宫素,比较两种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结果: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两种浓度缩宫素提高宫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两种浓度缩宫素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超声监测下宫颈形态变化呈一致性。结论:低浓度缩宫素能产生有效宫缩,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0.2%缩宫素发生胎儿窘迫率低,可作为促宫颈成熟引产首选;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0.5%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催产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延期妊娠孕妇静脉滴注0.2%与0.5%两种浓度缩宫素,比较其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和超声下宫颈形态的变化。方法:对227例孕41~41+6周延期妊娠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各静脉滴注1种浓度缩宫素,比较两种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结果: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两种浓度缩宫素提高宫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两种浓度缩宫素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超声监测下宫颈形态变化呈一致性。结论:低浓度缩宫素能产生有效宫缩,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0.2%缩宫素发生胎儿窘迫率低,可作为促宫颈成熟引产首选;宫颈Bishop评分≥7分者,0.5%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催产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苑运阁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344-3344
为防止延期妊娠和过期妊娠,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对妊娠合并某些疾病以及孕周超过40周的孕妇给予适时引产是产科常见的治疗措施,而宫颈条件则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引产成功率与宫颈成熟有关,宫颈不成熟者,引产失败率高达50%〔1〕。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米非司酮及小剂量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对母婴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5月~2005年5月随机抽取我院孕37~41周因各种原因需要引产的孕妇136例,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6岁,胎儿已成熟,宫颈B ishop评分≤4分,无阴道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3年1~10月有医学引产指征,宫颈Bishop评分≤5分的孕妇160例,同等条件下自愿选择COOK双球囊引产的80例为观察组,选择缩宫素引产的8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引产方式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放置球囊12 h后宫颈评分、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用于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COOK宫颈球囊对低宫颈评分孕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有引产指征的头位初产妇400例,根据采用的促宫颈成熟方法分为米索前列醇组与COOK球囊组,各20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产褥感染率、母婴妊娠结局、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促宫颈成熟前米索前列醇组与COOK球囊组Bishop评分分别为(1.99±0.29)分和(1.95±0.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促宫颈成熟治疗后Bishop评分分别为(5.98±1.26)分和(4.70±1.40)分;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及总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00%、66.48%、69.50%和2.00%、47.45%、48.50%,米索前列醇组均高于COOK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失败后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产妇均未发生产褥感染及不良事件,母婴均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结论米索前列醇对低宫颈评分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优于COOK球囊。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11-1212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单胎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应用指征、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规律产检并有引产指征的初孕妇共316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使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对照组直接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催产。对比分析放置Cook球囊前后宫颈Bishop评分的变化、进入产程的时间、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最终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妊娠结局。结果 1实验组132例经阴道分娩,顺产率为83.54%;对照组92例经阴道分娩,顺产率为58.23%,实验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孕妇进入产程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8.5 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7 h(P<0.05);3放置球囊后,实验组有132例孕妇宫颈Bishop评分改善≥3分,23例改善1~2分,3例改善<1分;4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可以明显改善孕妇宫颈成熟度,缩短产程,增加阴道分娩率,其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妊娠晚期引产是安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水囊及米索前列醇两种方式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宫颈条件不成熟并需要引产孕妇水囊组40例,米索前列醇组40例,。对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阴道分娩、剖宫产及新生儿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水囊引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经阴道分娩率均优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转归之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塔拉  窦秀清 《现代保健》2013,(13):107-109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无阴道分娩禁忌、单胎、胎位正常、无严重合并症的妊娠41~42周的延期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治疗,对照组38例,静滴小剂量缩宫素引产,观察两组24h宫颈成熟率、临产时间、自然分娩率、产后2h出血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4h宫颈成熟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临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h内产后出血量及胎儿窘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应用于延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79-880
目的探讨双球囊导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15例足月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135例孕妇为观察组,直接应用缩宫素静滴引产的80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促宫颈成熟率(宫颈Bishop评分)、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干预前宫颈Bisho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产钳助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催产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强直收缩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球囊导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宫颈条件,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成功引产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80例为试验者,先入院的40例初产妇视为对照组,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治疗,后入院的40例初产妇视为观察组,行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治疗,采用宫颈Bishop评分评估两组产妇宫颈成熟效果,并记录成功引产状况,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在引产前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6h观察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和临产12h内引产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成功引产方面具有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引产中不同方法对促宫颈成熟影响作用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双流县中医医院妇产科分娩的500例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促宫颈成熟方法将产妇分为前列腺素欣普贝生组(A组,231例)、小水囊组(B组,178例)和缩宫素组(C组,91例)3组,观察3组产妇宫颈评分、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3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分别为96.70%、95.50%、59.3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促宫颈成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临产时间、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分别为[(34.90±8.72)h、(13.21±1.23)h和(307.08±29.83)m L],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临产时间、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剖宫产率为74.73%,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20.35%、2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以及羊水粪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以及小水囊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过程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以及引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欣普贝生)用于非胰岛素治疗的足月妊娠期糖尿病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非胰岛素治疗的足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9例,其中欣普贝生组48例,对照组(催产素组)31例,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促宫颈成熟率为93.75%,对照组为48.39%,实验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分娩期血糖变化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足月妊娠应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与催产素相比成功率高、产程短,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国产单球囊(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与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及引产效果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200例有医学引产指征,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足月妊娠的孕妇,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单球囊组(100例)和欣普贝生组(100例)。单球囊组给予国产单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欣普贝生组以欣普贝生阴道后穹窿给药引产。回顾性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①单球囊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的87%,χ2=8.721,P<0.05;②单球囊组剖宫产率为15%,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33%,χ2=8.882,P<0.05;③单球囊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29%,χ2=16.624,P<0.05。结论与欣普贝生相比,国产单球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更为显著,在并发症方面显著低于欣普贝生,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瑛 《中国校医》2020,34(4):284-285,288
目的比较双球囊与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球囊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对比2组孕妇的总产程、宫颈成熟度、引产成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100%)、引产成功率(96%)均高于对照组(8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Bishop评分观察组(9.12±1.42)高于对照组(7.92±1.56),观察组总产程(8.23±2.54)h,对照组(13.45±3.7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用于妊娠引产效果显著,能明显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保障分娩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80例足月妊娠且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30例自愿选择使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促宫颈成熟后引产孕妇作为观察组,150例单纯用低浓度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成功率、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诱发临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安全、有效的,孕产妇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Csorba R  Aranyosi J  Juhász G  Zatik J  Major T 《Orvosi hetilap》2003,144(40):1977-1980
INTRODUCTION: The role of labor induction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the last decade all over Europe due to the early detection of fetal jeopardy, improvement of neonatal therapy and availability of cervical ripening agents. Success rate of vaginal delivery depends on maternal, fetal condition and cervical status. PATIENTS: Authors report the outcome of 795 labor induction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6 to 2000 at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Debrecen, Hungary. Preinduction cervical ripening and induction method was based on Bishop score and clinical situation. RESULTS: The rate of induced labor was 5.97% out of 13312 consecutive deliveries. The outcome of induction is discussed in details. The caesarean section rate after induction of vaginal delivery was 25% in this high risk group, and 33.3% among the total number of inductions.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staglandins for cervical ripening among high risk pregnant women facilitates the decision of labor induction and provides a favourable rate of vaginal deliv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