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26例子宫内膜分泌不良的不孕妇女分别使用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A组60例),单纯孕激素治疗(B组66例),用流式细胞仪定量观察用药前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及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A组用药后ER、PR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且组织学变化接近正常月经周期内膜或与其同步。而B组用药前后ER、PR含量及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变化(P>0.05,P>0.05),部分病例的ER、PR含量有下降趋势。提示对ER、PR含量低下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者,合理使用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可提高靶细胞的受体含量、使内膜发育得到改善,是不孕症治疗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子宫内膜分泌不良的不孕妇女分别使用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31例(A组),单独使用孕激素治疗32例(B组),观察用药前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含量及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A组用药后ER含量明显增加(P<0.05),且组织学变化接近正常周期内膜或与其同步。而B组用药前后ER含量及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变化(P>0.05),部分病例ER含量有下降趋势。提示:对ER含量低下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患者,合理使用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可提高靶细胞的受体含量、使内膜发育得到改善,是治疗不孕症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宫腔镜检查并手术确诊的宫腔粘连患者91例,对照组为宫腔镜检查正常患者,共45例。所有患者在宫腔镜下用异物钳钳取适量(重约20mg)的内膜组织作为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腔粘连术后患者采用激素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子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ER、PR的表达,腺体中ER阳性率为66.2%,PR阳性率为58.1%;内膜间质中ER阳性率为42.6%,PR阳性率为36.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运用免疫组化法宫腔粘连组患者ER蛋白表达水平较高,而PR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腔粘连组患者ER、PR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高表达患者总有效率为62.9%,低表达患者总有效率为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R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治疗效果呈正比。PR高表达患者总有效率为51.8%,低表达患者总有效率为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R表达与治疗效果无相关性。结论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可以先检测ER的表达,从而制定个性化激素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评价环氧合酶2(COX-2)、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对16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及35例并发子宫内膜息肉的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及其邻近内膜行COX-2、ER和PR免疫组化测定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OX-2蛋白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患者子宫内膜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中E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腺体和间质内PR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的表达(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COX-2和PR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不孕症子宫内膜息肉(E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腔镜术后妊娠中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16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的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中的ER受体与PR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其行宫腔镜手术之后的3~6个月后术后妊娠为标准,分为妊娠组79例和非妊娠组37例,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EP组织中的ER受体与PR受体进行分析。结果 ER mRNA的表达情况妊娠组患者低于非妊娠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 mRNA的表达情况妊娠组患者高于非妊娠组患者(P0.05)。非妊娠组患者中的复发患者ER mRNA表达明显高于妊娠组患者及非复发患者(P0.05)。结论 PR受体的低表达可能是EP不孕患者行宫腔镜术后不孕的诱导因素之一,不孕症子宫内膜息肉患者PR受体的低表达及ER受体的高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之间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中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在月经周期中的改变,探讨子宫肌瘤的生长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临床上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组织和正常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通过积分的方式计算两者比值。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肌组织,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肌瘤组PR/ER在子宫内膜增殖期与分泌期均低于肌组织,分泌期肌瘤组与正常组PR/ER分别高于增殖期(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生长,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在月经周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孕激素及孕激素受体同样起着一定的作用,且以月经后半期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网质膜上钙通道蛋白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介导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与子宫肌瘤细胞缺氧凋亡过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均采用腹腔镜下子宫阻断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18例采集子宫肌瘤旁及邻近平滑肌组织样本218份,运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子宫肌瘤组织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中的IP3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Cytc)、Ca2+表达情况;再将子宫肌瘤细胞组织、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分别分成A、B两组,在缺氧条件下培养6 h,A组采用阻滞剂肝素进行阻断实验,B组作为空白组,比较两组中4个样本的IP3R、ER、PR、Cytc、Ca2+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处理前,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IP3R、ER、PR、Cytc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Ca2+水平与子宫肌瘤组织中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处理后,A组肌瘤组织与平滑肌组织的IP3R、ER、PR、Cytc、C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肌瘤组织与平滑肌组织中的IP3R、Cytc、Ca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肌瘤组织与平滑肌组织中的ER、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缺氧处理,可以增加子宫肌瘤组织中的IP3R、Cytc表达水平,从而增加子宫肌瘤组织细胞中的钙离子内流浓度,从而激活了内源性细胞凋亡途径,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中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中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在月经周期中的改变,探讨子宫肌瘤的生长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临床上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组织和正常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通过积分的方式计算两者比值.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肌组织,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肌瘤组PR/ER在子宫内膜增殖期与分泌期均低于肌组织,分泌期肌瘤组与正常组PR/ER分别高于增殖期(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生长,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在月经周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孕激素及孕激素受体同样起着一定的作用,且以月经后半期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早期自然流产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PCOS不孕患者62例为观察组,同期输卵管性不孕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7d时在宫腔镜下取子宫内膜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ER和PR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的表达强度,比较两组的差异。再于术后对观察组对象给予达英-35联合中药天癸方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第1次月经干净3~7d在宫腔镜引导下取子宫内膜标本,观察治疗前后ER、PR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ER、PR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表达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中的ER、PR表达强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ER、PR减少可能是其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PCOS患者子宫内膜ER、PR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甾体激素受体主要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雄激素受体(AR)。三者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特点,并受激素及其他生长因子调节。近年来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黄体功能不全ER、PR低表达;多囊卵巢综合征ER、PR、AR高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ER高表达,PR—B/PR—A比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王瑞霞  王娜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06-2007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与继后妊娠胚胎停育是否相关。方法:选取2003年5月~2010年5月期间于廓坊市妇幼保健中心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或清宫术,年龄为22~35岁,孕7~12周的健康妇女3 23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因胚胎停育而行清宫术者896例作为病例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胚胎无任何异常者2 337例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中有米非司酮服用史者284例,占31.7%,无米非司酮服用史者612例,占68.3%;对照组中有米非司酮服用史者657例,占28.1%,无米非司酮服用史者1 680例,占71.9%,米非司酮服用史与胚胎停育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米非司酮服用时间与此次妊娠间隔不足两年者73例,占25.7%,间隔时间在两年以上者211例,占74.3%;对照组中米非司酮服用时间与此次妊娠间隔不足两年者129例,占19.6%,间隔时间在两年以上者528例,占80.4%,米非司酮的服用与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也与胚胎停育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会增加继后再次妊娠胚胎停育的风险,尤其是在间隔时间两年之内。  相似文献   

12.
王志宏  杜金凯  周自秀  冯佩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57-3258,3265
目的观察B超监测和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降低人流不全发生的影响,探讨一种有效的预防人流不全的方法。方法要求终止妊娠早孕妇女807例,按人工流产术是否与B超监测结合随机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分别按术后是否口服米非司酮,随机分成两个亚组,比较各组人流不全发生情况及术后阴道出血天数变化。结果在人流不全方面,B超监测结合口服米非司酮组人流不全发生率为0%,阴道出血(6.7±2.8)d,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月经恢复时间差异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实时监测人工流产术,同时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可有效预防人流不全的发生,人流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可减少术后阴道出血天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及口服的药物流产效果。方法将158例早孕妇女(停经≤56天)随机分为2组,连续口服米非司酮2天,3次/d,每次25mg,第3天上午使用米索前列醇(本文简称米索)口服400μg同时阴道给400μg(组Ⅰ),或者舌下含400μg同时阴道给400μg(组Ⅱ)以终止妊娠。结果总体完全流产率为94.9%,组I为92.5%,组Ⅱ为97.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不全流产率为4.43%,组I为7.5%(6/80),高于组Ⅱ1.28%(1/78),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失败率为0.63%,其中组Ⅰ为0,组Ⅱ为1.28%,两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Ⅰ从应用米索至孕囊排出时间为(2.39±1.20)h,明显低于组Ⅱ(2.98±1.33)h(P<0.01)。结论组I终止早孕的不全流产率高于组Ⅱ(但无明显组间差异,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可能与舌下含服米索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生物利用度较高有关,故在药物流产中米非司酮配伍舌下含服米索是1种很有前景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路运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52-3753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 9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口服己烯雌酚。根据子宫大小行钳刮术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待其自然排出胎儿、胎盘后行清宫术,观察两组清宫情况。结果:观察组流产成功率为91.84%,对照组流产成功率为59.18%,观察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能安全有效地终止稽留流产,具有疗效好、出血量少,方法简便、用药剂量小等优点,可减少术后不全流产的几率,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8例妊娠天数<49天的早孕妇女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药物剂量相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6.0%和89.1%,不全流产率为3.0%和5.9%,流产失败率为1.0%和5.0%(P<0.05);两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分别为12.8±4.4天和13.1±4.5天,两组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中出现寒颤的例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其它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片配伍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半年内早孕的终止方法。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半年内早孕且要求终止者160例随机分成4组,第1组直接吸宫,第2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产,第3组服用米非司酮后吸宫,第4组服用米非司酮后在B超引导下吸宫,观察服药及吸宫期间腹痛、出血量、宫颈扩张、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及妊娠物残留等情况。结果:第1组需扩张宫颈和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例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第2组腹部剧痛和出血量大于其他各组;第3组需扩张宫颈例数明显降低,但妊娠物残留发生率仍然较高;第4组残留发生率低于其他各组。结论:服用米非司酮后在B超引导下吸宫对终止剖宫产术后半年内早孕是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During pregnancy, uterine contractility is suppressed by progesterone. The progesterone receptor inhibitor, mifepristone, increases uterine contractility and sensitizes the myometrium to prostaglandin. The maximum effect is achieved when prostaglandins are administered 36 to 48 h after mifepristone. The recommended prostaglandin analogue used with mifepristone for medical abortion is misoprostol. It is licensed for oral use but other routes are used to improve efficacy. The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 of various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pharmacokinetics and the effect on uterine contractility. Oral misoprostol leads to an increased uterine tonus without regular contractions. In contrast, vaginal and sublingual administration leads to a longer-lasting effect on the myometrium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regular contractions. Recently, a new oral slow-release preparation of misoprostol has been studied. Future studies will show whether prostaglandin analogues with a prolonged effect on the myometrium may further improve the regimens for medical abor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在孕6~13周早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0月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60例。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早孕引产的临床疗法及安全性,米非司酮总剂量为150mg,根据不同服药方法分为两日服法和3日服法;根据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分为口服给药和阴道给药;将160例实验对象分为4组:A组米非司酮3日服法,第3日晨顿服米索前列醇500mg;B组米非司酮服法同A组,第3天晨阴道置入米索列醇500mg;C组米非司酮两日服法,第3天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500mg;D组米非司酮服法同C组,第3天晨阴道置入米索前列醇500mg。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4组成功率均令人满意。相同剂量的药物,相同的给药途径引产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给药途径引产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米司酮两日服法,即75mg每天1次顿服共2天,配伍米索前列醇500mg阴道给药的早期引产方法更为简便、安全、有效、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In the interest of decreasing the amount of time it takes to achieve a medical abortion, we performed a pilot study to evaluate the simul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mifepristone and vaginal misoprostol for women with gestation from 50 to 63 days.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ty women were enrolled with undesired pregnancies from 50 to 56 days' gestation (group 1) and 40 from 57 to 63 days' gestation (group 2). All women used misoprostol 800 mug vaginally immediately after having swallowed the 200 mg mifepristone tablet. Follow-up evaluations with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occurred at 24 h and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24-h expulsion rates were 88% (95% CI, 77-98) and 83% (95% CI, 7-94) in groups 1 and 2, respectively. The complete abortion rates at 2 weeks were 93% (95% CI, 84-100) and 90% (95% CI, 81-99), respectively. DISCUSSION: Simul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oral mifepristone and vaginal misoprostol provides 24-h expulsion rates in women with gestation from 50 to 63 days, comparable to those reported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 for standard treatment regimens. Further study of this regimen in a large randomized trial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中期妊娠引产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中期妊娠引产作用,选择60例欲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中期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米非司酮组于利凡诺引产前36,24,12小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共三次;对照组单纯利凡诺引产。观察两组引流产进程及分娩阵痛情况,并于腔内注射时抽取羊水,放免法检测雌二醇(E_2)及孕酮(P)水平。米非司酮组腔内注射至产程发动时间,产程发动至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流产过程中阵痛程度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羊水中E_2水平升高(P<0.05),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中期引产可加速引流产进程及减轻分娩阵痛,从而提高引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