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并分析平凉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甘肃省平凉市妇幼保健机构专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平凉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缺编状况逐年加重;卫生技术人员占到在职人员75%以上,并呈增长趋势;各级机构中6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为大专以下学历,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绝大多数,从事保健工作人员数量明显偏少,市级机构优于县区级。结论:平凉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人员缺编严重、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保健人员总量不足等问题,成为影响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0年福建省78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为县区级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信息。方法:收集全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10年度机构监测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定量、定性比较。结果:职工编制不足的机构占53.85%,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达标者占32.05%,所有机构的医护比均不达标,92.31%的机构保健人员配备不达标,51.28%的机构临床人员编制不足,低学历低职称卫技人员比重大。结论:作为三级妇幼卫生网络重要枢纽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且素质不高的局面,在有提供住院服务的机构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获取湖南省137家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和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有1所省级、14所地市级、122所县区级妇幼机构,湖南省总共有8所(5.8%)三级妇幼机构,53所(38.7%)二级妇幼机构。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平均分别缺少编制数为21、202和52个,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均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3.0%以上。省级机构本科学历占到56.09%,硕士学历占到24.81%;地市级本科学历占到60.66%,大专及以下占到34.77%;县区级机构大专及以下占到70.51%,本科占到29.11%,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湖南省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机构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分别为1∶1.1∶3.3,1∶1.9∶4.2和1∶5.4∶12.5,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湖南省妇幼保健三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编制缺乏严重,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工作现状,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调查湖南省137所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包括1所省级机构、14所市州级机构、122所县区级机构,调查内容包括: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情况、保健医疗技术服务情况、群体保健工作开展情况等。采用SPSS 15.0和Excell 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①基本情况:调查机构专/兼职从事群体保健工作的卫技人员平均为15人,省级为124人,市州级为17人,县区级为14人。②保健门诊:全省平均每所妇幼保健机构妇女保健门诊6 475人次,儿童保健门诊7 821人次。③保健业务开展情况:湖南省2007年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妇女保健管理、产前诊断管理和生殖保健与计划生育开展的机构比例分别为98.5%、12.4%和84.7%,辅助生殖开展的机构比例略低,为6.6%;开展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发展促进和高危儿管理的机构比例在70%以上,其余各项均低于50%;平均开办培训班6次,培训人员429人次,接待进修人员26人次,群体保健管理人员下基层平均646人次。结论:各级政府对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不足,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有待优化和加强,群体保健工作须进一步深入,同时提高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52-3953
目的:探讨处于两套三级妇幼保健网交接点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问题。方法:对海南省全部21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05年度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定量、定性比较分析。结果:基层群体妇幼保健工作大部分由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妇幼保健工作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同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面临困境:人手不足,编制达标率仅为28.57%,低于全国54.8%的水平;人员素质偏底,中专学历人员占67.13%,副高级职称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的2.00%;基础建设不足,有2所保健机构未购建用房,全部租房开展业务及办公,占9.52%;基本设备欠缺,床位数达标率低,占14.29%,低于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48.0%的达标率;财政补助不足,73.53%的收入来源于业务收入。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及主观努力欠缺,导致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人才培养投入不足,保健与临床结合松散,妇幼保健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群体保健工作力度不够,群体保健资金投入不足。结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在困境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就要学会夹缝生存本领。放眼全国现状,展望未来前景,研究市场经济,拓展业务范畴等是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任务;立足本职工作,兼顾发展资本,扎实、稳妥、坚韧、全面、深入地发展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是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的前景所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甘肃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提供的临床服务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依托《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对2010年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提供的临床服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2006~2010年临床服务变化情况。结果 2010年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平均年门急诊总数为215万人次,其中妇产科门诊占门急诊总人次的36.27%。妇产科、儿科所占床位比例在70%以上,病床使用率平均为65.84%,其中省级为128.95%,市州级为62.27%,县区级为51.32%。剖宫产率以省级机构39.23%最高。近5年各级机构门急诊总人次、出院人次、病床使用率均呈增长趋势。结论总体上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的临床服务能力逐渐提高,但病床使用率未达最佳状态,剖宫产率较高,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不平衡,县区级机构保健服务能力有限,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9年陕西省市级(含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分布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法,利用2009年<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网报数据,分析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学历、职称、人员配置比例等,以及市区、县、三级分布现状.结果 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中,缺乏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较多,卫生技术人员少于10人的机构有14所,占全省的11.97%;各类人员比例配置不合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例为1.47:1.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水平较低,其中高级职称279人,占4.59%;中级职称1 816人,占29.88%;中级以下职称3 982人,占65.53%.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硕士学历6人,本科学历93人,大专以下238人,分别占领导成员的1.78%、27.60%、70.62%;院(所)长专业对口率不高,其中妇幼卫生专业18人,仅占15.38%.以上现象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更加突出.结论 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应引起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重视.通过各类卫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增加机构人员编制,进而可增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南省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妇幼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海南省2016年度22所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现状进行调查,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描述统计,并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海南省2016年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编制缺乏数为931个;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75%以上的单位有13所,占59.1%;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67.2%,职称以初级为主,占59.8%;卫生技术人力资源按常住人口分布与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99和0.500。结论海南省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存在编制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投入,增加编制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改善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提高卫生技术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妇幼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湖北省98所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湖北省妇幼保健机构中实际职工人数超过编制人数的占84.69%;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67.85%);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构成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比90.39%)。结论湖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存在现有编制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构成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妇幼保健人力资源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机构设置(有无住院服务)、不同地区(东、中、西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差异,从而为开展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按卫生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配备40人的标准,在无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为97.6%~98.6%。在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东、中、西部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7%、89.4%和90.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保健人员数,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在2004-2008年间无明显增加,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及人才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在甘肃省分布均衡性和公平性研究,以期为政府优化配置妇幼保健卫生资源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利用网络直报收集2010年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数据,测算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结果:甘肃省各市妇幼保健机构能够较好完成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但服务质量存在差距,卫生资源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要显著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结论:甘肃省妇幼保健机构应在加大妇幼卫生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卫生资源密度,调高对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方案和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全国统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和《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对全省101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结果:87.13%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未达国家标准,卫生技术人员中以中、初级职称和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妇幼保健常用仪器设备相对缺乏,服务项目拓展受到限制;73.27%的机构处于长期负债运营状态,后续发展力较弱;科研教学水平落后,制约机构全面发展。结论:应强化县区妇幼保健机构的能力建设、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群体保健工作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医改进程中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对2013年度黑龙江省127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方法对人力资源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0%以上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处于无效状态,65.35%的机构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县、区级机构人力资源发展具有显著性差异;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达标机构仅占51.18%;专业妇幼保健人员数量严重短缺;机构发展自主性相对较差。结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基础数量不足,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机会六个要素分析比较了县域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东阳市、余姚市、桐乡市、德清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结果发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生产要素主要取决于发展模式和资源整合,县域医共体主要影响其机构协同和需求条件,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省104个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和资源配置现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网络报告系统将妇幼保健机构数据实时填报,描述机构内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和辖区内的部分孕产期保健指标现况以及资源配置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区级机构中开展各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构成比均低于80.0%,区、县的孕早期检查率分别为64.7%和55.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61.3%和52.7%。结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期保健服务整体水平较低,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与人财物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抽取11个省级、30个地/市级、76个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信函调查方法,调查辖区人口经济状况、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保健服务量.结果 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较低;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比较大,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高级职称者的比例都小于11%;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相比,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而绝大多数妇幼保健机构2000年保健服务实际投入人力远远超出拥有的妇幼保健人力.结论 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保健人员专业素质低、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妇幼保健工作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妇幼健康分级服务政策的实践进展与存在问题.方法:采用主题框架法,从领导治理、服务提供、筹资支付、人力资源、药品供应、信息共享六个方面梳理分析江苏省常州市、上海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妇幼健康分级服务政策和改革措施.结果:调研地区选择不同的妇幼健康服务内容开展分级服务,以行政规制的方式明确...  相似文献   

18.
崔小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480-5482
目的:通过对妇幼卫生保健人力资源配置公平程度进行评估,探索切实可行的妇幼保健管理模式,为妇幼保健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北京市密云县22家医疗保健单位所有妇幼保健服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对人员基本情况、健康教育设备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幼保健人员结构基本情况:医疗专业占62.9%,非医疗专业占37.1%;职称构成:高级职称占6.5%,中级职称占32.6%,初级职称占41.9%,无专业技术职称占19.4%。妇幼保健服务人力资源公平性评价基尼系数是0.51,处于警戒状态。健康教育设备配备只占36.5%。县妇幼保健院群体保健人员资源产出大量增加。结论:卫生管理部门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对县妇幼保健院创造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江西省九江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为机构自身规范化建设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借助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对2011年九江市15所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配置和服务运营等资料进行调查。结果九江市及辖区各区县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人员素质偏低、设备落后、业务经费紧张等问题。结论九江市妇幼保健机构应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努力提高妇幼保健队伍人员素质;增加资金投入,改善设备条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实现经费筹资方式多元化,从而保证妇幼保健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状况,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5—2011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况等数据,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配置、服务提供以及运营等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机构运营等方面均有所增长,东部地区发展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各地区均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与职称不高、政府投入不足等现象。结论应进一步增加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入,提高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