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北省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方法 于2005年6-7月对全省146个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河北省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员的性别年龄结构合理,但是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防人员与服务人口比为1∶70239,人均岗位数2.2,53.2%的人员拥有3种岗位.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低,大学本科学历占3.9%,拥有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为2.1%.从各项工作的岗位情况看,诊断与治疗管理、督导工作参与人员多,是目前县区级机构工作量较大的两项任务.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率为61.3%,不同专业的岗位培训情况有差别,规划管理、诊断治疗和实验室工作培训情况较好.从人员的在岗年限看,防痨队伍不稳定,2年及以下工龄人员占30.3%.结论 河北省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匮乏,需加大结防工作的人财投入,稳定壮大各级防痨队伍,确保结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北省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方法于2005年6—7月对全省146个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河北省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员的性别年龄结构合理,但是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防人员与服务人口比为1∶70 239,人均岗位数2.2,53.2%的人员拥有3种岗位。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低,大学本科学历占3.9%,拥有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为2.1%。从各项工作的岗位情况看,诊断与治疗管理、督导工作参与人员多,是目前县区级机构工作量较大的两项任务。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率为61.3%,不同专业的岗位培训情况有差别,规划管理、诊断治疗和实验室工作培训情况较好。从人员的在岗年限看,防痨队伍不稳定,2年及以下工龄人员占30.3%。结论河北省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匮乏,需加大结防工作的人财投入,稳定壮大各级防痨队伍,确保结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武汉市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配置的公平性,为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全市县级结防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信息,同时收集当年人口数和地理面积,并利用洛伦茨曲线(Llrenz Curve)和Gini系数(Gini Coefficient)测算公平性。结果全市县级177名结防人员中,男女比例1∶1.72,平均年龄(41.46±1.38)岁,城区年龄偏大,郊区偏小。学历以中专和高中学历为主,占52%,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郊区学历高于城区。专业以临床和护理最多,分别占42.9%和30.5%,公共卫生专业仅占7.9%。职称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占44.6%,高级职称仅占5.1%。岗位以诊断与治疗为主占32.8%,无1人专职从事健康教育。全市县级结防人员培训率达81.4%,郊区仅为68.5%。郊区的人均服务人口数和服务半径分别是城区的1.6和3倍。按照人群分布和陆地面积分布的Gini系数分别为0.17和0.59。结论武汉市县级结防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岗位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公平,必然影响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和DOTS策略的实施质量以及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结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我国结防资源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和分析3个全国性调查数据,即2006年进行的6省(直辖市)专题调查,2005年全国结防规划中期评估和2005年全国结防培训需求调查。结果2001—2005年全国结防机构专职结防人员从19 375人持续缓慢增加到24 05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5.6%;按照国家推荐的人员配备最低标准,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结防机构专业人员数量不能达到要求的比例分别是64.5%、70.6%和40.1%;按照机构自身提出的要求,省级、市级和县级机构的现有人员满足需要程度分别为76%、67%和63%;近5年,全国结防系统的人员流出率先上升而后降低,而流入率不断增高,结防人员以竞争方式流入机构的占44.0%,非竞争流入占43.3%,主动流出机构的人员占45.5%,被动流出的占36.5%。结论应掌握我国结防人力资源数量变化规律,从长远出发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数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索结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我国结防资源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和分析3个全国性调查数据,即2006年进行的6省(直辖市)专题调查,2005年全国结防规划中期评估和2005年全国结防培训需求调查。结果2001—2005年全国结防机构专职结防人员从19 375人持续缓慢增加到24 05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5.6%;按照国家推荐的人员配备最低标准,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结防机构专业人员数量不能达到要求的比例分别是64.5%、70.6%和40.1%;按照机构自身提出的要求,省级、市级和县级机构的现有人员满足需要程度分别为76%、67%和63%;近5年,全国结防系统的人员流出率先上升而后降低,而流入率不断增高,结防人员以竞争方式流入机构的占44.0%,非竞争流入占43.3%,主动流出机构的人员占45.5%,被动流出的占36.5%。结论应掌握我国结防人力资源数量变化规律,从长远出发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6.
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为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9-10月国家结控中心将设计的调查表下发至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填写,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逐级汇总并上报,最后由国家结控中心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实、汇总和分析。 结果 全国共有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26 064人,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2 591人,人员数量和质量均比2005 年有一定的提高。结论 虽然人员的绝对数量有一定提高,但是人员配置达到规范要求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较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相对缺乏,部分机构人员梯队建设还有待提高,并需要一定数量的熟悉临床的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009年设计的全国结核病实验室调查表,对2010、2015和2018年北京市市级及区(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实验室仪器设备及病原学检查开展项目等信息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共发送调查表55份,回收55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率为100.0%。2010、2015和2018年北京市结防机构实验室人力资源情况:(1)在性别方面,男∶女分别为1∶2.8(16/44)、1∶3.4(15/51)、1∶2.4(23/55);(2)从事相关工作>5年人员分别为73.3%(44/60)、65.2%(43/66)和69.2%(54/78);(3)职称构成方面,各年均为以初级职称人员比例最高,分别占56.7%(34/60)、62.1%(41/66)和51.3%(40/78);(4)专职人员分别占78.3%(47/60)、74.2%(49/66)和88.5%(69/78)。2010年北京市全部实验室均配备生物安全柜,全部结防机构实验室可以进行抗酸杆菌涂片及培养检测,市结防所具备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能力;2015年市结防所即具备了分子生物学临床诊断的能力;2018年北京市各级结防机构大力发展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GeneXpert MTB/RIF检测覆盖率为100.0%(19/19)。可见,北京市各级结防机构实验室人力资源的现状表现为人员数量增长缓慢、中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专职人员比例较高。北京市各级结防机构实验室目前仪器配置及病原学检查项目开展可以满足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武汉市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现况及配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武汉市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配置的公平性,为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全市县级结防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信息,同时收集当年人口数和地理面积,并利用洛伦茨曲线(LIrenz Curve)和Gini系数(Gini Coefficient)测算公平性。结果全市县级177名结防人员中,男女比例1:1.72,平均年龄(41.46±1.38)岁,城区年龄偏大,郊区偏小。学历以中专和高中学历为主,占52%,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郊区学历高于城区。专业以临床和护理最多,分别占42.9%和30.5%,公共卫生专业仅占7.9%。职称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占44.6%,高级职称仅占5.1%。岗位以诊断与治疗为主占32.8%,无1人专职从事健康教育。全市县级结防人员培训率达81.4%,郊区仅为68.5%。郊区的人均服务人口数和服务半径分别是城区的1.6和3倍。按照人群分布和陆地面积分布的Gini系数分别为0.17和0.59。结论武汉市县级结防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岗位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公平,必然影响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和DOTS策略的实施质量以及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宜昌市县(区)级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评价其在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配置的公平性,为各县(区)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以县(区)级为单位,由市结防所下发调查表至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由县(区)级结防科负责人填写,下发问卷9份,回收9份。收集全市县(区)结防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信息,用Excel建立数据库,以构成比作为评价主要指标。 结果 全市县(区)级共有57名结防人员,男女比例1.59:1,平均年龄(45.51±2.67)岁,平原及丘陵县(区)级结防专业人员年龄偏大,山区年龄偏小;本科学历占19.30%(11/57),大专学历占31.58%(18/57),中专学历占43.86%(25/57),高中学历占3.51%(2/57),初中学历占1.75%(1/57);县(区)级结防专业人员中所学专业为公共卫生者占1.75%(1/57),临床医学者占56.14%(32/57),放射专业者占8.77%(5/57),检验专业者占10.53%(6/57),护理专业者占14.04%(8/57),其他非卫生专业者占8.77%(5/57),山区县非卫生专业占12.50%(4/32)高于平原及丘陵县的4.00%(1/25);职称构成比高级:中级:初级为1:6.8:3.4;临床诊疗岗位占38.60%(22/57)。平原及丘陵结防专业人员平均每人服务人口7.55万人,山区结防专业人员平均每人服务人口4.18万人,平原及丘陵服务人口是山区服务人口的1.81倍。 结论 宜昌市各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匮乏,急需增加专业人员的数量,优化岗位配置,确保结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全国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的人员现况,为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数据库中的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调查数据,对201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709家县(区)级结防机构的设置、人员数量等进行分析。按照《全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简称“《规范》”)所规定的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员数量配备标准,评价各地区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员数达到配置标准的比例(达标率)。 结果2010年全国县(区)级结防机构中共有结核病专职防治人员24 646名。大部分以专科学历(包括大专和中专)为主,占73.7%(18 172/24 646),初级及以下职称占59.5%(14 659/24 646)。独立结核病防治所平均人员数量最多,为22.1名(6708/303);CDC下设非独立科室的平均人数最少,为4.7名(2456/519)。高级职称中,采用“定点医院”模式者的比例最高,为13.9%(444/3203);CDC下设独立科室的比例最低,为4.8%(467/9834)。在本科及以上学历中,采用“定点医院”模式者的比例最高,为40.1%(1285/3203);独立结核病防治所的比例最低,为13.5%(903/6708)。东部地区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员数达标率为33.3%(272/817),要明显高于中部地区的27.4%(224/818)和西部地区的11.8%(127/1074)(χ2=133.49,P<0.0001)。 结论 全国县(区)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尚不足,要结合当地卫生资源状况,采用适宜方法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防治工作质量评价》团体标准规定了定点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现场评价的方法,适用于全国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作者介绍了该团体标准的制定背景和需求,以及主要内容要点,便于运用此规范对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工作开展现场评价,以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的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云南省血防专业机构人员队伍和能力建设现状,收集了云南省各级血防专业机构人员队伍及基本建设资料进行分析。云南省有县级以上血防专业机构20家,总在编人员411人。其中独立法人机构11家,人均建设面积为69.83 ㎡;机构编制人员数为382人,实际在编人员360人,缺编22人。省、市、县级机构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41.6、44.1岁和42.4岁,其中市级机构无30岁以下人员。在职人员中,专科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分别占45.76%和54.26%;高级、中级、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16.55%、24.57%和39.90%,平均年龄分别为49.10、44.37、38.36岁。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血防专业机构存在人员缺编、年龄老化、学历和素质偏低等问题。全省需进一步加强血防机构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以适应血防工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云南省血防专业机构人员队伍和能力建设现状,收集了云南省各级血防专业机构人员队伍及基本建设资料进行分析。云南省有县级以上血防专业机构20家,总在编人员411人。其中独立法人机构11家,人均建设面积为69.83 ㎡;机构编制人员数为382人,实际在编人员360人,缺编22人。省、市、县级机构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41.6、44.1岁和42.4岁,其中市级机构无30岁以下人员。在职人员中,专科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分别占45.76%和54.26%;高级、中级、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16.55%、24.57%和39.90%,平均年龄分别为49.10、44.37、38.36岁。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血防专业机构存在人员缺编、年龄老化、学历和素质偏低等问题。全省需进一步加强血防机构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以适应血防工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组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医养结合的概念和医养结合机构进行了定义、分类和界定,提出对医养结合专业机构实施分级管理以及各级机构建设标准、职能设定、质量控制和等级评定的设想,建议将医养结合专业机构定名为“医养院”,列入国家医疗保健体制内,作为国家正式规范的慢病防治机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安徽省各市县结核病防治人员(以下简称结防人员)工作满意度,为全省结防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9 年 8 月 1-31 日对全省各市县所有结防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 622 份,其中有效问卷 605 份。 分析结防人员在领导行为、单位管理体系、工作薪酬、工作环境和压力、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工作主观意愿以及工作升迁机会七个维度的满意度。 结果 安徽省结防人员工作总满意度平均分值为(3. 84±0. 58)分,介于满意与无意见之间,对领导行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维度满意度较高,对工作薪酬、工作升迁机会维度满意度较低。不同分组中,男性、年纪较轻、工作年限≤5 年、具有高级职称、领导职务、在市级医院工作、年收入≥10 万元的结防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和多个维度满意度较高,女性、中年、工作年限≥26 年、中级职称、无领导职务的结防人员总体满意度和多个维度满意度较低。 结论 注重全省结防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激发中级职称等结防中坚力量的工作活力,建立更加合理有效能激励工作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安徽省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基层血吸虫病防治队伍建设情况,为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和提升队伍防治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选取江苏省承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任务的市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电话采访、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对血吸虫病防治专业人员年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职称、业务能力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全省基层在职血吸虫病防治人员共有274人,平均年龄(43.19 ± 9.47)岁,30 岁以下人员比例最低(12.77%,35/274),41 ~ 50岁人员比例最高(36.86%,101/274);从事血防工作年限< 10年人员比例最高(43.07%,118/274);本科学历人员比例最高(62.04%,170/274);中级职称人员比例最高,达40.88%(112/274)。结论 江苏省已经建立起一支学历和职称水平较高的基层血吸虫病防治队伍,但仍需通过吸引年轻人参与、因地制宜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队伍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基层血吸虫病防治队伍建设情况,为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和提升队伍防治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选取江苏省承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任务的市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电话采访、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对血吸虫病防治专业人员年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职称、业务能力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全省基层在职血吸虫病防治人员共有274人,平均年龄(43.19 ± 9.47)岁,30 岁以下人员比例最低(12.77%,35/274),41 ~ 50岁人员比例最高(36.86%,101/274);从事血防工作年限< 10年人员比例最高(43.07%,118/274);本科学历人员比例最高(62.04%,170/274);中级职称人员比例最高,达40.88%(112/274)。结论 江苏省已经建立起一支学历和职称水平较高的基层血吸虫病防治队伍,但仍需通过吸引年轻人参与、因地制宜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队伍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人员寄生虫病专业理论、防治实践、实验诊断等水平,为加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级推荐的方式,2017年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取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书面答题和现场操作的方法,测评其寄生虫病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以分层分类方法,分析和评估不同性别、年龄、职称人员,以及不同流行程度地区防治专业人员的寄生虫病检测能力。结果 2017年全国共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24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测评,测评对象综合平均得分为(125.0 ± 35.2)分,及格者占54.8%。其中男性和女性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20.8 ± 34.2)分和(126.6 ± 35.4)分,≤ 30、> 30~40、> 40岁年龄组人员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25.6 ± 33.6)、(124.9 ± 35.8)分和(119.3 ± 45.9)分,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员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19.8 ± 35.8)、(136.0 ± 32.5)分和(127.1 ± 40.9)分。参加测评人员的寄生虫病专业理论平均得分为(67.4 ± 15.6)分,及格率为68.5%;技能操作平均得分为(57.6 ± 21.8)分,及格率为46.0%。疟疾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专业人员对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4.1%、72.8%、57.0%、58.3%和35.9%、46.9%、33.3%、43.8%,流行区专业技术人员对疟原虫的检测能力显著高于非流行区([χ2] = 767.10、462.12、134.97、360.80,P均 < 0.01);血吸虫病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专业人员对血吸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67.4%和36.8%,流行区专业人员对血吸虫虫卵的检测水平显著高于非流行区([χ2] = 817.74,P < 0.01);南方和北方地区专业人员对蛔虫、鞭虫、蛲虫的检出率分别为85.7%、78.6%、91.7%和61.8%、23.5%、74.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2.58、301.70、588.71,P 均< 0.01)。结论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技术能力较高,但技能操作水平相对偏低。因此,需重视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强化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建设,以满足寄生虫病防控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血吸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理论与检测技能水平,为加强基层血吸虫病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组队竞赛的方式,对湖南省县级血防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 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分。 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的定量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参与竞赛人员的平均分为(75. 80±10. 70)分,合格率为92. 59%。 其中,理论测试平均成绩为(63. 41± 14. 15) 分,合格率为 62. 96%;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81. 11± 11. 68)分,合格率为 96. 29%。 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机构和疫区类别选手的理论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不同年龄、职称选手的操作技能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0. 05),女性选手操作成绩高于男性(<0. 05),专职血防机构(血防站、血防医院、血防办)选手操作技能成绩高于非专职血防机构(疾控中心) ( <0. 05),疫情达传播阻断标准地区选手操作技能成绩高于达消除标准地区(<0. 05)。 结论  我省血防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水平较高,但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应加强血吸虫病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各级结防机构、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二线抗结核药物(second-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SLD)的使用情况,为国家进一步制定合理使用SLD的相关政策提供资料。 方法 采用分层目的 抽样,按照我国东、中、西的地理位置分布,东、中、西部各抽取4个省,共抽取12个省,各省所有地市和县都参与调查。对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总称为“医疗、结防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调查4-782个机构,72.6%的机构使用了SLD。省市县乡各级医疗、结防机构,使用SLD的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省级87.0%,地市级83.4%,县区级72.0%,乡镇级70.3%。不同类型的机构使用SLD的比例也不相同,结核病防治所设在结核、胸、肺科医院以及定点医院(98.7%)、结核病医院和有结核病科的专科病院(100%)、综合医院(99.4%)较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内设结核病防治所(科)较低(22.9%)。不同的SLD使用的比例也不相同,丁胺卡那霉素(49.6%)、氧氟沙星(42.3%)、 左氧氟沙星(66.2%)和 环丙沙星(39.5%)使用的比例较高。仅有92家(1.9%)医疗、结防机构做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影响SLD使用的因素有:地区、机构类型、是否有结核病门诊和病房、结核病床位数、是否做痰涂片、是否做痰培养(P均<0.001)和患者涂阳率(P<0.05)等。药物敏感性试验不是使用SLD的影响因素(P=0.771)。 结论 SLD在各级结防、医疗机构使用很普遍,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机构以及不同SLD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而药物敏感性试验很少开展。国家应制定有关合理使用SLD的政策,促进SLD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