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子秀  王宁 《护理研究》2009,23(8):2211-2212
2008年,我们对2005级护理本科生在《急救护理学》部分理论课讲授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教学法。本法足以学乍为主体,辅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多媒体、实物教学等综合教学法。此法通过在《急救护理学》护理本科生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体会到此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弊端,结合我院2005级、2006级及2007级护理本科生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学>综合性实验取得的成效,构建<急危重症护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钰琳  陈佩云  孙晓嘉  周璇  林劲秋 《护理研究》2008,22(16):1493-149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学>课程中进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试验改革后的效果.[方法]2007年5月-7月在2004级护理本科生的<社区护理学>中开展共11学时的PBL教学试验,采用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自陈法了解试验改革效果.[结果]69.2%的学生同意在本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53.8%的学生对该教学法的评价为好,40.4%的学生认为通过PBL教学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自评在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8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学生的各项收获与参与态度的积极程度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在<社区护理学>开展PBL得到学生的肯定,有利于团结合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杨巧菊 《护理研究》2008,22(13):1202-1204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4级护理本科生78名作为对照组,2005级护理本科生80名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导师制教学完成<护理学基础>教学任务,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学生时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01),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导师制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形式对<护理人际学>与<急救护理学>理论课、实践课进行教学比较,探讨在不同类型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接受<护理人际学>与<急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生123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结果]学生对<护理人际学>与<急救护理学>开展双语教学的认可度不同(P<0.01),教学效果也不同(P<0.01);不同类型课程宜采用不同的中英文比例(P<0.01),不同英文水平的学生对不同类型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态度及授课宜采用的中英文比例均有所不同.[结论]护理人文课程较临床护理课、专业实践课更适合开展双语教学;本科护理专业双语教学需根据课程类型、学生英语背景及专业知识选择适宜的中英文比例,并循序渐进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尹文清 《护理研究》2008,22(21):1966-1967
换位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翻阅书籍,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1]的一种教学方法.<妇产科护理学>是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一门专项技能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课.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其被动学习,发挥自主学习,笔者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试行了换位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级护理本科生244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选取2007级护理本科生185名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用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书写护理病历和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题成绩、书写护理病历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满意度高,收获大,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认为自身能力得到提高.结论: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合作沟通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希望寻求一个适合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护理本科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我校2005级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大纲要求的实验课内容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即采用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础护理学》全英文教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基础护理学>全英文教学的模式,为护理本科生学习护理专业英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方法 以由少至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模式,逐步从双语过度到全英文授课;同时在具体教学方法 上,采用了演示法、参与式和交流式全英文授课.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全英文教学在提升学生英语听说及理解运用能力上比双语教学有较大的优势;71.1%学生认为全英文授课会使他们在课堂上更为专注.结论 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循序渐进的实施全英文授课,可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护理学科,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充分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质量,根据我校急救护理学的安排和教学大纲,综合分析我校现有实践教学条件和师生特点,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应用于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尝试.结果显示:在有限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以病例和真切情景来建构急救护理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感染学生,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发挥其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有利于培养护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姚珺  刘燕南  岳琳 《护理研究》2012,26(32):3055-3056
[目的]探讨学生参与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护理专业二年级两个班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32人和实验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结果]两组在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参与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邱丽颖  李英  袁耀萍 《护理研究》2006,20(35):3279-3280
护理学是集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迅速发展,对突出护理特色,体现整体意识,提升高等护理教育理念提出更高的要求。2001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第三轮卫生部规划教材进行全面修订,明确提出了护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强调教材编写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淡化学科意识,注重整体优化,反映教改效果,促进专业建设。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作者在加强基础医学护理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教学中,首先选用护理专业卫生部规划…  相似文献   

13.
护理本科《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大学本科的扩招、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加,护理本科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日益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我校自2003年招收护理本科生以来,对<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改革,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博  李霞 《护理研究》2007,21(21):1963-1963
2006年8月,由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然而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关的教育体系和学科建设也要因地而宜。为适应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河南大学护理学院于2002年开设了《社区护理学》必修课,并在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生中开展了多种教学改革。现将实践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河南大学护理学院2002级和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该院自…  相似文献   

15.
李博  李霞 《护理研究》2007,21(7):1963-1963
2006年8月,由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然而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关的教育体系和学科建设也要因地而宜。为适应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河南大学护理学院于2002年开设了《社区护理学》必修课,并在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生中开展了多种教学改革。现将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申丽静  任凯 《护理研究》2012,26(26):2488-2489
[目的]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专科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4个班级学生随机分组,其中1班和3班(210名学生)为对照组,2班和4班(210名学生)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评估》教学模式,即按大纲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干预组实施SS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在问诊和身体评估中自我评价和考核成绩及期末成绩。[结果]干预组对问诊和身体评估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SSP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问诊和身体评估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7.
郝玉梅  刘如月 《护理研究》2007,21(16):1490-1490
"教"与"学"是教学中的两个主体,改变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教学活动为中心、以授课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医学教育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老师"的角色,老师则重温学生的身份,从而使"教"与"学"两个主体换位[1].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翻阅书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2].2005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2004级大专生采取换位教学方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355名护理专业(理科生)一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名,对照组17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观察组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和标本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学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娟  陈春平  伊永娟 《护理研究》2008,22(8):679-681
[目的]了解护生对<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的兴趣,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宜的、护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兴趣调查问卷"对护理学院3个层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半数以上护生对选择性增加课外内容、演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多媒体讲授板书相结合教学、示教与操作同步进行、实体练习、护生操作与老师指导的教学方法非常感兴趣;对板书与讲授相结合、自学辅导教学、按教材讲授、先示教后练习不同步进行教学有点兴趣.[结论]根据护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可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0.
互动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藏丽  王恺斌 《护理研究》2007,21(4):317-319
为了加强护理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采用互动教学法,对《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问题式教学、学生自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受学生好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