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脂肪来源干细胞已成为研究最多的成体干细胞。我们对新鲜的人类脂肪抽吸物中脂肪细胞、基质血管细胞群(stromalvascularfraction,SVF)和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的凋亡和坏死概率进行了检测。方法利用标准的吸脂术方法获取人类脂肪抽吸物(n=8)。将SVF细胞从脂肪细胞中分离出来,并经培养获取纯化的ADSCs。利用一组干细胞标记物来鉴定培养的ADSCs的表面表型。将独特的干细胞亚群(CD90^+CD45^-、CD105^+/CD45^-、CD34^+/CD31^-)从SVF中挑选出来。利用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细胞凋亡和坏死情况。结果通过细胞倍增时间及油红O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证实,培养的ADSCs显示出长效增殖和分化的潜能。对脂肪抽吸物进行分离,脂肪细胞的凋亡率为19.7%±3.7%,坏死率为1.1%±0.3%;SVF细胞的凋亡率为22.0%±6.3%,坏死率为11.2%±1.9%;与脂肪细胞相比,SVF细胞有较高的坏死率(P〈0.05)。在SVF细胞中,51.1%±3.7%的细胞表达CD90^+/CD45^-,7.5%±1.0%的细胞表达CD105^+/CD45^-,而26.4%±3.8%的细胞表达CD34^+/CD31^-。与表达CD105^+/CIM5^-的AD—SCs相比,表达CD34^+/CD31^-的ADSCs其凋亡和坏死概率更低(P〈0.05)。结论虽然ADSCs比脂肪细胞有更高的凋亡和坏死率。但在各种ADSCs亚群之间,其凋亡和坏死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脂肪移植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软组织填充增大技术,但移植疗效持久性存在高度不可预知性,而且影响移植成活率的因素尚未明确。因为具有分化的潜能和释放生长因子的能力,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可在移植修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我们旨在确定ADSCs在人体脂肪中呈现的生物学特性是否与移植体积的体内效果保持存在关联。方法利用标准的离心分离技术对从8例人体受术者获取的脂肪抽吸物进行处理,然后将其注射至6周龄无胸腺裸鼠躯体两侧。测量移植物的质量和体积,于移植后8周进行包含针对血管的CD31^+染色的组织学评估。从各供体脂肪抽吸物中分离获取基质血管细胞群(stromalvascularfraction,SVF),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其表面标记物进行分析,并对其增值、分化能力和正常含氧量/低含氧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cwlhfactor,VEGF)的分泌情况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从不同供体中获取的SVF,其CD34^+祖细胞含量百分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平均值为21.3%±15.O%(X±s)。SVF细胞的增殖速率和成脂潜能在不同供体间存在较为中等差异。在小鼠异种移植研究中,移植后8周体积保存的量约为36%~68%,总体平均值为52%±11%。SVF中CD34^+祖细胞的含量与脂肪移植效果持久性方面存在较强的关联(P〈0.05)。结论在不同患者之间,其脂肪组织的内在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特别是SVF中CD34^+祖细胞的浓度可能是影响脂肪移植持久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移植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颗粒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移植脂肪颗粒组织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然后与来自人体的脂肪颗粒组织混合移植于裸鼠背部。结果脐血中分离培养的EPCs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及细胞表面标记CD34、CD133,EPCs与脂肪颗粒组织混合移植到裸鼠3个月后,EPCs整合到缺血部位新生血管中,与对照组的脂肪颗粒组织存活率分别为(89.3±6.8)%、(42.2±2.5)%(P〈0.05),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脂肪颗粒组织周边区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脂肪颗粒组织周边区的EPCs密度分别为(95.2±10.5)个/mm^2、0个/mm^2(P%O.05)。结论体外培养的脐血EPCs移植体内可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颗粒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基质细胞对超长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sD大鼠腹股沟区的脂肪,经过分离培养传代,将获得的大量脂肪基质细胞行Dil染色,并在sD大鼠背部形成超比例任意皮瓣模型;将Dil染色后的脂肪基质细胞注射到皮瓣下治疗,并与生理盐水治疗组作对比;观察皮瓣大体情况,计算皮瓣成活率;观察病理切片毛细血管密度,荧光显微镜检测脂肪基质细胞在皮瓣内的分布和存活状况。结果术后第10天,皮瓣成活与坏死部分界线清楚,脂肪基质细胞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脂肪基质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67.4±5.1)%和(52.5±6.5)%,P〈0.05;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57.1±4.7)/mm。和(28.7±2.8)/mm2,P〈0.05;脂肪基质细胞注射入SD大鼠皮瓣后,脂肪基质细胞存活并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结论脂肪基质细胞可明显增加超比例任意皮瓣成活面积,其存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脂肪瓣延迟术后瓣内脂肪细胞移植增加成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探讨脂肪瓣延迟术后瓣内脂肪细胞移植成活率和成活时间。方法以兔为模型,在腹股沟处形成脂肪瓣。12h时,用Elisa法检测瓣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21d后把瓣内脂肪剪成颗粒状移植至兔的背部,移植后1、3、6、9和12个月取出移植脂肪组织,进行肉眼观察,称重和组织切片检查,用CD34染色检测血管增生情况。结果在脂肪瓣形成12h后VEGF显著增高(P〈0.05),移植后1和3个月,实验组移植脂肪血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活率未见差异(P〉0.05),但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瓣内脂肪细胞在移植后12个月仍然存活,而对照组6个月时已基本吸收。结论脂肪瓣延迟术后移植瓣内脂肪细胞能增加成活率及成活时间,可为临床脂肪移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脂肪组织是一种容易获取的组织,可当做软组织填充物,也是成人多功能细胞的来源,这种多功能细胞被称为脂肪源性干细胞/基质细胞/祖细胞。然而,由于脂肪细胞和脂肪组织的结构很脆弱,脂肪细胞的许多解剖特征仍不清楚。方法纳入抽吸方法获取的皮下脂肪组织标本15例,完整皮下脂肪组织标本9例,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①采用组织全层包埋结合三重荧光染色技术,对活脂肪组织进行三维成像;②甘油一3.磷酸脱氢酶试验;③多色流式细胞术(CD34、CD31和CD45);④培养血管基质部分细胞的贴壁细胞,以产生脂肪源性基质细胞。结果组织全层包埋方法显示脂肪组织旁存在毛细血管网,抽吸获取的脂肪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网被部分破坏。抽吸脂肪组织也缺少大的脉管结构,其小脂肪粒(破碎脂肪组织,P=0.00016)和死亡细胞(P=0.0038)的数量均高于切取脂肪组织。抽吸与切取的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数量占全部细胞数的比例均小于20%,且脉管系统相关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和脂肪源性基质细胞)占到细胞总量的一半以上。甘油一3.磷酸脱氢酶试验显示,抽吸和切取脂肪组织中破裂的脂肪组织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大于30%和5%(P=0.032)。多色流失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抽吸脂肪组织中受污染的血源性细胞(CD45+)数量在总细胞中所占百分比更大(P=0.0038),抽吸脂肪组织内的脂肪源性基质细胞产量大约是切取脂肪组织的一半(P=0.011)。结论作者研究表明两种组织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细胞成分,且抽吸脂肪组织内组织损伤更严重,祖细胞产量也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抽取脂肪对移植后脂肪成活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女性患者,其左、右侧腹部分别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实验组)和传统侧孔抽脂针(对照组)抽取脂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葡萄糖转移实验,比较两组脂肪细胞体外活性差异。于20只裸鼠背部左、右侧各取1处,分别注射两组脂肪至皮下,每处注射400 mg脂肪。注射后4、12周,观察注射区反应后,取出移植物行大体观察、残留质量测量,组织学观察脂肪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饱满均一、脂肪血管结构更丰富;实验组葡萄糖转移量为(3.049±0.26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8±0.250)mmol/L(t=2.956,P=0.010)。裸鼠体内注射后4周,仅对照组1处注射区发生脂肪液化;注射后4、12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形态更清晰、血管更丰富、坏死更少;实验组移植物残留质量、MVD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能减少抽吸过程中对脂肪细胞的损害,进而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脂肪抽吸对中心型肥胖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筛选中心型肥胖患者30例,采用肿胀麻醉法,脂肪抽吸量在2000~2500ml;分别检测脂肪抽吸前2d和脂肪抽吸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脂、血清胰岛素、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并换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血糖及胰岛素下面积。结果脂肪抽吸后1个月、2个月血糖下面积及HOMA-I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ISI则有所升高(术后1周:P〈0.05;术后1月:P〈0.01);脂肪抽吸后血清瘦素较脂肪抽吸前显著降低(P〈0.01),抵抗素和脂联素较脂肪抽吸前亦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术后1个月时变化较为明显(P〈0.05),除血清瘦素、血糖下面积外,其余指标脂肪抽吸后3个月基本恢复原有水平。结论 脂肪抽吸对代谢指标在3个月内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糖代谢改善显著,但3个月后这种变化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肺脂肪栓塞产生的影响。方法16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模拟TKA截骨、扩髓,插入髓内杆,术中使用止血带;对照组:术中操作同实验组,术中不使用止血带。术中监测不同时间动脉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和血管内皮损伤指标,术后进行肺脏病理检查并采用病理学评分计算肺损伤程度。结果血气分析监测发现在释放止血带后5min内实验组氧分压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栓调节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损伤总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5.6±2.3)υs(3.2±1.4),(P〈0.05)。结论TKA术中使用止血带可能损伤血管内皮,止血带释放时可能干扰呼吸系统功能,增加肺脏脂肪栓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对猪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超声波对脂肪抽吸部位前脂肪细胞的影响,探讨超声吸脂术对局部脂肪重新积聚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组经过超声波作用后(8min,3W/cm^2)的猪前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测定细胞活力,并每隔2d测定其细胞数量及用油红O测定其脂质含量,观察其细胞增殖速率及脂质含量的变化,并测定其分化率,与未经过超声波处理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实验组细胞活力为(70±6.8)%,细胞倍增时间约72h,脂滴出现时间为培养后6d,脂质测定时其吸光度峰值为0.32±0.1,细胞分化率为(45±12)%;而正常对照组各项对应指标分别为(91±4.3)%、36h、4d、0.68±0.12、(80±8)%。表明经超声波处理的猪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有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增殖速率减缓、脂质含量减少、分化率下降等改变。结论 超声波对前脂肪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有明显的抑制,提示超声吸脂术可能对局部脂肪重新积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由于供区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恢复时间快等特点,脂肪移植已成为整形外科中的常规项目。然而,仍有待确定最佳的脂肪移植技术。压力和剪力这两种临界变量均被定义为由区域划分的力。本研究中,我们将利用裸鼠模型检验压力和剪力在人类脂肪移植中的作用。方法对新鲜脂膜切除术标本行负压肿胀吸脂术。抽吸压力位-15inHg或-25inHg。将脂肪抽吸物以1200g/min离心,并注射至裸鼠侧腹部。对脂肪抽吸物行正压力处理至6atm,保持3min,然后注射至裸鼠,以检验正压力的作用。将脂肪抽吸物以1200g/min离心3min,然后以快速(3.0~5.0ml/s)和慢速(0.5~1.0ml/s)的方式注射至裸鼠,以检验剪切应力的作用。4周后,对脂肪移植物的质量和组织学进行分析。结果作为负压力,采取高压或低压行脂肪抽吸对抽吸物的质量和组织学影响均无差别。作为正压力,4周后发现,将正压力调至6atm并保持3min并未对移植物的质量及组织学造成影响。作为剪切应力的体内研究,缓慢注射的方式比快速注射其移植物质量多38%(P〈0.01)。而两种注射方式对移植物组织学的影响相似。结论调至-0.83atm的较高的抽吸压力并未对脂肪移植物的体内存活能力造成影响。调至6atm的正压力也并未影响脂肪移植物的存活能力。而剪切应力的程度,即注射推送速率,会对脂肪移植物的存活能力造成明显的影响。用较低剪切应力缓慢注射的脂肪移植物明显比用较高剪切应力注射的好。研究数据提示,与压力相比,剪切应力是影响脂肪移植物存活能力更重要的变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胰岛素及自体真皮颗粒对培养及移植的脂肪颗粒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培养中的幼鼠脂肪细胞,分别添加bFGF、VEGF、EGF、胰岛素及自体真皮颗粒,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各组脂肪细胞活性,分析其作用效果;通过对移植体的大体观察、质量测定、HE染色、微血管数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比较各组添加物对脂肪组织活性的影响。结果除真皮颗粒组及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最佳脂肪细胞活性浓度基本一致,且其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中对照组可见较大区域坏死灶、囊样脂肪池。实验组脂肪细胞大小不一,存在大量的小体积脂肪细胞;除胰岛素组外,各实验组移植物残余质量及各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随移植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缩小。结论bFGF、VEGF、EGF及胰岛素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脂肪细胞活性,bFGF、VEGF、EGF及自体真皮颗粒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脂肪颗粒移植后的移植物质量,改善脂肪组织的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抽取脂肪对移植后脂肪成活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女性患者,其左、右侧腹部分别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实验组)和传统侧孔抽脂针(对照组)抽取脂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葡萄糖转移实验,比较两组脂肪细胞体外活性差异。于20只裸鼠背部左、右侧各取1处,分别注射两组脂肪至皮下,每处注射400 mg脂肪。注射后4、12周,观察注射区反应后,取出移植物行大体观察、残留质量测量,组织学观察脂肪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饱满均一、脂肪血管结构更丰富;实验组葡萄糖转移量为(3.049±0.26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8±0.250)mmol/L(t=2.956,P=0.010)。裸鼠体内注射后4周,仅对照组1处注射区发生脂肪液化;注射后4、12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形态更清晰、血管更丰富、坏死更少;实验组移植物残留质量、MVD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能减少抽吸过程中对脂肪细胞的损害,进而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氧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雪旺细胞(SCs)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AD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鉴定。将成功分离的ADMSCs随机分为3组:常氧诱导组,在常氧条件下(5%CO2,21%O2,37℃)诱导;低氧处理+常氧诱导组,低氧处理(5%CO2,0.5%O2,37℃)后在常氧条件下诱导;低氧诱导组,低氧条件下(5%CO2,0.5%O2,37℃)诱导。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SCs标志物GFAP和S-100的表达。结果细胞分离后,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细胞表面CD44阳性、CD45阳性、CD90阳性,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均为阳性。MTT法检测结果:低氧处理+常氧诱导组A值为0.861±0.039,高于常氧诱导组0.837±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诱导组A值为0.931±0.041,均高于常氧诱导组和低氧处理+常氧诱导组(P均〈0.05)。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常氧诱导组和低氧处理+常氧诱导组大量细胞GFAP和S-100表达阳性,低氧诱导组仅少量细胞S-100和GFAP表达阳性。Westernblot检测发现常氧诱导组S-100蛋白表达最高,低氧处理+常氧诱导组GFAP蛋白表达最高,低氧诱导组S-100蛋白、GFAP蛋白表达均最低。结论低氧抑制ADMSCs向SCs的分化,低氧处理后的ADMSCs在常氧条件下仍可向SCs分化。  相似文献   

15.
三通分流注水器的设计及其在脂肪抽吸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脂肪抽吸术中膨胀液的注射效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劳动强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三通分流注水器对86例脂肪抽吸患者进行膨胀液注水,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与注射器及注水机进行临床比较。结果:①与注射器注水比较,三通分流注水器明显缩短注水时间(P〈0.01)、减轻疼痛程度(P〈0.05);②与注水机注水比较,三通分流注水器明显缩短注水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减少注射过程中膨胀液损失量(P〈0.01)。结论:三通分流注水法注水效率高,省时省力,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B7同系物1(B7-H1)表达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医院血液科和温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接受auto-PBSCT的27例DLBCL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5例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PD-1、B7-H1表达,并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移植后3个月PD-1阳性表达率低于初次诊断时[(4.6±1.0)%和(12.5±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P〈0.05)。观察组两次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0和25.11,P均〈0.05)。观察组移植后3个月B7-H1阳性表达率低于初次诊断时[(5.7±1.4)%和(16.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8,P〈0.05)。观察组两次B7-H1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t=25.15和38.06,P均〈0.05)。观察组移植后3个月CD3±T细胞百分比高于初次诊断时[(57±7)%和(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9,P〈0.05)。观察组两次CD3±T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t=5.69和7.36,P均〈0.05)。观察组移植后3个月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初次诊断时[(11±4)%和(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5)。观察组两次CD4+T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1和7.11,P均〈0.05)。观察组移植后3个月CD8±T细胞百分比高于初次诊断时[(32.5±2.7)%和(16.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3,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次诊断后CD8±T细胞百分比较低,而移植后3个月较高(t=10.62和14.71,P均〈0.05)。观察组初次诊断后CD4+/CD8±比值高于移植后3个月(1.8±0.4和0.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7,P〈0.05)。移植后3个月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3,P〈0.05)。结论DLBC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auto-PBSCT可以影响DLBCL患者的PD-1、B7-H1表达及T细胞亚群百分比,在-定程度上纠正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脂肪移植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可变因素,而且其依赖于所采用的技术,同时,移植组织怎样建立血管化是未知的。近来,我们通过对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而非HE染色,对存活和死亡的脂肪细胞进行观察。方法利用如下方法对人类脂肪组织中各细胞成分(脂肪细胞,脂肪干细胞/间质细胞/祖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造血细胞)的生存能力进行评价:①储存脂肪抽吸物;②培养细胞;③培养功能性脂肪组织。此外,将小鼠腹股沟脂肪垫(150~200mg)移植于头皮下,并在第0、1、2-,3、5、7、14天对移植物进行染色。结果体外研究显示,尽管脂肪来源间质干细胞可以保持3d的活性,但在缺血环境条件下脂肪细胞最易受影响而死亡。体内研究证实,大多数移植脂肪细胞在第1天开始死亡,仅有少部分距离组织边缘300μm的脂肪细胞存活。增殖细胞的数量在第3天开始增多,从第7天开始活性脂肪细胞区域增大,提示坏死组织的修复重建过程开始。结论我们展示了非血管化的脂肪移植后脂肪组织最大程度有活力模型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我们观察到移植组织由外围至内部分为3个区域:存活区域(脂肪细胞存活),再生区域(脂肪细胞死亡,脂肪来源间质干细胞存活,坏死脂肪细胞由新生的脂肪细胞替换),坏死区域(脂肪细胞核脂肪来源间质干细胞均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脂肪干细胞(ADSCs)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于韩国首尔TIARA整形外科医院接受ADSCs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患者100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所有患者均自下腹或大腿部抽取脂肪组织,从其中100mL脂肪组织中提取ADSCs约5mL,与填充用脂肪组织均匀混合后注射于患者乳房内,每侧乳房注射约200mL脂肪。术后测量患者直立位乳头根部至前胸壁平面的垂直距离即为乳房的隆起值。测量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者乳房的隆起值,与术前隆起值之差即为隆起增加值,并以2周时的隆起值(或隆起增加值)作为基准,评价乳房隆起的保持效果。结果:1OO例患者乳腺整形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对隆乳效果表示满意,尤其对于自然的胸部曲线与触感非常满意。术后2周测量100例患者隆起的总值是1435mm,平均隆起14.35mm;术后1个月保持率为79.08%,术后3个月保持率为66.75%,术后6个月保持率为7057%。术后1、3和6个月的隆起值与术后2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1);术后1个月隆起值与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术后3个月和6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年龄组的患者术后隆乳效果除术后2周有差异外(P〈O.05),其他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ADSCs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临床效果确切可靠。术后3个月乳房内保存的移植脂肪基本成功存活,之后乳房的隆起效果不再发生变化。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均可以通过ADSCs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周脂肪平均密度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135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通过CT影像学资料对肾周脂肪平均密度进行计算,并将患者分为高密度组和低密度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BMI、术中出血、R.E.N.A.L、PAUDA评分及肾周脂肪平均密度等指标。结果:高密度组与低密度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BMI、术中出血量、肾周脂肪厚度(PD)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MAP肾周脂肪评分无法准确地评估肾周脂肪含量,而肾周脂肪平均密度可作为肾周脂肪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皮肤组织扩张过程中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对扩张皮瓣回缩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的脂肪,体外分离、培养并传代脂肪来源干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表面标志物及表皮细胞诱导分化鉴定,并利用EdU染色对脂肪来源干细胞进行标记;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在兔背部埋置-30ml扩张器;实验组在扩张皮下注射1ml脂肪来源干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5×106^/ml;对照组仅注射1ml无血清DMEM培养基;常规组织扩张至预期容量;切取扩张组织,观察切片厚度及组织学变化;计算两组回缩率并作统计学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31)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扩张皮瓣回缩率明显降低(P〈0.05);组织学显示,实验组扩张皮肤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CD31、VEGF表达量增多,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结论脂肪来源干细胞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皮肤组织再生,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扩张皮肤组织的回缩率,从而提高了皮肤扩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