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分析年龄大于60岁的肾移植患者术后PRA和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的高龄肾移植患者179例,对血清标本进行PRA和MICA抗体检测,并观察移植肾功能。结果179例高龄肾移植患者中,抗体阳性患者32例(17.88%)。其中肾功能下降患者28例(87.5%)。抗体阴性患者147例中,肾功能下降患者7例(4.76%)。抗体阳性的肾移植患者,其移植肾功能下降率高于抗体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63,P〈0.0001)。移植肾存活大于10年以上的高龄患者91例,抗体阳性患者16例;移植肾存活未达10年以上的高龄患者88例,抗体阳性患者16例,两组患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2,P〉0.05)。移植肾存活已大于10年以上的患者中13例PRA抗体阳性,3例MICA抗体阳性,1例为抗HLA—I+Ⅱ类和MICA阳性。16例抗体阳性患者移植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移植肾存活未达到10年的患者中15例PRA阳性,3例患者肾功能正常,为抗HLA-Ⅱ类阳性i1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抗HLA抗体和MICA抗体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抗HLA抗体和MICA抗体的变化,对预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治疗、预防移植肾功能减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再次肾移植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与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追踪2000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再次肾移植患者45例,于近期再次检测PRA及血肌酐、尿素氮浓度。PRA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测数据由检验科提供。结果(1)移植肾存活5年以上组患者13例,HLA—A、B、DR和DQ抗原错配2个抗原4例,肾功能正常,PRA阴性。错配3个抗原的1例,肾功能丧失,PRA阳性;错配4个抗原的8例,PRA阴性,肾功能正常。(2)移植肾存活5年以下组患者32例:HLA—A、B、DR和DQ抗原错配1~2个抗原10例,其中8例PRA阴性,肾功能正常;2例PRA阳性,肾功能下降。HLA—A、B、DR和DQ抗原错配3个抗原患者3例,其中2例PRA阴性,肾功能正常;1例患者PRA阳性,肾功能下降。HLA—A、B、DR和DQ抗原错配4个抗原患者9例,肾功能正常5例,PRA阴性;4例患者肾功能异常,其中2例PRA阳性。HLA—A、B、DR和DQ抗原错配5个抗原7例,4例患者肾功能正常,PRA阴性;1例患者目前肾功能下降,PRA阳性。HLA—A、B、DR和DQ抗原错配6个抗原患者3例,目前肾功能正常2例,1例已丧失肾功能。结论HLA配型是维系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但抗-HLA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对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移植术前抗HLA抗体阳性,交叉配型阴性且已手术的20例肾移植患者于近期(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观察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状态。PRA检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LA-I类、II类抗体筛选板。结果 20例术前抗HLA抗体阳性肾移植患者,其中7例为再次肾移植;术前有输血史或/和妊娠患者13例。7例再次移植患者中,术前抗HLA-I类抗体阳性患者1例,目前肾功能丧失(死亡),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2例,1例肾功能下降,1例正常;抗HLA-I+II类抗体阳性患者4例,2例正常,2例失功。13例初次移植患者,2例抗HLA-I类抗体阳性,移植肾功能均正常,6例抗HLA-II类抗体阳性,其中3例肾功能正常,3例肾功能下降或丧失。5例抗HLA-I+II类抗体阳性,其中4例患者移植肾功能下降或丧失,仅1例正常。结论抗HLA抗体仍是影响移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不产生新的抗供者特异性抗体仍可保证移植肾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4.
PRA和HLA配型与移植肾功能延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的患者与PRA、HLA配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美国OneLambda公司单抗湿板进行供受者HLA-Ⅰ类分型;应用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通过补体依赖微量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受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分析54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的患者与PRA、HLA配型的关系。结果 54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患者中,有45例PRA阳性,占83.3%。但仅有12例PRA值超过30%,其中9例术前、术后PRA值均阳性;3例术后阳性,但其抗体强度较弱。而另#b30例中,6例术前、术后阳性(3例为Ⅱ类抗体);24例PRA值均低于30%,且反应强度较弱。HLA-A、B、DR和DQ8个抗原的比较显示,0~4个抗原错配的占38.9%(21/54);5~8个抗原错配的占61.1%(33/54)。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患者中HLA-Ⅰ类和Ⅱ类抗原均无0错配,可见HLA抗原0错配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 肾移植患者与供者HLA错配率高,PRA阳性患者所发生的移植肾功能延迟就相对高,良好的HLA配型和PRA阴性可降低移植肾功能延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RA对再次肾移植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前已手术的再次肾移植患者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检测抗HLA抗体。近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对可追踪到的55例再次肾移植患者观察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状态。PRA检测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提供的ELISA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结果 55例再次肾移植患者中,37例患者抗HLA抗体阴性,其中3例患者肾功能下降,另34例患者肾功能正常。18例患者抗HLA抗体阳性,其中5例患者肾功能正常,13例患者肾功能下降或丧失。PRA阳性和阴性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P0.05)。结论 PRA阳性是影响再次肾移植肾功能和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贾保祥  马威然  田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060-2061,2064
目的 研究再次肾移植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再次肾移植手术的患者30例检测PRA.PRA检测采用ELISA法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和鉴定板.结果 根据肾移植手术时间分为3组:移植肾存活8年以上组患者3例,HLA错配2个抗原者1例,错配4个抗原者2例,无PRA生成;移植肾存活5年以上组患者10例,HLA错配4个抗原者6例和错配2个抗原者3例,肾功能正常,PRA阴性,错配3个抗原者1例,PRA阳性;移植肾存活3年以上组患者17例,HLA错配1个抗原和2个抗原者各1例,PRA阳性,HLA错配3个抗原者3例,其中1例PRA阳性,HLA错配4个抗原者7例,1例术前和术后均有抗Ⅱ类抗体,4例PRA阴性,2例PRA阳性,HLA错配5个抗原者5例,4例PRA阴性,1例PRA阳性.结论 HLA配型是维系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而HLA抗体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接受同一肾移植供者移植肾的成对患者与抗 HL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前手术患者,并于2008年10月~2009年4月检测抗 HLA抗体。近期(2013年10月~2014年2月)对可追踪到的113对共计226例肾移植患者观察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状态。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提供的ELISA筛选HLA-I类、II类混合抗原板。血肌酐/尿素氮检测数据由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提供。结果同性别的男性、女性和两个受者为异性的患者分别为41对82例、21对42例和51对102例患者。抗体阳性患者分别为26例(仅4对患者抗体同时阳性)、11例(仅1对抗 HLA-II类抗体阳性)和36例(仅5对患者共同产生抗体)。在113对226例肾移植中,73例抗 HLA抗体阳性患者中,肾功能下降或丧失的患者64例;而153例抗HLA抗体阴性患者中,肾功能下降或丧失的患者仅4例,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0,P<0.001)。结论抗HLA抗体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和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抗HLA-II抗体和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与移植肾存活的关系。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前手术的321肾移植患者,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抗MICA抗体,PRA检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原板检测抗HLA抗体,抗MICA抗体检测采用流式筛查技术。结果 321肾移植患者中共检测出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66例,抗MICA抗体阳性患者18例,分别占肾移植术后患者20.56%(66/321)和5.61%(18/321);抗体总阳性率26.17%(84/321)。66例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中,9例患者肾功能正常,占13.64%(9/66);57例患者肾功能下降或丧失,占75.76%(57/66)。18例抗MICA抗体阳性患者中,肾功能正常患者2例,占11.11%(2/18);肾功能下降患者或丧失患者16例,占88.89%(16/18)。抗HLA-II类抗体和抗MICA抗体阳性与抗体阴性患者对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45.80,P0.001)。结论抗HLA-II类抗体和抗MICA抗体是引起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亲属肾移植患者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产生的频率和肾功能的变化,为预测移植肾长期存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可追踪的74例亲属肾移植患者进行PRA检测和血肌酐/尿素氮观察。74例患者术前PRA均阴性。结果 23例患者接受了父亲提供的肾脏,5例PRA阳性患者,其中1例抗HLA-I+II类抗体,4例抗HLA-II类抗体。23例患者中21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在正常范围,2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不正常,且均为抗HLA-II类抗体患者。19例患者接受了母亲提供的肾脏,2例PRA阳性患者,其抗体分别为抗HLA-I+II类抗体和抗HLA-II类抗体,且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不正常。在26例兄弟姐妹之间供肾的患者中,25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在正常范围,仅1例患者肾功能不正常;26例兄弟姐妹之间供肾的患者PRA均阴性。结论接受亲属移植肾的肾移植患者术后产生抗HLA抗体的几率低,移植肾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再次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再次肾移植手术患者HLA供受者分型和PRA水平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中HLA-1~6个抗原错配的患者分别为3例、16例、19例、12例、9例和1例;PRA阳性患者分别为2例、3例、7例、1例、3例和0例.肾功能下降或丧失患者分别为2例、5例、6例、1例、4例和0例.抗体阳性与抗体阴性患者比较,肾功能下降或丧失的比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0.72,P〈0.001).HLA配型与肾功能下降或丧失无显著性差异(χ2=0.19,P〉0.5).结论 再次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与PR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亲属肾移植父母供肾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亲属肾移植患者父母供肾对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2月前行肾移植手术的父母为供体的86例亲属肾移植受者于2011年12月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并以子辈供肾移植肾功能作对照。结果以父母为供体的86例亲属肾移植受者中,42例患者肾功能正常,占48.84%(42/86);44例患者肾功能不正常,占51.16%(44/86)。父亲给子女供肾38例,肾功能正常患者22例,不正常患者16例;母亲给子女供肾48例,肾功能正常患者20例,不正常患者28例。父母分别给子女供肾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χ2=6.649,P<0.01)。大于或等于55岁和小于55岁的父母供肾移植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χ2=1.254,P>0.05)。42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受者3例PRA阳性,44例肾功能不正常患者12例PRA阳性,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χ2=4.73,P<0.05)。父母供肾与子辈供肾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7.025,P<0.005)。结论子辈与父辈作为肾移植供体相比,高龄供肾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一定的影响,PRA影响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抗HLA-Ⅱ类抗体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根据Terasaki基金会举办的2007年厦门会议的要求,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并长期观察移植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2007年检测出156例肾移植术后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于2012年6月进行移植肾功能观察总结。PRA检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测数据由检验科提供。由于肾移植患者术后导致肾功能下降的因素较多,故把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值115μmol/L/7.14 mmol/L提至130μmol/L/9 mmol/L。结果 2007年检测出的156例抗HLA-Ⅱ类抗体阳性患者中,10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基本正常。经过5年连续观察(2012年),102例患者中移植肾完全失去功能的患者6例,占5.77%(6/102);肾功能降低的患者16例,占15.69%(16/102);肾功能正常的患者80例,占78.43(80/102)。54例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占34.62%(54/156)。经过5年连续观察(2012年),目前移植肾完全失去功能的患者30例,占55.56%(30/54);肾功能降低的患者18例,占33.33%(18/54);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6例,占11.11%(6/54)。抗HLA-Ⅱ类抗体阳性患者移植肾功能正常者与移植肾功能下降者,5年后两者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30.29,P<0.001)。结论抗HLA-Ⅱ类抗体是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只有在移植肾功能下降时,才可增加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肾功能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可追踪到具有PRA结果的6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于2012年10月采用美国GTI公司提供的ELISA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检测肾移植术后PRA。肾移植术后未发生恶性肿瘤的肾移植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共计902例。肾移植患者移植手术时间最早在1995年11月,最迟移植患者手术时间为2008年3月。结果 6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中,PRA阳性患者11例,占17.46%(11/63),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5例,占45.45%(5/11)。902例正常对照组的肾移植患者中,PRA阳性患者94例,占10.42%(94/902),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83例,占88.30%(83/94)。肾移植术后正常患者与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肾移植术后产生PRA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33,P0.25)。结论虽然免疫抑制剂可抑制移植肾的排斥反应,但在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和正常患者间产生PRA的几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度致敏(下称高敏)肾移植受者的组织配型和抗排斥治疗方案。方法对81例高敏肾移植受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HLA配型和肾移植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受者共行肾移植术85次。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HAR)6例(7.1%);急性排斥反应(AR)17例(21.0%),其中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9例(11.1%)。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血浆分离(PP)和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等治疗后均逆转。AR组术前峰值群体反应性抗体(PRA)(58.6±12.4)%,抗原错配(2.9±1.3)个;未发生AR组术前峰值PRA(60.5±14.5)%,抗原错配(1.9±0.8)个。两组P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原错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避开相应抗体的良好HLA配型(HLA错配数小于或等于2个)是高敏受者肾移植成功的关键。高敏受者术后AHR的发生率高,采用ATG、PP、IVIG联合治疗能有效逆转AHR。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移植肾长期存活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时已超过10年存活的377例肾移植患者进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肾移植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结果 377例存活大于10年以上肾移植患者中,301例患者PRA阴性,76例患者PRA阳性。男性与女性患者间PRA阳性产生的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85,P<0.025)。PRA阴性患者移植肾功能正常率明显高于PRA阳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79.26,P<0.0001)。结论男性肾移植患者产生抗HLA抗体的几率高于女性;PRA阳性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和近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icroAMS HLA-III供者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9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及恢复期2个时间点的DSA,同时检测移植肾功能。结果①96例肾移植患者有8例肾移植术后出现DSA,占8.33%(8/96)。②8例DSA阳性患者6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5例为抗HLA-I类抗体,1例为抗HLA-II类抗体;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2例为抗HLA-II类抗体。移植肾功能恢复时,仍有2例DSA-I类弱阳性。③DSA阳性对肾移植术后排斥和肾功能均有影响。结论 DSA是预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