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探讨手术全切或大部切除肿瘤后,球囊置入32^P内放疗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及临床价值。对218例脑胶质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或大部切除后,瘤腔内置硅胶球囊外接注药泵埋入皮下。手术后即将32P9mci注入硅胶球囊,以后每2个月更换一次(通过穿刺注药泵更换)。随访观察存活1年以上者166例,占76.1%(166/218),2年以上者109例,占50.0%(109/218),3年以上者89例,占40.8%(89/218);5年以上者61例,占27.9%(61/218)。其中生存5年以上者,有34例取硅胶球时,球囊周围多点取病理,未见肿瘤细胞。手术加球囊置入32^P内放疗生存时间长,并发症少,是治疗脑胶质瘤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球囊置入^32P内放疗辅以高压氧治疗手术全切或大部切除肿瘤后脑胶质瘤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行手术切除或大部切除后的脑胶质瘤患者行瘤腔内置硅胶球囊外接注药泵埋入皮下,手术后2天即将^32 P9mci注入硅胶球囊并行高压氧治疗,以后每2个月更换1次(通过穿刺注药泵更换)。结果生存1年以上者66例,占66.0%,生存2年以上者50例,占50.0%,生存3年以上者41例,占41.0%,生存5年以上者31例,占31.0%。其中生存5年以上者中,有15例取硅胶球时,球囊周围多点取病理,未见肿瘤细胞。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后行球囊置入^32P内放疗辅助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疗效及预后影响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将脑胶质瘤患者性别、年龄、切除程度、级别、手术放疗时间、放疗方式、肿瘤直径、术前KPS评分、术前水肿情况、放疗剂量纳入研究,计算上述指标与胶质瘤术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9%(126/152)、57.9%(88/152)、32.2%(49/1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切除程度、级别、手术放疗时间、术前KPS评分为影响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疗效的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具有影响。结论手术联合放疗对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手术疗效,年龄、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4年80例脑胶质瘤患者接受显微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行显微镜下全切除,18例行大部分或部分切除,术后常规行放疗及化疗.术后随访,Ⅰ~Ⅱ级星型细胞瘤术后3年生存率达74.29%.Ⅲ~Ⅳ级星型细胞瘤3年生存率为15.3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损伤小,全切除率高,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探讨评价影响放射治疗胶质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12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Ⅱ级胶质瘤54例,Ⅲ~Ⅳ级58例。手术全切61例,次全切43例,单纯活检8例。术后等待放射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7.5 d,放射治疗的中位剂量为56 Gy。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低分级胶质瘤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53.0%;高分级胶质瘤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8.9%和17.2%。年龄≤40岁、低分级胶质瘤、手术全切肿瘤、放疗前Karnofsky评分≥80分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年龄、病理分级、手术切除程度以及放疗前的功能状况是影响胶质瘤放射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随着神经外科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高,原发灶局部的脑胶质瘤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很好的控制,这样临床上发现脑胶质瘤术后脑、脊髓内播散转移的病例就多了起来,但针对这方面的临床研究目前还很少。本文通过分析脑胶质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髓内播散病例的特性及其规律性,探讨其综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3例以及国内各家医院报道的16例脑胶质瘤患者,19例患者均行实体肿瘤切除术。18例患者术后常规行外放射治疗,其中5例同时行化学治疗,2例行!-刀治疗。19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后发生了脑脊髓播散、转移。结果:原发脑胶质瘤部位:大脑半球9例(47.4%),小脑6例(31.6%),脑室系统4例(21.0%)。病理类型:星形细胞瘤12例(63.2%),髓母细胞瘤4例(21.0%),室管膜瘤2例(10.5%),胶质母细胞瘤1例(5.3%)。术后播散时间12天至5年,平均20.0个月。播散部位:脊髓12例(63.2%),对侧大脑半球4例(21.0%),脑干与间脑2例(10.5%),第三、四脑室2例(10.5%),胼胝体2例(10.5%)。12例再次行手术全部或大部切除病变,术后患者2年生存率是33%(4/12),6例采取非手...  相似文献   

7.
在全世界,每年约有176000例新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而每年约有128000名患者死于这种疾病。脑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42%,其中超过3/4的患者为恶性胶质瘤。放疗能提高大多数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随着近年来放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以WHO分级标准为线索,分别介绍各种脑胶质瘤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全切后间质内尼莫司汀(ACNU)与替莫唑胺(TMZ)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临床影像诊断为脑恶性胶质瘤的患者99例,均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肿瘤和组织病理证实,术后采用单纯适形放疗( RT) 21 例,采用尼莫司汀间质化疗同步适形放疗( ACNU + RT) 24例,采用替莫唑胺化疗同步适形放疗( TMZ + RT) 23例,ACNU间质内化疗与口服TMZ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ACNU + TMZ + RT) 31例,比较四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全切术后ACNU + TMZ +RT组患者1、2、3年存活率分别为80.6%(25/31)、48.4%(15 /31)、25.8%(8 /31),中位生存时间为29.0(39.8~18.6)月。术后1、2、3年ACNU +TMZ + RT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RT组、ACNU + RT 组和TMZ + RT 组(χL2=21.045和22.385,P=0.043和0.045);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全切术后ACNU + TMZ +RT组患者1、2、3年Karnofsky≥60所占比率分别为77.4%(24 /31)、48.4%(15 /31)、22.8%(8 /31)。术后1、2年ACNU+TMZ+RT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RT组、ACNU+RT 组及TMZ+RT组(χ2=8.199,P=0.042)、(χ2=7.864,P=0.049)。结论 脑恶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间质内ACNU与TMZ会师化疗同步适形放疗是脑恶性胶质瘤较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瘤146例手术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一半左右,且好发于中青年人,对家庭和社会影响较大。本文总结脑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并随访,对手术效果及预后行单、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显微手术治疗146例患者,男性77例,女性69例;年龄7~80岁,平均38.6岁;低级别胶质瘤(LGG)74例,高级别胶质瘤(HGG)72例,全切和大部切除117例,部分切除和活检29例,无手术死亡。术前、术后平均KPS为63.1、81.5分,术后平均升高18.4分,术后复发51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71例,男性42例,女性29例;全切、次全切、部分切除加活检例数分别为21、35、15,共死亡29例,死亡比例40岁以下9/38,40岁及以上20/33;LGG8/36,HGG21/35。结论:年龄、肿瘤级别、肿瘤切除程度、术前术后KPS及放化疗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年龄、肿瘤级别是预后的最危险因素,术后KPS及肿瘤切除程度与患者预后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的预后以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9例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 其中手术全切43例, 部分切除46例; WHO3级45例, 4级44例。   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 2年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43.2%和36.9%;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年龄是OS的影响因素(P < 0.05), 切除程度、脑室系统受侵、术后放疗是PFS的影响因素(P < 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程度、年龄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切除程度、术后放疗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全组共41例复发, 其中原位复发65.9%, 远隔部位复发34.1%;46例脑室系统受侵者, 11例出现远隔部位复发; 其余43例, 仅3例出现远隔部位复发。   结论  手术切除程度、年龄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 术后放疗能改善PFS; 原位复发是主要复发模式, 脑室受侵增加了远处播散概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向不同分次剂量放射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78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进行不同分次剂量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26例。A组分次剂量3.0Gy/次,5次/周,肿瘤总量DT45.0-50.0Gy;B组分次剂量5.0Gy/次,(3-4)次/周,肿瘤总量DT40.0Gy;C组分次剂量8.0Gy,2次/周,肿瘤总量DT32.0Gy。三组均采用非共面弧形旋转照射或固定野多野照射。另选一组为D组,常规放射治疗的患者共28例,肿瘤总量DT60.0Gy。结果: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86.3%、83.3%、82.2%和73.2%,各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A、B、C、D组分别是92.3%、93.7%、77.9%、69.0%,84.5%、83.7%、57.8%、66.9%和80.0%、78.2%、41.7%、56.8%。A组与C组间生存率比较,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次剂量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等分次剂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30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术后残留者21例,术后复发者5例,放疗后复发者4例。利用CT模拟定位及三维重建,通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系统,设放射野5~7个,采用圆形限光筒同中心非共面照射7例,多叶光栏或挡铅技术照射23例。取包绕靶区(PTV)90%的等剂量曲线计算,PTV边缘剂量每次6Gy,隔日1次,每周3次,共7次,总剂量42Gy,相当于常规分割照射等效生物效应剂量(BED)56Gy/28F。结果:放射治疗后1~3个月内,根据MRI或MRI CT复查;CR12例(40.0%),PR10例(33.3%),NC6例(20.0%),PD2例(6.7%)。有效率(CR PR)为73.3%。0.5、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7.8%,71.31和53.18%。副反应除个别有轻度恶心,头昏外均未见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副反应小,能为大多数患者所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后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成人Ⅱ级以上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前瞻性研究成人Ⅱ级以上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1999年9月~2003年5月收治80例成人Ⅱ级以上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①单纯放疗组,行单纯放疗,DT50~60Gy;②同步放化疗组,给予与单纯放疗组相同的放疗方法,同时于DT20Gy后行同步替尼泊甙(VM-26)联合司莫司汀(Me-CCNU)化疗,于放疗开始后4~6个月内完成4~6周期化疗。结果 后同步放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0%、52.50%、30.00%,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的62.50%、27.50%、15.00%(χ2=5.07,P=0.024)。按不同病理分级进行比较,Ⅲ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χ2=3.96,P=0.047),而Ⅱ级和Ⅳ级脑胶质瘤上述两种疗法的生存率无差异。结论 成人Ⅲ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外照射20Gy后行同步MV方案化疗,预后优于术后单纯放疗;对于Ⅳ级脑胶质瘤患者,其术后化疗方法以及放化疗结合方式仍需要探讨;成人Ⅱ级脑胶质瘤术后可以不必给予放化疗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纯放射治疗及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术后病理证实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随机分为单纯放疗(RT)以及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和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间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相似,其中病灶未完全切除患者共62例。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RT-TMZ)以及单纯放射治疗(RT)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0.0%(P〈0.05)。RT-TMZ组中位生存期为16.2月,RT组仅10.7月(P〈0.05)。RT-TMZ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4.4%和46.5%,明显高于单纯RT组(P〈0.05)。而RT-TMZ组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呕吐。结论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放疗副反应。方法从1995年6月到1998年12月,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共治疗脑胶质瘤病人389例,其中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YS)方法治疗151例,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ractionated stereotatic radiotherapy,FSRT)方法治疗238例。SRS组单次周边剂量20~30Gy,靶点1~6个,平均2.48个,照射弧5~21个,平均8.45个;FSRT 组每日或隔日照射,每次周边剂量8~12Gy,共照射2~5次,靶点1~6个,平均2.53个,照射弧6~20个,平均8.25个。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SRS 组完全缓解(CR)21例,占13.9%,部分缓解(PR)69例,占45.7%,稳定(SD)26例,占17.2%,进展(PD)35例,占23.2%,总有效率(PR+CR+SD)为76.8%;FSRT 组完全缓解(CR)47例,占19.7%,部分缓解(PR)114例,占47.9%,稳定(SD)49例,占20.6%,进展(PD)28例,占11.8%,总有效率(PR+CR+SD)为88.2%,两组差别有显著性(X~2=9.874,P=0.020)。全部病人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9.3%、16.5%;SRS 组和 FSRT 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26.5%、11.9%和55.5%、31.1%、19.3%,两组差别没有显著性意义(X~2=2.16,P=0.1417);放射治疗的主要副反应为脑水肿,SRS组较 FSRT 组为重(X~2=4.916,P=0.027)。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有较好的疗效,FSRT 与 SRS 相比,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and side effects of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brain glioma. Methods: From Jun. 1995 to Dec. 1998, 389 cases of brain gliomas were treated by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among which 151 cases were treated by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 and the other 238 cases, by 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SRT). In the SRS group, the marginal tumor dose was 20 to 30 Gy (median, 2.6 Gy). One to 6 isocenters (median, 2.48) and 5 to 21 irradiation arcs (median, 8.45) were applied. In the FSRT group, the per-fraction marginal tumor dose was 8 to 12 Gy with 1 to 6 isocenters (median, 2.53), 6 to 20 irradiation arcs (median, 8.25) and 2-5 fractions delivered everyday or every other day. Results: Three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complete and partial response rates were 13.9% and 45.7% in SRS group respectively. The stable disease rate was 17.2%.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6.8%. In FSRT group, the complete and partial remission rates were 19.7% and 47.9% respectively. The stable disease rate was 20.6%.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2%.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FSR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RS group (X^2=9.874, P=0.020). The 1-year, 3-year and 5-year survival rate of all patients was 54.3%, 29.3%, 16.5% respectively. The 1-year, 3-year and 5-year survival rate in SRS group and FSRT group was 52.3% vs 26.5%, 11.9% vs 55.5%, and 31.1 vs 19.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2=2.16, P=0.1417). The brain edema caused by the main radiation was more severe in the SRS group than in FSRT group (X^2=4.916, P=0.027).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for brain glioma to be treated by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Compared with SRS, the FSRT has the advantage of good effect and less sid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采用IMRT技术再程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化学治疗后,复发性高分级胶质瘤(HGG)患者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19例复发性HGG患者接受再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两次放射治疗间隔时间为9~156个月,中位32个月;剂量为40~60Gy,17~30fx,28~45d,中位剂量48Gy,24fx,35d;放射治疗采用IMRT技术;按L-Q模式计算等效生物剂量;记录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计算总体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放射坏死生存率。结果:本组BEDα/β=10中位值58Gy(48~72Gy)。急性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为1~2级,经对症治疗能明显减轻,未发现3级以上急性反应;有5例发生后期放射性脑坏死;PR 3例,SD 13例,PD 3例;KPS提高5例,不变10例,下降4例。 1、2年总体生存率为62.4%和34.0%;间变性星型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和10个月;1、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45.6%和26.1%;1、2年无放射坏死生存率为68.8%和55.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采用IMRT技术和合适的放射剂量(中位BEDα/β=10 58 Gy)再程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化学治疗治疗复发性HGG安全有效。但本组病例数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34例经手术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HCC合并PVTT患者术后1个月内死亡2例,32例恢复良好。获随访29例(90.6%),中位生存时间为16.2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37.9%、24.1%、10.3%和3.4%。其中术后行门静脉及肝动脉双置管灌注化疗者23例,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1%、42.9%、28.6%、14.3%和4.7%,中位生存时间为19.6个月;单纯手术组9例,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0%、22.2%、11.1%、0、0,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加PVTT摘除术是治疗HCC合并PVTT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门静脉和肝动脉双置管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注射液与放疗同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至2006年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患者34例给予榄香烯乳注射液与放疗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放疗采用6MV-X电子直线加速器,DT50~56Gy,180~200cGy/次,5次/周。榄香烯乳注射液静脉滴注800mg/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总量为28g。对照组26例单纯放射治疗,治疗方法同前。结果 (1)观察组获CR4例,PR20例,有效率(CR+PR)为70.6%(24/34);对照组获CR2例,PR11例,有效率(CR+PR)为50.0%(13/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4.7%、41.2%和42.3%、1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3)治疗组榄香烯乳注射液副作用主要为发热,发生率为8.8%(3/34),两组放疗合并轻度脑水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血液学毒性轻微,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的疗效好,生存期延长,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常规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方法:38例资料完整的胶质瘤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剂量50-60Gy/25-30次/5-6周,2Gy/次.结果:38例患者1、2年总生存率为71%,47.4%; 低分级胶质瘤1、2年生存率90.5%,85.7%;高分级胶质瘤1、2年生存率47.1%,1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结论:常规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未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