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药敏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对近2年分离的268株肺炎克雷伯菌培养阳性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其中2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p内酰胺酶基因(TEM、SHV、CTX-M-1群、CTX-M-2群、CTX-M-9群、OXA-1群、OXA-2群、0xA-10群、PER、GES、VEB、CARB、DHA、ACT-1)检测并分析。结果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非产酶株显著升高,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但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100.0%;且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与产β-内酰胺酶密切相关。结论近年来该菌感染率高,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及时加强对该菌的药敏及耐药谱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市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携带ESBLs及其基因型,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和增菌培养法,分离患者标本中志贺菌;药敏采用K-B法,ESBLs志贺菌表型确证采用纸片法;CTX-M、OXA、TEM和SHV耐药基因采用PCR法;耐药基因分型采用核苷酸序列法,用BLAST分析比较确定基因型别。结果药敏筛检出69株耐三代头孢菌素志贺菌,占ESBLs志贺菌的74.19%。检出CTX-M(CTX-M-1群和CTX-M-9群)、OXA和TEM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9.71%、79.01%和26.09%,未检出CTX-M-2群和SHV耐药基因。DNA序列比对CTX-M-1群以CTX-M-15型为主,还检出7个其它型;CTX-M-9群则以CTX-M-14型多,其它型检出6个;49株OXA和18株TEM耐药基因测序后均为1型(OXA-1型和TEM-1型)。携带2种以上耐药基因的志贺菌21株,占30.43%。结论本市志贺菌对头孢曲松等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检出的ESBLs酶型种类多,CTX-M(CTX-M-1群的CTX-M-15型和CTX-M-9群的CTX-M-14型)是主流酶型,且可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给疾病防控带来困难。OXA-1型的高携带率,提示我们应加强分析。B群志贺菌无论是表型的耐药性,还是耐药基因检出率均高于D群志贺菌,该发现有助志贺菌的扩散与流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各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分布.方法 收集中国16个城市28家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45株.采用Etest法或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确定所有菌株TEM、SHV、CTX-M、OXA等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结果 64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仅对阿米卡星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30%.其中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不敏感的菌株为275株,占42.6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68株,占57.05%,对所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为20株,占3.10%.从基因型分布情况来看,阳性率最高的为OXA-10群共51株,其次CARB型37株,TEM型36株,PER型35株,CTX-M型11株,VEB型9株,SHV型5株,金属酶基因型阳性的24株,GES基因型1株,未检测到质粒介导的AmpC酶及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并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了CTX-M-13、CTX-M-14、CTX-M-15、CTX-M-3基因型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 中国28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β内酰胺酶基因型以OXA-10及PSE-1为主.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或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浙江省不同地区上送的临床分离株进行NDM-1基因筛检,初探浙江省NDM-1基因携带菌阳性菌存在现状。方法应用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13年度收集的所有临床株进行NDM-1基因筛检;利用普通PCR方法对阳性株进行NDM-1基因测序、MLST分型及其它30种耐药基因检测;使用VITEK 2Compact高级专家系统对阳性株进行微生物鉴定与耐药表型MIC测试;采用改良Hodge实验及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法协同试验,分别对阳性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经对1 450株菌株进行筛检,仅从1株来自疑似病毒腹泻11月大幼儿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该基因,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该菌MLST序列型为ST1416,产碳青霉烯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对Levofloxacin、Trimethoprim/Sulfa敏感,对Ciprofloxacin中敏,但对其他18种所检药物均显示耐药,另携带SHV、CTX、DHA、TEM、CMY2、IMP、GES、GIM、OXA-48、SPM、AmpC、aadA1、aacA4、aphA1共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较为符合。结论本次从肠杆菌科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NDM-1基因,应为浙江省首次报道,鉴于肠杆菌科细菌耐药速率传播更快,警示相关部门应重视并加强对NDM-1基因携带菌的监测与筛查。  相似文献   

5.
福氏志贺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福氏志贺菌中超广谱G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别。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5株福氏志贺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进行接合试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脉冲场电泳(PFGE)检测;采用TEM、SHV、CTX-M-1组、CTX-M-2组、CTX-M-9组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以及TEM、CTX-M-9组全编码基因引物进行PCR检测,并对全编码基因PCR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三维试验结果显示,5株福氏志贺菌均为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以及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嗯唑显著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或中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头孢美唑、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他啶一克拉维酸显示敏感。对于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可以通过接合方式发生水平转移;ESBLs基因型别为CTX-M-14,5株菌株的PFGE谱型可分为A、B两种谱型。结论5株福氏志贺菌产生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导致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存在克隆传播,需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某三甲医院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中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筛查是否携带NDM基因,通过测序确定NDM型别并进一步检测其它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和广谱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通过载体构建和表达研究NDM-1、NDM-6及NDM-9对亚胺培南的水解能力。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产NDM大肠埃希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共筛选出8 株携带NDM大肠埃希菌,其中2株为NDM-9型,6株为NDM-6型。4株大肠埃希菌同时携带NDM-6、TEM和CTX-M-1基因,1 株同时携带NDM-6、TEM和CTX-M-9基因。携带NDM-1、NDM-6与NDM-9重组菌对亚胺培南均耐药,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 μg/mL、128 μg/mL和64 μg/mL。产NDM大肠埃希菌MLST分型结果为ST226、ST648和ST1284型各1 株,ST101型5 株,此5 株均来源于神经内科。结论 首次发现同时携带NDM-6、TEM和CTX-M-1基因和携带NDM-6、TEM和CTX-M-9基因的大肠埃希菌,NDM-6、NDM-9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比NDM-1强,应引起重视。MLST分型结果提示某三甲医院可能存在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的院内局部传播。  相似文献   

7.
整合子介导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志贺菌的多重耐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志贺菌的耐药特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药敏试验筛选可疑产ESBL志贺菌株;通过改良三维试验、E-test试验及相对水解率测定对可疑产ESBL志贺菌进行鉴定;采用TEM、SHV、CTX-M-1组、CTX-M-2组和CTX-M-9组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进行PCR检测,并对TEM和CTX-M-9组全编码基因引物等PCR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对产ESBL志贺菌进行结合传递试验,供体菌和接合子用稀释法进行MIC测定。对ESBL菌株进行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的多重PCR检测,Ⅰ类整合子可变区PCR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确定耐药基因盒的种类和数量。结果275株志贺菌中有12株为产ESBL志贺菌,其基因型为CTX-M-14和CTX-M-1组;产ESBL志贺菌结合传递试验全部阳性,其结合子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12株ESBL志贺菌只含Ⅰ类整合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dfrA17-aadA5耐药基因盒。结论济南地区志贺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交叉耐药由质粒介导,对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多重耐药由整合子介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宋内志贺菌的药敏特性及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与型别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性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宋内志贺菌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菌株携带相关ESBLs基因;采用近邻相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菌株CTX-M型基因型别;对菌株携带ESBLs基因与特定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株宋内志贺菌对环丙沙星敏感率为86.67%,无耐药现象;头孢曲松耐药率为96.67%,阿奇霉素耐药率为96.67%,多重耐药率为98.89%。90株宋内志贺菌中50株检出blaCTX-M-9 group基因,检出率为55.56%,经系统发育分析均为CTX-M-14亚型;1株检出blaTEM基因,检出率为1.11%;未检出blaCTX-M-1 group,blaCTX-M-2 group,blaCTX-M-8 group,blaCTX-M-25 group和blaOXA,blaSHV,blaNDM,blaVIM等β-内酰胺酶基因。blaCTX-M-14基因阳性菌株与blaCTX-M-14基因阴性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携带blaTEM基因的菌株对头孢他啶不耐药。结论广西地区的宋内志贺菌对主要治疗药物头孢曲松高度耐药,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菌株普遍携带ESBLs基因,主要为CTX-M-14亚型;携带单一型别的ESBLs基因与菌株对特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其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9月-2005年3月分离自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476医院、福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155株耐头孢西丁无重复革兰阴性杆菌,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API药敏试验板和K-B法测定高产AmpC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PCR通用引物扩增AmpC酶与ESBLs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在155株菌中有36株高产AmpC酶,高产AmpC酶发生率23.2%,分布在13种菌种中,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的发生率,分别为29.3%、13.9%、6/10、2/6。在36株高产AmpC酶菌株中检测出DHA-1型2株(肺炎克雷伯菌)、CMY-2型4株(大肠埃希菌),新发现基因CMY-22型1株(大肠埃希菌,GenBank登录号:DQ256079),5株携带CMY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分别同时带有TEM-1型广谱酶,TEM-144(新发现基因,GenBank登录号:DQ256080)、CTX-M-27、和CTX-M-14超广谱β-内酰胺酶。高产AmpC酶菌株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87%。结论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较高,菌种分布较宽,耐药性强,治疗相关菌造成的感染应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为首选药物。福州地区临床分离株发现产DHA-1型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产CMY-2型和CMY-22型AmpC酶大肠埃希菌。CMY-2型和CTX-M-27型为中国大陆首次报告,CMY-22型和TEM-144型为国内外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现状。方法采用多重PCR检测分离自深圳地区的101株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常见耐药基因,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性。结果 PCR检测101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TEM、AmpC、VIM阳性率分别为86.1%、76.2%和18.8%,SHV和OXA均阳性2株(阳性率2.0%),DHA阳性3株(阳性率3.0%),IMP基因扩增阴性。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28.7%(29/101),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8.4%,对多粘菌素E较敏感,敏感率为95.0%,有25.7%(26/101)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携带TEM、AmpC、VIM是导致深圳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重要机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均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收集38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肉汤稀释法药敏实验、改良Hodge试验、PCR电泳、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测定其耐药性、耐药基因型及分子型别。结果 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8.42%(7/38)、28.95%(11/38)、34.21%(13/38),其中有7株(18.42%)同时耐3种药物。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妥因、甲氨苄啶/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耐药率为23.68%~44.7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大于52.63%,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100%。有11 株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为阳性,占28.95%(11/38),其中5株携带blaKPC基因,均为KPC-2型;4株携带blaNDM基因,均为NDM-1型。9株携带blaKPC或blaNDM耐药基因的菌株同源性分析显示有8种不同PFGE带型,5种MLST 型别(ST型)。5种ST型为ST11、ST15、ST395、ST1031、ST1412,其中以ST11为主。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主要的原因是携带KPC-2或者NDM-1基因,菌株基因型多态性大,提示病例之间不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志贺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流行基因型、耐药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产ESBL志贺菌属特性与耐药质粒的关系.方法 136株志贺菌来源于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以脓血便为主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纸片扩散法筛选可疑产ESBL志贺菌属;对产ESBL志贺菌进行接合试验,供体菌和接合子进行耐药性测定,以确定耐药性质粒传递;采用TEM、SHV、CTX-M-1组、CTX-M-2组、CTX-M'9组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对产ESBL菌株的基因型进行PCR检测.使用肠杆菌科基因间的重复序列PCR(ERIC-PCR)分析产ESBL菌株的分子同源性.采用x2检验.结果 136株志贺菌属中,产ESBL志贺菌20株,检出率为14.7%,未检测出产AmpC酶菌株.其中16株志贺菌基因型为CTX-M-14型,4株为CTX-M-15型;产CTX-M型ESBL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但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18株产ESBL志贺菌接合试验获得成功,其接合子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天津地区志贺菌属产ESBL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产ESBL是志贺菌属对β内酰胺类耐药的主要原因,产ESBL菌株的传播机制以质粒介导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应用PCR方法检测产酶株的TEM、SHV及CTX-M基因。结果35株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2.9%;但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其中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82.9%、68.5%和65.7%;基因型分析显示有26株携带CTX-M基因,24株携带TEM基因,15株携带SHV基因。结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重庆地区以CTX-M型ESBLs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和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6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结果1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7.5%,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为65.0%,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61.7%和64.2%,对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耐药率分别为80.0%和97.5%;有80株菌检测到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且均对头孢吡肟等抗生素耐药,其中2株为GES型,1株为VEB型,未检出CARB、DHA和PER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120株鲍曼不动杆菌以TEM型为主,其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高耐药率与TEM型基因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和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sul1存在状况.方法 收集RICU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株,采用PCR方法检测8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PER、DHA、IMP、VIM、OXA-23、OXA-24)和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sul1)共9种基因.采用多基因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多重耐药菌株亲缘性分析.结果 1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blaOXA-23阳性5株(31.25%),blaTEM阳性2株(12.50%),blaDHA 2株(12.50%),blaOXA-24 1株(6.25%),blaPER 1株(6.25%).blaSHV、blaIMP、blaVIM均未检出,消毒剂耐药基因检测qacE△1-sull阳性16株(100.00%).多基因聚类分析发现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我院R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率高,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96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产ESBLs、AmpC酶菌株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连元  刘丽秋 《山东医药》2009,49(47):37-39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及其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菌株基因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自本院尿路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96株,采用确证试验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其ESBLs、AmpC酶表达情况,用K-B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等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检测TEM、SHV、PER、CTX-M-1群、CTX-M-2群、CTX—M-3群、DHA和ACT-1基因型分布情况,用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耐药基因转移方式。结果96株大肠埃希菌单产ESBLs30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4株,单产AmpC酶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四种抗生素耐药率达到100%,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亦〉8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ESBLs基因型以CTX—M和TEM型为主,AmpC酶基因为DHA型,两酶能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将质粒携带的耐药性传递至受体菌。结论大肠埃希菌所致感染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较为敏感;临床应及时了解本地区产ESBLs、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控制耐药菌株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标志物(qacE△1-sul1)存在状况.采用多基因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多重耐药菌株亲缘性分析.方法 收集RICU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3株,采用PCR方法检测8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PER、DHA、IMP、VIM、OXA-23、OXA-24)和qacE△1-sul1基因共9种.应用多基因聚类分析法分析菌株亲缘性.结果 3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blaTEM阳性8株(24.24%),blaVIM阳性6株(18.19%),blaIMP阳性3株(9.09%),blaSHV阳性2株(6.06%),blaDHA阳性5株(15.15%),blaOXA-23,blaOXA-24,blaPER均未检出,qacE△1-sul1基因阳性28株(84.85%).多基因聚类分析发现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我院R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以携带blaTEM基因为主.qacE△1-sul1携带率高,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连续分离的产气肠杆菌耐药性及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 用Vitek2-Compact仪对临床连续分离的240株产气肠杆菌进行鉴定和常规药敏试验,并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MIC值;用改良的三维试验方法分别检测耐药菌株的ESBLs与AmpC酶;改良Hodge试验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用PCR扩增法检测3种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结果 240株产气肠杆菌对2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在3.8%~100%之间,最高为头孢西丁(100%)、最低为亚胺培南(3.8%);筛选出10株耐碳青霉烯类产气肠杆菌;三维试验10株菌ESBLs 及AmpC酶均为阳性,Hodge试验阳性7株。PCR结果示,携带blaKPC基因7株;携带blaCTX-M基因7株,携带blaSHV基因2株;携带blaDHA基因6株,携带blaACT/MIR型ampC基因4株; 16SrRNA基因定量确定ampC基因的表达增加的3株。结论 产气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主要耐药机制为产碳青霉烯酶、ESBLs与AmpC酶。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导致β-内酰胺酶的产生,成为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目前已发现200多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其中SHV型β-内酰胺酶有80多种(http://www.1ahey.org/studies/webt.htm)。各国、各地区流行的ESBL基因型各不相同。我们对安徽省合肥市多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经抑制剂增强肉汤稀释法(inhibitor-potentiated broth dilution test)鉴定为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Kpn)和大肠埃希菌(Eco)SHV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该地区SHV型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和I类整合子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其所产生基因型.结果 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所有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56株ESBLs阳性的菌株有44株扩增到TEM基因(78.6%),SHV型阳性的有2株(3.6%),CTX-M型阳性的有48株(85.7%),OXA型阳性的有1株(1.79%),intI1阳性菌株有35株(62.5%),占未检出PER和VEB型.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较高,耐药显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药物;TEM型和CTX-M型ESBLs为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型,携带I类整合子基因是导致细菌产ESBL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