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检查、关节镜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经关节镜检查证实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资料,韧带损伤包括撕裂和完全断裂。结果韧带完全断裂病例中MRI与关节镜诊断符合率为75%;21例韧带部分损伤,MRI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0.5%。1例MRI提示前交叉韧带完好患者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滑膜内完全断裂。结论 MRI是诊断前叉韧带损伤理想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但是对前交叉韧带滑膜内断裂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8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男56例,女29例,年龄14~70岁,平均39岁,均经手术或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的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显示侧副韧带损伤77条、交叉韧带损伤81条。侧副韧带损伤分为轻、中、重度;交叉韧带损伤表现为不完全撕裂、完全撕裂及撕脱骨折。MRI可显示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局灶或弥漫性肿胀、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移位及韧带信号改变,可显示韧带撕脱骨折及移位,经与手术或关节镜对照分析,磁共振诊断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及后交叉韧带准确性分别为92·3%、97%、81·3%、100%。结论: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韧带损伤的程度、类型的诊断较为准确,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MRI失误的原因,探寻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病例人选标准的12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例,行临床检查、MRI及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标准,分析MRI诊断ACL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及Kappa值.[结果]关节镜证实89例患者ACL撕裂,38例正常,ACL撕裂患者中部分撕裂7例,完全撕裂82例.MRI诊断ACL撕裂的灵敏度96.6%,特异度86.8%,准确度93.7%,阳性预测值94.5%,阴性预测值91.7%,Youden指数83.4%,Kappa值0.85.[结论]MRI诊断ACL损伤具有较高的准确度,MRI是诊断ACL撕裂的理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8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男56例,女29例,年龄1470岁,平均39岁,均经手术或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的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显示侧副韧带损伤77条、交叉韧带损伤81条。侧副韧带损伤分为轻、中、重度;交叉韧带损伤表现为不完全撕裂、完全撕裂及撕脱骨折。MRI可显示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局灶或弥漫性肿胀、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移位及韧带信号改变,可显示韧带撕脱骨折及移位,经与手术或关节镜对照分析,磁共振诊断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及后交叉韧带准确性分别为92·3%、97%、81·3%、100%。结论: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韧带损伤的程度、类型的诊断较为准确,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各向同性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TSE-SPACE)及二维磁共振序列对膝关节交叉韧带、软骨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拟诊为膝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并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磁共振三维序列和二维序列进行检查诊断,以膝关节镜诊断为标准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80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中,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损伤者66例,其中51例为完全撕裂,15例为部分撕裂,后交叉韧带损伤者14例,其中10例为完全撕裂,4例为部分撕裂。三维MRI与二维MRI对前、后交叉韧带的敏感度、特异性及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经膝关节镜手术诊断软骨损伤共364处,其中0级196级,Ⅰ级83处,Ⅱ级44处,Ⅲ级28处,Ⅳ级13处。除二维MRI及三维MRI对软骨损伤中Ⅱ级、Ⅲ级特异性及Ⅳ级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维MRI及二维MRI对其他软骨损伤各级的敏感度、特异性、符合率均具有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SE-SPACE与2D-FS-TSE-PDWI均是诊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软骨损伤的有效检查方法 ,而3D-TSE-SPACE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符合率更高,适合临床诊断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6.
前交叉韧带损伤:3.0TMR影像与关节镜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3.0TMRI特征,并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行3.0T MR膝关节检查的3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40个膝关节,全部病例经关节镜检查确诊。应用3.0T MR机(Philips Achieva型),膝关节专用线圈,进行斜矢状位TSE T1WI、TSE T2WI、PD-SPIR和冠状位、轴位TSE T2WI扫描。前交叉韧带损伤分为完全断裂、撕裂(部分断裂)及胫骨端撕脱。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3.0T MR影像特征与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MRI直接征象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肿胀(21/25),间接征象为交叉韧带过度弯曲、T2WI和PD-SPIR股骨髁间窝外侧骨挫伤;MRI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4.00%。前交叉韧带撕裂(部分断裂)MRI直接征象为ACL矢状T2WI和PD-SPIR显示形态不规则、部分撕裂,ACL局部肿胀增粗,信号增高,仍可见连续存在的纤维低信号;MRI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6.67%。前交叉韧带胫骨端撕脱MR检查直接征像为胫骨近端可见T1WI、T2WI低信号撕脱骨片(3/3),ACL水肿、形态不规则,周围可见出血、积液,MRI与关节镜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高场强3.0TMR膝关节诊断的多平面、多序列影像相结合可形成ACL立体影像观,结合临床能够有效诊断ACL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关节镜与MRI检查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精准率,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52例,进行关节镜及手术前先采用MRI诊断技术进行检查,检查后的7d~6个月内进行关节镜检查或手术,将两次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诊断与关节镜及手术损伤程度的符合率:前交叉韧带为93.5%,后交叉韧带为100%,外侧副韧带为90.6%,内侧副韧带为88.5%,关节镜及手术对比诊断的符合率为93.1%。结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检查采用MRI诊断技术,具有精准率高、无创、安全、方便等优势,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且高度怀疑是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多层螺旋CT检查,给予观察组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及87.50%,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敏感性为63.42%,特异性为81.76%,磁共振检查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性为90.1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及后交叉韧带相关测量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比较,磁共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优势更明显,两种诊断方式均值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近端撕裂的MRI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01经关节镜手术探查确诊的12例急性膝关节ACL近端断裂,术前均行膝关节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以关节镜探查结果作为评价ACL是否完全断裂的金标准,计算MRI诊断的假阴性率。结果 12例中7例MRI诊断报告为ACL部分损伤,5例诊断ACL未损伤,假阴性率高达41%。12例经关节镜手术探查证实均为ACL近端完全断裂,为股骨髁处完全撕裂,撕裂后靠滑膜组织粘连在原撕裂处或附着于后交叉韧带上,直视下无法判断时用探钩探查发现ACL无张力近侧已经完全撕裂。结论急性ACL近端撕裂容易漏诊,MRI可作为急诊有效检查手段,但需要从矢状位和冠状位MRI图像上全面、仔细评估以降低漏诊率,而关节镜探查结果是确诊ACL完全断裂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MR与多层螺旋CT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2例,82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后2~5天以内进行膝关节镜检查。检查结束后评估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结果,观察患者的患侧、健侧膝关节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斜状位、矢状位的前、后交叉韧带CT值,胫骨平台与前交叉韧带间夹角,后交叉韧带角度。结果所有患者的健侧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CT值、后交叉韧带CT值、胫骨平台与前交叉韧带夹角及后交叉韧带角度均明显大于患侧膝关节(P0.05);膝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82例患者膝关节共有89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多层螺旋CT的诊断率为95.51%(85/89),核磁共振的诊断率为97.75%(8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24,P0.05)。结论核磁共振和多层螺旋CT在诊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准确度,但多层螺旋CT的检查费用相对较低,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196例疑似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96例患者均给予MR、超声和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MR、超声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进行对比,计算MR、超声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分析其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经关节镜手术诊断结果显示,196例疑似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有141例为完全损伤,41例为部分损伤,14例无损伤。196例患者均获得清晰的超声、MR图像。经超声检查发现,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169例,其中134例为完全损伤,35例为部分损伤,27例无损伤;经MR检查发现,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176例,其中138例为完全损伤,38例为部分损伤,20例无损伤。以关节镜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MR、超声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超声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性分别为57.14%、89.56%、87.24%,MR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性分别为71.43%、94.51%、92.86%,超声和MRI诊断的一致性均较高。结论 MR和超声诊断漆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一致性均较高,超声的诊断效能略低于MR,在临床诊断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5月-2019年5月,对收治的膝关节韧带损伤150例患者行MRI和膝关节镜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对照标准。结果MRI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140/150)、80.95%(17/21)、95.35%(123/129)、96.85%(123/127)、73.91%(17/23);MRI对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内侧副韧带MRI与膝关节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64%(124/127)、91.53%(54/59)、95.56%(43/45)。结论在膝关节韧带损伤检查中,MRI不仅能清晰显示韧带损伤、骨挫伤,且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间本院具有完整资料的疑似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入组共计92例,以手术或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效价。结果 以手术或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敏感度为92.86%(78/84),特异性为62.50%(5/8),准确性为90.21%(83/92);MRI诊断交叉韧带损伤0级12例、1级14例、2级12例、3级32例,不同分级准确率分别为0级75%(12/16)、1级63.63%(14/22)、2级80%(12/15)、3级82.05%(32/39),总体一致率78.26%(72/92)。经Kappa检验,MRI与手术或关节镜检查诊断结果基本一致性(加权Kappa值=0.779,SE of kappa=0.060,95%置信区间:0.549~0.786)。结论 MRI应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及分级诊断具有...  相似文献   

14.
四肢关节专用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的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桶柄样撕裂23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四肢关节专用MRI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盲法阅片,记录并评价各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23例共见半月板桶柄样撕裂23个,其中发生于内侧半月板者16例(69.6%),外侧半月板者7例(30.4%)。出现领结消失征15例(65.2%),双前角征9例(39.1%),半月板翻转征3例(13.0%),髁间碎片征19例(82.6%),双后交叉韧带征7例(30.4%),后角比例失调征8例(34.8%)。序列试验显示各征象联合诊断时特异性明显提高,其中髁间碎片征和双后交叉韧带征联合的特异度达100%。结论MRI是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有利于该疾病的术前诊断和手术计划制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程度与前交叉韧带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研究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16例患者的X线片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左膝关节5例,右膝关节11例;年龄19~52岁,平均28.3岁.膝关节侧位X线或MRI矢状位提示股骨外侧髁压迹有异常,使用影像PACS系统中测量工具测量压迹的深度,并分析患者病历资料、体格检查及关节镜术中影像学资料.结果:4例侧位X线片和MRI矢状位可见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并深度2.0 mm,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前抽屉试验和拉姆征均阳性,关节镜探查手术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2例侧位X线片股骨外侧髁压迹未见异常,但MRI矢状位示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并深度1.0 mm,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前抽屉试验和拉姆征均阳性,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其中1例关节镜探查手术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另1例因未行手术探查而无法证实是否完全断裂.结论:膝关节侧位X线片上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加深与前交叉韧带撕裂有密切相关,异常加深的股骨外侧髁压迹是前交叉韧带撕裂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nane Iamge,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均给予CT、MRI检查,将关节镜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MRI检查的诊断结果,并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测的检出率为77.50%,MRI检测的检出率为100.00%,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关节镜探查及手术结果显示,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半月板损伤11例、韧带损伤9例、骨质损伤6例、关节腔积液14例,CT、MRI对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0%、100.00%,MRI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膝关节损伤检出率及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关节镜下证实为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7~69(42.5±8.3)岁;右侧27例,左侧16例。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43例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的MRI表现,计算MRI对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计算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脱位等伴随情况。结果:143例中,关节镜手术证实43例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包括内侧撕裂24例,外侧撕裂19例。医师A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7%、86.6%、83.9%,伴内侧半月板突出19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2例;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7%、79.9%、79%,伴外侧半月板突出4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16例。医师B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87.4%、87.4%,伴内侧半月板突出19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2例;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9%、82.3%、82.5%,伴外侧半月板突出4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16例。2名医师采用MRI诊断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一致性均好,Kappa值分别为0.81和0.67。结论 :膝关节MRI诊断内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及其伴随征象具有较大价值,为临床医生术前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膝关节损伤中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的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运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关节内损伤结合双锚钉内固定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27~62岁,平均41岁。20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包含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同时合并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合并侧副韧带撕裂,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内侧平台骨折和外侧平台骨折各1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在受伤后5~14 d进行手术,平均7 d。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40~125 min,平均85 min;出血量10~30 ml,平均15 ml。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2.0±4.2明显提高至术后1年的91.9±1.4(t=-49.24,P0.05)。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侧方应力试验均阴性,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提示合并有膝关节静力稳定结构(关节韧带、关节囊、半月板等)的损伤,甚至关节内骨折。常规要行CT和MRI检查,建议行关节镜探查,防止漏诊,以使患者能得到及时、全面的治疗,为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ACL)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01—2020-12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疑诊为膝关节ACL的5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行MRI检查,以关节镜所见为“金标准”,探讨MRI对膝关节ACL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ACL作为阳性,将非ACL作为阴性。MRI检查对诊断膝关节ACL的灵敏度为92.11%,特异性为93.75%,准确率为92.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对临床疑诊为膝关节ACL的膝关节损伤患者,MRI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而且具有无创、费用较低和检查方便等优势,可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并可有效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MRI与关节镜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比较。方法选择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98例132膝,分别实施MRI和关节镜检查。对两者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在膝关节损伤类型、分级上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MRI确诊膝关节损伤74例112膝,关节镜确诊损伤75例113膝,两者诊断膝关节损伤一致性高(Kappa=0.970),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9.12%,95.00%及99.24%。两者针对膝关节损伤类型及损伤分级的诊断一致性均较高(Kappa韧带损伤=0.951,Kappa关节软骨半月板损伤=0.970,Kappa损伤分级=0.929)。结论 MRI检查可促进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与关节镜诊断效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其本身具有无创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