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入住本院符合研究条件的10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52例)和肠内免疫营养组(免疫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制剂瑞代,免疫组给予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肠内免疫营养制剂瑞能。在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检测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水平,测定血浆降钙素原的变化,GCS评分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都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降钙素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都有增加,降钙素原降低,GC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免疫组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升高,降钙素原表达降低,GC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肠内免疫营养制剂更能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治疗7 d,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措施肝癌术后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后患者谷草转氨酶(AST)、丙谷转氨酶(ALT)、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ST、ALT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肝癌患者肝功能、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5 d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2 d内即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行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免疫指标、住院时间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CD_3~+细胞、CD_4~+细胞、CD_4~+细胞/CD_8~+细胞、IgA、IgG、IgM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周和第2周患者的APAHC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APAHCE-Ⅱ评分,利于病情恢复和预后,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18-09间行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于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利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和营养更为全面,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24~48小时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36例)和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36例),行营养支持在内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白细胞(WBC)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CT评分和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结果 EEN组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清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EEN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淀粉酶、白细胞等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EEN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P0.05);EEN组患者经治疗14天后APACHEⅡ和CT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院重症病房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5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序贯营养组(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于伤后48小时开始百普力鼻饲滴入,逐步加量;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其余治疗两组无差异。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肺部感染率,监测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两组对比,治疗后的TP、ALB、TLC在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与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共36例外科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抽选36例消化道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记录患者肠道喂养量和灌注速度,观察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灌注速度和灌注最大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外科重症患者所产生的影响多与患者的疾病状态有关,即便在较低的灌注速度及灌注最大量的前提下出现并发症概率仍较高,建议对其开展营养支持过程中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颅脑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将32例颅脑重症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组和延迟肠内营养支持(DEN)组各16例。EEN组入院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PN),早期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EN)。DEN组伤后立即给予PN支持,72 h后根据情况给予EN支持。在入院第1天和第7天监测病人的营养指标。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7 d后2组患者营养指标均下降,EEN组白蛋白明显高于DEN组(P0.05)。结论颅脑重症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均衡EN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48 h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给予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于术后24 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化、营养和免疫指标、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 (研究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分别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第 1天、营养支持后 1周、2周的免疫指标、营养指标和一般指标 ,并观察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吞噬细胞功能、CD4 T细胞、CD8 T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而IL -6、TNF -a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减轻术后创伤的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排气后逐渐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花费、营养状况(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蛋白)、免疫功能(血清C3、C4、CD4~+、CD8~+、CD4~+/CD8~+、IgA、IgM、IgG)、应激反应(血清CRP、TNF-α、IL-6、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术后并发症(消化道症状、感染及吻合口瘘等)。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C3、C4、CD4~+、CD4~+/CD8~+、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D8~+、CRP、TNF-α、IL-6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抑制应激反应,安全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7—2018-06间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分为2组。A组7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组68例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MS、WBC、TNF-α炎性因子、IgA及IgG免疫因子水平。统计2组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入住ICU例数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AMS、WBC、TNF-α水平及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IgA及IgG水平、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入住ICU例数、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较全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更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老年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鼻空肠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年龄均≥60岁,随机分为早期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EEN)组及肠外营养(TPN)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第7、14天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了解两组营养支持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1)营养支持治疗第7天,EEN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较TPN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4、11.782、2.310,P=0.008、0.010、0.023),两组血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营养支持治疗第14天,EEN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均较TPN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20.063、10.164,P=0.030、0.014、0.007),EEN组血白蛋白较TPN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7,P=0.001);(3)住院期间EEN组死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较TPN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t=2.466,P=0.015;t=2.015,P=0.047)。 结论鼻空肠肠内营养用于老年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行,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手术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肠内营养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而肠外营养组则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并对两组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肠外营养组相比,肠内营养组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相关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肠内营养组患者的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营养支持对消化道瘘患者高代谢状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营养支持对消化道瘘并发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高代谢状态的作用.方法 29例消化道瘘并发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应用肠外营养4~8 d,然后进行肠内营养或肠内+肠外营养.在营养支持前、支持后第10、28天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后第10天血清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显著升高(t=3.72,3.52,P<0.01);第28天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6.57,7.09,3.51,3.58,P<0.01).结论 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消化道瘘并发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高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5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和对照组(肠外营养),每组26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8天免疫学指标包括CD3+,CD4+,CD4+/CD8+比值及IgA,IgG,Ig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均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而肠内营养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日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肠内外联合营养)59例,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57例,治疗后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同时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比单纯的肠内营养支持更能快速纠正负氮平衡,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建议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实施早期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与手术时间的差值,分为超早期、早期和延迟期组,并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选择骨瓣开颅术、钻孔引流术等手术方式。结果超早期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明显低于早期组和延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明显低于早期组和延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组和早期组术后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患者的ADL评分的1~3级比率明显高于延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在超早期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