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行胸腔镜手术)与对照组(行开胸手术);监测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食管癌患者补充量表(EORTC QLQ-OES18)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术后2周,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吞咽困难、食管癌相关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吻合口反流、进食呛咳、食欲减退及症状性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维度评分、总体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观察组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肺功能的改变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及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C%、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FEV%、FVC%、MV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7例并发症,占15.22%,对照组患者术后共发生20例并发症,占43.4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康复时间短等优点,并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排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手术前后接受健康宣教、吸氧、雾化吸入等常规护理;将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术前呼吸功能训练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的呼吸功能包括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排痰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MVV%、FVC%、FEV_1%、PaO_2水平均低术前,PaCO_2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MVV%、FVC%、FEV_1%、PaO_2水平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Pa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排痰量低于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降低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排痰,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肺叶切除术患者86例,分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手术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液量、住院总时间均高于观察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VC、FEV1、PEF同手术前相比降低(P0.05),且观察组FVC、FEV 1、P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疗效较好,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行肺癌切除138例Ⅰ/Ⅱ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8例、女50例,年龄44~76(57.4±8.8)岁。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63例)和开胸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75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手术并发症、肺功能变化。结果胸腔镜组和开胸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组数、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疼痛程度评分(NRS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手术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l%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VC%pred、FEV1%pred比术前显著降低(P0.05);胸腔镜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20.63%vs.32.00%,χ2=3.974,P=0.046)。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NSCLC患者手术效果可靠,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与胸腔镜下传统的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整理本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NSCL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观察组,选择同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比较: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术后24~48 h总引流量前者低于后者,P<0.05。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比较:术前两组病人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FVC、FEV1%均低于术前,组间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为9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肺减容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71例行胸腔镜手术(腔镜组),2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带管时间、胸引量及患者疼痛程度,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结果:腔镜组住院时间、带管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胸引量少,患者疼痛程度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如1秒用力呼气容积、残气量、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术后均得到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是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患者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脓胸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每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引流量、止痛药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和肺总量(TLC)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PEF、T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7例,其中心律失常3例(6.38%),胸腔出血1例(2.13%),肺部感染1例(2.13%),总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47例,其中心律失常6例(12.77%),胸腔出血3例(6.38%),胸肺漏气2例(4.26%),肺部感染4例(8.51%),切口感染3例(6.38%),总发生率为38.3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成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到2017年6月接诊的80例肺大疱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ID号尾号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总长度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减少,胸管留置时间缩短,术后1、5、7天的疼痛程度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速峰值(PEF)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PEF(69.96±5.77%、241.52±16.43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60.21±5.87%、216.48±15.32L/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患者,较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病人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行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外科病理分期、肺功能指标、疼痛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外科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用力呼气肺活量1秒量(FEV1)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 97%)低于对照组(18. 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改善肺功能,减少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整体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4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B组40例,行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疗效指标变化。结果 A组患者的胸腔内手术操作时间明显长于B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天的FEV1、PEF、FEV1/FVC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半年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而疲倦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创伤度,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恢复,尤其适用于早期食管癌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切除联合左侧颈部吻合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食管癌病人256例,按照病人意愿将其分为两组,胸腔镜组163例,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左侧颈部吻合;传统组93组,采用常规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高于传统组,呼吸频率(RR)与分钟通气量(MV)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在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均呈依次降低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时段胸腔镜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总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组,右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两组食管癌复发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联合左侧颈部吻合具有微创优势,能减轻食管癌病人疼痛程度,对病人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病人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操作复杂,适应证有限,不能完全替代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的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入路将7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观察组采用腋下小切口。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及术后24 h引流量、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长(大)于对照组;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切口比较,腋下小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肺部感染发生率低,有助于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受临床治疗的138例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69)和微创组(n=69),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根治术治疗,微创组患者给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项肺功能指标和手术情况等采用( ±s)的方式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呼吸困难指数(MRC)分级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MRC轻度患者比例明显提高,重度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5);微创组的肺弥散容量(DLco/SB)和每单位肺容积时的肺弥散量(DLco/VA)指标均明显升高,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χ2=10.817, P=0.001),两组的手术清扫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其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6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9),对照组行开胸二尖瓣成形术,研究组行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心肌酶、脑钠肽、心房利钠肽、超声心动图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范围、术中出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肌酶水平均上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钠肽、心房利钠肽水平均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指数、二尖瓣口面积均上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缩小,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狭窄安全、有效的术式,能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1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58例。腔镜组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并发症情况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第1天引流量、留置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腔镜组较为明显;2组FEV1/FVC、Pa 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出血量少、创口直径小,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疼痛应激指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研究组行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疼痛应激指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下降,研究组总体下降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第1天,CD3+T、CD4+T、CD4+/CD8+、淋巴细胞总数较术前均降低,CD8+T水平升高(P<0.05);术后7天,各项指标均有回升,恢复至术前水平,CD8+T下降(P>0.05);术后21天,CD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经右胸行食管癌根治手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对食管癌病人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术后康复中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食管癌病人62例,均行经右胸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按术中引流管放置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研究组33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负压引流管。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及吻合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胸管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 2%vs. 37.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均有3例病人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 1%vs. 10. 3%,P 0. 05)。研究组吻合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6. 56±6. 18)天vs.(40. 13±8. 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纵隔引流可以缩短胸管留置时间,减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吻合口漏愈合时间,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86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经胸内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的优良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的优良率(81.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8,P=0.0137)。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7,P=0.0436)。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且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气道管理药物对术前呼吸功能改善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合并有中重度COPD且行开胸手术的肺癌、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癌22例患者(男16例,女6例;常规开胸5例,胸腔镜手术17例;肺癌手术16例,食管癌手术4例,食管胃交界癌手术2例,该组为观察组)应用上述气道管理药物前后肺功能、血气变化情况,并就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产生情况及住院天数,与同期未合并中、重度COPD的50例患者进行比较(男34例,女16例;常规开胸17例,胸腔镜手术33例;肺癌手术35例,食管癌手术11例,食管胃交界癌手术4例,该组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术前经上述治疗7~10 d后复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Pa O2)有所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氧(PaCO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合并中、重度COPD的患者相比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中、重度COPD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和沐舒坦等气道管理药物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