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有效康复护理模式。方法将84例脊髓损伤患者按对等原则分为常规康复护理组和综合康复护理组各42例,常规组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指导;综合组除间歇性清洁导尿外,给予膀胱功能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综合康复护理。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综合组日排尿频次、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4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其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腹壁膀胱造瘘术后物理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对自主排尿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6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均行经腹壁膀胱造瘘术,根据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膀胱功能训练;实验组应用膀胱功能训练+物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留置瘘管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排尿次数、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功能积分以及膀胱功能恢复率。结果实验组的自主排尿时间、留置瘘管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量大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膀胱功能积分小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的膀胱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壁膀胱造瘘术后物理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确切,可促进自主排尿,缩短留置瘘管时间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且能改善排尿情况,增强膀胱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我科对3例逼尿肌无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可控膀胱造瘘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4(46~59)岁,平均病程6.7(2~10)年。均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例10年前因外伤致T12~L2压缩性骨折导致截瘫,1例有糖尿病史11年、脑梗塞4年,1例10年前患格林巴利。1例查体可触及胀大膀胱,1例查体下腹部饱满,膀胱顶脐下3指,1例留置导尿中。3例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例膀胱尿潴留,1例膀胱内小结石,前列腺钙化,残余尿132m l。1例行CT检查示膀胱多发憩室,前列腺钙化。1例血糖为20.4 mmo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间歇导尿组和联合组各30例。间歇导尿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并辅以排尿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蒙医温针治疗。结果干预4周及8周后,联合组自主排尿量显著多于间歇导尿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间歇导尿组,膀胱功能评定分级及恢复自主排尿情况显著优于间歇导尿组(P0.05,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联合蒙医温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全面检索并总结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容量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依据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官方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0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整合。结果 最终纳入20篇文献,形成评估、排尿管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康复护理、观察指标、健康教育7个方面20条证据。结论 形成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容量管理最佳证据可以为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容量管理;排尿管理;证据总结;康复护理;循证护理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73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腹部肌肉收缩和体位前倾锻炼,腹部膀胱区按摩及诱导定时排尿等训练,结果:训练后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排尿障碍好转。训练前后比较,经χ^2检验,P〈0.005,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加强排尿功能的训练,能有效地促进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neurogenic heterotopic ossifica?鄄tion, NHO)是在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关节周围不存在骨的部位有新生骨的形成,其主要原因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d,SCI)和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1]。NHO作为S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6%~53%[2],进行性发展的NHO会影响SCI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引起康复治疗延迟或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以及时明确NHO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早期诊断率,完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对NHO的研究和防治,现就SCI后NHO的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分析回肠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10月,对 7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回肠膀胱术治疗。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27岁(17~56岁)。平均随访15个月(2~3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有无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随访期内,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结论 回肠膀胱术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安全、有效、可接受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严重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甚至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其治疗有多种方法,本文从经神经途径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方法作一综述,同时对膀胱神经再支配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新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性导尿(IC)在膀胱功能康复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160例,按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81)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79),对照组患者仅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间歇性导尿结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护理.分别于入院时、病后一个月、病后六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和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间歇性导尿有益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李莉  张丽天  沈虹  丁然  臧苑彤 《护理学杂志》2019,34(13):85-87+106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控制的系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自我效能、目标希望的影响。方法将64例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病变干预的同时行功能性物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32)配合常规康复护理支持,观察组(n=32)则启动基于目标控制的SCI膀胱功能康复治疗方案。干预8周后,采用慢病自我效能量表(SECD6)、希望水平量表(HHI)对两组进行评估;同时通过自行排尿频次、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容量指标的检测,评价膀胱功能状态。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在自行排尿频次、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等相关膀胱功能指标较干预初期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执行基于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策略,有利于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和康复计划的稳步推进,促进尽早恢复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各50例,观察组采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进行间歇式导尿,对照组采用无菌导尿技术,比较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步骤错误率。结果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方法操作时间、操作步骤错误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 0.05,P 0. 01)。结论无接触式导尿技术简单方便、安全高效,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膀胱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清洁间歇导尿组(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组(长期留置尿管)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4周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出院3个月后残余尿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优于长期留置尿管,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深静脉穿刺法膀胱造瘘术在处理急性尿潴留导尿失败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深静脉穿刺法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患者50例,其中16例患者为尿道狭窄,34例为前列腺增生导尿失败患者。结果50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无膀胱积血、堵管、尿瘘及继发感染现象发生,平均出血约2~5mL,仅有2例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结论应用深静脉穿刺法造瘘术处理急性尿潴留导尿失败,安全、微创、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患者经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膀胱症状,由此产生的各种泌尿系统并发症最终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不断的优化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等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远期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文献,首先总结了神经源性膀胱在脊髓损伤不同阶段的表现,介绍了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评估,并详细概述了该类患者保守治疗,康复护理及手术治疗等措施,以便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37例脊髓损伤引起的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技术,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通过训练32例患者在3周内建立反射性膀胱功能,达到排尿自理。5例6周后仍未建立反射性膀胱,需留置尿管。3例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结论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护理是脊髓损伤患者提高疗效并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常膀胱功能包括贮尿和排尿两方面,是由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相互协同而完成的。膀胱尿道的神经支配包括交感(T_(12)-L_3)、副交感(S_(2-4))和躯体神经(S_(2-4))三方面,并受脊髓、脑桥的调节和大脑皮层的意识控制。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不仅严重损害了病人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且使损伤平面以下的内脏器官失去了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和/或脊髓)的调节与支配,引起神经性功能紊乱。其中以脊髓终末支配的盆底器官(膀胱尿道、直肠肛门和性)的功能障碍最为常见。SCI后的膀胱功能,往往依SCI的平面不同而有所差异。圆锥以上SCI占全部SCI的85%,对盆底器官而言属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期多发展成高张力、高反射的痉挛性膀胱,患者贮尿与排尿功能双重障碍,尿潴留与尿失禁同时存在,尿路感染和膀胱内高压引起的膀胱—输尿管返流,可逆向损害肾脏功能,是圆锥上SCI病人的第一位死亡原因。痉挛性膀胱尚可根据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的协同性如何,再细分为协调和不协调两个亚型,以不协调者最为多见。圆锥部SCI占全部SCI的15%,对盆底器官而言属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期多发展成低张力、无反射的弛缓性膀胱,患者贮尿功能良好而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与尿路感染常见。 据Tanagho(1988)估计,在美国有超过50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