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杰  杨阳  张辉  刘林  刘亚龙  刘琰  王栋  王增平 《中国骨伤》2019,32(3):199-206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系统下微创TLIF(MIS-TLIF)在治疗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优势。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100例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50例(观察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44~73(49.83±15.46)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2.18±4.74)个月;L_4滑脱30例,L_5滑脱20例,滑脱椎体椎弓根均完整;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9例,Ⅱ度滑脱21例。采用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术(Open-TLIF)治疗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0~77(50.67±14.36)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0.56±5.37)个月;L_4滑脱33例,L_5滑脱17例,滑脱椎体椎弓根均完整;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34例,Ⅱ度滑脱1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清肌酸激酶(CK-MM)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JOA评分(腰椎评分标准)、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根据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末次随访)的滑脱率、椎间隙高度及滑脱角;根据术后第6、12个月随访时的腰椎X线片和CT评价椎间融合情况;根据术后12个月腰椎功能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118.48±21.97)min,手术切口长度(3.74±0.74)cm,术中出血量(148.78±32.32)ml,术后引流量(84.85±16.37)ml,CK-MM水平术前(72.31±9.79)μ/L、术后第1天(415.12±25.89)μ/L;对照组手术时间(115.40±11.94)min,手术切口长度(8.46±0.69)cm,术中出血量(219.27±48.33)ml,术后引流量(157.69±31.61)ml,CK-MM水平术前(75.48±10.73)μ/L、术后第1天(506.69±37.86)μ/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第1天CK-MM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及术前CK-MM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DI、VAS、JO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ODI、VAS、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术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同一组内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12个月椎间融合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腰椎功能MacNab评定标准,观察组优40例,良7例,可3例;对照组优35例,良10例,可5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1例发生切口渗出、延迟愈合;对照组50例患者中1例出现L_5椎体右侧局部肌肉坏死、渗出,不同时间的3次分泌物细菌培养均提示阴性,再次手术彻底清创后取出右侧内固定装置,最后获得延迟愈合。结论:Quadrant通道下的MIS-TLIF在手术治疗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创伤小、出血少、功能恢复快和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微创和开放两种术式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内镜(METRx)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Sextant)微创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25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31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影像学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椎体滑脱距离、椎间盘高度、滑脱角改善情况及椎问融合率.结果 患者平均随访2.8年(2~4.5年),5例失访.微创组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较开放组明显减少;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但无显著性差异.最终随访的VAS评分方面.微创组和开放组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在MacNab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及椎间融合率方面相似,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腰椎滑脱距离、椎间盘高度及滑脱角均较术前改善,并有统计学意义,但开放组和微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而椎问融合率及临床腰部功能评价与开放手术疗效相似,是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Quadrant通道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2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滑脱部位:L4~514例,L5~S18例。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2分±3.1分。结果手术时间92~178 min,术中出血量221~419 ml,住院时间为7~16 d。术后7 d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即刻X线片示滑脱椎体均复位。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均已达到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VAS为1.4分±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Nakai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X线片检查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近期疗效确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4.
环锯前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和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寿勇  刘晓平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4):217-218,T002
环锯前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和腰椎滑脱症丁寿勇,刘晓平,傅祖国,曾跃林,陈强腰椎峡部不连及腰椎滑脱症是腰腿痛原因之一,占腰腿痛病人的4%~5% ̄[1,2]。自Kilian ̄[3]认定其临床本质以来,治疗方法很多。融合和固定不稳定的脊椎是目前公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借助Quadrant系统微创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收治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33例,年龄32~68岁,平均47岁;男性20例,女性13例;L4、5滑脱21例、L5S1滑脱12例。根据Meyer-ding分级,其中Ⅰ度滑脱5例,Ⅱ度滑脱23例,Ⅲ度滑脱5例。均采用后路两侧旁中央肌间隙入路,在Quadrant可扩张管道系统下行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腰椎JOA(29分法)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通过影像学测量术前、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高度评估滑脱矫正情况。[结果]随访时间25~46个月,平均35个月。术前JOA评分为(14.24±1.39)分,术后1年JOA评分为(25.03±1.15)分。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患者滑脱均有一定程度的矫正,滑脱率由术前(34.00±11.25)%恢复到术后1年(6.30±2.77)%;滑脱角由术前(-1.33±3.91)°恢复到术后1年(5.92±1.96)°;椎间高度由术前(4.66±1.36)mm恢复到术后(9.66±1.45)mm。所有病例均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根损伤,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结论]借助Quadrant系统微创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腰椎峡部不连及滑脱是脊柱常见病症。自1855年Kition确定该病以来,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都不尽完善,失败率较高。我们自1989年以来,采用椎弓根钉和钢丝悬吊加大块加压植骨融合术治疗5例病人,术后随访1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18岁。5例均为峡部不连,其中合并腰椎滑脱2例,滑脱度均为I°。主要临床表现:下腰、臀及股部疼痛,久站、坐或负重时加重,平卧减轻。腰部活动受限,前突加大。全组病例均采用椎弓根钉钢丝悬吊加大块植骨融合术,植骨达3节椎骨,即滑脱椎骨及其上下各一椎骨的长度。…  相似文献   

7.
经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融合术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技术行腰椎融合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符合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指征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融合术23例)和开放组(传统技术行后路腰椎融合术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服止痛药时间、ODI评分、JOA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微创组150~190(167.25±12.72)min,开放组140~180(163.41±13.49)min(P=0.032);术中出血量:微创组210~320(250.50±37.90)ml,开放组500~900(634.09±59.41)ml(P=0.000);术后住院时间:微创组4~9(5.3±1.57)d,开放组10~16(12.91±2.58)d(P=0.000);术后服止痛药时间:微创组3~14(9.05±6.82)d,开放组8~21(15.41±4.90)d(P=0.000)。45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0(14.5±4.90)个月。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微创组5~18(11.25±3.35)分,开放组9~19(13.95±2...  相似文献   

8.
腰椎椎弓峡部不连伴腰椎滑脱症的复位植骨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椎弓峡部不连伴腰椎滑脱症的复位植骨治疗卢一生黄宏前杨永宏许文根张政宏作者单位:310013杭州117医院骨科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系椎弓最薄弱的峡部有缺陷、骨被纤维组织所替代,其发生率约在4%左右。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劳损或损伤可引起峡部不连椎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F内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不连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RF复位、椎管减压、峡部、上下关节突及部分椎板植骨内固定治疗30例。结果 30例滑脱均完全复位。骨性融合率100%。根部疼痛及日常功能情况分级,疗效优良率达90%。结论 RF内固定治疗腰椎椎弓峡部不连伴腰椎滑脱症,应常规作神经根探查;锥管减压须充分;有效的内固定,滑脱完全复位;有充分植骨床面积(峡部、上下关节突关节及部分椎板)和认真的植骨床粗糙面准备及植骨材料的适当放置,以获得骨性融合。这样才能保证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0.
椎弓根钉加压植骨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及滑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加压植骨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并轻度滑脱的疗效及原理。方法 :自1989年起治疗 2 5例 5 0处病变 ,随访 8个月~ 6年 6个月 ,平均 3.7年。结果 :5 0处均获得骨性融合 ,计优2 3例 ,良 2例。结论 :椎弓根钉加压植骨融合术与其他融合术相比 ,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及手术创伤较小 ,操作技术亦相对简单 ,不需要外固定 ,对于峡部不连及轻度滑脱患者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1.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几年随着治疗理念与技术的进步,治疗方式逐渐多样化,如何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仍然存在一些争议,本文通过对各种治疗方式的适应证、优缺点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综述,并且包括了近年来微创治疗的进展,进一步探讨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高峡部裂腰椎滑脱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BAK椎间融合器治疗轻度腰椎峡部型滑脱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1997年4月-1998年4月间,以多孔螺纹状椎间融合器行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8例轻度L5/S1峡部型滑脱症病人。患者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的下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的下肢疼痛。术前侧位X线片显示腰5椎体轻度向前滑脱,且该椎间隙高度较邻近之正常间隙降低30%以上;斜位片示峡部裂隙6例,峡部细长2例。  相似文献   

13.
14.
腰椎峡部裂和滑脱症外科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自1965~1991年92例有症状的腰椎峡部裂和滑脱的外科治疗。1965~1971年采用经腹椎体间前植骨融合22例; 1971~1978年采取腹膜外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或Rombold法后外侧融合术20例;1987~1991年峡部裂处植骨、螺钉和横突钢丝内固定15例,短节段经椎寻根内固定35例,其中改良Dick法7例.Steffee槽式钢板28例,同时行后外侧融合。作者认为,症状性的腰椎峡部裂或轻微滑脱,峡部可直接修整植骨、螺钉和横突钢丝固定。滑脱椎可采用经椎弓根Steffee槽式钢板螺钉得到完全或部分复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腰椎峡部裂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33例。结果 33例获随访6~23个月,平均14.5个月。除3例手术失败外,其余患者均复位良好,椎间植骨愈合良好,腰椎失稳和神经症状消失。结论准确坚固的椎弓根钉置入,椎间隙松解复位,彻底神经根探查减压,椎间隙自体骨植入和术后患者的管理均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是由椎弓峡部不连引起的峡部裂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是最常见的腰椎滑脱类型。临床症状多为慢性腰痛,若神经受压可出现下肢和马尾神经症状,最好发的是L4、L5前滑脱。按照Meyerding提出的在侧位X线片上上位椎体在下位椎体上滑移的程度,将滑脱分为5度:Ⅰ度,前移下位椎体前后径  相似文献   

17.
PLF与P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Ⅱ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76例采取植骨融合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33例采用后外侧融合,其余采用椎间融合,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术后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1.82%和88.3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融合率分别为75.76%和90.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治疗Ⅰ~Ⅱ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相似,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00700)胥少汀腰椎峡部裂的发生率约在4%左右,并有一些发展成脊椎滑脱,近些年来对其重视,外科治疗方法有了一些进展。本院自五十年代开始治疗此症,病例大多系峡部疲劳骨折不连接,故又称峡部不连。一、病理生理(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手术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和轻度滑脱的新方法。手术直接在峡部缺损处修整植骨,并采用通过峡部缺损间隙的加压螺钉和环绕双侧横突基底部至棘突下缘的节段性横突钢丝作内固定,以期使峡部缺损处达到骨性愈合,恢复椎弓的连续性。临床应用本方法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和轻度滑脱17例,均获近期(术后7~25个月)的随访。X线复查示植骨愈合16例,骨性愈合率94%。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优良率达9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 9月 ~2003年 5月我院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 83例,随访患者 81例,年龄(55. 25±19. 21)岁,随访时间 (1. 68±0. 93)年。按照不同的手术入路方法分为两组,Ⅰ组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Ⅱ组经椎板切除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按各组术中的临床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JOA评分等数据经SPSS11. 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术后采用Stauffer 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临床优良率分别为 87%与 7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 87. 81%与62. 88%。术后均无螺钉松动、断裂或者滑脱加重等并发症,有 3例假关节形成。结论 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