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针围刺法治疗网球肘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 ,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蜂针围刺法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89例 ,随机分为蜂针治疗组 45例和对照组 44例。治疗组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 9例 ;年龄1 8岁~ 68岁 ,平均 41 .5岁 ;病程 1周~ 2 1年。对照组中男性 2 4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0岁~ 65岁 ,平均 40 .8岁 ;病程 1 0天~ 2 2年。治疗方法治疗组 :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为中心 ,施针点环绕该中心呈圆形放射状排列 ,使用活蜂尾部的蜂针对准施针点直刺。初次施治时先用一只蜂试针 ,以后每次增加 1~ 3只蜜蜂 ,针点间距…  相似文献   

2.
蜂针是采用蜜蜂尾部蜇针,在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将蜇针刺人人体穴位,具有“针、药、灸”3种作用,起到了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之功;是一种自然而特殊的针法。笔者运用蜂针蜇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3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蜂针疗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病,但因为安全性问题,蜂针疗法受到质疑。李万瑶教授认为,蜂针疗法的疗效是确切的,应让其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作用。李万瑶教授强调,蜂针疗法的关键是安全性,做好蜂针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治疗,掌握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律,了解患者情况,控制危险因素,选用适宜的针刺方法及部位,做好防治措施,就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蜂针治疗。现通过一个蜂针严重过敏反应案例,探讨蜂针疗法的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平定 《陕西中医》1989,10(2):49-51
<正> 什么叫大针?是指针身长而且粗大,如38号针头那么粗细,类似古之九针中的长针与大针,或者是从其中发展而来的。一般是长0.7~1.2尺左右,最长的一种叫“过梁针”,要由前心穿到后心,是因人因病因穴而用,决非一概而论。什么叫深刺?顾名思义深刺就是比一般要刺的深,譬如,刺腹部正中的俞穴,每刺一针都要穿透腹膜达入腹腔,才会生效,要问具体能刺多深,俗话说:“胸背薄似饼,腹部深如井”,这就是大的原则。请看以下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6.
笔者经过近十年来的蜂针治疗,体会到蜂针疗法是许多药物难以比拟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民间疗法,尤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疼痛疾病疗效显著,并且对增生性关节疼痛及其它神经肌肉病痛也有良好疗效。阿是穴符合痹痛治疗的选穴原则在蜂针治疗痹痛的过程中,选穴方法较多,而阿是穴是重要的治疗穴。蜂针取穴,与针灸治疗相似,同样非常注重感应。痹痛病人大多有明显的压痛点,即按压,或撮捏体表某部位时所发现的敏感和疼痛处。这也就是我们在蜂针临床上所取的阿是穴。蜂疗后使病人的疼痛减轻或消除就是治疗的目的,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蜂针经穴散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蜂针经穴直刺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疼痛关节个数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疼痛关节个数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疼痛关节个数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均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程度、疼痛关节个数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且蜂针经穴散刺法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蜂针经穴散刺法结合针刺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优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蜂针经穴散刺法结合普通针刺(蜂针经穴疗法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常规针刺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胶囊(每天3次,服用2周),两组均观察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肌电图和H-B分级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优于对照组76.6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经穴散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临床有效,可为临床提供优效治疗方法,丰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方法将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蜂针经穴散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蜂针经穴直刺法治疗,均每星期治疗3次,1星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星期及治疗2星期ESR与RF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ESR与RF均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均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且蜂针经穴散刺法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蟒针加指针治疗脑瘫及其刺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用蟒针平刺和指针叩击刺激筋络循行部位,对脑瘫(CP)智能提高作用及其刺法的机理探讨。方法:将49例CP分为两组,A组38例用蟒针、指针平刺、叩击刺激筋络循行部位,B组11例不治疗,3个月结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组38例中显效21例(55.3%),有效16例(42.1%),总有效37例(97.4%);B组11例未达到有效分数线,经统计学处理,A组比B组智能提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蟒针、指针刺激表浅筋络可使机体产生一种气化效应作用。自我调理、平衡阴阳,或协助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调节提高CP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蒋中秋 《河北中医》2010,32(2):166-167
陈雅民现为河北省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届河北省名中医。从医40余年,擅长中医治疗各类疑难病,热心于中西医结合,在针灸方面颇有造诣。兹总结陈老师关于毫针刺法中留针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介绍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的手法及操作要点。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以局部取穴为主,包括枕穴组、颞穴组、额穴组、顶穴组;针法为排针浅刺、平刺,针刺朝向病灶或头痛部位;留针时间长(6h)。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紧张型头痛,操作规范,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蜂针治疗肺癌晚期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对肺癌晚期典型病例进行蜂针配合内服辨证中药汤剂、蜂产品治疗,探讨具体证型的病因病机、取穴、操作及注意事项。结果:运用蜂针治疗的肺癌晚期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蜂针治疗肺癌晚期患者疗效肯定。该研究对探索蜂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对蜜蜂针刺的治疗作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介绍蜂针的操作手法经验基础上,从直刺法入手,对蜂针操作时是否需要拔刺、留蜂针刺的利与弊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上善的时代和爵里,正史没有记载,近人对杨上善是哪个朝代的人,说法不同:有言隋人或唐人.但对杨氏撰注《黄帝内经太素》成书于唐,似无甚争议.杨氏撰注《黄帝内经太素》足祛《灵枢》晚出之惑,并可为校正今本《灵枢》、《素问》提出有力佐证.其中尤为卓异之处,是杨氏对于针灸刺法的独特阐发.笔者试从经脉、腧穴、补泻与治疗等四个方面剖析它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针治疗疾病在国内外均有悠久的历史,临床和实验研究都表明蜂针或蜂毒的某些成分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较好的疗效[1]。近年来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多从抗炎、镇痛、免疫调节[2]等方面考虑,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举隅蜂针蛰刺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肺癌疼痛验案两则,浅析蜂针治疗癌性疼痛的机理,并展望蜂针疗法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地运用蜂针疗法提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多针浅刺法治疗难治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又称“喎僻”“口眼喎斜”。其发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袭阳明、少阳经脉,致使气血阻滞,经络失养,肌肉纵缓而成。经常规针刺20~30次,大多数病例即可好转或痊愈。若病情重,病程长达3月以上未见明显恢复者,我们称为难治性面瘫。一般针刺方法,殊难取效。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用多针浅刺法治疗难治性面瘫,颇为得心应手。面瘫的病机,初起系颜面经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正邪相搏,邪气横窜颜面经络,气机不畅,经络阻滞,以至喎僻,目不合,引颊移口,缓不胜收。难治性面瘫则由于邪气入侵经络日久,治疗失  相似文献   

19.
多针透刺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多针透刺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症056029河北省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杨子江056303河北省武安矿山村铁矿职工医院李淑娥主题词老年性痴呆症/针灸疗法,透刺法笔者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症29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一般资料:29例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20.
刘燚  许仕海 《江苏中医药》2015,47(12):63-65
"卧针"是斜刺针法的一种,虽早在《内》、《难》二经成书之时,即已有关于"卧针"斜刺针法的描述,但后世在众多针刺法中其关注度较低。卧针的治疗机理,在于增加了针体与结缔组织的接触面积,因而刺激量加大。"卧针"斜刺针法在现代所用针具,已不只局限于毫针、芒针等传统针刺工具。关于适应证,"卧针"斜刺针法对局限性疼痛疗效显著,如常见的急性扭伤、损伤、慢性软组织痛、脊柱相关疼痛、风湿痹痛等,而类似纤维肌痛综合征疼痛、骨质疏松疼痛等全身性疼痛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