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自噬在脑损伤如脑缺血、脑外伤等方面有较多研究,但在脊髓损伤方面却刚刚起步。笔者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自噬的主要调节机制、自噬与凋亡关系以及自噬与脑损伤、脊髓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探索自噬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尤其是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脊髓损伤后早期自噬激活所起的作用尚有争议。其原因在于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自噬能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并参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另一方面自噬能促进受损变性蛋白的代谢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然而究其对脊髓损伤后修复的利弊作用,早期自噬激活的程度具有决定作用,脊髓损伤后适当地上调自噬水平可促进受损变性蛋白的代谢并抑制细胞凋亡,而过度激活自噬可能引发自噬性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据统计,1990~2017年我国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损失寿命年率均逐年上升,其诱因主要源于外伤,如跌落伤以及道路交通伤等。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目前对于原发性损伤的最有效的治疗是损伤早期(<24h)的手术减压。原发性损伤随后的几分钟内即可发生继发性损伤,其病理过程包括炎症、水肿、局部缺血、神经递质兴奋性中毒、离子失衡、钙离子超载、脂质过氧化、自由基形成和细胞死亡介导的级联性炎症病理反应等,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神经元轴突脱髓鞘,进而胶质瘢痕化、形成囊性空腔等后果,持续损伤脊髓并阻碍神经功能恢复。既往认为,细胞死亡是脊髓继发性损伤发生机制中的关键,坏死和凋亡是其中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然而近年的研究显示,其他多种细胞死亡方式如自噬、焦亡、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等也参与脊髓损伤病理机制的发生发展。笔者就脊髓损伤中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诱导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昱  练克俭 《中国骨伤》2007,20(Z1):73-74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包含脊髓组织原发损伤和一系列组织代谢障碍所致的继发性损伤,其治疗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本文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诱导因素和防治途径作一综述。1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中的重要作用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而细胞凋亡是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脊髓损伤后出现的脊髓神经细胞死亡不是缘于直接损伤而是细胞凋亡所致[1]。细胞凋亡是一种固有的自然生理过程,它通过清除死亡细胞和代谢产物维持人体各系统组织的稳定,而且这种清除过程不伴有局部炎症是其最大的特点。有研…  相似文献   

5.
自噬是细胞内一种溶酶体依赖的降解途径,可通过降解细胞器和蛋白质等细胞成分来维持细胞的功能和存活。以肝脏为实验研究对象对自噬的调节及功能认识有很大贡献。大量证据表明自噬在诸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急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肝癌等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自噬在肝脏生理、病理中的作用,以期为肝病治疗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低下及精子畸形等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其中很多病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自噬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代谢过程。在正常生理条件及不利环境下,自噬在生精细胞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自噬可将大多数长寿命蛋白质和细胞器降解,从而维持生精细胞内稳态、保障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及精子形成、提高精子活力。另一方面,自噬水平过度也会导致蛋白质的过度消耗及细胞器损伤,使细胞功能紊乱,最终引起精子数量减少,精子生成缺陷及精子活力降低。本文综述了自噬对精子发生及活力影响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向溶酶体运送胞内过多、衰老或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并进行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主要有3种类型: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自噬体的形成可以大体归纳为4步:起始、成核、延伸、包裹.全过程均不可缺少自噬相关蛋白Atg的参与.正常状态下细胞自噬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当某些应激情况发生时,细胞自噬会大量增加.参与调节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细胞自噬在肾脏生理病理上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肾保护及损伤的“双刃剑”效用.本文就细胞自噬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细胞自噬足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分解细胞质等自身构成成分的生理现象.自噬的功能主要是在营养缺乏状态下维持着细胞代谢的平衡以及在环境压力下清除损伤的细胞器以利于细胞的存活.去势后前列腺萎缩是前列腺细胞凋亡、组织中蛋白质合成减少和降解速度增加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发现细胞自噬在去势后前列腺萎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成...  相似文献   

9.
细胞自噬是细胞依赖溶酶体的分解代谢过程,能降解受损蛋白、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等细胞结构,来维持细胞内稳态。众所周知,线粒体调节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主要探讨线粒体自噬在肝相关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癌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坤  叶小鸣 《器官移植》2015,(3):206-208
自噬是真核细胞为应对外界变化,依赖溶酶体对包括衰老细胞器和胞内过期蛋白质等自身结构进行可控制性生物学降解的过程。自噬与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自噬在肝移植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病理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使该病的防治成为棘手的公共卫生难题。随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研究日趋深入,发现细胞自噬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自噬作为机体必不可少的细胞机制,通过清除衰老受损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以确保实现细胞稳态以及细胞器的自我更新。在骨质疏松症的进展过程中,自噬不仅参与了成骨、破骨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发挥过程,在维持骨稳态方面更是充当了至关重要的调控角色。虽然骨质疏松症与自噬之间的可能联系及相互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但以此为切入点的药物靶点设计尚未展开。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优势明显,效果显著,并且诸多研究证实中药可通过激活自噬相关途径来调控细胞自噬水平,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相关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防治等研究领域发挥作用,因此有效调节细胞自噬水平已成为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新的靶向研究策略。本文就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该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SCI比较难治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其继发性损伤带来的一系列复杂的级联放大反应,涉及的机制也非常多,包括炎症反应、氧自由基损伤、谷氨酸中毒、钙超载、线粒体功能障碍、轴突脱髓鞘、坏死和凋亡等;由于SCI的原发性损伤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现在的大多数研究都主要集中在逆转继发性损伤中的神经元死亡和变性,促进轴突和髓鞘的再生。而近年来研究发现SCI与铁死亡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抑制SCI后的神经元铁死亡可以保护神经元。鉴于此,笔者对SCI后神经元铁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调节神经元铁死亡治疗SC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和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CI)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按病理演变过程划分,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的理论很多,如缺血缺氧机制、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钙超载、细胞因子及凋亡学说等。多数学者认为SCI后脊髓血流的改变是引起脊髓坏死和神经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1、2]。内皮素(ET)是目前已知缩血管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有关ET和SCI关系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ET在SCI中的作用及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ET的结构、分布及其受体1.1结构…  相似文献   

14.
自噬是一种通过降解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和胞内病原体等来维持体内平衡的保守生物过程, 它既可以促进细胞生存, 也可以加速细胞死亡。铁死亡是2012年发现的以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损伤为特征的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和铁死亡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肾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受多种细胞死亡途径的调节, 自噬和铁死亡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 自噬和铁死亡在肾损伤中的潜在联系尚未被认识。本文就自噬对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肾损伤中的可能联系进行阐述, 为急慢性肾损伤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脊髓损伤是导致年轻人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1]。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过程,原发性损伤是外力直接损伤脊髓组织,导致神经细胞膜破裂,从而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细胞坏死[2]。紧随其后的是继发性损伤,在该阶段,细胞坏死后细胞内容物迅速释放,如谷氨酸、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钾离子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B,CTSB)[3]。这些物质外泄后会引发神经组织发生炎症以及导致细胞死亡,其中细胞死亡包括多种方式,例如自噬性死亡、程序性坏死和焦亡,但是目前  相似文献   

16.
继发性脊髓损伤的细胞凋亡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宏  朱建平 《中国骨伤》2004,17(11):697-699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诱导因素和防治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锂剂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舵  贺西京 《中国骨伤》2015,28(7):679-682
脊髓损伤是由一系列内外因素所造成的骨科及神经科学领域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是目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锂剂作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药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研究证实锂剂对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也渐渐被观察到.锂剂能够通过保护神经元完整、减少损伤后炎症反应、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刺激神经发生以及促进自噬、抑制凋亡等机制达到治疗脊髓损伤的目的.通过回顾有关锂剂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总结分析了锂剂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锂剂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脊髓继发性损伤的过程十分复杂,包括炎症反应、缺血、脂质过氧化作用等,病理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参与脊髓损伤(SCI)后所致的继发性损伤过程,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1].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哺乳动物细胞降解和回收生物大分子及细胞器,为适应环境和进化的一种基本过程.在心脏生理状态下,自噬维持低水平保持心脏正常功能.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噬快速增加,但其分子机制以及作用尚不清楚.现就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分子机制与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自噬是真核细胞对胞内受损的大分子蛋白质及细胞器进行自我降解的过程,被称作II型程序化细胞死亡。近来的研究发现细胞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细胞自噬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